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雨知时节-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思雨发现自己那些赚钱的大计都用不了,开不了铺子,一切都是枉然那,像那什么,卖菜谱之类的,根本就不靠谱,人家哪里给你这个机会哟。
    上门去估计会说你是神经病了。更不用说还主动找上门非要找你买菜谱,那只能是想想而已。
    陈太太派人来了一次,说是祝贺他们敬爱乔迁之喜,送了礼,李思雨看着有点心,还有一套白瓷的碗和盘子,另外还送了两匹绸缎料子过来。
    李思雨就知道这就是上次花样子的报酬了,两匹绸缎料子要是卖了也值不少钱了,对于陈太太给实物不给银子的做饭,陈太太的解释是这样的,他们家的陈大人是武官,不能涉及到生意上的事儿,如果陈太太直接给李思雨银子,这就会被人察觉,给东西呢,人家只当是她喜欢李思雨,就涉及不到这方面的事儿了。
    李思雨也不管这什么原因不原因的,有东西给就成,他们家也要过日子,能用自己的本领赚来银子,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也感谢以前的李思雨,学会了琴棋书画,到她来的时候,也没有忘,不然他们现在的日子绝对没有现在好过。
    陈太太隔一段时间就送来一些东西,解决了他们的用钱困难的问题。
    这两匹布的手感很不错,胡氏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卖了也得有二十两银子呢。
    “陈太太这次太大方了。”二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她爹现在的俸禄一个月也才三两银子呢,这都说是多的,当然,比起一般人来说,是不错了,除了让妻儿们吃饱,还能偶尔让妻儿们吃好。
    胡氏心道,这陈太太能不大方吗?这两匹布绝对是别人贺喜他们家老爷升迁送来的,她给自家女儿拿过来当人情,但是,不管怎么说,送来了也比什么都没有强,管她是从哪里得来的?如果不是女儿有那本事,她也不会送这东西不是?
    “娘,这两匹布全部卖了吧,我们留着也穿不上。”李思雨说道。
    这两匹布太过好,穿上了让人眼红就不好了,而且不年不节的,用不着穿新衣服。
    胡氏点头,女儿说的对,卖了就卖了,给家里再添置些东西。
    李思雨还想着去集市上买些黄豆和绿豆,然后买个发豆子的罐子,生些豆芽吃。既然不能种菜,那就想办法多弄些可以不用种的菜,这东西也不占地方,吃着还有营养呢。
    她有些怀念百户所的时光了,这个时候,还可以上山摘东西呢,这洪阳县县郊倒是也有山,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这样身份的人出去。
    “怎么不能去?等爹有空了,就带你们去逛逛。”李存安说道。
    其实他现在的文书差事也没有什么事儿,就是最开始陈副千户才过来的时候,事情多一些,现在一切都走入正轨,又快入冬了,反而没有什么事儿了。
    千户所可不想什么县衙府衙的,每天当差都有事儿要干,只要不是突然要打仗,还是空闲时间多的很。
    李存安因为当了这个文书,也不用去操练去了,毕竟他现在属于文职了。且年纪也大了,用不上他这样的人。
    倒是有些人会上门找陈副千户讨教这种粮食的事儿,陈副千户都交给他处理了。
    这么说吧,他们这种军户,要是不打仗,很多时候都是跟农户生活的差不多,农忙的时候忙得要死,农闲的时候,也就操练操练。他现在不种田了,也就没有所谓的农忙和农闲了。
    贤哥儿听了兴致勃勃,他在这里很是无聊啊,“爹,那你什么时候有空?”
    李存安道:“过两天就有空。”又跟妻子说:“我打听了一下,县城外面有个文殊菩萨庙,咱们去拜一拜吧。”
    能活到现在,是得多拜拜菩萨。
    胡氏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一年也有好几次去拜佛上香,到了这里,竟然一次都没有去过,生存都保证不了,谁还有按个功夫去拜佛?
    现在在县城安定下来,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去了,所以拜佛也是应该的了。
    胡氏是立刻就答应了,她说道:“那地方远不远?要是远的话,就赶不回来吃午饭,我们也要准备带一些过去,还有香烛也要买,那庙外面卖的就比较贵了。”
    一般寺庙的外面都会有买香火的,或者别的东西,能形成一个小集市。
    当然像京城那些很出名的寺院,就不允许有这种现象,不过胡氏以前去过大大小小的寺庙,懂得这些事情,越是小的庙,这外面摆摊的越多。
    而且那种出名的大寺庙,会在山门下面隔得远的地方,也会摆摊,就图个人多,好有人买。
    一般大户人家去上香拜佛,都是自家准备的,外面的就是那些散的香客们才会买,或者外地的人。当然这样就有人会被宰,估摸着各地都有这样的事情。
    胡氏可不想自己家有一天也被这些无良的小贩给宰一顿,所以什么都要准备好。
    李存安本来说可以到庙里吃素斋,可是一想到现在自家的妻子是很节俭的,这话就没有说出口,不然被她唠叨就不划算了。
    李存安笑道:“还是夫人想的周到,为夫怎么就没有想这么明白呢?”
