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断了周兄的话,问,是不是被逼的啊?
周兄哈哈大笑,哪里,哪里。以后她离开了蒋夫人,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且,还非常感谢蒋夫人。
笑声停了以后,他说,那我就说说一个我亲眼看到的故事吧。我去哥大(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时候,在注册的那天,遇到了一个小伙子,看起来像中国人,就跟他搭话。原来,他也是中国人。你知道他是谁?他是戴笠的孙子。说着说着,我们就说到了信仰,他说他是基督徒。我问他,你怎么信的啊?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是蒋夫人带他信的。也是那句话,你跟蒋夫人认识了,就不能不……你不能不佩服她的人格魅力啊。
我恍惚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幸福有时很简单
文明使人幸福。
——非
做一个调查怎么样?问问身边的人,特别是生活在美国的女性,你在美国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呢?
估计有许多女性会说:逛商场。
你想怎么逛,就怎么逛,想逛多长时间,就逛多长时间。当你(女性)在试衣间一件一件地试衣服,又看到店员对你面带微笑时,你会觉得自己真像是一个白雪公主,或者,白雪公主她娘。
至于我。逛商场对于我这个大老爷们来说,那是遭罪。我天生就怕逛商场,一进去,腿就开始打颤。陪妻子逛,那就得下定决心,不怕遭罪,排除烦闷,去争取逛到底。并且,还要保证微笑,绝不发脾气。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今天我写生活在美国这个题目时,有一个最幸福的时刻竟然与商场联系到了一起,并且至今念念不忘。
那一次也是不得不去。时间是1991年秋,我刚来美国不久,还和妻子住在公寓中。家具只有几个大纸盒箱子,所以,我们夫妇决定买一个茶几。
去了几个商店后,发现有一家的茶几特别便宜,标签上写着,18美金,于是,我们决定,就是它了。
填好单子后,我们就排队去付款。收现金的出纳印出了收据。我们一看,哦,30多美金,不对啊!这个茶几的价格只是18美金,我妻子告诉他。
他又看了一下电脑,说,噢?这里写的是30美金。
怎么可能呢?我跑到货架前又看了一眼,不错,是18美金。我跑回来告诉了出纳。他说,这非常奇怪。于是,用电话叫另一位店员去看看。
不一会儿,那个店员跑过来,说标签写的是18美金。并解释说,这个标签是上周大减价时贴上的,由于我们工作粗心大意,忘记换下来了。(注意,他没有偷偷换下标签。)
那这怎么办呢?我和妻子看着出纳。出纳说,对不起。你们先等一会儿。他打电话把他的上司找来,两个人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出纳微笑着对我们说,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这是我们的错,耽误了你们的时间。没有关系,你们就按照原来的价钱付款好了。
于是,他用付款机重新给我们开了一个收据,18美金多一点。多的那一点,是买东西要付的州税。
听了30多年说美国如何如何不好不讲理,那天我居然碰到了这样的事,于是,一种深厚的感觉从内心深处冉冉地升起,它的名字是:幸福。并且也突然领悟到,幸福有时也挺简单的。
,大年初二
。 想看书来
学车小记
我在国内很多年前就会开车了,而且都是开大车。到美国后,路考也是第三次才过,都是在国内开车养成的习惯,不好改。另外说一点,夫妻之间教开车,没见过不吵架的,嘿嘿,幸好我老婆在国内也有驾照,不用我教。
——胆小鼠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在国内开车好多年了,技术挺棒的,但没想到,竟然在加拿大栽了。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两次考车都没通过。看着我困惑不解的样子,他继续说,第一次你猜是怎么回事?我看到红灯变成了绿灯,就减速了,还往边上看了一眼。考官问我为什么减速?我说不知道。然后,废了。他说我原来开车学了一些坏习惯。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减速,他说,后来明白了,是怕十字路口那边来的车闯红灯。
第二次,是绿灯已经变成黄灯一会儿了,他加速了。结果,又废了。
我说,我考得可比你惨多了。
先从学车说起吧。1991年夏秋之际来美国后,本来没打算长住,也没学车。后来有了孩子,不得不学开车了。先是笔试,交五元钱。我背了几天后去考,一下子就通过了。下一步可以学开车了。妻子问我是到驾驶学校学,还是她教。一听说学个开车还得花###十美金,还不一定能学会,我就说算了吧,还是你教我,一家人,方便。
深秋的一个周末,一大早,七点多钟,妻子就开车把我带到了一个大购物中心,绕停车场一圈,就三四分钟。一开始,我以车速每小时五英里的速度开,虽然心里还是有点抖,但还算开得动。开了两三圈后,有了点信心,就把车速加到了15英里。开了不一会儿,到转弯的地方,妻子大喊,踩闸,要撞到消防栓上啦!
