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材料帝国- 第1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里,弗兰丁只觉得浑身燥热,区区几亿美元的投资算得了什么,他拼命挣钱,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他转回身,大步走到秦海等人的面前,说道:“秦先生,秦夫人,卡安先生,我已经想清楚了,我准备与你们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雷电搜集技术,并且用盖扎尔城作为技术验证的场所。”
  “太好了,弗兰丁王子!”
  不等秦海说什么,卡安抢先说道:“我相信,您一定会因为这项功绩而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英名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九章 材料产业促进中心

  一趟中东之行,总算是了却了卡安的夙愿。对于秦海来说,这一趟更是硕果累累。先是与弗兰丁确定了未来十年的原油供应协议,确保在国际风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大秦集团都能够优先从盖扎尔获得原油。其次,就是明确了双方在海水淡化工厂、沙漠保水颗粒以及雷电搜集系统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能够为大秦集团带来十亿美元以上的收入,并且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新业务的开拓。
  完成这些任务之后,秦海告别弗兰丁,与宁静一道返回了京城。于利鸿、卡安等一些技术人员还要留在当地做一些评估和设计工作,这样的事就不需要秦海操心了。
  在京城,还有一件好事在等着秦海,那就是经过他多年锲而不舍的奔走呼吁,中央终于批准了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全国材料科研以及材料工业发展的协调机构,称为国家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挂靠在信息产业部的下面。秦海回到京城,正好赶上了中心挂牌的庆典。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人家这个庆典就是一直拖着没办,专等秦海从国外回来才举办的。
  庆典仪式搞得颇具规模,纷纷扰扰的各种繁文缛节自不必细说。中心刚刚成立,还没有成形的团队,大多数的组织和接待工作都是由大秦集团的驻京办协助完成的。仪式结束,各部委派来观礼的宾客陆续离开,秦海陪着中心主任杨新宇和中心首席科学家李林广回到会议室,那里留下的都是一些熟人,包括老将军冀明初和老计委副主任王鸿生,这个中心得以成立,与他们的援手是不无关系的。
  杨新宇在几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在机械委的领导岗位。只担任了一个行业协会的会长。这一次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他主动请缨,担任中心的主任,也有发挥一些余热的想法。至于李林广,这些年在材料学界以及产业界都颇有影响力,这一回担任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也算是众望所归。
  “小秦,你很了不起啊,今天这么多部委、企业、高校都派人来参加庆典,我看一多半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吧?”
  秦海一行刚走进屋子坐下,冀明初便笑呵呵地发话了。他是老将军,说话也不用照顾别人的情绪,换成其他人,这样说话至少得让杨新宇和李林广这两位正主感到不悦了。
  “冀老这是给我拉仇恨呢,中心的主任是杨主任。首席科学家是李教授,大家怎么可能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呢?”秦海做出一个伸手擦汗的动作,假装尴尬地说道。
  话归这样说,秦海心里明白,冀明初的判断是对的,这个中心毕竟只是信息产业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类似于这种级别的单位,在京城多达数千个。没有哪个单位的庆典能够有这么多人来捧场,说到底。还是他秦海的号召力足够大。
  秦海在材料促进中心只挂了一个理事的头衔,但大家都知道,他在中心的话语权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这个中心就是为他而成立的,杨新宇和李林广不过都是为他守摊子的人而已。
  大秦集团发展至今,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几千亿。在几乎所有的材料领域里都有所涉足,尤其是在钢铁、化工这两个最大的领域里,可谓是举足轻重。仅仅是有钱,还不足以达到号令天下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大秦集团在材料科研方面无人匹敌的霸主地位。
  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材料专家,四分之一在安河材料学院,四分之一曾在安河材料学院工作过,还有四分之一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大秦集团的资助。真正与大秦集团没有任何一点瓜葛的,恐怕连四分之一都找不出来,而且往往都是偏向于某些冷门领域的。
  材料是工业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业体系中最讲究积累的部分。这些年来,秦海带领大秦集团专注于材料领域,成就辉煌。但他知道,仅仅依靠一个企业,是不可能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材料产业的,产业的发展需要无数的企业携手完成。在多年的实践中,他也亲身感受到了各种无序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力促成立这样一个协调机构。
