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国(选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在美国(选载)-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早上散步,见还有几辆车停在停车场上,隔了一阵子,分别有人陆续从杰夫家里出来,或单或双,但大都头发乱蓬蓬的,一双朦胧眼,和我说声嗨就钻进了车里。地面上有几个烟头,烟嘴是白色的,又细又长。
  下午见到杰妮。她说谢谢我参加聚会,谢谢我的食品。她说我回家太早了,说大家后来玩得很开心。我问她,你们为什么不结婚呢?她一耸肩,说,一结婚,就不好玩了。那你是否打算结婚了呢?我继续问。她说,我不知道。那你们也不打算要孩子了?我们想要,我们想要。杰妮说。真的?我怀疑地看她。她笑着说,范,我们有两个小家伙。两个?我不解。杰妮解释,是啊,我们家那两只猫啊,它们就是我的孩子。一个是我的小男孩,一个是我的小女孩。
  天哪,原来是这么回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继承了巨额遗产之后
这一段(X还有一个妹妹……)最是有趣。其复杂微妙的家庭立场,看起来和中国特色的还很相像呢!女儿旗帜鲜明地拂逆老爹的花心,结果却被手握财政大权的老爹“公报私仇”,剥夺其全部家庭“公民”权;而X大玩左右逢源的中庸之道,结果却赢个盘满钵满。我觉得这个当爹的蛮偏心的,他女儿的“遭遇”很让人同情。范兄虽长期漂泊于外,文字的乡土味却地道得可以呀!
  ——马多
  “老兄,你还记不记得X?”一个朋友同我聊天。
  “当然记得了。X,这名字好记。”
  我是几年前在一个Party(聚会)上认识X的。他是个美国白人,个头不高,人长得很结实,举止也不那么讲究,脸上白里透红,看样子,30多岁了。在那个聚会上,他老是围绕着自己的顶头上司转。朋友告诉我,说X高中毕业后就到公司工作了,一直在实验室做一些很简单的试验,和小老板的关系很不错,铁哥们。
  听到我回答说记得,朋友继续说,现在你见到他,你可能认不出来,他整个人都变了。看到我不相信的样子,朋友继续说,你别不信,真的,他现在从上到下都是名牌。前几天我见到他,一看,他穿的都是名牌,连他老婆也是这样,一身名牌。车也换了。
  呵,这我可不敢想象。以前我看到X的时候,穿得很朴素,就是在沃尔玛买的那种大路货。
  朋友说,X说话的口气就更不一样了,一谈到我们公司,他就说,这是什么啊,乱糟糟的。连老板,他都敢批评了。朋友说,我跟他开玩笑,说你可别乱说啊,要是叫老板知道了,就会把你解雇了。哪里知道,他根本就不在乎,说解雇就解雇呗,我早就不想在这里干了,有什么好干的。
  朋友惊讶,问,X,你怎么了。
  X回答,没什么。然后又说,我爸爸死了。
  不可能是父亲一死,就把儿子刺激成这样了,朋友不解。
  X解释,老头子死了,给我留了一笔遗产。上百万美金。
  X的父亲是一位汽车推销商,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州,开了一个车行,卖了一辈子的车。经老头子的手,不知道卖出了多少车,但这老先生自己却从来没有买过一辆,他就是开自己要卖的那些车,全是新车,换来换去,就权当试车。老先生除了一口酒之外,别的什么都不好。一辈子就呆在那个城市里,别说出国了,就连州(省)也没出过。度假,就是开上两个小时的车,从这个州的东头开到西头,或者,从南头到北头。我的方位感不太好,说不清。女人,第一个离开他走了,第二个陪着他一直到送他走。他对酒最忠心,对女人,也算得上忠心了,花了一次心,就不再花第二次了。
  儿子也继承了乃父的家传。很早就和一个女孩恋爱,高中还没毕业,女朋友的肚子就大了。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后,他就和那女人结婚了。X挺有良心,那女孩也给别人生过一个孩子,生下来后就被甩了。X没有甩自己孩子的母亲,他当爸爸了。高中一毕业,他就到公司工作,普通工人,挣钱养家,一干就是几十年。
  X还有一个妹妹,但这一次却一分钱也没有得到。原因是站队站错了。当年他父亲因花心而跟母亲闹离婚的时候,她坚定地站在了母亲一边,并且当面指责嘲笑那位新人,这令老爹非常伤心,钱就不给她了。X,他不明确表态,两边都不得罪,偶尔,还会去看看老爹新娘,见到老爹,还陪老爹喝个痛快。X也好这一口。
  我的朋友知道X跟他妹妹的关系不错,并且他妹妹的日子过得也挺紧的,就问X,你不会不管你妹妹吧?X回答,当然了,我会照顾她的。我会的。
  我笑了,说,看来这X还挺有良心的。
  良心不是未知数。
