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我自己看见的。我看见好多人家里,男人只打骂不吃零碎又做事的女人,不做事的女人在那里边吃零碎边笑。” 

  僧氏愕然,一把将女儿抱到怀里,望着岳家渐渐远去的背影,暗自悲戚。

第九节 唯恐有墓无人扫
却说岳员外一家,不一时,行至渡口,上了渡船过了河,下船接着步行。 

  河滩长满水芭茅,只听得芭茅丛中,一窝窝雏鸟,啾啾的娇嫩叫声。他们在芭茅丛中的一条小径上穿行半里多路,上了岸。岸上有一个渡口小镇,穿过渡口镇,往前行一碗饭的工夫,就到了祖茔。

  岳员外兄弟把祭物担子放在坟庵里,坟前墓后地拜扫起来。分好祭物,依辈分前晚一一摆下祭物,焚香浇酒。祭奠过了,又往坟上挂纸钱。一家人十分虔诚。祭奠已毕,坟前墓后又收拾了一番。一家人正欲转身回去,姚氏拜伏坟前,道:

  “列祖列宗在上,妾姚氏乃岳家第四代长房长媳,自十九岁嫁进岳家,只恨贱妾身子不争气,久与夫君无男。虽有四个女儿,纵使有四十个,终是别人家媳妇。‘不孝有三无后大。’今日祖茔前; 妾无颜面对祖宗,妾请罪。妾恐绝了岳家长房后嗣,几忧成病,乞祖宗可怜,保佑岳家人丁兴旺,子孙孝顺。免得他年有人无墓扫,有墓无人扫。”

  姚氏说到此处,放声大哭起来。旁人俱各悲凄。岳员外赶紧把浑家双手扶起。

  弟妇王氏也是个贤德的,噙着泪上前劝慰。姚氏将手频频拭泪道:

  “我与你兄长平生无甚过恶,不料上天竟不肯与我们一个儿子,好接绍香烟。平常人家,男子十五始娶,十六岁始育。女子十三始嫁,十四岁始育。你兄长年过四十岁,我亦年近四旬,都已是做祖父母的年纪,仍无一男。今已做了外祖父母,还有何指望?屡劝你兄趁壮年纳少年为妾,他坚执不从。非弟睦与你同去劝说; 必是不成。”

  弟妇王氏宽慰譬解道:

  “我们岳氏全族四十多口人,相爱相让,甚是和气;妯娌和睦,并无闲言;小孩子家,更是亲密。这全靠长房对家人族人极厚,赡养老人,抚育幼小,唯恐有伤,家中做事有不妥者,亦婉辞劝诲,不忍加一句恶言。堂姑寡居,迎养已十年,始终如一日。真常人难及也。这一切全靠你做长的贤惠。纳妾置婢,反多隔碍一家。若遇着个腹刻心毒的,使你陷于争宠斗气境地,又将如何是好?故睦不愿大哥置妾,莫说他不愿意,合族上下没人愿意大哥置妾。看看那些妻妾成群的家庭,就择其中好的而言,即使彼此相安无说,那不过是表面平静,暗流险滩不知多少。常言说得好:‘世事翻腾似转轮,眼前凶吉未为真。请看久久分明应,天道何曾负善人?’你不生子谁生子!女娲造人时,都已年过半百了。你才四十来岁,日子还多哩,子嗣尚有可望。再等些年,万一天不长眼,致你无子。所幸你有四个侄子聪明俊秀,你把他们来承继一个,不也圆满?” 

  所言至情感动;合家喝彩。岳员外顿觉温暖,宽慰道:

  “我今晚来无子,不是前生不曾修得善果,致我命中已该绝嗣;就是天公没得分晓。哪能怪你?俗语云: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至要。不然,先父母给我们兄弟俩取名和与睦?故纳妾之事,绝不依允。我有四个侄儿,都是亲骨血。即使我俩一日身亡,还怕身后无人埋葬没人祭奠,做一对野坟饿鬼?料定万万不会。其他事体上,我不敢打包票,单在这件事上我很有信心。” 

  “兄长所言极是!话说回来,将心比心,遭人议论,已是难受。这大把眼泪憋了许多年,流出来了,这也是件好事。”王氏说罢,遂把姚氏扶进坟庵,坐了半晌,待姚氏有所释然,方才起身而归。

第一节 仙鹊噪枝报喜
第一节 仙鹊噪枝报喜

  顷刻到了五月。

  一日,用过晚膳,姚氏身子格外困倦,一觉睡去,次日天大明时,方被喜鹊叫醒。推窗一看,庭院中千花谢退,榴花独芳。一只喜鹊在一棵最大的石榴树上欢叫,见姚氏推开窗户,它并未惧人停止叫声,反而飞到窗台上,立定后侧头看时,恰好和姚氏打了个照面。姚氏原以为喜鹊见了人,会惊飞而去。不想这只喜鹊反而东盼西顾,毫不惧人。姚氏转身去厨房匆匆抓来一把米,站到窗前,当她伸臂正要展开手掌,把米撒在窗台上时,那喜鹊竟然飞到她手里啄起米来,啄得饱了,又跳到窗台上闲走。姚氏好生新奇,看了一阵,走到中庭。

  中庭栽满石榴树。石榴花朵艳丽,尤是多籽的果实,多籽寓意多子,正合古人服膺的多子多福观念,故古之人家都爱在庭院中栽种石榴树。

  此时,弟妇王氏正在庭中望着石榴花看,一见姚氏,先叹异道:

