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蕴华一见妹妹被欺负了,这还了得,二话不说,直接抓江三郎的头发,狠狠一扯,顺便还给了一拳。
江三郎吓懵了,连哭都哭不出来了,薛大郎与江二郎一看弟弟受了欺负,所谓打架亲兄弟,这时候也没有什么让着小娘子的思想,直接凑了过来就想揍邵蕴华。
邵蕴华学了三年的武艺,还是祖母手把手教的,哪能被这两个小子得逞?一个扫堂腿就将薛大郎绊倒,让他摔个四脚朝天,在来一个黑虎掏心,将江二郎揍翻在地,那动作一气呵成,十分之老道,电光火石之间,三个小郎都趴到了地上。
那些仆人从邵二娘的惊叫就立刻心急火燎的跑过来,可惜邵蕴华动作太快,等她们跑到跟前,三位小郎已经趴到地上哇哇大哭!
永康伯府的下人面白唇青,自家的小郎被欺负,是他们守护不利,回去免不得被世子夫人责罚,忠义侯府的下人脸色也不好看,发生了这种事,总是她们照顾不周,侯夫人定不能轻饶她们。
江三郎没受过这个气,哭得抽抽搭搭的闹着找娘,刚刚邵府的人不敢怠慢早就给花厅那边送了信儿,听闻几个小娃娃打了架,这些娘子们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江三郎被抱着到了花厅,见到娘亲,连忙冲到她的怀里,开始告状“娘,她们打我。”小孩子在小,总有趋吉避凶的本事,他欺负人他是断断不会说的。
邵二娘的亲生父亲虽然是庶出,但是她自己是嫡出,而且她的祖母是有诰命的良妾苏氏,平日里也不是好欺负的主,这时候眼见对方恶人先告状,立刻也哭的抽抽搭搭“祖母,他拽我的头发,可疼了。”
永康世子夫人刚刚还挺生气,听到这话脸上明显显现出尴尬,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三郎是有些娇惯了。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就是邵二娘被欺负,邵蕴华出手,虽然不好了些,但是人家这是友爱姐妹,便是说破天,也不能说邵蕴华不对,最多说没有小娘子的贞静罢了。可惜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江二郎同自己娘亲哭的凄惨,他也被揍了。薛大郎也吧嗒吧嗒掉眼泪。
“大郎,到底怎么回事?”眼见几个小的都哭哭啼啼,唯二不哭者一个是行凶的,所以侯夫人也只能问另外一个。
“回祖母,三表弟扯二娘的红头绳,二娘摔了跟头,大姐推了三郎,三郎坐到地上,那边的薛大郎和二郎过来要打大姐,反而被大姐打了。”
世子夫人抽了抽嘴角,这事儿是自己儿子挑的头儿没错,可是也不过是小孩子顽皮罢了,倒是邵蕴华,一个小娘子打了三个小郎,真是野蛮至极。原本她还打着让儿子同邵蕴华结亲的念头,此时彻底成了飞灰,一点儿渣渣都不剩。
邵蕴华虽然是父母双亡,在这个年月是很不好的,命太硬,这的人都迷信,这般的遗腹女别说是高嫁,哪怕是门当户对人家也不会挑选,只能低嫁,还得看人家的心情,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邵蕴华的身价,侯府的嫡长孙女,不过爹都没了,一旦祖母去世,这个名头也就是名头,没什么实际的好处,因此这个名头只能忽悠不懂行的,永康伯世子夫人自然不是不懂行的,她看好的是邵蕴华的嫁妆。
邵蕴华生母是梅氏的嫡长女,当年秦朝开国的时候颇为势微,因此才将嫡长女嫁与忠义侯,有投诚朝廷的意思,这般结亲,嫁妆丰厚无比,那些古玩字画金银器皿珠钗首饰先不提,单单是压箱的银子就是正正的十万两,十万两银子,足足够永康伯府上下几百口人最少五年的花费。
再说忠义侯夫人,忠义侯夫人是护国公的养女,虽然护国公是道士,但是人家跟着太/祖皇帝打江山的,破前朝皇宫之时分了无数好东西,都给了唯一的这个养女,后来挑了忠义侯做女婿,不说那些几百顷的良田,压箱银子就给了忠义侯夫人三十万。
先帝又曾被忠义侯夫人救过,救驾之功,在她出嫁的时候,除了御赐的绣绒宝刀各种珍玩,还有十万两压箱银子,当时的懿孝皇后也给了无数添妆,银子也给五万。
这么多的嫁妆,京城中的贵妇谁心里没有一本账?永康伯世子的嫡次子听着好听,实际呢?爵位沾不到边儿,给个荫封撑死到五品,不分家也便罢了,一旦分家他那一支怎么办?若是能娶到邵蕴华这个镶金镶玉的人物,便是她闭眼也能彻底放心,不过现在么,就是在多上一倍家私,也断断不能让儿子同这样的野蛮人联姻。
不管想的是什么,到底是自家儿子先起的头,而且她又是小辈,只好道“都是三郎不好,平日里同姐妹们混闹惯了,手下没轻没重,是我管教不严。”
正常人肯定会谦虚几句,然后在说说邵蕴华的不是,但是作为影响女主至深的侯夫人,能把女主教导的不走寻常路,因此我们的侯夫人自然也不一样,她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始作俑者,当得管教。”
