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费仍不能肯定使孩子恢复健康的情况下,家人采取对孩子疏于治疗的态度。这个孩子每天坐在家门口的小车上,观看来往的路人,见到认识的人,还会笑着打招呼,直到
7岁那年夭折。立在被问到自己童年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时,自然联想到自己对残疾孩子的做法,她说:
算不上喜欢,但也没有厌恶。小时候不懂事,肯定有惹大人生气的地方,挨几回打骂还不是正常的啊?不打不成器,家严出孝子。(问及她自己生的因有残疾而夭折的那个孩子)要是孩子一落生就有毛病,而且肯定治不好了,其实孩子活着对家庭、对他本人都是痛苦。早死早托生。要是孩子没毛病,不管是男孩女孩都得养大,一个也不能扔。
高度近视的乡村医生光也属于这种情况,只不过她并非真正的残疾,而是出于误会被父母当做了残疾孩子:
我从小高度近视,在路上看不清人,又爱说话。应该称呼“大爷”,俺叫人家“大哥”;应该叫“大姑”可能叫成“奶奶”。那时候也看不清别的东西,上小学一年级就看不清黑板。家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认为我脑子傻,把我当傻瓜看。一直到上三年级时,有一天下课,把老师的眼镜戴了一下,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当时俺吓坏了,以为天要塌了,心里慌得不行。老师发现后,带着我回家,让大人去给我配眼镜。俺爸爸带着我去德州医院,花了40块钱配了副眼镜,还是金框的,好看。我也看清黑板了,成绩也好了,一直上到初中毕业。下了学还戴眼镜,村里人们笑话我,说我是“瞎子”。父母也不喜欢,认为我是累赘,是残废。
总的看来,后村的女人们在少女时代没有什么特别美好的记忆。和男孩相比,她们比较受忽视,比较不受父母的喜爱。这种状况当然不是整齐划一的,会因为家庭状况、父母的状况和个人的状况而有所不同,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家里孩子的多少,男孩的多少,女孩的多少,调查对象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情况,以及女孩的脾气禀性等。对儿子的偏爱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一位墨西哥奇卡诺裔学者在说到她所属的社会中的男权观念时说:“试问任何一个奇卡诺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她会立即告诉你她爱他们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她做不到:男孩就是不一样。……女儿必须持之不懈地向母亲争宠,向她证明自己的忠实。但儿子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够得到母亲的爱。”①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社会习俗中并没有对儿女的性别偏爱。父母对儿女是否有性别偏爱是由婚姻制度、养老制度、婚后居住制度等制度因素决定的。这些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既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因(如一个社会处于前现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阶段,处于农业社会阶段还是工业社会阶段,处于乡土社会阶段还是都市社会阶段等),也有各国文化传统差异的原因。
营养(1)
营养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在后村调查中发现,农民似乎将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果腹的,也就是“供吃饱的”;
另一类是奢侈的食物,也就是“好吃的”。在农民的心目中,“营养”属于后者,也就是“好吃的”东西。在食物的摄取方面男女是否平等呢?调查发现,在农民的日常进食活动中,存在着一个等级秩序,分等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性别,二是辈分,三是身体的强弱。而这个等级秩序,人们(包括女人)都认为是合情合理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规矩”,所以,村民们常用“规矩大”来表达家中执行该等级秩序的情况。
小学教师东对家里的进食等级做了很形象的概括,她说:
男女不一样。俺上面有个哥,下面一个妹妹。要是家里有一个好吃的,肯定是哥哥的;有两个,就是爸爸和哥哥的;要是有三个,就是爸爸哥哥和妹妹的;有四个好吃的,才轮到我;有五个好吃的,最后才轮到俺娘。俺家就这样。别人家也好不哪里去,她们不好意思承认呗。
荣这样描述了她家的吃饭等级秩序:
男孩女孩不一样。有好东西,父亲先给哥哥吃。如果煮一锅面条,捞碗稠的是父亲吃,稀的是哥哥吃,剩下的面汤和窝头是我和姐姐吃。俺娘连汤都喝不着。
在进食的等级上,性别是一个最显着的分级标准。农妇来是这样概括她家进食的性别等级的:如果多,就一样吃。如果少,先给哥哥。
那位花钱为儿子买了媳妇(后来跑掉了)的婆婆这样说起她家媳妇童年的情况:
听她说过,她家吃米饭时,弟弟吃干饭,她是吃稀的。
在村里开面粉厂的华讲到一件辛酸的往事:
每回有好吃的,先让哥哥吃。从来没给俺吃过什么好东西。就是一回,有好的先让俺吃的!那一年发大水(1962年),没吃的。外地运来一些救济,俺家分到一块牛肉。那天黑下(晚上),大人煮好了,光让俺吃,不让哥哥吃,大人们也不吃!俺心里那个美!其实是家里人怕牛肉有毒有病的,怕吃死人!俺当时小,不知道这事,挺高兴地吃饱了,就
躺到炕上睡觉了,他们都瞅着俺。到第二天早上俺还活着,他们才相信牛肉没有病、没有毒,才敢让俺哥哥吃!