  ,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清晨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与房东的一席夜话(1)
我看楼主就是有点种族歧视的嫌疑,这种口吻是种族主义者的口吻,也难怪,你在美国久了,坏的东西要染上一点。……你文章最后问:美国黑人的问题在哪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美国还存在种族歧视,黑人儿童和白人得不到相同的权益。
  ——洛基
  (洛基)有机会你有幸和低阶层的黑人住在同一社区而能保持如此想法我便佩服你。黑人在美国已经是皇后的脸蛋,摸都摸不得了,还种族歧视!可能你不知道,在美国最歧视华人,欺负华人最历害的便是黑人(当然不是所有黑人,是一大部分),而且他们绝不介意讲出来,做出来,因为他们有“种族歧视”这块大盾牌保护着。
  ——sog
  周末,开车四个多小时,去了美国中部的一个城市,它是省会所在地,但却只有十万多人口,城市建筑也一般,跟美国一般的中小城市没什么大区别。
  按照地图,我开车到了一家中餐馆的停车场停下,事先约好了,他们在那里等我,大家一起吃饭。餐馆是福州人开的,自助餐,生意蛮不错的,停车场几乎停满了,来吃饭的绝大多数是美国人,有的是全家人。我到得早了一点,就进了餐馆里面,挨着门口找个椅子坐下,读书。过了一会儿,餐馆的经理问我,是不是等人?我说是。她又说,要不要到里面坐?我说,谢谢,不必了。她又说,你是外地人吧?我一惊,问,你怎么知道,她说,这里中国人少,本地人面熟。
  过了半个小时,朋友们陆续来到,经理和他们都热烈打招呼,一看就知道,是老熟人了。吃饭期间我问,这里有多少华人?他们说,两三百人。天哪,我说,还没有我们一个小镇的华人多。他们说,这里当然比不上你们芝加哥工作机会多。这里,大家大都在州政府工作,没有绿卡的,很难找到工作。年轻人嫌这里寂寞,一般也不来。
  虽然中国人这么少,但这里居然有一个华人教会,30来人,还自己建了一座教堂。
  饭后,杨兄带我去他家,晚上,住在他家。
  到他家后,坐在沙发上,我们俩就聊起来了。杨兄来自台湾,到美国30多年了,一直住在这里,现在在政府的一个部门工作。他妻子经营公寓,40来户。在吃饭时我就听说,杨兄手很巧,于是就问,公寓里的平时维修,是你做吗?
  他说,是啊。我在政府从周一到周四上班,星期五和星期六就照顾公寓,礼拜天,到教会。我还有建筑师的营业执照。
  天哪,你哪来的这么多精力啊?
  他笑了,说,感谢主,还好啦。
  我问,那些房客主要是什么人?
  绝大部分是黑人。
  哦。什么样的黑人呢?
  两类啦。一类是单身妇女,领着几个孩子。
  她们干什么工作的?
  基本没有什么工作。就在家里呆着,靠政府救济。有一个孩子就有一份救济。她们一般都有好几个孩子。也怪了。平时到她们家办事,看不到丈夫,可过了一段,就看到添了一个孩子。
  那她们到哪里弄到钱交房租呢?
  大头都靠政府补贴,由政府部门直接转过来,转到我的账户上。零头的地方,有的时候她们就不交了,没钱。她没钱,你也不能赶她们走,就算了。
  那她们的孩子怎么样?
  她们不怎么重视孩子的教育。有时候,母亲一睡就睡到中午,孩子就自己坐校车上学了。这对孩子影响很不好。有一回,有一家没交房租,我就去敲门,半天,孩子才来开门。我问,你妈妈在家吗?孩子说,不在。可我从门后的那个镜子看到他母亲正藏在屋子里面。你说,就这样,怎么能够教育好孩子。肯定是那个母亲叫那个小孩子撒谎的。
  那另一类黑人呢?我又问。
  杨兄回答,他们是男人。很奇怪的,这些住在公寓里的黑人男人,几乎都是单身,年龄还都不大,20来岁。三四十岁以上的,几乎没有。大部分也没有什么好工作,听他们讲,由于他们也没好好念书,找不到像样的工作。
   。 想看书来

与房东的一席夜话(2)
那房客有没有枪呢?我问。
  估计有的会有,但没事。
  那环境怎么样,干净不干净?
  不怎么好。烟盒,饮料的瓶子,纸巾,有时就给你乱扔,走廊和停车场,乱扔。
  她们家里也这么乱?我问。
  家里还都挺干净,就是这公共环境,不保护。
  哎,那些20来岁的黑人小伙子,他们后来到哪里去了呢?我想起了这件事。
  我也不知道。
  黑人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我睡觉前想了又想,还是不明白。挺累的,于是,不想了,睡觉。回到家中,赶紧记录下这一次谈话。望读者手下留情,千万别给我或者我的朋友扣上个大帽子:种族歧视。那太重了,我戴不动。
   。。

美国梦的陷阱(1)
范先生说得好。我们看美国不应只看它的物质生活水平,所谓的美国梦也绝不只是金钱和物质的梦想。
  ——王小三
  姐姐去纽约探亲,路过芝加哥时,到我家住了几天。头一天黄昏,大家都准备回家吃饭了,姐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