世子夫人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儿没憋死。
有了这么一个插曲儿,自然是不欢而散,江氏回到自己的院子气得心疼肝疼,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哪一个她都惹不起。自己儿子好好的生日宴就这么给搅和了。
☆、5。第五章
晚上祖孙二人吃饭,饭后品着香茗,祖孙开始谈心。
“祖母,今天蕴华一点儿都没怕。”邵蕴华满脸骄傲,给自己点三十二个赞。
“嗯,打他们脸了么?”侯夫人故意问。
“没有,打人别打脸,祖母教过蕴华,打脸会留下证据,我打的他们胸前和肚子。”邵蕴华说起这个更高兴。
“嗯,做得好。”说着给了邵蕴华一只玉雕小龙龟玩儿。
“谢谢祖母。”邵蕴华欢天喜地。
周围伺候的女婢各个眼观鼻鼻观心,她们什么都没听到,没听到侯夫人如此凶残的教导。
侯夫人的目光却空了,她的养父静心居士堪称前知五百年,后算五百载,那会儿为了她的婚事也算煞费苦心,只因她的面相不好,义父将京中的少年俊杰扒拉了几遍,才挑定了忠义侯。当时养父给了她几句话“栀子花开,阴盛阳衰,名垂千古,当从英来。”她一直把这十六个字藏在心底,不解到底是何意。
当年忠义侯告诉她长子名英,她觉得养父已经算到自己有个名英的儿子,她也细心教导,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唯一的儿子会战死,如今想来,栀子花有花无果,没有结局,阴盛阳衰,可不就是得女之意?想着看着邵蕴华那英姿焕发的样子?女娃名垂千古?真的能吗?
邵蕴华能不能名垂千古暂时不知道,但是恶名在外却是板上钉钉
☆、6。第六章
依旧是八天,八天的时间京城中的各个府中再次妆点一新,到处挂着大红的灯笼,穿着艳色的衣服,头上的银制首饰也都终于换上了金玉点翠珍珠嵌宝,鲜艳而华贵。
拜年的时候,忠义侯很是志得意满,现在忠义侯府有五名小娘子,孙子三名,过年的时候有八名小孩子,自然满眼高兴,在一看端庄持重的妻子,又想到战死的嫡长子,到底心沉了沉。
团年饭,爷儿们开一桌,这些女娘自然是另一桌。
苏氏别管有没有诰命,是不是良妾,妾就是妾,妾字怎么写?立女,站着的女人,为什么站着?因为要伺候人,人家坐着,你站着,人家吃着,你看着。
忠义侯夫人不是个刻薄的,这时候秦朝的规矩也没那么繁琐而僵化,因此忠义侯夫人别出心裁,媳妇们一桌,小娘子们一桌,然后两名妾室则同侯夫人一桌。
还有一桌则是几位郎君的妾室,忠义侯府妾室不多,老侯爷不过才两名,儿子那边也不过一人一个。
简氏看在眼里,颇有些看不上忠义侯夫人不持重身份,竟然与妾室同坐,但是一想到她没了儿子,这么巴结两位妾室也是对的。
苏氏和黄氏跟着侯夫人的时间久,便是世子还小的时候,也是这般过,在外面两个人不知道多有面子,这一点上,无论是苏氏还是黄氏都非常感激侯夫人。
第二天一大早,忠义侯夫妇入皇城给女皇和皇夫拜年,并且领宴。
忠义侯夫人回来的时候,身边的琥珀立刻端上来一碗燕窝粥,以及各色的小点心,侯夫人摆摆手。
“祖母,怎么不吃?”邵蕴华记得很清楚,每一次入宫领宴回来,祖母都要吃一些东西,邵蕴华四岁的时候问过,为什么到皇城中吃了饭回来还要吃?祖母当时笑着告诉她,皇城里面的不过是好看罢了,都是冷的,哪里能吃,因此邵蕴华记得很清楚,皇城中的饭不能吃。
“陛下尚节俭,菜虽不多,却是温热。”侯夫人说道这里,笑容加深,先帝喜好排场,御膳房做那么多菜?哪有那么多的人手?只能事先做出来,冬日寒凉,在吃的时候可不就冷了?当然皇帝的菜是热的,皇子皇女的菜是热的,别人么,看运气吧。
可是女皇尚节俭,自己平日与皇夫吃饭,不过才八道菜,这一次入宫领宴,菜的种类大幅度减少,每个人就四个菜一个汤,管你什么身份?菜少了,御膳房的压力就少了,那菜肴自然温热。
今天大年初一,晚上的时候,还要张罗一顿饭,只是过世的忠义侯留下来的传统,那会儿打仗没什么亲人,后来他发达了,一些远亲投奔他来,他也给了一定的庇护,将一个家族撑了起来,大年初一晚上一大家子的人在一起吃顿饭,这个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忠义侯府年年如此,轻车熟路,在侯夫人入宫领宴的时候,苏氏和黄氏已经将大部分的事情定下,然后呈给侯夫人过目。
侯夫人不是多事的,黄氏与苏氏也很规矩,如今她们也各自有了儿媳妇帮衬,办事越发周到起来,并无一丝纰漏,就这么定下。
前面已经是爷们一桌,后面女人们衣香鬓影,将自己得意的衣服和首饰都佩戴上。
十个小娘子一桌,最大的是快出五服六祖父家的孙女儿,已经十四了,还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