军也讲了一件往事,表面上看,妹妹和哥哥的待遇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区别在细微处,最终还是分出了男孩的优势和女孩的劣势:
那时候家家户户没嘛(什么)好吃的。我记得有一回,俺爸爸出门带回来一块牛杂碎,给俺和哥哥一人分一块,俺哥哥那个几口吃下去了,我那块怎么也嚼不烂,都是牛筋!我当时闹,说他偏向小子。俺爸爸不承认,还说俺的牙不如哥哥的硬。谁知道啊,都是小孩子事,别的都忘了。
有的家庭既照顾幼小的孩子,也对儿子女儿不同对待。深这样说:
(儿子女儿)不一样,有好吃的要留给弟弟吃。他最小。他吃够了,是哥哥吃。最后才是俺们姐妹的。
殷家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她回忆了人民公社时期吃食堂的情况:
那时候挨饿,吃不饱饭,有好吃的要留给弟弟妹妹吃。他们小。大食堂分了饭,男孩喝粥,女孩舔碗和勺子。
其次,在进食等级上,辈分的因素也很重要,其中原因既有男性成年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要优先保证其营养,
也有*裸的权力垄断资源的成分,即家里最有权力的人优先占有家里最重要的资源:食物。 。 想看书来
营养(2)
菊这样讲起她们家的“规矩”:
俺爹规矩大,有吃的他自个儿吃,哪个孩子也没有。
民也是这样说的:
吃饭不一样,俺家规矩大,有好吃的先给爸爸吃。孩子们在一边看着,谁也不能吃。
第三,食物摄取中常见的一个原则是:家庭成员中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人,如最小的孩子和老年人,优先得到食物。这个原则有时会超过性别和辈分的原则。
俊的家庭情况就是这样的,她说:
我吃得最好,因为姐妹7人,我有3个哥、3个姐,我最小。全家人都疼我。
秀说:
因为哥哥们都大了,数我小,父母恨不得所有的好吃的都让我吃。
敏也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受到父母的照顾:哥哥跟我不一样。我吃得好。小时候,俺家开磨坊卖香油,芝麻磨成香油以后,撇走上面的油,下面的是酱,俺家吃饭时,拿干粮蘸着酱吃。芝麻酱分两层儿:上面一层稀的,油多;下面一层稠的,没油。俺俩哥哥吃下面的,上面那层好的撇出来留给我吃。
芬强调了照顾幼儿的标准,她说:
不一样。谁小就疼谁。都没有营养,饭都吃不饱,谁吃过(营养品)啊?俺爹在供销社上班时,有次拿回家四个小窝头,那时候正发大水(1962年),没吃的。俺爹悄悄给我和姐姐吃。发大水那年,我记得哥哥们在水里逮鱼,我和姐姐往家抱(鱼)。
立这样概括农民的食品分配标准:
庄稼人一般都是偏向小的。小的那个无论男女,都受宠。
生也强调照顾幼小孩子的分配原则:
在俺家一般是谁小给谁吃,跟男孩女孩没多大关系。
类似的说法还有:
有好吃的要留给弟弟吃。他小。有好吃的要留给我。哥哥姐姐们都拿我当下一辈人看待,很疼我。一般照顾小的。这个不一样,有好吃的要留给弟弟吃。他小。
一样,但一般是让给小的吃。
有的女人说,受照顾的对象是老人和幼童。义说:
没嘛(什么)好营养品,俺那小时,连吃的都没有,还营养品呢。俺记得俺奶奶给做榆面窝窝,我吃不下去。她哄我说,到共产主义,家家吃馒头、蘸白糖。俺们听见就笑话她,谁见过馒头、白糖是嘛(什么)样的啊!家里嘛(什么)都没有,要是有点儿吃的,也得先济老的、小的,哪轮着咱的?
灯也说:
有好吃的要留给老人和弟弟。
平家则是只照顾老人:
一样,一样地吃饭,吃多吃少有区别,吃好吃赖没区别。但是家里一般有好吃的,都是给老人留着。
除此之外,有一些家庭在吃饭问题上是不分等级的,农妇们有这样一些说法:
天天一起吃饭,吃喝都一样。一样吧。那时候都没嘛(什么)好吃的。一样吧。没拿着我不当人,也没过多地宠护。要是有好吃的就一起吃了。一样吧,有吃的全家人一起吃。
从摄入营养方面来看,性别的偏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女人都有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得到较少食物的经历,在照顾男性、照顾长辈、照顾弱者的原则当中,不仅女孩子往往被排在这个序列比较靠后的位置,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们更是最受剥夺的人,她们甚至比女儿排得更加靠后。当然,在这里不能排除母亲自愿牺牲自己照顾孩子的成分。总的看来,后村的进食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