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邵蕴华就把这些人拉近了山,梅馨揉着眉心道“蕴华,我听水黛的说辞,我们这边当有山贼的内应,你这般大张旗鼓的去做,岂不是都吓走了?”
纵是不读兵书,梅馨也知道打草惊蛇这四个字。
邵蕴华冷笑“我就是不进山,我借兵的事儿能瞒住?”
“这倒是。”
“所以,你放心,我自有打算。”邵蕴华老神在在。
“好。”
邵蕴华带着大批的物资进了山,除了吃的,还有各种用的,甚至还有珍惜的药材和京城大夫配置的丸药,可惜是军兵运进去的,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毛贼敢打这些东西的主意。
路上,原本这些兵油子在想挑事,可惜邵蕴华和他们一样走路,而且来之前也说了,不适应的自己退出去,如果现在不适应了,那不是长官考虑不周,而是自己自不量力,所以这些人哪怕腿都在打颤,也得咬牙挺着(神棍语上山累的是脚,下山累的是腿肚子)
邵蕴华是第三次走这条路了,手里有着地图,不敢说闭着眼睛都能走对也不差什么了,因此她走的很快,三天,就再次到了石族长的寨子。
这里依旧在修葺,已经有好些损坏不太严重的小竹楼被修葺完毕,可以住人了,邵蕴华带来的大批物资,立刻分发下去。
“多谢上官。”石族长的年纪很大,按理是可以出去住的,但是他是族长,自然不能离开,梅馨对于寨子里老幼的安排,石族长打心眼里高兴,喜欢,感激,甚至于原本对邵蕴华她们颇有微词的王族长如今也闭了嘴巴,不得不承认,来的是女官,也是好官。
“如今修葺的怎么样了?”邵蕴华眯着眼睛开始在心里盘算。
“在有个几日,大致都能修葺完善,到时候就可以把人接回来。”石族长搓搓手,老幼在沧澜府过的是好日子,可是朴实了一辈子,这般占人家的便宜,他于心难安。
“这个不忙。”邵蕴华摆摆手,然后声音放低“本官有个别的想法。”
“上官?”石族长不解的看着邵蕴华。
“邵蕴华带着石族长来到一个空旷的上风处,这才又放低声音说“那些山贼肯定是有同伙儿内应的,想要过好日子,必须斩草除根。”
“可是……这……”石族长迟疑,道理他懂,也知道很有必要,可是要怎么做呢?
“本官想调他们出来。”邵蕴华露出一个小狐狸一般的微笑。
石族长满脸的迟疑,却也只能配合,而且他心底也想将这一批山贼清空。
邵蕴华是来灭山贼的,因此自然带着兵每天的满山转,可惜都是无用功,第一天,大家累的要死要活,第二天依旧是瞎忙,忍不住就有些怨气十足,第三天、第四天……一连七八天,山都快踏平了,别说贼人,就是连个贼毛都没见到。
“上官,我们都是大老粗,说话不中听,但是这话我要说,您到底知不知道山贼在哪里?”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有兵油子忍不住跳了出来。
“我如果知道,早直接过去了。”邵蕴华也满是焦躁,直接冷哼。
“那上官就带着我们这么瞎找?”兵油子满肚子的怨气。
“不这么找,还能怎么找?”邵蕴华一副我是长官我就这么地,你能耐我和的样子。
邵蕴华这般,反而另这群兵油子哑口无言,我是长官,我说了算,怎么地吧?人家也跟着你用两条腿走,你敢说你精贵?真是让人有气没地方发。
“上官,不如这样,先派几个人出去探听查看一下。”
邵蕴华皱眉,没开口。
要不怎么说兵油子嘴巧呢,发现有真本事的这般说,立刻加以润色“上官威名赫赫,那般毛贼听到上官的威名,我们又人多势众,只怕这些毛贼早就望风而逃,不如先派人踩好点子,我们在一举擒获。”
邵蕴华的脸色立刻变得好看许多,频频点头。
“既然这么着,你们这些人出去打探,至于其他人么……”
“上官,回府里吧,咱们在这里那些山贼断断不敢来的。”兵油子想着自己看好的小娘子,真是心痒难耐,无论如何也要将邵蕴华劝回去。
“可是沧澜府距离此处有些远。”
“上官,远些山贼才敢来,只要来了,兄弟们探好地方,跑不了他们的。”
“也是,就这样吧。”邵蕴华点点头,她是第一次带兵,完全没有经验。
“那咱们带来的东西?”兵油子们都垂涎,那些粮食和布匹,药材,全是好东西。
“算不得什么,留下吧,来回拿着,费劲儿。”一副我不差钱的样子。
想到邵蕴华满身的精致,这些人也都闭了嘴巴,只要顺着她,不愁没有好东西。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在努力十天无果之后,又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回到沧澜府,邵蕴华将事情对梅馨说,梅馨不懂这些,也觉得做的对,甚至于邵蕴华又向保山的于少军写了一封公函,言明山贼狡猾,兵士暂时在她这边驻扎下。
从邵蕴华她们离开开始,山贼那边就得了信儿,他们也确实没有走,也等着邵蕴华她们给予寨子中的救济,他们在抢一笔,这会儿知道邵蕴华她们走了,还扔下了大批屋子,那叫一个高兴,个个摩拳擦掌,打算干一票大的。
邵蕴华她们到了沧澜府的当天晚上,他们再次袭击了石族长的寨子,如果说第一次放火只是抢东西,那么这一次,他们打算杀人灭口,因此一开始就在寨子的周围点了火,压根就没想放活人出来。
石盘看着火光,有些心疼,刚刚修葺好的寨子,这下只怕要化成了飞灰。
☆、63。第六十三章
这群山贼是只留了一个通道,这会儿打算是见人就杀的,进去发现寨子里面没有声音,嗯!白日里青壮年都在做活儿,没有老幼,所以大家都睡的死沉也可以理解,这些人悄声上楼,一刀一个,以往不杀人不是因为心慈,而是因为可持续的长久发展,这些人不归秦朝管就是因为秦朝苛捐杂税重,活不下去,如果他们也不给山民活路,那估计也就跑了,他们还怎么做?因此每一次都是只抢东西,不杀/人,这次东西太多,够他们用个一二年的,到时候在去另外那个小国抢点儿,这样过了三四年回来,谁还记得这个事儿?
