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党仁弘远在广州,谣言却从长安传起。陛下不觉得奇怪吗?我看这谣言不是冲着党仁弘来的,而是冲着陛下来的。
房玄龄:说不定就是左仆射在背后操纵。
魏征:党仁弘是太原起义元老。无论谣言因何而起,朝廷也应该调查清楚。若是党仁弘的行为真的有罪,我们也应当有所处置。若是谣言纯属无中生有,则应该查清谣言的源头。
李世民:这件事就交给魏征来办。(对韦挺)你们御使台出人,配合魏征。
韦挺:是。
李世民叹气:党仁弘,随我征战的功臣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攻击他,我看他也不会清白。
御史台,权万纪拿出马周的那个包袱。打开,把告状文书递给魏征。魏征一看,不由一惊:我要马上见他。
夜晚的灯光下,魏征在询问马周。
魏征:你不认识党仁弘,为什么要告他?
马周:有罪之人,天下人得而诛之。
魏征:你知道诬告朝廷命官是什么罪吗?
马周:知道。
魏征:你没有去过广州,怎么知道状纸上说的是真的?
马周:状纸上的内容是真是假我不敢说,但是拿状纸的人被人杀害却是我亲眼所见,不会有假。
两仪殿内,魏征将调查内容向李世民介绍:如果揭发的事实确凿,他不仅贪赃枉法,而且欺压百姓。阻碍贸易,罪名也不轻。如果杀人的事情也有,那等于杀人越货了。
房玄龄:党仁弘曾经是秦王府将军,战场上表现英勇,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侯君集:岭南地方偏远,官员多不愿意赴任。加上民风剽悍,都督管理所有事务,使用强力是难免的。是否因此引发事端,也未可知。
杜如晦:党仁弘原是秦王府将军,这个事情真的传扬出去,对朝廷会有不良影响。百姓会认为,陛下当年的手下,专事违法什么的。
魏征:现在事情还没有水落石出,真相如何还不能确知。所以我们讨论的应该是如何处理,是继续调查还是就此放过,至于百姓会如何看,似乎不应该是问题所在。
杜如晦:如果犯法事实俱在,即使是原秦王府的旧人,就更应该从严处罚。认真执法,才可以正天下视听。
李世民一脸忧郁。
魏征:造谣者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他就是要投诉一个案件,但是,衙门不接受,所以想到了歌谣的办法。现在的问题是,朝廷要不要对党仁弘作进一步调查。
李世民:不要争了!朝廷制定了法律,又包庇甚至纵容大臣犯法,吾谁欺,欺天乎?朕命魏征为全权大使,彻底调查此事。
魏征:臣领旨。但我有两个要求,一是调党仁弘进京,同时派御史再下广州;二是冯岭南先留在长安。
李世民:好,朕都准了。
马周一身道士打扮,手持一个“知命”幡旗,胸前挂着一只圆形古镜,迈着方步,一副通神知命的样子。
冯岭南与两个随从,无所事事,在长安闲逛。马周与冯岭南迎面相见。马周凝视冯岭南,啊的一声昏倒在地。冯岭南与随从将马周扶起。马周好像不敢看冯岭南的脸,急忙忙逃走了。冯岭南:跟上,看看他有什么花头。
长安街上几次转弯,马周也没有甩掉冯岭南等。马周跑进一死胡同,蹲在街角喘着气。
冯岭南三人过来。马周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冯岭南:你个算命的,为什么见了我们就跑?
马周:大人,我说实话,都是我这古镜出的怪。我这古镜,对人一照,他曾干过的事就会显现。
冯岭南:别装神弄鬼的,你看到什么了?
马周:你们三个人,拿着刀,追一个人。那人受了伤,说:告诉你们都督,上天也会惩罚他的。你们三人一阵乱砍,杀了他。
冯岭南等先是愣住,都疑惑地看着古镜。冯岭南忽然狂笑:臭算命的,那天我们杀姓林的,你肯定在附近看到了。想在老子头上敲诈啊。好好。冯岭南抽出刀。
这时,周围房门顿开,一队队军士拥出。
冯岭南呆了。
最后出来的是魏征。他缓慢地步出,双手背后:广州朝集使冯岭南,想在长安杀人灭口啊。
两仪殿内,魏征对李世民说道:党仁弘为恶广州岭南非止一日,强行买卖,进口船遭受盘剥是常见的,否则不给办理相关手续。亲信横行地方,买官卖官都有暗中价格。岭南多年不出进士,是因为这个名额也在党仁弘的控制之中,而他同样要出得起价钱的人才可以被选派。现在查实,他并没有杀人,他的手下冯岭南杀人却是事实。
李世民:党仁弘要干什么?带他上殿!
党仁弘被两名侍卫押上殿,明显苍老了很多,他不敢与李世民目光对视,低下头痛哭起来。
李世民:你好让我伤心啊。
党仁弘:陛下,我知错了。
李世民:从太原起义开始,我们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不就是因为朝廷不像朝廷,百姓不像百姓吗。现在你的所作所为,与暴隋有什么区别?
