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夏桂花本一肚子怨气和委屈,这才进门第一天又说冲犯了小姑子要给丫鬟改名,立时在屋里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诉委屈说什么一餐的份例只有四个菜,吃食粗糙不合胃口,又说进门第一天小姑子就刁难她等等等等
薛家住的这院子何其鞋不仅门外的丫鬟婆子听得一清二楚,就连隔了几间屋子的薛姨妈和宝钗也听了个七七八八
薛姨妈看宝钗脸色沉了下来,叹气道:“算了算了,她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又是独养女儿,没有个兄弟姐妹的,难免娇气了些,你就担待她罢”
宝钗皱眉道:“妈也太软弱了些,这才刚进门就是这个样子,等以后可怎么得了?说是独养女儿娇惯得厉害,那林妹妹也从没这个样过――我也不是讲究那些忌讳的人,只是但凡懂点礼数的,嫁过来之前打听了小姑子的名字就早把丫鬟名字改了,还用等到这会子?”越说越生气
薛姨妈忙给宝钗使眼色,让她小点声,又低声道:“别计较这么多啦,等你嫁了人不是还得指望着哥哥嫂子给你撑腰,现在得罪了她以后还怎么来往?”
宝钗恨铁不成钢,只得强咽下这口气,但是跟这个新嫂子总算是有了心结
薛姨妈喜得新妇,整天盼着抱孙子,补品一早一晚从不间断,夏桂花却不屑一顾,总是看也不看就倒进马桶里
薛蟠婚事办完,薛姨妈又开始操心宝钗的婚事,过了这个年宝钗就要十七岁了,算虚岁就是十八,彻彻底底的老姑娘了况且听闻太上皇健康状况堪忧,万一龙驭宾天,又要守国丧,到时候更加不好办,因此这几日整天去寻王夫人旁敲侧击的
贾府还是“有爵之家”,因此必得等到明年才能大办婚事,但是一场婚事的流程走下来,多则一两年,少则七八个月,半点轻忽不得,不像薛家和夏家,只是皇商而已,说穿了不过是皇家的奴才
薛姨妈着急上火,王夫人就淡定得多了,宝玉过了年才十五,成婚尚嫌早了一些再说了,元春虽然疯了,但是贾政还是正经三品学政,地方大员,说个知府哺Ъ业那Ы鹦〗阋兹绶凑疲员t袢蘸笄俺桃灿欣虼硕匝σ搪杈陀行├涞植话鸦疤裘鳎桶驯︻蔚踉谀抢锊簧喜幌碌摹?
这日宝钗从蘅芜苑出来寻薛姨妈说话,进屋却见薛姨妈在箱子里翻着什么,便过来道:“妈找什么呢?让下人找就是了,大热的天又出一身的汗”
薛姨妈从箱子底捧出一个小匣子,对宝钗笑道:“这东西是我放的,叫她们也找不出”
宝钗好奇的凑过来道:“是什么宝贝?”
薛姨妈拿着匣子坐到榻上,小心打开,把里面的纸拿出来,对宝钗道:“想不到还是得用上这个东西”
宝钗过来一看,却是当年建园子之前王夫人从薛姨妈这里拿的三十万银子的欠契,知道薛姨妈是要用这欠契逼王夫人同意婚事了,不由得有些脸上发热
薛姨妈笑道:“我看明年就能把你嫁出去了,现下还得赶紧缝制嫁衣才是”
宝钗越发害羞,拉着薛姨妈只是撒娇
转眼已是到了秋天,现在林如海一应吃穿住用行都是黛玉一手打点,换季的时候不光衣服要换,食疗单子也要换,屋里摆设等等都要换,这些日子忙里忙外的,把库房里的什么东西放在哪都记熟了林如海看自家女儿这般贤惠,心中更是嫉妒未来女婿了
未到中秋时林如海带着黛玉一起去贾府看望贾母,那时贾母已经能坐起说话了,见了林如海比自己两个儿子可亲切多了
这边贾母才说了几句话就把人都遣了出去,只留林如海一个,探春宝琴等好不容易见黛玉一次,忙拉着黛玉去园子里说话
黛玉现下是内阁首辅家的小姐,身边又有一个宫里出来的郝嬷嬷,因此排场比先前还足,出来一趟带的丫鬟婆子浩浩荡荡黛玉嫌烦,郝嬷嬷还振振有词的说大家闺秀就是要这样,要不然怎么跟那些小家子的人区分开呢
黛玉过了这几年的**生活,总算悟出一个道理,以前很不明白的事也豁然开朗为什么古人总是需要那么多下人,好比一个小小知县,如果因为命案要去一趟乡下验尸,必定要带一大群人仵作和刑书自是必须的,还要包括县衙门里院的门印签押拱唷12∈梗庠旱牧俊4啵偌由弦俏馈16砹ァi砥汀e畏颍坪频吹炊嘀涟儆嗳恕?
