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这些迁徙小娘子,就一定听你的吗?”梅馨也跟着插言。
“正是,我在家中时,母亲为我准备嫁妆产业,我初管理那里铺子农庄,虽然碍于我的身份不敢愚弄于我,可是这上心不上心那可不同,第一年不过是尽奴仆的本份,庄子大旱,他们报了旱灾免些租子日子自然能过,损失我自己担着,恰巧第二年也是旱。”沈芷芳微微一笑“去年那会儿,因为旱,我怜惜他们生活不易,放下去诸多赏赐,所以第二年他们自发不辞辛劳去附近到处找水源,最终找到,回禀我可以引水过来灌溉庄稼,我拿出些银钱引水,得了个大丰收,你看,同样都是主人,同样都是佃户,甚至是同样的人,结果却不尽相同。
水黛恍然大悟,
“少小离家,我等因为荣耀又有仆人悉心照顾尚且想念家里,这些小娘子想来更甚,此时正是打好关系的时候,她们偏要偷懒,总要给她们一个教训。”邵蕴华又不是傻的,如果这里面没有猫腻,为何女皇没有明旨只让自己带着兵丁去?而是忽略此细节,这分明就是第一道考验。
水黛连连点头,对于母亲开始让姐姐跟着打理家中事情一事终于明了,她今年及笄,所以母亲还没有教导这些,梅姐姐定国亲想来也是理过家的,至于芳妹妹,只能说世家大族出来的世家女果然不同,难怪她们家能出德太妃那样的女子。
至于这些没偷懒的,有些如邵蕴华般聪慧,自己想的通的,有些则入水橙一般,拼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可是不管是聪明的,还是有劲头儿的,这都是优点,可堪大用。
再次快走进城,当地的知县亲自来迎接,他本身是科考上来的,能够科考,全因母亲与娘子一双巧手,因此孝顺母亲,敬爱娘子,从不曾小瞧女子,所以他完全没有任何看不起,而是真正的按照下级迎接上差这样来办事。
这是走这一路第一位如此办的县令。
“临江县令邵允之见过各位上差。”
邵蕴华一笑“邵县令有礼,我也姓邵,想来与邵县令五百年前是一家。”
邵允之一笑“是在下高攀。”
这是一个愉快的第一面,邵允之对邵蕴华她们尊重,不单纯是因为她们是上差,她们是大官家的小娘子,尊重是因为她们有本事,娇滴滴的闺阁小娘子,能够出来,做这么大的事,自古迁丁,几乎全是被万人唾骂为结尾。
临江县令给她们准备了一个大客栈,这么多的小娘子,驿馆是住不下的,因为给她们准备了县内最好的客栈,对此邵蕴华深表感谢“多谢邵县令,不怕阁下笑话,我们第一次出远门,很是有几个姐妹水土不服,原本预计前儿就能到这里的,因为生病,耽搁了些时辰,如今还有几个人没好,有了这客栈,多让她们休息吉日正好。”
“水土不服之苦,在下也曾吃过,了解,了解。”邵允之也是经过长途跋涉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连日赶路有多辛苦?
叶可几个人心里高兴极了,有这么个休息的地方,真是再好不过,她甚至派遣身边的丫头去同邵蕴华说,一应费用她们自己出就好,没想到邵蕴华却言“你们生病也是因为办差,哪有让你们贴银子的道理?我如实上报,户部自会报销。”
这般说辞,叶可也只能讪讪闭嘴,她原本没打算惊动女皇陛下的,可是转念又一想,女皇陛下日理万机,怎么会注意到账目中这一点儿小事?她哪里知道,女皇心悬于此事,恨不得从头到尾自己跟着都,别说生病这么大个事儿,就是吵架拌嘴她都看。何况这本身就是她的第一道考验,邵蕴华猜的完全正确!
☆、32。第三十二章
邵允之送邵蕴华一行离开的时候,知道有八个人身体不舒服留下了,暗自叹息,那八个人基本上算是废了,他从底层出来,也知道驾驭人的道理,这些人不趁着那些迁徙的小娘子刚离家的时候立威打好关系,反而偷懒,因小失大啊!
“多谢邵县令的招待,我等才能休息的如此舒服。”
“世孙多礼,本是在下应尽之责,从这里一直往前,只要脚程快些,天黑城门关闭之前,定能赶到下一个小镇,虽不如临江,却也热闹。”
“多谢。”邵蕴华自然高兴。
因为前面还有村镇,大家赶路也有奔头,虽说有帐篷,可是到底那叫露宿野外,谁不愿意住干净的客栈?
邵允之明显低估了这些去糟粕留精华小娘子的抗压能力,她们这一赶路,完全没有擦边进去,还空留一大截。
“大概是我们走的快了。”沈芷芳笑眯眯。
“嗯。”邵蕴华点点头。
她们再次包了一个大客栈,原本有些客人知道是那些京中有皇差的贵女,也都老实让地方,原本心中有不悦的,发现对方完全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不但又给他们联系了客栈,而且花用也被承包了,心中不禁各个欢喜起来,刚刚的不悦转变为对大家气度的赞赏。
这些人住下处理好事情后,就都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邵蕴华不累也闲不住,出去溜达,却发现沈芷芳竟然在骑马,犹记得这丫头刚出来的时候脸色苍白,现在有了休息的时间竟然在骑马,变化可真快。
“不休息吗?”
