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何地、何事,点子似乎永不枯竭,思如泉涌,海阔天空。在紧急或者混乱的关键时刻,面对突发事件,沉着冷静,清醒理智,依旧有条不紊,心平气和地进行规划、组织、控制、指挥,这是多谋善断者的独特表现。
人是社会的主体,奇迹要靠人去创造,未来要靠人去开拓。在如今这个讲求高效快速的社会,人力资源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组织的运作与效率。这往往取决于领导决策者对人力的使用和管理。知人善任历来是建功立业的一大方针策略。知人是第一步,用人才是真正的目的, 用的是否得当才是关键。人各有长短,用人就只有用其所长,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保证事业的成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掌控力的作用与意义(2)
春秋孙子云:“上下同欲者胜。”作为统筹大局的人,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他周围,听任指挥,确实是一门学问。领导是一种指挥和控制行为,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的过程。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时刻关注下属,想群众所想,善于鼓舞人心,值得信赖。谋事者要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有所作为,就必须取得其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脱离了群众支持、参与,任何事情都办不成。不走出高楼,不走出办公室,不深入群体中,不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情绪,就是拥有再大的权力,也必然无计可施,毋宁说掌控全局了。人是感情动物,无论伟大人物还是普通百姓,都不能拒绝感情的作用。法理、道德规范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感情却可以起作用。
而领导者只有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才能够关系融洽、合作愉快,这样整个群体运作才会流畅,合理构建适应性的人才组织结构,不断增强组织成员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最终发挥整体效益,实现目标。
作为一个要掌控大局的人,应该善于用各种手段开展工作,包括利用感情作为力量推动工作,选择正确的沟通渠道,积极消除沟通中的障碍,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沟通网。
想要掌控全局,在工作中有所建树,既要德才兼备,还要有多维式的思维方式,不断求知进取,洞察人心,决断是非,沟通理解,敢于承担,同时重视整体配合,实现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发挥自身的掌控能力,让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在现今这个飞速发展、复杂多变的世界,掌控力已经不单是一种控制能力,它已然成为一种“综合能力”。掌控既然是对全局的控制、掌握,就必须面面俱到,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团体。
然而有些领导者由于缺乏对商业环境变化的了解,感觉不到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无法完成盈利预期,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错误百出,根本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一再问世,对市场竞争中的种种表征后知后觉,直到对手超过自己才幡然醒悟。
面对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和充满生存威胁的环境,太多的所谓领导者因为无法承担各种风险而日渐陨落。新技术一个又一个地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与之相伴的是不断涌现的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传递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随着技术进步的推动,几乎所有事物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并且日渐精密。而我们的领导的水平呢,其表现却是差强人意。那些水平一般的领导者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有用的信息、什么是没用的信息,即使能分清,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在信息失效之前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处理。
人们面对信息的样子就像一个用嘴对着高压水龙头喝水的人,面对大量涌现的信息应接不暇。因此,今天的领导者们常常会出现差强人意的表现,如畏惧风险、压力过大、缺乏诚信、不够专注、缺乏个人责任感、没有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无法达成预期结果。
所以作为一个真正有掌控力的领袖人物,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就个人方面来说,具有高度的自我认知能力,清楚自己的价值、持有的信念、深层次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构想,并且能把这些东西清楚地表述出来。意识超前、目光长远,对未来持正面、积极、乐观的态度。值得信赖,能力强、言行一致,众人对他们的能力和品格深信不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节 掌控力的作用与意义(3)
