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发现了,也许是他的哀求,也许有其他的原因,方丈也和元灭大师一样没有马上将这一件事情当众公布。但是,元尽的心里却不踏实,他想迟早有一天他的事情会败露的,到那时,不仅他的名誉扫地,很有可能连容身之地也没有了,更不用说他的心上人的安全了!为了自己的名誉,为了生存,为了心上人,元尽狠下一条心,决定铤而走险,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杀人计划。在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前来借宿的那天晚上,谋杀案发生了,我记得包大人曾说过在上山的途中曾经遇见元尽急匆匆的下山去,我想他一定想制造不在场证明,但不料遇到了包大人,他怕反而会露了马脚,于是又悄悄的尾随包大人回了寺中。等他发现包大人将在寺中住下后,顿时慌了神,但是计划早已策划好,如果就此放弃的话岂不前功尽弃?何况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想到这些,元尽一咬牙,决定仍旧按照原先计划好的步骤行事。那天夜里,他悄悄的来到了方丈门外,轻轻地叫醒了方丈。方丈问他何事,他谎说自己是来忏悔所犯的罪孽的。方丈果然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开门将他放了进去。”
“那他又是如何杀了方丈制造密室的呢?”公孙策忍不住问道。
“嘿嘿,请公孙先生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陆天佑见一向以机智过人著称的公孙策也开始冲动了,不由得一阵暗喜。他偷偷的观察了一下包拯的表情发现他仍然是一副坦然无事的样子,微眯着眼睛,望着别处,似乎睡着了似的,他刚想开口提醒包拯,不料包拯忽然说道:“请陆大人继续说下去,我在听着呢!”
陆天佑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好,我说下去。我推断元尽是这样杀人的。首先他端了一碗放有迷药的茶水给方丈,方丈没有提防,喝了下去,师弟前来忏悔,他以喝茶为鼓励,他哪里想到师弟不怀好意,想谋害他呢!这迷药非常厉害,可以迷失人的心智,使行动不听大脑的指挥而受制于人。元尽看到方丈中招后,就退出房间,命令方丈将门从里面所好,然后将窗户打开。当方丈做好这一切后,就昏昏沉沉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元尽一看时机正好,于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一把匕首,还有就是包拯手里的那把小巧的钩子,他系着一根绳子,在匕首的尾部打了个活结。我想元尽曾经学过类似掷飞刀的本领,他拿起匕首猛地射进了方丈的背部,方丈只是微微的哼了一声就死了。元尽马上开始他的第二步骤,他紧紧握住绳子的另一头,用力一抽,那活结就解开了,而匕首却还深深的插在方丈的背上。”
第五部 古刹迷踪 第十二章 密室之谜(二)
“那密室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公孙策忍不住又问道,他总觉得陆天佑的推断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一时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陆天佑得意的放声大笑道:“公孙先生不是一向断案如神吗?听说您跟着包大人见识过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案子,没有案子能够瞒过您的眼睛,所谓的机关在您的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且本案的凶手只不过耍了个小聪明,说穿了根本不值一提。包大人,您说呢?我想您一定看穿了其中的奥秘所在吧?”
包拯当然知道陆天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去和他计较,故意装傻道:“陆大人推理如神,还是您来揭开谜底吧!”
陆天佑巴不得包拯这样说,他正好有个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机会,于是呵呵笑道:“包大人实在太谦虚了,我想您心中一定有了答案吧,那好,我就却之不恭先将我的推断说出来,看看和包大人想的是否一样。元尽将绳子抽回来,匕首就仍然插在方丈的背上,这下整个密室就剩开着的窗户这一层了。那么元尽是如何做到的呢?”陆天佑指着包拯手中的物件说道,“大家注意到了那钩子没有,奥秘就在它上面,他将钩子勾住窗户的闩子,然后轻轻的一拉,钩子出来了,闩子掉下去,正好将窗户拴住。密室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
陆天佑说完,长长的舒了口气,他望着在场的众人,发现大家都在沉思,脸上的表情似乎表明他们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话。他急了,问元灭道:“你以为元尽是这样杀害方丈的吗?”
元灭瞧了一眼包拯,不敢马上回答,他含糊其辞的说道:“我不知道其中的真实情形,不过我想包大人一定自有定论。”
包拯笑着摇了摇头,陆天佑这下急了,情急之下他一把从包拯手里抢过那物件,也就是他所说的元尽的作案工具,走到窗口,面向众人,赌气似的说道:“好吧,我就作一次示范给大家看看!”
陆天佑说完,走到门外,站在窗前,大声喊道:“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当时元尽就是这样的!”
