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雨知时节-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阻碍了。
    不过李存安心里想的是,这种大事儿,不能仅凭他这种了一季就能让上头的人下了决心,肯定得先找个地方种下去,如果真是大部分这种情况,那才好推广。所以陈百户有的等了。
    就怕上头的大人是个固步自守的,怕担风险,完全不接受这种方法,那就绝对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咱们指挥使大人可不是你说的那种人,再说这事儿多好的事儿,老子想着就想这样干,指挥使大人肯定会同意的!”
    他还想接着这个功劳更上一层呢,最好把那姓姜的给拉下马了,格老子,那姓姜的真不是东西,
    这么多次给他找麻烦,让他给老子等着瞧,不让这姓姜的知道自己的厉害,他就不姓陈!
    那姓姜的有个屁的本事,平时就是玩女人,还特别喜欢仗势欺人,现在是骑到他头上来了!
    “存安啊,你就放心吧,就看你那字写的那么好,指挥使大人也会重视的。”陈百户不识字,但是他觉得李存安的字写的好看,这好看的东西谁不喜欢多看看,这一多看看,不就是看出名堂来了?
    李存安有些哭笑不得,这又不是科举考进士,谁会看字写的好,就重视起来?不过顺着陈百户的话才是王道啊,李存安就点头笑道:“大人所言极是!这样一来,大人就是大功了!咱们这就更不用发愁了。”
    陈百户哈哈大笑,“大功谁不想啊,我不说假话,我是真的想,”也不说口头禅老子了,“升官发财的事儿只要是个人他都想,你放心好了,等我有了那一天,不会忘了你的!你就跟着我,我去哪里,你就跟我当那个文书好了!”
    “多谢大人提携!”李存安再次谢道。
    “哈哈,这礼多的,你这人我也知道,心思活,只不过你求的那个事儿啊,我现在是没有那个本事了,不过只要有机会,我会帮着你的。”
    陈百户说的是脱了军户的籍这个事儿。陈百户只是个百户,根本就不可能帮李存安脱了军户的籍,不过有他帮忙,肯定是比李存安自己要容易多了。
    一般军户要脱籍,最上面要报与兵部,兵部下了文书了,这才能成,可是就是这上报兵部,也得是立了大功的,否则谁会为你一个小小的军户做这事儿?所以才说这脱了军户的籍是很难的,还有另一个途径就是升官,至少你得有个品级,那你就不是那种最低微的军户了,你的子女也不用世世代代为军户了,这个途径也是不容易的。


☆、王家小媳妇

    所以很多人都是祖祖辈辈都是做军户;然后就认命了。
    像李思雨的父亲李存安;也是才过来的;当然不希望自己以后的子孙和自己一样,所以才会努力奋斗,哪怕是一线希望;也不会错过。
    不过就这个粮食的事儿;那可不是一下子就成的,至少也得一两年呢;因为如果卫指挥使大人大人同意了,还得经过明年的考验呢;毕竟这不是能立竿见影的事儿。
    因为已经下了霜;这边有种果子叫做拐枣的,只有打了霜后才吃起来不涩;这边的小孩子们都会去书上摘去,李思雨也跟着张小兰他们去摘了一篮子,吃起来味道还真不错。
    不过这次李思雨没有见到秀芬,就问了张小兰和大妞。
    大妞笑道:“她啊,现在可不能出来了,正待在家里呢。”
    张小兰忙说道:“难道秀芬已经定下人家了?”
    大妞点头:“可不是那样!定下来了,她娘也不让她跟我们出来了,听说是年前就要嫁出去呢。”小姑娘见对这些事儿也八卦。
    李思雨想着秀芬,“她不是才和咱们差不多大吗?”这边不是十七八岁才嫁人吗?他们现在才十二三岁的。
    “哪啊,秀芬可是比我们大好几岁呢,就是她长得嫌小,也都十六岁了!你难道看不出来?”张小兰吃惊的问道。
    李思雨还真不知道秀芬那么大了,平时和秀芬他们一起玩,秀芬个子也和他们差不多,就自然而然的觉得她和自己差不多大,没想到人家都比自己大三四岁,大家也没有喊姐的习惯,也不能怪李思雨啊。
    大妞也笑道:“我看思雨肯定是没有看出来,哈哈,这下子可让我看到笑话了!“大妞觉得思雨人长的好,而且名字也起的好听,不像他们这边,不是什么大妞二妞的,就是什么小兰荷花的,人家可是从京里过来的人,现在见李思雨有些傻眼,也是好笑的很呢。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些东西给秀芬?”记得以前都有添妆的习惯的,这边应该也差不多吧。
    张小兰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咱们大人到时候准备礼金就成了,哪用得着我们准备东西啊,再说,我们也没有钱。”
    “我是说送条手绢或者荷包都可以的。”李思雨当然不会想着要送多么贵重的东西,毕竟现在不必从前,没有那个条件,不过既然是玩伴,要嫁人了,送点小东西也是可以的。
    “这个我还从来没有想过,不过思雨说的对,那我就送个帕子给秀芬吧。”大妞说道。
    张小兰道:“我就送个珠花吧,上次到集市上看到有人卖,又便宜又好看,一个才几文钱呢。”其实张小兰心里有些心疼,几文钱也是钱那,那可是自己攒了很久的,这一下子花出去了,能不心疼吗?
