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时,刘琮又下令霍峻领兵五千水军前往江夏。
此时蔡中已经回到樊城,看到蔡中去而复返,刘琮便是知道蔡瑁的选择,最终这颗炸弹还好没有爆炸!刘琮此时派霍峻去江夏当时是为了防止周瑜偷袭!
曹cāo大军南征,威胁太大,孙权也怕曹cāo占据长江优势,如今曹cāo歇菜了,就不能保证孙权还是那个心思,就算孙权是,周瑜也不一定。
很快曹cāo如刘琮预料的那样,一场来势汹汹的南征,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压在刘琮心头的一大片乌云总算散去。接下来刘琮不会再给曹cāo这种压在城里打的机会,他要趁着曹cāo养伤的这些年尽快的壮大自己。
要壮大自己,荆州内部的事务必须处理好。
就在霍峻抵达江夏之后,周瑜也从夏口撤兵了,虽然心有不甘。
但很显然刘琮对自己的防备让周瑜没了必胜的把握。刘琮能够从襄阳抽调水军前来江夏,就说明刘琮和曹cāo的战斗有结果。
对于刘琮能够击败曹cāo,不但周瑜感到意外,甚至蔡瑁也不敢相信。
在蔡瑁的想象中,就算最后曹cāo撤军也是因为刘琮死守樊城之后回到襄阳重新组织防御,曹cāo的后勤跟不上,兵源跟不上才不得已离去。
当蔡瑁听霍峻讲述了战斗的过程时,蔡瑁立即明白自己以往不是小看了刘琮,是太小看了。这那里还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女婿啊,这真的是天生霸主。
可笑就在几天前自己还在为选择那个做主公纠结。
这样一个天生霸主,是自己的旧主,还是自己的女婿。蔡瑁真是不知道如何说自己好,如今看来其蒯越、刘备一点不冤枉。
刘琮不对自己和蔡氏家族下手已经是完全出于情感因素!明白了这些的蔡瑁在霍峻抵达江夏的第三天便一骑回了襄阳,向刘琮请辞。
此时的刘琮其实也是焦头烂额,好多事情要处理,徐庶、赵云、伊籍等人还没有定论。刘备等人虽然有定论,却还是没有处决。
这个时候蔡瑁来请辞,确实是来添乱!
不过刘琮也没有坚持,做武将就要有做武将的觉悟!蔡瑁作为一名更随刘表平定荆州的功勋,作为蔡氏家族的头人,一个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官至镇南大将军军师的重臣,在少主与曹cāo鏖战的时候居然动起了歪脑筋。
如果刘琮再留着蔡瑁在江夏太守位置上已是大大不妥。
刘琮也绝不会容忍背叛自己的事情发生,不管哪个人是谁!
失去蔡瑁,只是失去了一个水军将领,一个能征惯战的老将,赢得的将会是绝对的权威!
当然蔡瑁这也是以退为进,自己退下来,蔡中和蔡和已经更多的蔡氏子弟才有可能获得刘琮的任用。蔡氏家族才不至于被刘琮追究。
在两人的默契之下,襄阳百姓便很快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荆州曾经的第一重臣蔡瑁因为身体原因从江夏太守任上卸任。这使得那些原本就在襄阳城内流传的谣言更加rì嚣尘上。不过很多人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而是要看刘琮接下来如何处置。
在这场堪称浩大的战争中立功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在翘首以盼,这是荆州少主第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胜利!
蔡瑁离职,谁来担任江夏太守倒是让刘琮为难了。
本来黄祖是比较合适的,但接下来还是会考虑和孙权联盟,作为孙家的死对头不能在出现江夏刺激孙权的神经了。
刘琮第一个想到的是文聘,但随即有否定了。文聘在将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是抵抗曹cāo的主将,他醉合适的位置是新野或者樊城。江夏离曹cāo太远,离孙权太近。孙权又是以水军见长!
刘琮第二想到的是刘磐,刘磐在这场战争中,偷袭夏侯惇,擒获刘备,sāo扰曹cāo,一直到最后追击曹cāo都立下不少功劳,而且又是刘琮的族兄,按说担任一郡太守,相信也没人会非议。但刘琮更希望刘磐将来出任长沙太守,毕竟刘磐更擅长陆战,在长沙也颇有人望。
刘琮想要把荆州变成自己的荆州,变成自己所希望的荆州,现在荆南四郡的太守一个也不胜任。韩玄勇武不足,不足以成为防御曹cāo和孙权的品字体系的右脚。金旋、刘度政治能力不够,守成都做不好,奔小康不在考虑之列,赵范忠诚不足。所以刘琮接下来便是要想办法换掉四郡太守,所以刘磐是给长沙预备的。
接下来排序的话便是甘宁、魏延、蒋琬,这三人跟随刘琮也有段时间,也各自表现了自己的能力,立下了不少功劳。但在刘琮的规划中,荆州的水军力量远远不够,甘宁作为实际上的水军最高统帅,如果被一郡俗务缠着就无法cāo练水军,蒋钦虽然可以替代甘宁,但毕竟是江东旧将,恐难以压服水军众将士。
而魏延是刘琮计划中攻蜀先锋,而且荆州要扩军,魏延也是最合适的练兵人选,与士兵们朝夕相处,他朝领兵伐蜀自然令行禁止。而且刘琮也希望将魏延留在身边多加指导,尽快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将。
蒋琬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刘琮还是舍不得,如今荆州的大小事务都交给诸葛亮一个人,刘琮于心不忍,而且刘琮还指望诸葛亮改造诸葛弩,发明木牛流马呢。
其他的武将要么功勋不够,要么刘琮不放心。江夏在刘琮心中的战略地位仅次于襄阳,而且刘琮也打算扩建夏口,将其建设为大都市武昌。
不得已,刘琮只得将文聘和诸葛亮二人请来商量。
听完刘琮的计划,两人也是哑口无言,按照刘琮这个想法,恐怕只有刘琮自己最合适!
