朱尔典露出一个职业般的微笑,看了眼莫理循的装束,惊讶于他的勤奋。
“莫理循先生,你无疑是一名最优秀的记者,这么晚了,居然还在工作。”
莫理循没有理会朱尔典的恭维,他走到朱尔典跟前,好奇的向他打听刚才那名秘书转告的消息。
“公使先生,刚才如果没有听错的话,似乎日本人想与中国进行谈判?”
见莫理循一点也不掩饰他刚才的偷听行为,朱尔典不得不收敛了微笑,一本正经的打起官腔。
“莫理循先生,对于你的这个问题,我暂时无可奉告,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自从昨天报纸刊登了盖平战役结束的消息之后,许多人都跟你一样,在猜测着局势的发展,在许多人看来,日本政府或许会因为接连战败而坐到谈判桌前,但是我现在只能告诉你,日本政界中不乏和平人士,但是鼓吹战争的也大有人在,远东局势的发展仍然是一个迷,你和我都无法在现在做出结论,即使是日本政府,恐怕现在也是没有统一的政策。”
说到这里,朱尔典道了声“晚安”,便回了卧室,看样子并不打算向莫理循透露这个内幕消息。
莫理循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但是同时也非常郁闷,从朱尔典的表现来看,即使日本政府确实已经透露出了与中国方面寻求和平谈判的意向,恐怕英国公使也不会现在就向外界透露这个消息。
“看起来,这场战争确实给日本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而且,日本政府内部的分歧显然也进一步加重了,局势到底会怎么发展呢?”
带着这个疑问,莫理循又坐回了书桌边,拿出那份综合论述稿,决定继续修改。
就在莫理循坐在北京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的客房里奋笔润色草稿的同一时刻,在天津英国租界维多利亚路的一栋灰色洋楼里,两名中国商人也在熬夜会见客人。
这栋洋楼属于前清庆亲王奕劻所有,而这两名正在会见客人的中国商人正是邹廷弼和刘人祥,他们两位正是总统府派到天津的特使,目的就是与日本方面寻求接触,看看能否通过谈判在合适的时候结束这场中日战争。
邹廷弼和刘人祥原本住在天津英国租界的一家旅馆里,而且像前几天那样,天刚黑下来,两人就各自上床休息了,但是睡到半夜,又被人叫了起来,叫他们起来的人正是奕劻,奕劻告诉邹廷弼和刘人祥,日本商会再次派人过来,说要连夜会见他们,讨论一下修改双方谈判条件的事情。
邹廷弼和刘人祥只好穿戴整齐的赶到奕劻寓所,会见那位日本方面的谈判专家高尾亨。
双方不是第一次见面,而谈判地点也依旧设在奕劻寓所的客厅里,像上次一样,奕劻很快就离开了客厅,只留下邹廷弼和刘人祥与那高尾亨周旋。
由于昨天就得到中枢通报,知道了盖平战役的战果,邹廷弼和刘人祥现在信心十足,他们坚持不肯妥协,但是作为谈判的另一方,高尾亨显然也全力以赴的完成他的任务,耐心的对中方提出的和谈条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希望中方修改和谈条件中的某些条款。
“请两位谅解,作为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所在,台湾岛的地位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列入谈判条件之中,琉球群岛也不能列入谈判条件,而且,关于赔款问题,也是不能谈判的,无论如何,大日本帝国也不会接受向贵国方面做出战争赔款的要求,这会激怒日本国民,会使战争长期化,无论是对贵国而言,还是对大日本帝国而言,这都是很不利的,长期战争会使两国的经济全面衰退,而这,正是日本商会方面想极力避免的,我们之所以愿意与贵国进行谈判,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还希望两位能够理解我方的立场。”
高尾亨镇定自若的提出了他的修改意见,但是从心里讲,对于此次谈判,他心里是没有任何信心的,毕竟,现在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军队手里,除非日本军队能够扭转战场上的劣势,否则,外交官再好的口才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说到底,外交立场是由实力决定的。
出乎高尾亨的预料,在他提出修改意见之后,邹廷弼和刘人祥并没有一口回绝。
“高尾先生,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中国商人也同样担心战争可能会拖累经济,不过中国是大国,国内市场尚未完全饱和,即使战争长期化,中国的经济仍然会比日本经济更顽强一些,而且日本缺乏原料,如果战争迟迟不能结束的话,日本的工业就会很快完蛋。”
邹廷弼的几句话让高尾亨有些惊讶,他明白,对方没有纠缠和谈条件的话题,这似乎说明中国方面的和谈条件不是不能修改,关键是怎么修改。
“那么,请将我方修改之后的条件过目,如果贵方认为合适的话,我们可以立刻进行谈判。”
高尾亨立刻将日本方面提出的修改之后的谈判条件书递了过去。
