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泽一听得发笑,道:
“你小小年纪,就会由人及兽,神!。”
见僧泽一对小孩子态度平易,岳飞便问道:
“哥哥,你骑马骑得那样好,是谁教你的?”
“我从小就和父亲一起骑马,每十天我父亲休息一天。他就带我去太行山麓骑马玩。”
岳飞双手叉在腰间,对僧泽一道:
“哥哥,我最喜欢马了。”
听岳飞如此说,僧氏这才想起来,对僧泽一道:
“真地,听他娘说,他好想学骑马,你带他骑一段玩玩?”
“这没问题。你们俩哪个先来?”
岳飞道:
“我们一起来。”
僧泽一遂把岳飞、姚政扶上马背,僧氏嘱咐道:
“他俩都是人家里的乖乖儿子,娇娇宝贝,千万要放仔细些。”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节 无仁必无大勇
僧泽一领命,带着两小孩出去骑马。不敢狂奔,只是在附近空旷处遛了好大几圈。
骑马的乐趣,恰恰就在于马背上奔驰的感觉,岳飞很不过瘾,说道:
“哥哥,这是在遛马,不是骑马。”
“你们两个都是人家里的娇娇宝贝,我哪敢闹出闪失来?”
姚政指着岳飞道:
“他是人家里娇娇宝贝,我不是。我天天替家放牛,我是牧童。”
岳飞自辩道:
“我又不娇气,我又不胆小,我经常骑驴。”
“你不娇气?”
“哼,我受娇,怎么样?”
僧泽一见他俩如此说,答应加快马速,问道:
“还想骑多久?”
“越久越好!”
“凡事有个限度,越久越好不可。”僧泽一想了一下,“这样我问几个问题考考你们,正确回答一个问题,就延长一里,回答错误,就即刻返回。”
“好!”岳飞、姚政爽快答应了。
僧泽一哪里准备什么考题,思考半晌,想不出一个像样的问题来考,心想:
“反正是哄孩子玩。”便信口说道:
“人为何要骑马?”
这算是提出的第一道考题。
你说人为何要骑马?人骑马的原因好多,有的运货,有的走亲,有的访友,有的打猎。。。。。。说不完,道不全。仔细一想,这个不像样的问题,还不好回答。哪知这两小孩脱口而出:
“它跑得快。”
“它跑得远。”
僧泽一夸道:“天才!跑得快,借他的速度;跑得远,借他的耐力。回答正确,加一里,命名你们天才小骑士。”
听说自己是天才小骑士,两小孩兴高采烈,僧泽一亦上兴头,“加”地一声,加快马速。不期马足声惊动了两边草丛中的野鸟,纷纷扑地腾空而起,向树林飞去。
“天助我也,又有了问题。”僧泽一道,“第二个问题:我们有两个选择:是入林追鸟,还是奋勇向前?”
“奋勇向前!”岳飞、姚政齐声道。
“对,奋勇向前!马入密林,不能奔跑,鸟投罗网,不能飞翔。密林就是战马的陷阱,罗网就事鸟儿的陷阱。不要被小敌引入陷阱,我们要坚守自己远大的目标!回答完美,命名你们为坚贞小骑士,加一里。”
“我们共计有了二里,哈哈!”
跑着跑着,到了一个坡前,上坡有路,也可以两旁绕行,僧泽一问道:
“我们面临两个选择:是上坡,做高山骑士?还是绕行,做平原骑士?”
“做高山骑士!” 岳飞、姚政齐声道。
僧泽一道:“好,迎难而上,能做好高山骑士的,做好平原骑士岂在话下?回答正确,命名你们为无畏小骑士。再加一里。”
“我们共计有了三里,哈哈哈!”
跑着跑着,忽然刮来一阵大风,那风好猛啊,飞沙走石。僧泽一又问道:
“天气使我们陷入困境。身为无畏小骑士,该以何种速度前进,来摆脱困境?”
“风速前进!”姚政道。
“火速前进!”岳飞道,“你听谁说有什么风速前进的?”
僧泽一道:“呵呵,厉害!火速前进!很经典:有紧急的事情,都说火速赶到。风速前进,也有道理:风能折枝拔树。火借风势,风趁火威,风火亦可互补。命名你们为风火小骑士。再加一里。”
“我们共计有了四里,哈哈哈哈!”
僧泽一越往下问,两小儿的兴致越高! 僧泽一道:
“身为风火小骑士,要文,还是要武?”
“文武都要。”齐声答道。
僧泽一道:“呵呵,聪明。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回答圆满。命名你们为文武小骑士。再加一里。”
“我们共计有了五里,哈哈哈哈哈!”
僧泽一越问,问题含义越深:
“身为文武小骑士,要仁,还是要勇?”