陆天佑将窗户稍稍打开,只留一道缝,再把钩子放在窗闩上,轻轻一提,与此同时再将窗户一拉。那闩子果然掉到了窗槽了,将窗户紧紧关上,就像在里面关上的一样。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陆天佑哈哈大笑道:“这下你们相信了吧?我刚才的推断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包大人,这下物证也有了,杀人动机也有了,密室也破了,总可以结案了吧?”
包拯仍然在沉思中,公孙策轻轻唤道:“大人,大人,陆大人在问您话呢!”
“哦,让我再想想。”包拯又思虑片刻,脸上忽然闪现笑容,走到陆天佑跟前大声赞道:“想不到陆大人竟然断狱如神啊,如此复杂、头绪繁杂的案件也能分析的头头是道,最终将凶手的如意算盘揭穿,真是令包拯感到万分的惭愧啊,看来我还要向你多多学习才是!只是可惜的是凶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让他免去了铡刀之刑啊!”
陆天佑得到包拯称赞,自然得意万分,他也顾不得去仔细揣摩包拯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兴奋地说道:“元尽虽然已经自杀谢罪,想必他也是带着愧疚而死的,就算到了地府他也会活在痛苦中的,而我们破了这案子,也能有个交代了。包大人,我们在此耽搁得太久了,还是快点回到嘉陵县,尚有许多大事等着您去处理呢,这里的后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包拯稍稍一想,就说道:“好吧,既然案子告破,,我再留在这里也是无益,这里就麻烦陆大人了,我一定会向朝廷禀明此事,替你大大的记上一功的!”
陆天佑顿时喜笑颜开,他深深地朝包拯鞠了一躬,道:“如此就先谢过包大人了,您就放心的去吧。我已在山下安排好了人手,他们会负责您的行程中的一切的,我想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又能在嘉陵县见面了。”
“呵呵,说的也是,那我就先走一步了。”包拯对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我们启程吧。”
公孙策心中尚有一丝疑问想问,但是包拯竟然就要离开了,他想不通包拯为何这么做,刚想开口询问,忽见包拯使了个奇怪的眼神,顿时醒悟过来,急忙闭口,点点头,跟在包拯身后,二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龙居寺的大门,直向山下走去。
走到半山腰,公孙策忍不住问道:“大人,您刚才使是何意?”
包拯没有停止脚步,也没有回头,他轻声说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小心有人跟踪,我们到了山下再说其中的缘由吧。”
公孙策立刻警觉起来,他用眼睛的余光往两边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他不敢往后看去,怕被人发现,他相信包拯一定察觉到了什么,也许到了山下,就能知道个大概了。于是不敢再说话,紧紧跟上包拯。
到了山脚下,果然看见一帮衙役在等候,毫无疑问这些人肯定是陆天佑派来的,包拯朝公孙策使了个眼色道:“你先去应付他们,我还要上山一趟。”
公孙策面露不解之色,包拯把他拉到一旁的树林里,耐心的解释道:“陆大人的推断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总觉得其中另有隐情,所以还想偷偷上山查访一番,如果刚才硬是留在山上,恐怕得不到任何收获的。”
公孙策“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包拯的苦衷,他又问道:“大人从哪里看出了破绽?”
包拯知道不跟公孙策道明其中的缘由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轻声道:“陆大人所说的杀人动机虽然也能成立,但是都建立在元灭一个人的诉说上,这一点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另外,他的密室之说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精彩,似乎也符合逻辑,但是你不觉得太逼真了吗?他好像身临其境似的,当然我不是怀疑他,但其中必有隐情。”
“大人说的是,那学生就去引开他们,不过,大人自己千万要小心了,我会尽快和大人会合的。”公孙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作出了决断。
第五部 古刹迷踪 第十三章 意外发现
包拯和公孙策分手后,并没有马上走出树林,他目送公孙策的身影离开,抬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转眼间就会变成漆黑一片。他暗暗思考了一下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一直等到天黑,才走出了树林,悄悄向山上摸去。
不久,包拯顺着原路又来到了龙居寺的大门前,他抬眼看了看紧闭的大门,不禁皱起了眉头,总不能大声叫唤僧人来开门吧?忽然,他想到在案子发生后,勘察寺中情况时曾经发现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有一个仅容半人身高的狗洞。包拯当机立断,立刻向那个方向走去,到了那地方,包拯拨开草丛,果然发现有一个洞,他心中大喜,回头看看并无异常情况,立刻弯下腰,小心的钻了进去。
包拯进了龙居寺,直起身子,正待观察一下四周的动静,忽然感觉有一丝不对劲,他忙向身后望去,顿时大吃一惊,只见一个黑影正站在离他一丈远的地方冷冷的盯着他。包拯脑中急切转过各种各样的念头,是该逃离这儿还是硬着头皮上前?他正犹豫不定,不料那黑影却开口了。
“前面之人可是包大人?”
包拯一愣,心想此人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难道他一直在注意自己吗?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