其次,就团体方面来说,善于鼓舞人心,倾听他人的声音,喜欢并且擅长和人打交道,对人有真诚的爱,能够从每个人身上找出那些共同的愿望,为团队、组织确定一致的目标,并且使这个目标鲜活起来,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目标构建、实现的过程,从其中看到自己。具体来说,有掌控力的领袖人物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要充满活力,好奇心强,渴望不断获得新知识; 要做事专注,有勇气,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不怕冒险;
要有条理,着眼于全局,系统地考虑问题并组织协调各种行为; 要善于提供支持和帮助,互相协助、自我领导、增强认同感强,想点子、拿主意,真正有掌控力的领导者应该是组织成员的思想领袖,他能够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并且总是形成新的、与以往不同的观念、方法并树立新的目标;
要确定组织的远景规划,真正有掌控力的领导者能将所有的好点子和可能性融会到一起,并将其融入组织的战略目标中;要制订计划,确定从起点到目标的最优路线; 组织和带领团队,招募合适的组织成员、安排成员各就其位,鼓励成员勇往直前,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要知人善任,使组织内部职责分明、各司其职,提高组织成员的责任感、义务感,最终达成理想结果。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能发展成为全球化的企业自是难得,海尔获得了美国《商业周刊》“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的殊荣,位列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其关键人物就是张瑞敏。他以全球化的视野、谦卑的格局、创新的管理及创业家的精神,成为中国式管理的典范。
海尔从上到下,不管是集团董事还是工厂员工始终坚持“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它以不断求变、变中求胜的企业文化,由小、中、大型企业成长为超大型集团,在工厂制造、品牌建立、服务制胜、全球服务到管理中不断创新、进步。根据市场需求来组建项目团队,快速反映市场的变化,贴近客户的心声,满足顾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而且海尔为了让每位员工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客户创造高附加值,做出最大的贡献,建立以成果为核心,以顾客满意为重心,强调贡献度与自己的薪酬紧密结合,团队与个人绩效并重的考核体系,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贡献,贡献人人有,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脑子有目标”,不分工厂员工、主管、厂长、主管、董事,人人挑起构筑高绩效的责任,并做出最大的贡献。
短短的二十年,海尔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工厂,成长为现今的全球性跨国集团,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关键在于他们坚持了共同的价值观,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经营企业。而作为领导者的张瑞敏更是功不可没,他自觉遵守企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把企业利益与顾客利益、社会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目标,视野开阔,给予员工充分自由与机会,不断进取,最终实现企业目标。可见,掌控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层次的个人能量,将会转化成某种超乎寻常的内在驱动力,推动着前进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节 “天分”决定领导力的高低(1)
从本质上看,领导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劳动分工,是人们生产与生活有序有效进行的需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必然要通过领导者承担一定的职责与义务表现出来。而领导力正是履行这种分工与职责的基本保证,也是衡量领导者是否胜任的主要标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领导者,他们的工作性质虽然一样,而水平、能力、品行却千差万别,甚至相去甚远。为什么? 根本就在于领导力的差异。也就是说,领导者无论运用哪一种领导方法,遵行的是哪一种领导体制,体现的是哪一种领导风格,其领导形式有无艺术性,只要他有领导能力,结果都必然得心应手,绩效斐然, 尤其是关键时刻显得更加光彩夺目。相反,如果领导能力有所欠缺,工作起来总是显得力不从心,收效甚微,乃至显得笨拙、造作或吃力,收到的多是负效果。而所谓领导力,就是指胜任领导工作的胆识谋略、方法手段、措施技巧等主观条件。它包括领导者辨才用人、战略思维、运筹谋划、果敢决断、随机应变、开拓创新、组织指挥、协调沟通、凝聚激励等本领, 它是一种综合能力,一种统筹兼顾的能力。
有这样一则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天,汉文帝在召见群臣以后,向右丞相周勃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说:“不知道。”
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要进多少钱粮?”
周勃又支吾着回答不出来,满脸羞愧。汉文帝转而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皇上要了解这些情况,请询问具体管理这事的官员。”
文帝问:“那么到底去问谁呢?”
陈平说:“皇上要知道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可以问廷尉(中央司法官);关于钱粮的事,可以问粟内史(中央管钱粮的官)。”
文帝紧接着问:“按照你说的,各个方面的事都有主管部门的官员负责,那你管什么呢?”
这是一个单刀直入而又十分难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