“不休息,我觉得我也太弱了些。”
“嗯?”
“我听我表姐说,当年至尊督运战马的时候,全天在都在马背上过,还是快马加鞭的赶路,当年至尊也不过刚及笄没多久,所以我先多练练。”沈芷芳看德沛长公主说这话的时候满脸敬佩还没啥感觉,这会儿却真的佩服女皇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话一说完,沈芷芳的小伙伴儿们都惊呆了,在闺阁那会儿也许听听就完了,这会儿她们都有切身感受,哇!骑快马,一天都在马背上呆着?女皇陛下瞬间收获好几个脑残粉!
“一天都骑马?”好半天,邵蕴华第一个反应过来,一天都在马背上那是什么概念?
“是啊,当初表姐同我说的时候,我觉得也就那么回事,没往心里去,不做不知道,如今一想,这可真了不起。”
邵蕴华以及其她人连连点头,然后沈芷芳发现,练习的人不止她一个,大家都更加努力起来。
快到河内的时候,天不巧,下起了大雨,而且他们正好在野外,这雨来的又快又急,不过幸好这些小娘子身边都带着仆人,还都是千挑万选的出来的,各个手脚麻利,走这一路也搭了多次,所以很快就处理好。
苦的是跟随的三百兵丁,他们起码跟着,也有帐篷,可是一群糙老爷们能有啥?平日里贵女们吃的精致倒也不眼热,这会儿一方面热水泡着,有精致美食,一方面顶着大雨搭帐篷,虽然也算分工合作,但是想到人家吃的在对比自己的军粮,这心怎么的都不得劲儿。
沈芷芳是世家女,自然懂得拉拢的人的规矩,因此她特意换了衣服,穿着蓑衣到了邵蕴华的帐篷,碰巧,邵蕴华正吩咐自己身边的仆人“你们先别忙了,翠衫你同那边的刘校尉说一下,让他们休息换换干爽的衣服,饭我这边儿做。”
“是。”翠衫穿着蓑衣出门。
“姐姐也想到了?”沈芷芳挺高兴,她是个淘气的,家中姐妹太过沉闷,如今遇到邵蕴华她们,短时间内那感情飞涨。
“嗯,好人缘不嫌多,大家能愉快的相处就别客客气气的。”
“是,一会儿我那边也拨两个丫头过来。”
“好。”
“杏儿,你多准备热水,还有姜汤,翠衫翠袖做饭肯定要淋湿衣服,做完了赶紧让她们洗澡,在喝一碗姜汤,免得着凉。”邵蕴华说完又加了一句“多煮一些姜汤,给刘校尉他们送去。”
“是。”
那边刘校尉得到这个信儿,心里很是高兴,这些贵女往日没打交道,没想到关键时候还真挺不错的,能吃现成的,谁愿意做饭?还都是大老爷们,做的一点儿也不好吃。
天气恶劣,呆在帐篷里的兵丁却非常高兴,虽然淋了满身的雨大,但是却吃到了美食,不单单有肉,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海鱼,那味道绝了,很多家境不好的还是第一次吃,吃完了还有一大碗热热的姜汤,就这一顿饭,邵蕴华成功收买了这些人的心,哎呀呀,这些小娘子真可爱,果然是大家气度!
有了这次的豁口,这些兵丁对于邵蕴华他们好感倍增,邵蕴华也没有一味的惯着,你们有难处,我帮一把,平时的时候还是平时的样子,雪中送炭才尤为可贵。
河内的郡守也姓王,而且还同当年的反叛王阁老(丞相)是一家,他们的祖父是堂兄弟,那时候的人都讲究家族,讲究聚群而居,这是妥妥的没出五服的节奏,肯定要守望乡成,共同努力的。可实际上俩家闹的很僵,不落井下石已经是好事,绝对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所以那边的王家造反的时候,这边的王郡守完全没有响应。
王阁老(丞相)造反失败,被灭了全家,开始的时候他们家还心惊胆战,担心被诛连,结果女皇完全对事不对人,没有处罚他们家,他们继续在河内地界做土皇帝,开始的时候还老实一段儿时间,后来发现女皇完全没有追究的意思,人也就抖了起来。
这个王郡守怎么说呢,用后世的话那是大男子主义晚期(不是直男癌晚期,我认为直男癌只享受,不承担责任的),王郡守人家是有责任心的人,谈不上顶天立地,却也为妻儿遮风挡雨,当年的事儿他自己提心吊胆那么久,短短半年的时间瘦的差点儿成骷髅了,他依旧给妻儿安排好了后路,并且安慰他们没事,可见是个有担当的男人。
这么一个人,对于女子登基他从心里往外是不赞成的,可是女皇的不追究,还有当初登基时候的五色祥云,所以他觉得女皇陛下是投错胎了,人家女皇是正经的嫡女,皇后所出,反正就是投错胎了,不过女皇是真命天子,但是天子只有一个,所以这般有本事的女人也只有一个,当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