“要勇。”姚政道。
“仁、勇都要。” 岳飞道。
僧泽一问道:“为什么两宗都要?是不是太贪心了。”
“不是的。两宗都是好的,所以都要。” 岳飞道。
僧泽一道:“仁是爱人如己,勇能令敌丧胆。仁者不勇,必懦弱;勇者不仁,必凶恶。回答机智。命名你们为仁勇小骑士,再加一里。”
“我们共计有了六里,哈哈哈哈哈哈!”
三人骑马奔驰了约六里,僧泽一想到,僧氏在家等候,急于返回,道:
“看来,你们赢得七里的话,就要打七个哈哈了。问:若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会打几个哈哈?”
“若我们回答正确,就有七里,定是七个哈哈。”姚政充满自信。
岳飞见问得奇怪,猜到内中有鬼,便答道:“也不一定。”
僧泽一比姚政更加自信:
“我让你们再打六个哈哈,决不打七个。”遂问道:
“作为仁勇小骑士,身后六里外,切亲至友有求,是回身相帮,还是离他而去?”
“回身相帮。”二童齐声答道。
“呵呵,真仁爱。不英勇则三军不锐,无仁必无大勇。大勇即是无畏。命名你们为无畏小骑士。回答圆满。再加六里。”
“原来回跑六里。呜呜呜呜呜呜。” 二童假假地哭了六声。
僧泽一得意大笑,调转马头,返回到僧氏门首。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节 村童用情
僧氏早已收拾好行李,远远见他们回来了,便和巧儿把行囊提出门外。
马儿行至门首的那棵大树下驻足。僧泽一下马回身把姚政、岳飞扶下马来。姚政一溜烟的跑去放牛去了。僧氏望着姚政的背影,怜惜道:
“要是他亲娘还在,此时,他该正在学堂里念着书哩。”
岳飞舍不得离开马儿,站在马前,不停地抚摸马儿,马儿任其所为。
僧泽一接过行李,一边将行李放在马背上驮好,一边对僧氏道:
“这两个小屁孩,骑起马来好来神。和他们一起玩,真有趣味!”
“此正是男孩天性。”
僧泽一望了一眼岳飞,扭头对僧氏轻声道:
“尤其这个小的,好机灵!以后长大了,了不得。”
“我说也是。你也看出来了?你咋看出来的?”
“他一上马,便在马鞍上坐得笔直。马一动足,他的双腿夹得好紧。上坡时,身体前倾,下坡后倾,善于体会,不用人细细教得。”
“不肖说得,里中小孩,数他最肯用心。”
“我说的还不光是平时我们说的那种用心,是用情。我感觉他在倾听马的心声,他在用心去听,不只是用耳朵。好似在用心编织与马的缘份。嘿嘿,不知怎么说贴切,就是这种印象。”僧泽又望了一眼岳飞,“你看你看,他在给马儿喂草料吃。”
“真的!还是你说得‘用情’二字贴切。他家有只大公鸡,好斗,见人就啄,唯独最喜欢他。他每天和哥哥姐姐一起,把鸡群赶到桑园里,再回家吃早饭,那只大公鸡见他走了,就赶他的脚。一日,他家里来客,杀了那只公鸡做菜,他就是不肯吃。他母亲夹了一快鸡腿肉,放到他饭碗里,他竟然连那碗饭也不吃了。有人相他厉害,我看他的那个情字大得很。”僧氏极为赞同,“人看极小,马看蹄爪。不管怎么说,此儿不可小视。”
在马背上驮好行囊,僧氏转身锁了门,带着巧儿、岳飞,僧泽一牵着马,前去麦田里和岳员外一家告别。当年的那条纯黑小犬,此时早已变成了老犬,但忠诚亦如当年,仍一路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地跟着。
见僧氏前来告别,岳员外一家走上田埂,噙着泪话别。姚氏领着岳飞前去相送,一路上,相互尽叹光阴迅速,诸如,巧儿长大了,小犬也变老了;又互诉离别之苦。姚氏足足送了十里,行至渡口,又互道珍重,僧氏方洒泪而去,姚氏依旧立在码头边,看着僧氏一行上了船,渡过河到达彼岸,又下了船上岸。
岳飞一直望着那马儿,视线没有离开过。见马儿渐渐远去,对姚氏道:
“我也要学骑马。”
“回家问问你爹爹的意思。”说罢,牵着岳飞回家。
回到家中,岳飞对父亲道:
“爹爹,我要学骑马。”
“想要学骑马?那还说甚么?送到外公家去学。”听到岳员外这样说,岳飞高兴得差点要倒地打滚。
岳飞的外公姚大翁,家居雄州姚家庄,在先原是军士出身。在东京北面,镇守黄河。他的大半军旅生涯,在黄河岸边度过的。因是个穷军,为省盘缠,往返东京与雄州,只是步行。为抄近道,路经孝悌里。途中有人欺他是个北边穷军,人生地不熟,把言语轻薄他。得知他家恰在宋辽界河白沟畔,嘲笑他道:
“雄边壮士,不守界河,反跑进内河守边,搞没搞错?”
岳飞的祖父岳立解围道:
“此乃军中安排,这也怪他不得。”
只有岳立肯为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