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身为母亲她有着她的不忍,总是想能拉一把二夫人吧?红袖心里微酸,代楚夫人。
楚夫人虽然没有说二夫人什么事情,便是她不会不知道红袖是什么人,她能寻了红袖虽然代女儿求了情,也等于是向红袖示了警——也许是为了还她求红袖的情,也许是为了二夫人;不管为何,她并没有恶意,一丝恶意也没有。
红袖很敬重楚夫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是非常人可比了。
二夫人绝对有什么不对,不然楚夫人不会连孙儿的前程都不要,都要离开京城回去;看看楚夫人满头的银发,红袖心底涩涩的:这么一个老人,她能为其做些什么呢?
劝二夫人她是做不到的,也无从可劝:她并不知道二夫人到底想什么,到底在做什么;并且楚夫人都没有劝得动二夫人,她哪里能够?
但是眼巴巴看着楚夫人如此晚景凄凉,红袖于心不忍啊;她想到楚夫人的儿子媳妇,毕竟不是亲生的,只是过继的:楚夫人没有嫁出孙女去,也没有为孙子谋到前程,她的儿子媳妇会不会心生不快?
亲生的儿子媳妇就算是心中生出几句怨言来,过后也就散了;但楚夫人的儿子媳妇,却难说了。
红袖想了想便有了主意,过后不着痕迹的问了楚夫人何时要走,她两位孙儿的官名与年龄等等,然后又劝楚夫人:“夫人都没有提过要走的事情,就算急着回去,也不必急在这两天吧?怎么也要多留两日——您这一走,老祖宗、太夫人、夫人和婶娘们,哪一个不得设宴相送?吃下来也要两日的,收拾东西、再和京中故旧告别,也要个两三日吧?”
“十日之后再走吧,不要走得太急了,也免得我二婶娘伤心不是?”红袖拉着楚夫人的手:“再者,怎么也要留给袖儿一天吧?袖儿要好好的和您聚一日,就像您说的,这一走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面了。”
楚夫人听到后来眼圈微红,拍了拍红袖的手:“好吧,那就六日之后吧;你二婶娘……”她最终还是住口没有再说下去。但是她要说的话,绝对是和红袖那句“免得我二婶娘伤心”有关。
红袖不知道楚夫人母女怎么了,也就假装什么都没有听出来,只管拣着有趣儿的笑话说给楚夫人听;楚夫人虽然是个开朗的性子,却一直不曾真正的开怀。
在送红袖走时,楚夫人带着十二分的歉意道:“今天原本想来袖儿好好说说话的,不想却让袖儿陪着我闷坐;袖儿莫要怪我,年纪大了有点事儿啊,就丢不开手。”
红袖笑着安慰了楚夫人几句,这才转身上车走了。回到房里,红袖也不怎么开心;她想着楚夫人那么好的一个人,心里便酸酸的。
老来无依也许并不是楚夫人怕的,她最怕的就是看着儿女们走错了路,但是她却无能为力吧?楚夫人明显是想眼不见为净了。
红袖叫了赵氏来,吩咐了两句之后带着茶香等人到沈夫人那里说了一声儿,让人备好马车:她要回娘家一趟。
沈夫人不知道红袖有什么事儿,看她脸上怏怏不乐,便关心的问了她两句;红袖只道好久没有回去了,今天有点儿事回去正好也瞧一眼父母。
沈夫人问不出来,便没有再追问,让人备了一份礼给郑姜氏,让红袖给带回去;让红袖给郑姜氏捎话儿,让她有空常常过来坐坐。
郑姜氏因为郑大将军没有再纳妾,而府中也只有他们夫妻和两个孩子,得闲的时候可比沈夫人多;所以沈夫人才有这话,因为她自己是走不开的。
红袖谢过了沈夫人,带着茶香回了家。
……
正文 一百零三章 成了一半?
郑姜氏听到红袖回来吓了一跳,好端端的也没有打发人递个信儿人就回来了:不会是沈府又有人出什么妖蛾子了吧?她是被沈府的人吓怕了。
出来看到女儿全身上下都好好的,只是神色间不快,便拉着红袖细细的问。
红袖便把楚夫人的一片慈母之心说了出来,她伏在郑姜氏的怀里:“我心里堵得慌,又不知道怎么的非常想念您,便赶了回来;不想倒让您吓了一跳。”
郑姜氏抚着红袖的头:“什么吓不吓一跳的,只要你日子过得好好的、痛痛快快的,不要说我吓一跳了,吓个十跳八跳的都没有什么。我刚刚只是担心罢了,你现在好好的,我哪里还会被吓到。”
“说道那位楚夫人,倒真是一位好母亲又是一个好人啊;”郑姜氏捏了捏红袖的鼻子:“天底下哪个母亲不疼自己的孩子,能在疼自己的孩子同时明辨是非却不多了;楚夫人,也算是奇人一个了。”
红袖闷闷的道:“就是因为楚夫人是这样的一个让人钦佩的人,所以我心里闷得发慌——为什么老天爷不能给她一个好儿女呢。中年丧夫已经是人生之一大悲哀,还偏要她在老年之后,为了儿女再忧心的夜不安寝。”
郑姜氏抱住红袖:“你怎么知道楚夫人不会有个好儿女?她过继的儿子不是很好嘛,老天爷是最公正,你放心好了。”
“而且,楚夫人求了你,如果沈二夫人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你能捉到她的把柄之后,劝她回头也是善事一个;就如同你六婶娘一样,现如今不也好好的一个人——侯门内院的日子不好过,人人都只是想过好一些罢了,其实不见得人人都那么的坏。”
红袖轻轻点了点头,赖在郑姜氏怀里好久才起来;她在郑姜氏的怀中,能真正的静下心来,感觉到一种安宁;让她十分有安全感的安宁。
郑姜氏看女儿精神好了,便笑道:“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居然还回来找我撒娇,羞不羞?”
