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国(选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在美国(选载)-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矗形挠形甯鲆氡尽2恢滥奈挥行娜四芄徽业秸馕甯鲆氡荆纯此嵌哉庖痪浠岸际侨绾畏氲摹�
  为什么这样一句很普通的英文,会错译得如此离谱,这是为什么呢?
  了解一种文化,必须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写《独立宣言》的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移民来到美国的人,他们相信上帝,是基督徒。这些美国的先祖们很清楚,人并不是生而平等的,无论是从长相的美丑,身体的强弱,天资的慧愚,还是家庭的贫富,人都不是生来就平等的。但是,无论这一切如何不同,人受造而平等,造物主所创造的个人是平等的。
  这就牵涉到了三个观念:第一,造物主。《独立宣言》承认有一位造物主,所有的人都是被他所创造的,人是一个受造者。第二,人之平等就在于,人的生命中内在地包含了人之为人所不可剥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这一切不依外在的任何条件而转移。连批评基督教的美国独立斗士潘恩都引证了这样的一段话来论证这个观点:“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见《圣经》第一篇《创世记》)第三,这样的自由、价值和尊严由于是上帝赋予每一个人的,因此,任何政府和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个人的自由、践踏人的尊严。
  由此才可以理解,紧接着上面那句话,《独立宣言》立即宣称:“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得以组织权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进民众的安全和幸福。”
  “所有的人是受造而平等的”。《独立宣言》中宣扬的这个观念,人们可以不赞成但你却不能把它说成“人人生而平等”。这是明显的谬误和误导。
  

贪小便宜,我吃了个大亏
我不大喜欢这种氛围,就像去香港一样,到处都是“私家花园请勿入内”。不过也没有办法,游戏规则而已。
  ——gukagu
  没有学会吃小亏占大便宜。
  ——石头的家
  平时我很少去芝加哥,嫌路上太挤,城里停车又太难,并且贵得要命。虽然从我们家到芝加哥才30多英里,交通不堵塞,到城里的中国城,也就45分钟上下。但要是堵起来了,天哪,两三个小时也是它。因此,没有大事我是决不进城的,按照一个上海人的说法,我是乡下人,住在乡下。正确。
  同样的时间,四五十分钟,我宁愿去日内瓦湖,它位于威斯康辛州的西南边,离我们家50多英里。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湖区,据说走一圈得两三天。环绕着一池碧蓝湖水的,是绿树。树丛中间,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楼房,房主大都是芝加哥的富人,这是他们的度假屋。夏天的时候,我们有时就沿着湖边散步,只有一条小路,能并行两三人,小路一边是草坪,连着人家,草坪上大都插着一个标志牌,私人领地,谢绝入内。另一边,通向一个小码头,也都立着一个个的标志牌:私人码头,谢绝入内。
  头一次看到这些牌子,我有点烦,后来习惯了,是人家的私产啊,得尊重。不经允许,不能进去,更不能随我的意思来。
  绕着弯这么说,是说人容易忘事。我到芝加哥办事时,一般情况下,在街边几乎找不到什么停车位,到公共停车处,钱太贵,一个小时就得十元钱。然后,隔半个小时就加三四块。没大事,我绝对不进城,宁肯做一个下巴佬。但有时实在不得不去,比如,回国时办护照,总得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领事馆办签证,办一次,签证费半百。领事馆坐落在芝加哥市中心。
  今年夏天,有位朋友要办理护照延期,他路不熟,我就带他去了。按照老习惯,我把车停在附近的一个小超级市场的停车场里,那里可以停30来辆车。
  停好后,我就去领事馆了。签证处换地址了,还好,新址不远,十分钟就走到了。那天人特多,等了两个小时才轮到我们交材料。
  回到那个小超市,我一看车子没有了,有点心惊,但还强作镇静,跟朋友说,我先进去买瓶水。以往,我到领事馆签证,车子都是停在这里,下车了,到店里买点东西,一瓶水啦,早点啦,有一次还照了一张办护照用的像,这个店靠着领事馆,这是特殊生意,两张将近八美金。这一次,我还是进去买了一瓶水。出来后,朋友惊惶地告诉我,车子被拖走了,我们得自己去取。
  他说,店里的人看见了,我们车一停下来,人就走了。这是私人停车场,不可以这样的,于是,他就叫了警察,警察就把拖车公司的人叫来了。
  活该。我苦笑。谁叫我贪小便宜了。我以前也看到过,这个停车场的边上,贴了许多显著的标志,这是私人停车场,只供到本店买东西的人使用。违者,车子将被拖走。以前,我停过几次,先买东西,后办护照,都没事。其实已经违法了,但心存侥幸,这次,活该倒霉吧。
  没什么好说的,不必去找人,找也找不到,找到也没用。认罚。
  于是,手拿那张单子,去拖车公司取车。搭出租车,30元,连小费在内。取出车子,拖车费150元,信用卡付钱。朋友不好意思,说他要为我付钱。我说,算了,上帝教训的是我,我是明知故犯,惯犯。还是感恩吧,我学了一课不说,警察还没给罚单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听到了蒋夫人的几个秘闻(1)
一个是信神的,所以是谦恭的;一个是造神的,所以是傲慢的。
  ——公子长安
  从世俗的尊荣来看,宋女士无疑已经是到达了顶点之列的一位。传奇百年、历尽沧桑、惯看风云、曾经沧海。百岁的长寿见证着这样一个女性,虽身在喧嚣却是如此的安静,心灵的宁静并未被完全搅扰。尤其在生命最后的数年,进入了几近修道的安息,并没留下什么回忆录,民国风云之类的亲历之作,以至很多人扼腕叹息。
  我想宋女士如此,是因为她的家园不在这里,没带走什么很正常,但没留下什么,真是见证了她并不认为曾经失去了什么。
  感慨如斯,此等心境我是盼望的。也愿这样的安宁能在更多的人身上出现,愿爱来改变我,改变我们,改变世界!他肯!因他爱我们!我深深盼望着!这个必成就的改变!
