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写夜游,《湖心亭看雪》写雪游。“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尔后分别勾出五类之人,张岱自居第五类,尔后写前四类的喧嚣和摩肩、撞面、蒿击蒿、舟触舟的拥挤,四类分子均星散之后,才是“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出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座。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游记向来是小品之大宗,但这般怡情游记文字也不多见。《湖心亭看雪》则更其精洁。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的西湖,“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汤,炉下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简直就是《世说》文字一般。再如《金山夜戏》一则。张岱舟行江口,见月白如昼,便大惊喜,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于金山寺大殿,锣鼓喧天,自唱自娱,一寺人皆起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此种响动,与苏轼《承天寺夜游》的幽静,恰成一对反照。《世说新语》与苏东坡小品正是晚明小品的两大榜样。
小品是佛家用语,原本指简本佛经,对应于大部佛经。晚明人拿过来用在文体上,区别于高文大册。无论游记、传记、日记、尺牍、序跋,都可以是小品。小品的第一胜义,恐怕就在“小”字上,短小。短小即容不得“大道”压迫。第二胜义就在“品”字。品味,恐怕就是对山水、人情、世态咂摸出的意见。那么小品就是讲简短的意见,那么即可以不论格套,劈头便讲,用不着承题、破题地迂回罗嗦。《梦忆》有《报恩塔》一篇,开门就说“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柳敬亭说书》,起首即是“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蟹会》开篇就是“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何其爽快直接。再说结束,也是接口即收。比方《花石纲遗石》,说那块奇石“变幻百出,无可名状,大约如吴天奇游黄山,见一怪石辄目瞋叫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正是有理,理在趣中。
文章的好坏一时真也说不清楚。《梦忆》有一篇《张东谷好酒》,可以摘出一段文学理论。张岱父亲和叔父不能饮,但留心烹饪,家中庖厨颇精。酒徒张东谷总结说:“尔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会吃不会吃。”好事者载入《舌华录》,却成了:“张氏兄弟赋性奇哉!肉不论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点金成铁,韵味全失。这便是本色与粉饰的区别罢。张岱文章好,就在本色比较多,但本色,也要才、情、学、识来分等级。
《梦忆》分八卷一百二十三篇。《梦寻》分五卷七十二则,按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部,分记西湖各处胜景,体例全仿《帝京景物略》。张岱的札记是作为每一景观的小序,序后则缀录历代有关诗文,是风物志一类。也有上好的白描文字,有如数家珍的掌故,但因为志在介绍,有我之色大减,《梦寻》较之《梦忆》就弱了许多。
陆游之后鲁迅之前,张岱是比较著名的绍兴人。同代另有一位绍兴作家王思任,号谑庵,文章诙谐百出,雅俗并陈,“牙室利灵,笔颠老秀”,所著《游唤》、《历游记》两种游记也相当可观。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香艳与俚俗 牡丹亭(1)
汤显祖的诞生,比莎士比亚早十四年,逝世,比莎士比亚晚一年,将汤氏与莎氏并置在一起议论,是一道让人激动不已的话题,我能够按捺得住,忍痛绕开这个快乐的题目,是因为在这两位巨匠的可比性与不可比性之间犹疑不定,单是爱情一项,他们二位所面对的材料就何等异样呵。