  “刚闻仙鹊噪枝报喜,又见石榴花开得大盛,比往年不同。”

  姚氏亦望着石榴花,道:

  “我也感觉稀奇,今年这榴花照得格外眼明。”  

  “此是多子多福的吉兆。必是岳家多子多福的吉兆。”弟妇王氏道。

  过了月余,姚氏容颜清减,精神恍惚,终日思睡,呕吐起来。岳员外以为中年人病发,延医诊脉。脉罢,医生道是喜脉。夫妻二人哪里敢信?没等医生说完,岳员外道:

  “我浑家年近四十,已六、七年不曾生育了。”

  见岳员外如此说,医生忖道:

  “多半是喜脉,暂不消服药。” 

  岳员外且按医生的嘱咐,等等再看。

  如此过了些时日,姚氏气促心突,月事不行。又过了些日月,姚氏当真病好,容颜复旧,饮食起居如故,只觉得腰肢日重,裙带渐短,眉低眼慢,乳胀腹高。此时不由得岳员外不信浑家有了妊孕。虽不知胎儿是男是女,毕竟生子有了大指望。夫妻二人皆满怀希望。

  过了数月,又是数九隆冬,大雪连月。一日冷极,自早至午,白雪飘扬。岳家老老少少在家中忙碌了半天,中午吃过热腾腾的腊八粥后,看看外面的雪下得越来越大了,索性紧闭门窗,一家人聚在前堂屋西侧的暖房,团团围炉而坐。

  坐在一起做甚?时夏夜月下听话,雪天围炉读书,为古代耕读之家闲暇的第一大乐事。原来他们一家正是雪天围炉读书。

  岳员外大侄子拿着一册话本,名叫《打野呵》,此书是那些入不得勾栏,在露天说书的下层说书人的话本集子,书中都是些精彩有趣的故事。

  几个孩子争着抢读。见孩子们你抢我夺,你拉我拽,不可开交,岳睦走过来,道:

  “你们吵得屋顶的瓦片都要掀下来了!”遂坐下解交道:

  “三个妹妹美丽如雪,挑一则《玉屑琼瑶》,让她们先读吧。”

  这《玉屑琼瑶》说的是,道家视冰雪为玉屑琼瑶,神仙赤脚踏雪,作道家游戏的故事。此为道家千年之仙俗。三姐妹读罢,大家叹异了一回。

  等三个妹妹读完过了瘾,这场围炉读书,才有了秩序。                                               

  大侄子从妹妹手中,接过《打野呵》,挑了一则《丑鬼照铜镜》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丑鬼照铜镜》说是一个强人,掳了人家的女儿,百般挫辱。又抢走宝镜,得意洋洋地一照,其恶态把自己吓晕了。大家笑了一会。四个哥哥吓唬三个妹妹道:

  “你们三个要习武哩。把你们仨送到外公家去习武; 省得在家喧闹,吵得屋顶的瓦片都要掀下来了!”   

  此时,姚氏、王氏厨屋里忙。岳员外进去亲请她俩过来取暖,尤其叮嘱姚氏有孕在身,不要累着,顺便入书房取书去了。

  姚氏、王氏匆匆忙完手上的活,洗手脱了围裙来到暖房,把炉边的椅子扯出来一些,坐在火炉外围,边做针指,边听他们念书。大家都埋怨她俩连歇息还要三请四接,她俩笑着说道:

  “做事心里才安稳,闲坐着像蚂蚁夹心似的。”

  家里人都笑她俩道:

  “没救了,自找苦吃。”

  二侄子、三侄子急于读书,大声道:

  “莫吵了,莫吵了。”

  姚氏作严肃状:

  “肃静,肃静,听二郎、三郎读书。”

  二侄子、三侄子合读了一个《人肉包子》的故事,听完,大家恶心又害怕,无不咧着嘴连声“啊也!啊也!”正在大家“啊也”时,岳员外捧着一本《杜甫诗集》,走了过来。

第二节 衣不遮体
眼看岳员外坐定,小孩子们即攘臂争先吟诵《杜甫诗集》。岳四娘恃小,争嚷得厉害。

  “昨日你们几个大的,饱读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日就让两个小的来读一首短小的,叫《北征》。”岳员外一边说,一边把《杜甫诗集》递给四娘和四郎先读。

  杜甫《北征》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四娘和四郎二人接过书,开口吟诵起来,吟了上半句“床前两小女。。。。。。”,到“补”字后,就卡了壳,认不得后面的“绽”字。几个大孩子要把书从两小的手中拿过去自己吟诵,岳员外把书接过来,要教四娘和四郎认识生字。几个大孩子也起身凑到岳员外背后,七嘴八舌地教教了起来,四娘和四郎一教便记住了。

  几个大的又争先恐后解释,多不完美。岳员外指定大侄子解释,大侄子道:

  “杜甫的妻子穷病卧床不起,他的两个年幼的女儿守在她们母亲病床前,不肯出去玩耍,这两个小女好可怜!身上的衣服既破又短,补了又补,才刚刚盖过膝盖。。。。。。”

  “啊啊?”没等说完,几个小的哀叹不已,因宋时女子服装与唐时的一样,须垂到地面,才过膝,就是古人说的衣不遮体。

  “可怜!一位大诗人,怎困厄致此地步?”姚氏等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