  ——敬虔的奥秘
  两个女人,两种信仰,两种命运。
  ——石头的家
  10月的第二个周末,7号到9号,我去参加美国东部纽约州的一个华人聚会,它坐落在赫德逊谷的中区,离纽约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最近几年,由于纽约的房价成了天价,一些纽约人纷纷到这里找房子,这里的房价也暴涨起来了。
  一转眼,两天多的演讲就结束了。礼拜天下午,周兄弟开车送我去当地的一个小机场。车沿着赫德逊河河畔前行,小树林把河水藏在背后。眼下正是枫叶季节,红的,黄的,金黄的,粉色的枫叶,一团又一团的,仿佛鲜花,在绿树丛中怒放。
  我对周兄说,这里真幽静,离纽约这么近,但却一点也感受不到喧嚣的气氛。周兄说,你注意到了没有,这里的车道大都挺窄的,双向道。我点头,并说我也觉得挺奇怪的,离纽约这么近,竟然是双向道。周兄解释说,州里也想扩建车道,把路弄得宽一点,弄成高速公路,这样,纽约到这里就方便多了,快多了。但是,这个建议拿出来一讨论,就被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否决了,大家怕人来多了,闹。
  我笑,这老百姓咋搞的,竟然不服从州政府的英明领导。
  周兄不懂我的幽默,但也嘿嘿笑了。
  周兄30来岁,老家在上海,出生于台湾,很早就到美国读书。他一边开车一边和我聊天,不知怎么回事,聊着聊着,我们就说到了中国的第一夫人。当然啦,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因此,我们说的那位第一夫人,就是宋美龄女士。周兄说,他听到了一些高官们的贵妇人的故事,这些夫人们来到台湾后,很烦闷,又很无聊,就凑到了一起,打麻将,一桌一桌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件事后来被蒋夫人知道了,于是,她就把这些夫人们邀请到总统府官邸,组成了一个查经班,大家聚到一起,学习研讨《圣经》。有时候,她自己领着大家一起学,还有的时候,请别人负责,就这样,大家共同寻找心灵的归宿。嘿,有的真的就找着了。有的虽然还在徘徊,但也不那么无聊空虚了。
  正说着,周兄说,注意到了没有,他指着外面给我看,那就是赫德逊河,它一直流到纽约。“九一一”那天,有一架袭击世界贸易大厦的飞机,就是沿着这条河道飞到纽约的。恐怖分子可真厉害,他们就驾着飞机,沿着这河谷飞行,低空飞行。他们知道得很清楚,一到了赫德逊河的头上,就是世贸大厦。这附近还有一个核电站,还好,他们没有去炸它,不然,就更惨了。
  我再一次向左边看,但怎么也看不出恐怖的气息,几只叫不出名来的鸟飞来飞去,阳光斜射到枫叶上,五彩的枫叶变得格外亮丽,而树林中的松树杨树和其他种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绿树,则显得更加郁郁苍苍了。
  周兄接着讲,有一位妇女,是蒋夫人的女佣。服侍蒋夫人之前,还不是基督徒。但是,和蒋夫人相处了几年后,她就信耶稣了。她说,你跟蒋夫人跟久了,就不能不成为基督徒。周兄加了一句评论,人格魅力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听到了蒋夫人的几个秘闻(2)
我打断了周兄的话,问,是不是被逼的啊?
  周兄哈哈大笑,哪里,哪里。以后她离开了蒋夫人,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且,还非常感谢蒋夫人。
  笑声停了以后,他说,那我就说说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