    “也不怕孩子们笑话?”胡氏嗔怪道。
    李思雨和贤哥儿都笑着说:“爹说的对呢,娘什么都想到了,我们就只等着去拜佛了。”
    说话间转眼就到了那一天,李存安从千户所里借了一辆马车,这千户所的马车,用的马都是老马,载人是绰绰有余的,李存安驾车可不成问题。以前他是骑马的,现在成了赶车的了,不过是为自己的妻儿赶,他心甘情愿。
    这文殊菩萨庙离县城有好几十里路,不过有马车,用了一个时辰就到了。李思雨还以为到寺庙肯
    定会要爬山,结果根本就不用,人家就在山脚下,一点儿都不费事。
    果然在寺院的外面有很多小商贩,在卖各种小玩意。
    看来这里的香火还挺足的。
    李存安把马车给安置好了,然后一家四口就进去了,胡氏胳膊上挎着的竹篮也被李存安给提着了。胡氏觉得不像话,哪里能让男人家提这个东西,李存安笑道:“我也是想让菩萨觉得我心诚那,夫人就成全我一次呗。”
    “油嘴滑舌!”胡氏小声说道,不过还是高兴的笑了。
    李思雨和贤哥儿两个早就在前面走了去,到了正殿,果然看见文殊菩萨的塑像,李存安郑重的给菩萨上了香,李思雨姐弟就跪着给菩萨磕了三个头,胡氏又在旁边的功德箱里放了些钱,那庙祝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施主,不防去抽一下签,我们这里有师傅们解签。”
    胡氏想着自己确实应该去抽签去,就在签筒里摇了好一会儿,终于掉下来一根签,然后在小和尚的指引下,到了解签的和尚出,那边已经有好几个人正等着呢。
    李思雨也不知道自家娘求的是什么,不过看她解签回来一脸喜气洋洋的,说道:“是个上上签,咱们这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大灾大难,好的很那。”任谁听了这好话都是高兴的,不过胡氏为了解签还花了二十文钱,这倒是不心疼了。
    眼看着到了中午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庙里找了个清静的地方,把篮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吃,因为是在庙里,所以根本就没有荤腥,吃的是素菜饼,虽然是冷的,可是味道却是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君到!又到吃午饭的时候了,不知道吃什么好啊。


☆、跪求

    “请问你们是李文书一家吗?”一个梳着双螺髻穿着淡青色比甲的丫头过来福了福身,对李思雨一家子说道。
    胡氏作为女主人;见来了个穿着打扮都像是大户人家的丫头;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而且还是在这文殊菩萨庙;就也还了礼;说道:“我们正是,请问你是?”
    那丫头笑道:“我们是千户家的人,今天我们府上的老太太也过来进香来了,听说你们也过来了,就让奴婢来请。”
    原来是那童千户的家眷;也是李存安在千户所的上官;李存安现在虽然是文书了;可是还是军户呢。
    所以人家的母亲派人过来请他们,他们是必须得去的。
    李思雨见到厢房里的童千户的娘,也不过才四十来岁的样子,长相很普通,但是看着和蔼可亲。
    想那童千户才二十来岁,她这个年纪也不算什么了。
    不过是因为她的丈夫逝去了,由她儿子袭了千户的职位,别人现在称呼她为老太太,不知道的以为多大了呢。其实也就是三四十来岁。
    李存安自然是不能进来见这位老太太的,童老太太见李家娘子带着一双儿女过来,给她行了礼,就笑道:“知道你们也在这里,就厚着脸皮把你们请过来了。”
    胡氏道:“夫人您客气了,应该是我们见您才对。”只是他们消息不灵通,哪里知道今天有千户大人的母亲过来这回事儿?
    童夫人见了李思雨和贤哥儿,一个劲儿的夸着好,然后还给了见面礼,胡氏拦都拦不住。
    后来回去的路上,胡氏就有些担心,自己的丈夫不过是个文书,还没有脱了军户,这千户大人的娘为什么这么对他们呢,很不可思议不是?
    难道是因为要和陈副千户别苗头?所以专门拉拢他们家?
    可是犯不着啊,这都哪跟哪啊。
    “咱们见这童夫人,没有什么事儿吧。”胡氏有些不安。
    “没事儿,你别担心,陈副千户那边不会多想的。”李存安安慰道。
    “我就是怕陈副千户和童千户不和,然后咱们这样一来,不就是被别人看成是脚踏两条船?虽然咱们不是,但是架不住别人说啊。可是这人家童夫人请了,不去还不行。”
    “童千户是陈副千户的上司,他如今也没有取代童千户的意思,所以,不用想那么多,这事儿对我们没有影响。”
    由不得胡氏不多想,以前有个姜副千户,把童千户压的喘不过气来,现在陈副千户取代了姜副千户,说不定两人之间就有了矛盾。
    “你想,这姜副千户在这洪阳县是经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