  秦海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从中央部委到基层企业许多有识之士的赞同,尤其是一些颇有影响力的老领导以及大牌专家教授等等,在各种会议上不断地作出响应,最后才有了这个材料产业促进中心的成立。冀明初说大家都是冲着他秦海的面子,这话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杨新宇对此也是大为认同的,他笑着附和冀明初的话道:“冀老说得对,我们这个中心能够成立,主要是因为小秦的功劳,我和李教授,也都是冲着你才接了这副担子的。”
  “杨主任这样说,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了,小秦我真是汗颜啊。你们各位都是我的前辈,我只是一个小字辈而已,我有何德何能,敢让各位如此帮我。”秦海笑着向众人逐一作揖致谢。
  说笑过后,王鸿生轻咳一声,说道:“小秦,现在中心已经成立了,你是中心的发起人,趁这个工夫,给我们讲讲你下一步的设想吧。”
  “我正有此意。”秦海正色道。
  “那好,我们就一起听听,帮你把把关。”冀明初不客气地说道,然后在沙发上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做出了准备听秦海讲长篇大论的样子。
  秦海道:
  “有关成立材料产业促进中心的目的,我们在此前的各种报告上也都有所阐述,这些报告杨主任、李教授都参与了起草,冀老和王主任都曾经帮我们指出过问题,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国的材料产业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条快车道。材料科研体系相对比较完备,人才积累充分,科研成果倍出。材料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庞大体系。材料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有良好的基础,能够支撑起未来材料产业更快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端材料领域还有若干空白,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中端材料结构不够合理,部分材料产能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低端材料方面产能过剩,大量落后设备亟待淘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材料产业需要升级换代。”
  “说得不错。”杨新宇点头赞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咱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所以各行各业都把主要精力用于增加供给,形成了大量的落后产能,而中高端的科研和积累都有所欠缺。现在供给的问题得到缓解,该到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时候了。”
  秦海道:“杨主任说的这种情况,我在两年前参与治理小钢铁行动的时候,感触就特别深。那些被经贸委严令要求取缔的小钢铁,恰恰就是十几年前被我们大力扶持的项目。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这种小钢铁都是各地的宝贝呢。”
  “没错,当年还有一个毛头小子跑到工学院去,拿了一壶三无产品的白酒,骗我去给他的小钢铁厂当技术指导……”李林广笑呵呵地接了一句。
  “呃……”秦海挠着头皮,无语了。李林广说的毛头小子,可不正是他秦海吗?他们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建立起合作关系的,屈指一算,也快20年时间了。
  冀明初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这样做,有当时的原因,不能因为我们今天经济条件好了、技术水平提高了,就否定当年的权宜之计。就像我们今天讲部队的机械化、信息化,并不是要否认当年的小米加步枪,这都是条件所限嘛。”
  “冀老说得对,当年那样做,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在时过境迁了,该升级换代,也绝不能手软。小秦,你接着说你的想法吧。”王鸿生道。
  “好的。”秦海点点头,继续说道:“正如我们刚才说过的,我们以往形成的材料产业格局,是在物资短缺、生产能力低下的条件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强的工业基础,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就应当有更多的远见,要未雨绸缪,瞄准今后20年甚至50年的工业发展趋势,选择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后人再为我们今天的偏误而付出代价。”
  “这个提法好。”王鸿生道,“过去我们穷,只能缝缝补补凑和应付。现在稍微有点钱了,就该好好规划规划,不能再搞那种短期行为了。”
  “因此,我认为我们材料产业促进中心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订一份面向2050年的材料产业发展纲要,作为全国材料科研和材料工业发展的蓝图,今后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制订、科研导向、行业规范等方面,都要以此为蓝本。”秦海慷慨激昂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章 中国材料VS外国材料

  作为一名拥有超前视角的人,秦海早在20年前就有过制订一份长远发展规划的念头,只是那时候他人微言轻,说这种话只能惹人嘲笑。此外,他还知道任何规划都是由人来制订,而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就使得国家的许多规划会被大型的利益集团所绑架,偏离客观的路径。
  中国从50年代初开始模仿苏联体制编制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到新世纪初,已经编制了12期。除全国的经济发展计划之外,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也都有自己的五年规划甚至10年、20年期的中长期规划。在所有这些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都涉及到复杂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