“主公,要么让季常试试?”诸葛亮思来想去,要治理好江夏,眼下有足够政治能力就伊籍、马良、蒋琬、诸葛亮等少数几人。
马良出仕前与诸葛亮关系就不错,诸葛亮对马良也很是推崇,而且此次战争过程中马良出使江东还算成功。文聘则在一旁不语,一来他没合适的推荐人选,而来还在为自己妹妹的事情烦心。
诸葛亮说到马良,刘琮随即心中一亮,按照自己的规划,如果顺利和江东结盟,将出使过江东的马良出任江夏太守,也会被看做向江东示好。依照能力,刘琮是相信马良的。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自己入主荆州之后诛灭了蒯良一族。
如今蔡瑁也请辞,刘琮虽然没有继续打压蔡氏的意思,但难免会让其他望族有看法。马良所在的马氏也算望族。将马良迅速提升为一郡太守也算是对襄阳其他望族的一个暗示。唯一不足的就是马良战功太少。
不管了,刘琮下定决心要重用马良。剩下的便是给马良配备一名武将,利用选择了霍峻和黄shè!
第171章 关羽独活
选定了江夏太守,接下来便是论功行赏,这也是让刘琮十分头疼的问题,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州牧,平南将军,不像曹cāo那样自任丞相,把持朝政,为所yù为。随便拜将封侯,有的是官位候着下属。
既然一时难以决定,刘琮只好先拖着,慢慢想。但有几个人都必须解决好。刘琮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徐庶,刘琮费尽心机的营救徐母目的只有一个便是留下孝子徐庶。
徐庶年少时便是家乡远近闻名的侠士,后来弃武从文,为躲避战乱,在刘表平定荆州之后便举家迁到了荆州。在荆州,徐庶结识了客居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在与诸葛亮的交往中,徐庶为诸葛亮渊博的学识、超人的见解、对时局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和独到的治国用兵之术所倾倒。
诸葛亮也对徐庶出众的才学,高尚的人品而敬仰。两人来往频繁,推心置腹地畅谈天下大势,品评当时豪杰,探讨治国用兵之道。所以刘琮在获得徐庶之后便第一时间将其安置在诸葛亮家中,便是想要诸葛亮替自己做说客。
如今自己成功的击退了曹cāo,刘琮觉得自己的威望、魅力都够了,便前往诸葛亮府中以看望徐母为名,准备招揽徐庶。
徐母见到刘琮也是大加赞赏。
尽管此前自己的儿子对刘备刘皇叔倍加推崇,但刘备逢战必败!
刘琮可不一样,年纪轻轻,擒刘备退曹cāo,尤其是击退曹cāo。曹cāo南征时可是信誓旦旦,号称八十万大军,结果却没能越过汉江一步。
当然最打动徐母的还是曹军主力未到,刘琮便顺利从夏侯惇手中救下了数万新野百姓,这也包括营救徐母。救命之恩,徐母不说,徐庶也是十分感激。
而且刘琮已经是荆州之主,刘表在时还有个刘备,因而单纯从掌控力来说,刘琮一点都不输给刘表。
所以刘琮一到,徐母便将徐庶叫到跟前。
“元直,刘将军可谓少年明主,你这些年也算读了不少书。眼下刘将军这里正是用人之际,你何必投在刘将军麾下,替荆州百姓出力?”
“母亲……”
“怎么?你连那个什么皇叔都帮,为何不愿意帮助刘将军?”
“不是,母亲……”
读书人到底还是有些架子的,虽然徐庶也知道,如今这种局面,他不可能继续跟随刘备了。而母亲也绝不肯离开荆州,替刘琮效力只是早晚的事情。但这是徐庶还是希望刘琮先提出来。
刘琮自然不那种傲慢之主,为了招揽徐庶可算是费尽心机,这回见徐母主动提出,当下接着徐母的话题说道:“是啊,元直先生,我荆州虽说是地大物博,奈何刘琮才疏学浅,那曹cāo才敢轻易出兵欺凌,若是先生肯出仕助我治理荆州,则是我荆州百姓之福,大汉朝廷之福啊。”
“是啊,元直,你我结交多年,你何时见过亮拜服过谁?但我家主公确实拥有王佐之才,是济世之英雄,你何不与我一道辅佐明君,共同匡扶汉室?”诸葛亮不知道何时也出现在徐庶身旁。
自己的母亲和最要好的朋友都出面了,刘琮也亲自来请,徐庶也不好再端着,当下朝着刘琮行礼:“庶才疏学浅,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