红袖回头笑,一点儿不脸红:“就是三个孩子的祖母了,一样还要找母亲撒娇,有什么羞的?我永远是您的女儿,您也永远是我的母亲。”
“姐姐,羞羞脸!”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儿进来,一起对着红袖做鬼脸;红袖当下起来去追,一个大人两个孩子在房里玩得笑声不断,让她全身心都快活了起来。
这就是血缘至亲才能带给你的欢乐。
郑大将军回府之后看到红袖大笑:“我今天还说你家侯爷,怎么也不让我家女儿回来看看,只让她孝敬你们,忘记她有老子娘了;不想你已经在家中了,回头又要被他说嘴了。”
红袖笑着迎了郑大将军进屋,亲自侍候父亲换了外面的大裳:“你们斗嘴就是了,非要拿女儿说事儿;”她把衣服交给一旁的丫头:“我回来是有事儿要求父亲的。”
郑姜氏只是笑着看着红袖和郑大将军说话,她听完红袖的话就知道女儿会求父亲的,所以由着他们父女亲热说话,她拘着一大一小两个皮猴儿不要过去捣乱。
郑大将军听完之后,一拍大腿:“在我的兵中,还没有什么样的捣蛋调皮、不干正经事的纨绔们改不过来的,你把名字、籍贯还有年龄写下来,明儿我就给他们弄到军中去。”
红袖笑道:“明儿你就召了他们不要紧,怎么也要给他们一天和祖母相聚的日子吧?楚夫人回去,没有个几年功夫是见不到孙子了。”
郑大将军大笑:“当然,当然,我袖儿说的为父的哪里有二话?来,今天给为父的多倒两杯酒,让为父的喝个痛快。”
“嗯,两杯就行,多了不可以。”一直不开口的郑姜氏拦下了郑大将军的话;看郑大将军要去拉女儿的衣袖,立时道:“就算是女儿回来也不成;你只能吃两杯酒。”
郑大将军苦下了脸来,不过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坐到桌旁嘀咕了两声;郑姜氏微笑:“老爷,你说什么呢?”
“没什么,没什么;”郑大将军立时换上了笑脸儿:“皮猴们,还不过来坐下用饭!”他转脸吼完了儿子们,又对红袖道:“来,做到为父这里来。”
红袖把楚夫人的心事办成一桩,心里好多了;陪着父亲和母亲说笑了一阵,一直到月亮东升这才返回沈府。
沈妙歌看到红袖后道:“怎么今天会想起回去?也不早些同我说一声儿,不然我也能和你一起去给岳父、岳母请安——如今倒显得我好似不知礼一样。”
红袖笑道:“我哪里会让你不落人?以你的名义备了一份礼呢,而且父母知道我的心思之后,也不会怪你的;本来就是我心血来潮来嘛。”
接着又把楚夫人的话说了一遍,沈妙歌地脸马上沉下来:“二婶娘,果然是……”
“看楚夫人的意思,二婶娘应该是做了什么事情;不过二婶娘是不是那个暗中之人还难说,楚夫人所知应该也不多;她多半是因为宝湘母女而走的。”红袖叹了一口气:“这样一位好母亲,真是……”
沈妙歌拍拍红袖算是安抚她:“那二婶娘到底想做什么?”
红袖摇了摇头:“五叔父的亲事,就是老祖宗也不会就一下子拿下主意的,怎么也要问问五叔父,不知道二婶娘想要做什么。”
夫妻二人正在说话,就听丫头们说四爷回来了。红袖二人迎了出去,沈四爷看上去一脸的兴奋。
红袖夫妻不知道他有什么事情,让他坐下说话;沈四爷茶也没有吃一口便说:“有件事儿,我想同你们商议一下;嗯,就是我的亲事。”
红袖和沈妙歌对视一眼,沈四爷这是怎么了?自四少奶奶死了之后,他一直对娶亲的事情很反感,此时怎么会主动提及。
沈四爷却不等红袖夫妻二人发问,便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话都说了出来。
原来怜星和怜月在府中住着,沈四爷就是再避嫌、守礼,也免不了在园子或是二夫人的院子里遇上,见到过那么一两次;不过四爷并没有上心,因为三夫人的缘故,所以他对怜星和怜月很抵触。
前些日子绿珠病了,三夫人心又不在院子里的事上头,虎儿跟着绿珠几个人哪里肯安生:不好好吃、也不好好睡;绿珠几个人没有办法管好虎儿——说重了不是,说轻了虎儿便不听。
虎儿那天不吃饭,在园子里躲开了奶娘等人,一个人玩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