邹廷弼接过日本方面的和谈条件书,但是并没有一口答应立即谈判。
“请高尾先生先回去等候消息,等我们研究完了这个和谈条件书之后,再与你联系。”
邹廷弼和刘人祥都非常清楚,现在日本人急着想与中国进行和谈,就是因为前线连吃败仗,国内民怨沸腾,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选择权却已不完全掌握在日本政府手里。
高尾亨走后,邹廷弼和刘人祥立即返回投宿的旅馆,利用有线电报网向北京的总商会拍发了一封电报,将再次与日本方面进行接触的情况进行了汇报。
半个小时后,回电过来,总商会的意见其实就是总统的意见。
“不急着谈,先等等。”
总统的意见让邹廷弼和刘人祥有些惊讶,不过两人倒是理解总统的立场,现在战场上捷报频传,这种时候谈判,中方当然要做出高姿态。
于是,邹廷弼和刘人祥找来外务部顾问,连夜确定了拖延战术,他们也明白,总统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恐怕是因为战场上的形势对中国越来越有利。
像多数国人一样,邹廷弼和刘人祥也在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第698章 炮火硝烟
硝烟弥漫,炮声滚滚。
这里是朝鲜安州,自从中日开战以来,这里的战斗几乎就没有停歇过,每天总是炮火连天,枪声不断,交战双方都伤亡惨重。
在安州与日军作战的主力是“高丽独立军”,在中国空军中队的支援下,这支主要由朝鲜人组成的部队已经在安州坚守了十多天,战斗到现在,已经是筋疲力尽,而且弹药将尽,现在仅仅只是在苦苦支撑而已。
作为“高丽独立军”的对手,清川江对岸的日军部队仍在积蓄力量,不仅部队的数量在日益增加,而且后勤补给也非常充分,远程榴弹炮可以隔着清川江向对岸的“高丽独立军”阵地肆意的倾泄炮火。
如果不是部队中的中国军事顾问极力维持的话,恐怕这支防守安州的“高丽独立军”早就崩溃了,因为他们的面前不仅有来自于清川江南岸的日军攻击部队,而且在他们的背后,还有来自于朝鲜北部驻地的日本殖民军,前后夹击,形势非常险恶,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对于目前的艰难情形,蒋翊武心里非常清楚,但是目前而言,他也毫无办法,因为现在日军对安州的包围圈已经形成,即使想撤退,现在也办不到了,这不仅仅在于弹药的匮乏,更重要的是,“高丽独立军”的军心和士气已经非常低落了,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在这种军心士气之下,最好的选择不是撤退,而是坚守,坚守到不能坚守的时候,或者坚守到援军赶来的时候。
援军什么时候能够赶来?对此,蒋翊武和所有的中国军事顾问都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两天前,部队的最后一台无线电报机被日军炮火摧毁了,现在已不可能与后方取得联系,本来还可以利用那艘为飞行中队运输弹药和油料的训练潜艇运送电台的,但是就在昨天夜里,当那艘潜水艇好不容易航行到安州附近的时候,日军的炮火就将那艘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潜水艇完全摧毁了,潜水艇上装载的航空炸弹被日军炮火引爆,潜水艇就在清川江上被撕成了碎片,全体官兵无一幸存。
失去了补给潜艇,安州的陷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作为中国派出的军事顾问,蒋翊武非常清楚,他们目前只能最大可能的延长坚守时间,至于到底能够坚守到什么时候,谁也无法回答。
“嗖”
一颗子弹呼啸着从蒋翊武头顶上掠过,让他有些麻木的神经稍稍被刺激了一下,不过他并没有做出任何下意识的战术动作,仍旧只是站在战壕里,举着望远镜向清川江对岸望了过去。
安州位于清川江口,被清川江分为南北两城,早在五天前,南城就已经被日军完全占领,现在“高丽独立军”所能控制的也只剩下北城了,而且侧翼也已暴露在日军火力之下,由于空军中队缺乏弹药和油料,已不可能对日军的炮兵阵地实施空中压制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日军的远程炮兵得以充分发扬火力,打得朝鲜官兵几乎抬不起头来。
现在,交战双方隔着清川江对峙,作为军事顾问,蒋翊武已经在江岸边的前线呆了差不多五天了,每天都要指挥部队反冲击,已是疲惫不堪,现在的他,基本上是在依靠本能作战,至于战术策划,现在基本上已是谈不上了,而且也派不上用场。
“嗖”
又一颗日军的流弹从蒋翊武头顶上掠了过去,让他昏昏沉沉的大脑稍稍清醒了一些。
“看起来,日军即将发动总攻了。”
从望远镜里,蒋翊武看到了对岸日军阵地上的异常动静,由于“高丽独立军”已经将清川江上的那座铁路大桥完全破坏,现在日军只能依靠小船渡江,只有渡江建立起滩头阵地,日军才有可能派出工兵在清川江上架设浮桥,将重装备运过江去,为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