正是因为打着这个盘算,这群山贼完全没留情面,开始杀的很顺畅,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儿,他们偷袭没错,可是这些人也太没警觉心了?怎么就能一个察觉的人也没有,一个胆子大的山贼在砍了床上的人后,点燃了火焰去看,结果床上哪有什么人,全是一些野草扎起来的人。
“快退,上当了。”这个人一看就知道坏菜,连忙跑了下去。
“快退,快退,上当了……”山贼这边一片大乱,外围已经点了火,这会儿只能走原本留出的小路,结果当他们走到那的时候,那里亮如火把,邵蕴华白马红衣,手提长/枪端坐于马上,正等着他们。
山贼们头皮发麻,这娘儿们到底从哪里钻出来的?
邵蕴华不会缩地成寸,自然是早有准备,包括石族长也是配合她计策的,否则那些草人怎么来的?至于邵蕴华她根本没回沧澜府,走出去一天的路,晚上休息的时候,是翠衫换了她的衣服,她则带着自己精挑细选的三百人,又走别的路摸了回来。
当初寨子上的说辞就让邵蕴华估摸着,山贼的人不能多,主要就是熟悉路线和狡猾,即使她绘制了地图,但是也仅限于寨子周边比较短的距离,那些山贼却纵横此地好多年,因此邵蕴华一开始就没想着去他们的老巢剿灭,反而只想着把他们调来。
否则干嘛用一千人?山贼能有多少人?一个寨子几百人已经不少了,山贼如果上千,一年就抢那些吃用?所以邵蕴华挑了三百精兵完了一招兵不厌诈。请君入瓮!
“是你们自己走过来,还是留在火里?”邵蕴华完全不给第三条路,当初英子的死那就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哼,大丈夫,生又何欢死有何惧?”那山贼的头头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倒是颇有些骨气。
邵蕴华没生气,也没吭声,就那么挺着,守着唯一的出口,而这时候,山上起了夜风,火舌瞬间串起来几丈高,原本着火的面积不大,这会儿寨子里面的小竹楼已经开始燃烧。顿时火光冲天。
竹子与石头房子相比,要易燃许多,何况屋子里面还有不少草人,因此火借风势,风借火势,一时间一片火海。火光映照下,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容颜。
山贼也是人,自然也怕死,所以眼看火真的烧起来了,刚开始的冷静凶残全都不翼而飞,这会儿宛如困兽一般,奔着邵蕴华那边去了。
第一道防线就是绊马索,这个行为是同当年的忠义侯夫人护着忠义侯的时候学的,那些贼人从墙上落下,可吃了不收苦头,如今邵蕴华如法炮制,可惜他们这边点着火把,因此没有准备黄豆,绳子也不够粗,所以效果不是很多,被绊住的人不多,他们手中有刀,反手一刀,绊马索自然无用。
第二道防线就是箭,包括邵蕴华自己,弯弓搭箭,立刻不少人都被射中,运气不好的,当场死亡,运气好的也受了伤,动作变不那么灵活。
侥幸闯过了这两关,还有邵蕴华带着人守着呢,邵蕴华的长枪可不是吃素的,提木仓在马上,左边一点,就给一个人扎了个透心凉,如此不单单搏命的山贼看个透心凉,帮忙看火和后面的兵士都看的头皮发麻,原来邵知府的长木仓不是摆设。
石族长更是后怕,艾玛,幸好当初老实,现在想想真是后怕不已。
那个山贼头头带着人突围,当发现身边的兄弟一个一个的消失之后,小时候听的讲古故事竟然在这个时候窜入了脑海之中,英雄末路,眼见包围圈越来越小,邵蕴华带着冷笑在马上端坐,山贼头头知道,今天是躲不过了。
猛然山贼头头将手中的刀子调转,直接抹了脖子,他也想红了,被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