其中最是耗费人力的就当数轿夫了,古人嫌坐车颠簸,因此若是有身份之人,无论去哪,无论多远,总是坐轿前往,有那经验丰富的轿夫抬起轿来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这都是苦练出来的功夫路近的话一班轿夫就够了,像是黛玉住的林府到荣国府这样的距离,需得两班轿夫替换即使林如海出来没有摆他的仪仗,也没有坐那个华丽的八人抬大轿,但是再加上郝嬷嬷的小轿,林如海所带随身师爷的小轿,光轿夫歇脚换班用的大车就备了两三辆
所以有的官员虽然有了坐轿的资格,却养不起这样多的轿夫,只得依旧每日在马车上颠簸
且说贾母跟林如海密谈许久,林如海就留下礼物带着黛玉仍旧回去了
鸳鸯进来服侍贾母把见客的衣裳换成家常穿的,却听贾母忽然长叹一声,道:“也许他说的才是对的”
鸳鸯小心翼翼的替贾母穿上衣服,见贾母依旧惆怅,便笑着打岔道:“老太太今儿精神多了,要不要请个太医来看看?说不定再换个方子,要不了几天就好了呢?”
贾母愣了一会儿,才道:“不用了”
鸳鸯知道她心情不好,便默默的退了下去
用过午饭,宝钗又从园子里出来,薛姨妈正巧刚从王夫人那里回来,见了宝钗便喜气洋洋道:“快来,妈有好消息跟你说”
宝钗因上午见了黛玉,一整天都兴致不高,垂着头跟薛姨妈进了屋
薛姨妈一进了屋就从袖口掏出一张红色纸笺,递给宝钗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宝钗打开看时,却是宝玉的生辰八字,脑子里转得一转,立时明白过来,这却是换了庚帖了,脸一红,忙把这张纸轻轻丢在桌上
p: 谢谢‘泪玲珑‘童鞋投的粉红票,还有世缘木童鞋送的香囊~晚八点有加更~(n_n~
第二十七回 贾政卸任
薛姨妈忙将那庚帖拿起来放好,口中嗔道:“你这孩子,说不定明年开春就嫁出去了,还是这么没轻没重的【。baoliny。】”
宝钗先是低了头害羞,突然又想起一事,忙问道:“这是姨母同意了,但是姨父还在外地不知道,最重要的是――老太太同意吗?”
薛姨妈哼了一声道:“这我们管不着,就看你姨母怎么劝服老太太了,你姨父不用提,只要是老太太同意的,绝不会多说半句的”
宝钗皱了眉,担忧道:“听说今儿老太太跟林姑父在屋里说了大半天的话,不知是不是商议宝兄弟跟林妹妹的婚事的”却也跟着探春她们一起喊林如海为姑父
薛姨妈撇了撇嘴,不屑道:“眼看着林家封了国公,又升了首辅,又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况且那会子你林妹妹差点被送给了废太子做了小妾,你林姑父岂有不生气的,只怕是老太太一厢情愿罢了”
宝钗默然,谁能想到黛玉那时还只是一个可怜兮兮的孤女,眼看家产就要不保,就连自己都要保不住了,谁知转眼间本来已经去世的父亲又活着回来,还升官封爵,一时间竟显赫无比黛玉也华丽丽的摇身一变,成了待嫁闺秀中最抢手的人物
薛姨妈看宝钗发愣,拍了她一下道:“我跟你说话呢,你听见了没有?”
宝钗这才回过神,听薛姨妈说嫁妆的事
这边薛姨妈跟宝钗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嫁妆,那边王夫人瞪着桌子上放着的三十万两银子的欠契怒气冲天
这简直就是拿自己儿子换了三十万两银子,况且这银子都被放印子钱赔光了,王夫人恨不得冲过去把庚帖要回来只是三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自家放出去的印子钱都赔光了,现下怕是三万两的现银都凑不齐,万一薛姨妈恼羞成怒,将事情宣扬出去,自己的脸面就真是荡然无存
王夫人喝了两口水又勉强自己安慰自己,宝钗也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人才品貌都是一流,家中虽无人做官,但还算有钱,最重要是知道跟自己一心以后做了自己儿媳,两人就可联手把凤姐儿挤出去,自己就可独掌贾府大权
到了第二日,王夫人便换了衣服扶了婆子去贾母处请安,顺便请示这件事本以为一定会被拒绝谁知贾母听了之后并没有太大反应,只是点了点头说知道了
王夫人这才放了心,猜着定是昨天贾母跟林如海说了黛玉和宝玉婚事但是被林如海拒绝了这么一想,王夫人心里又有些酸酸的不是滋味,如今居然也轮到自己儿子被人看不上,真真是世道变了
既然贾母也同意了,王夫人就定下了心,先往贾政那里写了信去,只说这是老太太定下的婚事,然后才去找凤姐儿商量宝玉大婚的事
因太妃死了还没一年且还在贾敬的孝期内,因此并不张扬,只是先打算好了预备着以后再办
王夫人这边刚刚把给贾政的信送出去,那边就听说贾政因在任上贪污,被人告发朝廷已是命他卸职返京了
听了这消息,王夫人真是大惊失色,贾政的为人众所周知,是绝不会做出这等贪赃枉法之事的,一定是被人诬陷
王夫人慌了手脚,忙打发人去找王子腾,只是王子腾卸任一段时间了,皇帝好像忘记了他这个人似的,圣宠不复从前,以前关系好的同僚也都逐渐疏远,派了几个师爷出去打听,大家的回话都含含糊糊的,王子腾也没办法,只好劝王夫人去求林如海帮忙
王夫人左想右想,跟贾府关系好的人家要么都是闲职,要么就是外任去了,一时间还真是找不到人帮忙,只是那个时候自己对黛玉那个样,只怕林如海不落井下石就好了,如何还敢去求他帮忙呢?
贾政被人参了一本就灰头土脸的卸职回京了这事早就有人跟林如海打过招呼,毕竟贾政是林如海的内兄,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但是林如盒细看了参劾贾政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