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他聊了几次,郑逸就学贯东西,极力表现,而且是无声处听惊雷的表现,这更加引起了他的好奇,这小孩脸色纯真,做事却滴水不漏,斟茶的学问,侧坐的学问,汇报的学问,仿佛都是无师自通的。
再后熟悉的把他当成自家晚辈的时候,他告诉自己他已经是个百万身家的小富翁,他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这个时候他才真正重视这个小孩子,有些问题也随口咨询一句,例如党的政策和各个乡镇的展思路。
他本是随口一问,郑逸却是思考了很久才回答,听着听着,一直微笑的他就变了脸色,这真是一个孩子说出的话么?
他说了陈楼乡适合展果园,湖山镇适合做中国板材之乡,港上乡的水土适合种植银杏,有巍峨的艾山,凭空一道瀑布,美景如画,可以做旅游景区。而且有个天然溶洞,可开成最优美的景点。
宿羊山乡适合种植大蒜。而沂河乡的水质优美,适合酿酒。做出世界一流的品牌。
四面开花之下,运河市的经济将有如沉睡苏醒的巨龙,一飞冲天。
这些思路条理清晰,竟然比他一直朦朦胧胧的想法完善几倍。也是他一直想却一直感觉未成熟而没推行的。而且对每个乡镇的分析,信手拈来,自然写意,并且非常准确和透彻,李宏图破天荒的站起来,在办公室来回转了好几圈,大声拍着桌子叫好。
从那以后,他由开始的施舍变成了真心真意的谈话,最后竟然要认郑逸为干儿子。
郑逸本来想抱黎援朝的大腿,可是一直不得其门而入,虽知道李宏图走的不会很远,但是抱着他的大腿,至少在湖山镇的天空下,呼风唤雨的梦想不会是很远。
而黎援朝的大腿要慢慢的再抱了。只是他有时候还是有点着急的,那可是象腿啊,晚一步人去楼空啊。
经过了校长办公室事件,李宏图真的决定认这个妖怪似的干儿子,把郑建国和杜兰高兴的几天几夜没有睡觉。
这个地区重情义,认干儿子的意义比较重大,郑建国直接认为自己的祖坟冒了青烟。
只有郑逸倒不这么认为,他直觉的认为李书记是沾了自己的光,莫欺少年穷的道理,千古不变,尤其这样妖孽到逆天的一个少年。
郑逸看着自己的父母那患得患失的表情,不禁有些好笑,哄了妹妹去睡觉后,他把自己的爸妈按在沙上,得意的道:“下面呢,我想宣布一个好消息。听了以后,可不要惊讶啊。”
心脏已经能承受巨大惊喜的父母就摇了摇头,杜兰更是笑道:“好儿子,说吧,什么事情还能比这个还高兴的?县太爷都认了你做干儿子了。”
有些郁闷的郑逸就腹诽,给人家当儿子又不是给人家当老子,用得着这么高兴?可是这话他是万万的说不出口的,有些无奈的说道:“前些日子,小姨夫赚了些钱,知道吧。”
郑建国就笑道:“你小子别给我乱眼馋这些,好好的给我学习才是正道,那是你小姨夫有本事,你长大了这么有本书就行了。”
郑逸嘿嘿直笑道:“其实,我也跟着小姨夫赚到了一些。”
“啥?”
郑建国闻言一跳,似乎长了一条尾巴,而且这尾巴还被火烧着了。
看着父亲的表情郑逸就有些得意,悄悄的伸出三根手指头道:“这个数。”
杜兰就打了儿子一下,笑道:“你这孩子,你小姨夫还带着你啊?赚了三千?”
郑逸就摇摇头,杜兰心里跳了一下,道:“三万?”