我心里一咯噔,真的就踩了!车子“砰”地一声,撞到了消防栓上,把车子前面撞坏了!
我踩的是油门。
停车后我非常生气,不但没有检查自己的毛病,反而责备妻子,对她说,就是你大声喊把我吓的!
回家后立即把妻子的教练工作给解雇了。一周后,车子修好了。我请了好友贺云教我开。也是周末一大早,他把我带到了他们公司。这个公司很大,有好几个大停车场,中间又是路连着,于是,我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开,然后,10英里。
过了几个周末后,一大早由贺云陪着上路,上了四车道的120号公路,我在最右边的车道慢慢开,车速由20,提到30,40,以至达到最低限度的车速。那天,车窗后面还贴了个标志,新手。
两三个月后,我第一次路试。考官是个中年妇女,看样子像是墨西哥裔。她一上来,脸就阴沉沉的,命令接着命令。到了一个小胡同的时候,她叫我左转,我由于紧张没有听清楚,结果转到右边去了。她立即宣布,你没有通过。
今天想想也是,左右都分不清,往哪条路上开啊!
一次路试大概是15美金,可以连续考三次,但两次之间必须间隔至少一周。一周后,我又去了那个考场,盼着别碰上那个女人,结果偏偏又是她坐在我旁边,还是脸色阴沉,还说你这么快就回来了。一看这架势,我知道又没戏了。第一个毛病是在换车道上,我扭头向左后部看了,但她说我扭的不明显,另一个毛病出在三点倒车上,她说我倒过头了,出了车道。
第三次,我换了考场,也没用,停车场拐角的一个停车牌,我没看到,直接就开过去,吓得警察大叫。第四次,再换考场,再加上祷告,说今天我要是通过了,就信上帝,结果,不灵。这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到过,那次,是牧师带我开车熟悉路线的,还为我祷告了。
第五次终于通过,通过后我还对考官们气哼哼的。
今天想起来倒是蛮感恩的,亏得那么多的路试,使我从此以后开车不得不加倍小心。
,凌晨一点
。 想看书来
美国发展的真正秘密(1)
教育目的不同,教育方式自然不一样;需要的人才不同,制造人才的手段自然不同!
——应县木塔
儿子三岁就上幼儿园了,后来是女儿,再后来是他们两人先后都上了小学。由于他们上学了,我有时就到学校做点义工,这样,才逐步理解了美国强大的秘密,这就是:尊重个人的尊严,尊重并发挥个人的自发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当然,这不是惟一的秘密,而是秘密之一。
这样的故事很多,今天说一个小故事。
2003年11月20日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四口人一起去参加一个音乐会。这个音乐会是我们这个小镇的高中举办的,每年都有几次。以往没有参加过,但这一次,我们必须参加,因为儿子是乐队的成员。并且,儿子还这么问我们:妈妈,爸爸,我参加表演,你们为我骄傲吧?他问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感到不好意思。当然,当然,我们这么回答时,说得也很自然,也没感到什么不好意思。
我儿子正式演出,我得穿得正式一点,于是,西服啊,领带啊,皮鞋啊,全上来了。可一进会场,我傻眼了,整个观众席上,就我穿得这么傻帽,其他人的着装都很随便。
高中离我们家不远,开车十分钟就到了。下车后妻子发现,我们忘带门票了。怎么办?回去取一下?我说。时间大概不赶趟了。妻子回答。然后,她说,我们跟把门的说一声,不行,再回去取吧。
音乐会的门票是大人三元一张,小孩子两元,我们全家共八元。儿子不需要票。
音乐会在高中的室内体育场里举行。体育场门口,站着两个高中生,一边笑呵呵地收票,一边跟入场者打招呼。妻子走上前,跟他们说,对不起,我们急着来,把票忘在家里了。他们什么也没有问,笑着说,请进。并递给了我们两张节目单。
我心中突然想起了两个字:信任。
观众席上坐满了人,至少有七八百人。
演奏会开始了。
主持人是高中的音乐教师,他只说了两句话:感谢各位同学的辛勤练习。感谢州立大学音乐系的副教授前来指挥。
没想到这个主持人说话这么简单!就拿感谢来说吧,就算你不从感谢美国总统开始,怎么也得从感谢镇长开始吧,最低限度,你总得抓住机会感谢你的顶头上司校长啊!但这些他都放到了一边,他真诚地感谢的是这些参加演奏的年轻学生,他还叫我们这些大人给他们鼓掌。而这些青少年们也很得意,有的还向父母挥手。
这个乐队由两个中学部和一个高中部的不同乐队组成。我儿子所在的中学有400来人,乐队成员70多人。另一个中学乐队的人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