中国古代的青年男女,实在很少有机会发生婚前恋,根本就缺乏相识的机会,或者在平民百姓市井人家,机会多一些,在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机会就少得多了。西厢幽会,女扮男装的同行,旅途中的偷情,墙头马上的惊鸿一瞥一见钟情,这一类或真或假的故事都极其珍稀。中国最好的言情诗,多是丈夫追悼亡妻或者妇人思念远行的丈夫,抒写的都是婚后恋情。婚前男人的爱情通常都发生在青楼女子身上,婚前女人的爱情通常是无处可以放送的。那么一个青春期的女子,一个生活在官衙之中绣房之内连后花园都没去过的小姐,在春天里在花柳之畔,在梦想中与一个男子幽会,几乎就是无可避免的。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是,她为这个梦一往情深,伤感、迷乱、缠绵,以致一病不起;尤其不同寻常的是,她的梦中情人确有其人,而且,她的魂灵能够与情人幽会;最最神奇的是,由于她的死不甘心,她与情人的共同努力,使她死而复活。最后,这一对情人的阴阳姻缘顺理成章地公然于青天白日之下。这就是《牡丹亭慕色还魂记》的核心故事。
这部戏的蓝本,是一篇不到三千字的话本小说。原题最早见于嘉靖年间的《宝文堂书目》所列《杜丽娘》。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小说文本同时载于明代何大抡的《燕居笔记》卷九,题为《杜丽娘慕色还魂》,和余公仁的《燕居笔记》卷八,题为《杜丽娘牡丹亭还魂记》。汤显祖将这么一个短篇,敷衍出来,却是长达五十五出的洋洋洒洒的传奇大戏。
与杂剧(又称北曲)四五本一折的通例不同,作为南曲的传奇,通常都由三四十出构成。传奇更能发扬中国叙事文学的传统,就是无论前因后果都要交代个清楚,这种交代还不是由事后的追述来一带而过,是从头道来事无巨细地完完整整地搬演出来。打个比方,传奇就像现代的电视连续剧,而不像电影和我们通常以为的戏剧。所以,传奇虽然比过于简单的杂剧要丰富得多,但往往包裹了许多过渡性的和旁枝末节的片断,显得冗赘、重复、拖泥带水。《牡丹亭》也不例外。传奇一体,要到几百年后的《桃花扇》,才呈现出严整结实的风貌来。
《牡丹亭》的泥沙,主要是杜丽娘父亲杜宝及其有关的戏,包括他镇边的敌人叛将李全的有关情节。李全这个金人旗下的伪军首领,他对于主线故事作用远远不及《西厢记》中的孙飞虎叛乱和《长生殿》中的安禄山叛乱那么要紧和相关,直到全剧临近结尾,这部分戏才真正波动了爱情主线。
《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很少全本搬演过。今年,公元1998年,全部五十五出的《牡丹亭》将在美国林肯中心完整地上演,导演是一位旅美华人,演出者是二十几位中国昆剧演员,出资者是美国人。该剧组,目前已同时接到了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戏剧机构的邀请,这将是一场大规模环球巡演。但是,除开它的文物展览效果,大部分观众会对其中部分情节深感不耐烦,对于其余美不胜收意趣飞扬的部分,恐怕也摸不着头脑。。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一章 香艳与俚俗 牡丹亭(2)
先说剧中的曲词,林黛玉会觉得“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西方观众会怎样感动,要打一个问号。有关《牡丹亭》的优雅华美,为人议论得特别多,可以略过不提。《牡丹亭》还有幽默调侃极通俗的部分,恐怕也不是老外们可以会心一笑的。而正是这些喜剧色彩的内容,使该剧不仅是浓艳华丽的言情读本,而且是生动活泼的戏剧台本。某些游戏笔墨,使用的是文学上的典故,比方一位韩姓的香火秀才,是韩愈、韩湘子的后代;柳梦梅便是柳宗元的后代;杜宝则是杜甫的后代;杜夫人姓甄,便是甄夫人的后代,甄夫人是袁绍的儿媳和曹丕的夫人,据说还是曹植的梦中恋人,以至因她而有《洛神赋》。这是玩弄文字的调侃。第七出《闺塾》,陈老秀才讲《诗经》要春香取笔墨纸砚,结果春香拿来的,笔是画眉笔,纸是薛涛笺,砚是鸳鸯砚,惹得老秀才好大脾气。这是细节上的玩笑。杜丽娘因情而病,医生还是六十岁了从不晓得“说个春游个园”的陈老秀才,请来的巫师是因过不得性生活而入道的石女石道姑,当然医也医不得,救也救不了。杜丽娘死后,看护这位痴情女墓地的,还是这两位远离情场的老爷爷老奶奶,这是情节中的嘲弄。《冥判》一出是地狱里的场景,原本该是阴气森森的戏,却也满是笑谑。因为宋金交战生灵大减,以至阎罗十殿也裁减了一位阎王,第十殿便由一位胡判官代行职权。胡判官见到美丽的女鬼杜丽娘也怦然心跳,只是记起天条才作罢,又生生想不通会有赏花而死的事。拘来花神审问,花神一口气报了三十八种花名,胡判官一一判定它们关涉男女风化的罪,花神只好说,今后再不开花。胡判官到底开明,放杜丽娘出了枉死城,随风游戏,跟寻梦中情人,又叮咛花神“休坏了她的肉身”,吩咐功曹给一纸游魂路引(通行证)。
杜丽娘在鬼界虽不被理解,却赢得了支持和帮助,所以顺风顺水地与柳梦梅幽会结合。这番私情幽期,“除是人不知,鬼都知道”。复活的《回生》是第三十五出,距终场尚有二十出的篇幅,笼统地说,都是大收煞。蓝本小说里,复活之后就一无阻碍,虽然也有科举中榜的事,婚姻则获双方父母的全票通过。传奇里,汤显祖却格外变幻出许多波折之后,才还杜柳一个圆满姻缘。人间的曲折,恰与阴间的平顺成一个反照。这种处理,不仅煞是好看,而且更加合乎世理人情,连至情至性的杜丽娘都以为在鬼界可以随便,在人间不得马虎,要照着礼法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