得到的依然是摇头。
“三十万?”父母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表情有了一丝颤抖。
可是依然是摇头的答案,父母两人这才从云端的希望走下来,郑建国就骂道:“小兔崽子,不会是三百吧。”
郑逸就点了点头,笑了。
两人闻言,知道儿子和他们说了个笑话,想想自己患得患失的样子有点有失为人父母的尊严,就道:“你这孩子。”
就听见这孩子嘿嘿道:“三百后面加个万字。”
“三百……万?”杜兰看着自己的儿子,喃喃的反复念叨着这个数字。
郑逸就点了点头,道:“差不多吧。”
这时候就听到沙一阵响动,再转脸看郑建国,却是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缓缓靠倒在沙上,眼神里全是不可置信的表情。郑逸赶紧上去给捶着背,心里却是暗暗后悔,早知道慢慢说就好了。
主要是现在的时间过于紧迫,这么点钱,郑逸本想去运河市开一个现代化的巨型市,运河市市倒是有几个,可都是小型的,实在没有一个大的购物中心。自己那点资金,完全不够用,而且时机还不是很成熟,记忆中的大市是在两千年开起来的,当时几乎吸引了全市的人,而且那个的规模还不算巨大。
所以,现在他只能驾轻就熟的做湖山镇的特产,木业,后世的全国四大板材基地,运河市就算其中之一,重中之重的是湖山镇的板材,环保胶合板、细木工板、建筑模板、同向胶合板、高级覆膜板和高档贴面板等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也奠定了运河市作为全国百强县级市的领头羊的地位。
这个现在依然是暴利的行业,也是曾经郑逸最熟悉的东西,他生于此,长于此,当初刚毕业的时候,也在这里面实习过,打拼过,堕落过。
确定了这个方向,他的前方就明朗了起来,先攫取暴利资本,然后多行业的接触,一步步,即使是蜗牛慢爬,他也要积累惊天的财富,然后用这财富来创造以后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而他现阶段依然是上学,再上学,而最能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那是唯一愿用自己的生命来爱护他的人。
而且父母正是该事业有成的时候,这也是他今天把这一切挑明的原因。让他们好好消化的同时,也是告诉他们,往日的苦日子,已经如天边的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第四十一回 荤油荤菜荤段子】………
现在是早晨五点钟,卧室灯光之下,早起翻开“复习”到第16o页的语文书,而这个时候,高中一册书也不过才162页而已,对于重生了一遍的他来说,预习这个词语实在不能用在他此刻对过往知识点的学习之上。
重拾了初中并且巩固了的底子,再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高中的大量知识,郑逸像是海绵一样接收着这些东西,高中的语文最重要的是掌握整个国语体系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之下,汉语言已经成为了一门目的性很强的学科。在郑逸的印象中,不少学生大量的练题、集中的突击,经过一系列艰难的训练,分数也能见到成效,可是那仅仅是分数而已,对整个题目体系所要求的对国学文字的运用掌握,却仍然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关卡。
这是目前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太强的缘故,亦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语文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学,正是因为其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整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没有这种态度和高度去学习这些东西,总归会变得枯燥乏味。
郑逸现在是以一种欣赏的姿态来看这些书,这本语文也是他所谓的复习或者说是预习进展的最慢的一门功课,毕竟纯记忆的东西,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
过了一会就是他晨跑练习飞刀的时候了,出来的时候现老爸痴呆呆的坐在沙上,身边烟头堆了一地。
郑建国又是一夜没睡,事情来的太突然,儿子自从长大了以后,一连贯的惊喜在敲击着家门,这使他小农思想的心有些不安。
起身拆开手里的中华香烟的时候,忍不住阵阵心疼。他今天要去湖山镇谈一块地,那是一个破败荒凉的厂房,如今自己的儿子出了主意,非要谈下这块土地,不是租赁,而是直接买下来。他一直抱着有了三百万就什么也不要干的思想的,但是听儿子的口气,似乎这点钱,在以后,就不算个什么钱了。
他吃了早饭才补昨晚的觉,直到中午才出门,一直脑子里都理不顺,路过街边一个象棋摊的时候,有人热情的打了招呼,他停了下来,酷爱下棋的他,闲暇时候最喜欢到这里来的。因为在这个小圈子里,棋艺高的他总是受尊敬的。
走近的时候就听见一个观棋的老者骂道:“走的什么臭棋,傻逼啊,炮打双车的棋没看见啊。”
那个下棋的年轻人脸色涨红,看着围着一圈的人没人帮他说话,讪讪的站了起来,这个老者大家都认识,棋艺颇高,喜欢讽刺人,大家有时看他来了以后就都不下了。
据说他儿子是县委办公室的,大家也就对他的讽刺无动于衷,脸皮厚的接着下,脸皮薄的,早扔了棋子起来了。
那老者看小青年起来,就坐了上去,对对面的中年人说道:“你那屎棋,我都不屑和你下。”
中年人就讪讪的,老者看对方不应答,脸上的老人斑花蝴蝶似的飘了起来,掏出一包烟,看着顺眼的人扔了两根,大家都看了盒子,是大供,这可是好烟,平时抽得起这个烟的,都是他们这帮穷下棋的,仰望的存在。
郑建国走进去的时候,那个中年人被杀的左右不支,看见郑建国,赶紧道:“高手来了,我让。”
老郑就客气的摆摆手,今天他还有正事呢。
老者一看没人和他下,就叫道:“一帮屎棋。”一圈人都被说得颜面无存,可是又不好反驳,老者拿出他的香烟,炫耀似的似乎要扔给郑建国,郑建国习惯性的客套,赶紧道:“抽我的,抽我的。”平日里他也怕这老者的讽刺,总是客气着。
老者就不高兴了,他不给你别想要,给了你就别想拒绝。“什么抽你的,没看见这是大供啊,你平日里抽的到嘛。”
郑建国连连点头,把烟接了过来,然后才散自己的烟。
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