    既然这两位送了帕子和珠花,那李思雨就想着送一个荷包好了,这边也不知道有没有拜见公婆要给东西的习俗,还有给小姑子小叔子见面礼的事儿,她来到这里将近一年了,还没有看过这边的嫁娶呢,原来涂大嫂家要给涂大郎想看媳妇说亲,毕竟年纪已经到了那里了,结果涂大郎又去了卫所了,这才去就成亲,有些不像话,影响前程,于是就这么拖了下来,涂大嫂心里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这不,就又开始在找媒婆给涂大郎说媳妇了,这次说亲的范围就广了很多。
    一般呢,这边冬天嫁娶的人家比较多,因为到了冬天,庄稼也没有要干活的了,天气又冷,很多东西就是剩下了,也不会坏,不用担心浪费,吃不了的,留着继续吃,还有个原因,到了冬天,这猪养到一年到头,膘也足够了,杀了正好不浪费。还有就是到了年底,上头会给大家发粮食发肉,这也能省下一部分钱呢,所以以上的众多因素,导致了这段时间喜事很多。
    李思雨家里这段时间就吃了好几顿酒席,都是街坊邻居的,不去还不行。毕竟要在这里生存。
    李存安因为会写字,还被人叫去当了记账的,专门把别人送的东西记下来,以后别人也好还人情。就是李存旭也都被请去了好几次。
    胡氏因为针线好,有女儿要家人的,就请她做了针线活儿,胡氏倒是不推迟,当然了,人家请你也不是白请的,到时候会送相应的东西,也是让大家沾喜的意思。往往都是喜饼之类的,所以李思雨家里这段时间一点儿也不缺饼子吃。
    这边的喜饼做的特别大,越是家里有的,越是做的大,听说以前还有做的有个簸箕那么大的,不过李思雨没有见过,她见过的最大的,就是有一个篮球那么大的,只不过这喜饼是圆形,篮球是球形罢了。
    这个时候,因为李存海家和李存严家被调走了,所以这边空缺了两个名额,过不了多少时候,就又有人送人过来了。但是不会住原来他们的房子,只是把名额给填满了。
    这次送来的两家人倒不是京城人士了,是地方上的官吏,听说是因为贪污,所以被拉下马来,直接给发配到这里充军了。
    其中一个是一个地方的县太爷,住在离李思雨家不远的地方,从搬进去的时候,李思雨他们远远的就听见有吵闹声,也没有人去看热闹。因为涂大嫂说了,这种事儿都已经见惯了,也就是你们是斯文人,过来安安静静的住下了,以前见到比这个更厉害的都有!
    这天,李思雨趁着天气好,正在把家里的被子给洗干净了,免得以后天气越来越冷,就不好洗了,因为不容易干。
    胡氏去给别人家帮忙,贤哥儿端了一把凳子,正在院子里写字,因为太阳很足,外面反而暖和一些。
    “那个,你们家就你们两个在屋里吗?”姐弟俩个都是正在忙自己的,就听见有个怯生生的声音过来。
    李思雨抬起头来,朝门口一看,就见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妇,穿着青色的粗布袄裙,头上只有一个木簪子,正有些胆怯的问他们话呢。
    李思雨站起来,把手擦干,贤哥儿也跟着过来。
    “请问你是谁?有什么事儿?”李思雨问道,这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那少妇低着头说道:“我是那边新来的人家里的儿媳妇,家里没有柴火,能找你们借一些吗?”
    原来是那两家中的一家,好像姓王,就是那个家里以前是县令的,最后因为贪污,所以被发配的那家。
    李思雨想了想,从柴火堆里拿了一抱过来,说道:“这边附近有农户专门卖柴火的,一车柴火也不贵,你们赶紧去买吧,不然这冬天不好过。”李思雨是想着自己一家子刚过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多亏了有涂大嫂指点,所以也是帮着说几句,新来的都不容易。
    那少妇支支吾吾的拿着柴火走了,贤哥儿嘟着嘴说道:“我们借她东西,她怎么连声谢谢都不说啊。”
    不是非要她说声谢谢,毕竟他们也不缺这一声谢谢,但是从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贤哥儿是很不高兴,这说起来是借,但是谁会让别人还这一抱柴火啊,就是跟送一样的。
    李思雨道:“算了,这是一次,就当是帮忙吧。”毕竟他们也不了解情况,一抱柴也不值什么,不过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儿,他们就不可能给了。
    姐弟两个谁也没有把这个事儿告诉别人,觉得这事儿不过是小事,只是当李思雨过了几天又见到这个少妇到了自己门前的时候,就有些不是好脸色了,这几天她也听说了,这王家的人,到处找别人借东西,往往都是那种小的,别人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