党仁弘:臣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层,但想的是九死一生活下来,就应该好好享受,看着朝廷的俸禄不够用,就……
李世民低下头,用手托着额头:把他带下去。
长孙无忌:传言的内容属实,可见此事不是故意要攻击朝廷。我们倒是可以利用它。
李世民:怎么利用?
长孙无忌:现在削减封王的阻力很大。还没有宣布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党仁弘曾是秦王府的将军,这时候拿他开刀最为合适。杀一儆百,让天下知道陛下治国不徇私情,借着这个堵住那些封王和武德朝老臣的嘴。将来处理到他们头上,也让他们无话可说。
李世民转向房玄龄:你以为呢?
房玄龄:我也以为应当将党仁弘处死。
李世民又转向杜如晦:你呢?
杜如晦:杀!
魏征:我不管杀不杀党仁弘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按照国法,党仁弘已经是死罪。
李世民仰天长叹,对众臣说道:我看了你们的奏章。虽然分歧依然存在,但至于绞刑还是大辟以及赐死,虽然有所不同,毕竟已经很接近。党仁弘案件让朕寝食不安。党仁弘是国家的功臣,但是他竟然如此不顾国法,为所欲为,作为朝廷的命官,祸害百姓,死有余辜。现在,众多大臣也认为他罪当一死,所议至当。魏征常跟我说,天子更应当去私立公。可是,对于党仁弘,朕现在却是满脑子私情。党仁弘一家,为了江山社稷,有两个儿子死在战场。他大儿子死于薛举之战。我们中了埋伏,薛举的排箭第一个穿透党仁弘的大儿子。满身的箭杆,竟有十几枝。党仁弘趴在儿子的尸体上,用舌头舔干儿子脸上的血。转身上马,又去冲杀。武德五年,洛阳城下,我们与王世充拼杀,党仁弘抱着受伤的儿子来到朕的面前,胸部被长矛刺穿,奄奄一息。我接过他,党仁弘依然没有说话,继续冲杀。老二在我怀里,声音断断续续地说:不能尽孝了,要我照顾他父亲。人之将死,我如何不答应。他就死在朕的怀里啊。两个孩子,为了大唐的江山死了,如今,为了大唐的法律,父亲也要死了。我李世民,战场上杀人无数,可是对于党仁弘,我真是不忍啊。我在这里求求你们,就饶党仁弘一死吧。作为皇帝,我不能下跪,但求你们饶他一死吧。好,我是天子,我不能跪求大臣,我总可以跪求上天吧。他走出大殿,来到门外,跪下去。
李世民:上天啊,请留下党仁弘一条性命吧。他满脸是泪水。
殿内,群臣齐刷刷跪倒,多人满脸泪水。
房玄龄:陛下,这天下都是您一人的,为什么要如此自苦啊。
李世民长出了口气:传旨!流放党仁弘三千里!
两仪殿内,李世民在看奏折:淮安王反对削减封王,写了这个密折。我不说他反对不反对,我要问,淮安王怎么知道的?
韦挺:陛下要查的话,这样的事情查清楚不难,但是查出的关系,公不公开,难。这属于泄露禁中语,能得知禁中语的,不是封王,就是重臣。
李世民:那以后还有什么禁中语不禁中语!
韦挺:是,即刻就查。
魏征:臣以为,此事最好不必有什么结果。
李世民:什么意思?
魏征:御史大夫说得很明白,与其说泄露禁中语牵涉重大,不如说削减封王牵涉重大,即使泄露禁中语的事情查得水落石出,如果是近臣不小心泄露,最多只是处分而已。现在至关重大的是削减封王,既然天下已经议论纷纷,朝廷就应该尽快公布,以解天下之疑问。如果现在急急查办泄露禁中语的事情,封王就会漫无边际地怀疑,动乱由此而生。
李世民看看房玄龄、杜如晦。
房玄龄点点头。
杜如晦:兵部掌握的情况,应该与此有关。
李世民惊异。
杜如晦:不少封王在自己的封土上,都有动作。
宣旨官宣旨:大唐皇帝圣旨,凡郡王降一等,为县王。
大殿中议论声声。
长孙安业府内,李孝常气愤地将酒杯摔开。
长孙安业:你献的那个永丰仓,隋朝的粮食早就吃完了,现在里头装的是唐朝的粮食。
李孝常:装的是武德的粮食。
长孙安业:趁武德的粮食还没吃完……你还算是有功劳,吃完了,就没有人记得你的功劳了。等死不如闯祸。
李孝常凝视着长孙安业:你说得对。
两仪殿内,李世民的座位附近,散放着一些情报,李世民将看完的手卷摆在案几上,想了一会儿,看杜如晦。
李世民:按路程算来,这是十天前的凉州情况了。
杜如晦:兵部的消息,突厥在凉州最近调动越来越多,兵部要求凉州都督府详细报告。但凉州没有答复。兵部担心凉州不稳,请求陛下准予朝廷派使者前往。
李世民站起来,走到旁边铺在地上的地图前:兵部有长乐王的消息吗?
杜如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