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部进行如下调整,王大牛的第一师即日起,驻防江阴;邱清泉的第四师驻防无锡;唐惟源的第五师驻防到常州外围,如有机会,可以不用请示,强行进入常州市;由新组建的第十二师孙立人部,驻守常熟。以上防守各师,由蔡副司令统一指挥。”
“第二、第三、第六师,空军司令部,特战师一部,警备师,重炮师等级部,组成新的野战部队,由司令部带领,在队伍集结后,寻机突击日军的第十一、十三师团,解除南京之危。”
杨杰布置完战情,面对一众将领很严肃的警告大家,“我们很有可能会被日军分割包围,到时会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区防守的师长,回去后马上抓紧加固防线,组织和发动当地的民众配合。”
陆铭同样很严厉的对大家说,“你们将会面临一段极为艰难的日子,物资的调配等,都要抓紧准备好,同时,我希望在大军回来前,这些地区,还没有丢失掉。”
陆铭这边在加紧准备时,南京中路的防线,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缺口,防守的第71军王敬久第87师,第72军孙元良第88师,第74军俞济时第51师,第58师。
这几个师,在从淞沪战场换下来后,很多补充上来的新兵,都是临时抓壮丁抓来的,根本就没经过训练,很多人连枪都不会放,在碰到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时,一下就溃败了。
大溃败如会传染般的,把这后面的第78军宋希濂第36师,第83军邓龙光第154师,第156师。这几个师也卷到了一起,一下中路守军基本上空了!
他们这一败,让另外几部顿时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在日军空地一体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
士气如潮的日军先头部队,一股作气,一下推进到了南京城外不到几里之地。隆隆的枪炮声传到城里,还有不时涌入城中的败军,这下南京城里全乱套了!
:
。。
第四十八章 接手江防
唐生智断然拒绝了松井石根的劝降,并组织城内的军队,继续进行抵抗,南京保卫战打响。
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内容为:“本军目下占领复廓阵地为固守南京之最后战斗,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摇动全军,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后移,定遵委座命令,按连坐法从严办理。”
“2各军所得船只,一律缴交运输司令部保管,不准私自扣留,着派第78军军长宋希濂负责指挥。沿江宪、警严禁部队散兵私自乘船过江违者即行拘捕严办。倘敢抗拒,以武力制止。
唐生智下这个命令,大有和日军誓死一战的样子,还提早做好安排,准备和日军进行巷战。
司令部门前,陆铭和蔡廷锴、王大牛、邱清泉、唐惟源等人握手,“你们到了各自的防区后,多注意收拢那些溃兵,用的好,这可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多余的话我就不再多说了,大家都保重,我们胜利后见!”
几个师长全都眼中含泪,“司令您也多保重!”
杨杰几个也走上前来,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送别这些师长、参谋长后,陆铭几人回到司令部,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报告,南京我情报人员送来的急电!日军已在昨日突破外围防线,主力以进逼到了南京城下。”
陆铭等人大惊!
“怎么搞的,外围不是有十多万大军摆在那里吗,败得也太快了吧!”杨杰的话正是大家不能理解的原因所在。
司令部里,气氛骤然变的紧张了起来,现在战况出乎意外的发生了变化,这边刚做出的救援计划,到底还要不要执行,这让集团军的几个高层,一时间都难做决定。
“报告,委员长来电。”
陆铭看完后默然,把手中的电报交给了杨杰,“看看,这算什么事。”
看完后杨杰同样一时无语,好一会才问陆铭,“司令,来电让我们守住这条退路,看来上面是准备放弃南京了。那我们制定的那个行动,还执不执行?”
陆铭皱眉,“你们认为呢?”
“司令,南京是保不住了,我们过去,也顶不了用的,还是准备撤退吧。”李秋的想法,得到了杨杰几人的赞同,随后大家全看向陆铭。
陆铭皱眉想了好一会,才断然道:“打!”
“有一线机会,我们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少,我们也要把南京的民众转移出去。现在已没时间考虑太多了,我决定先派出一支突击部队,轻装前进,先往南京。”
会后,陆铭把黄东和乌福通叫到了面前。
“你现在带一支5000人的队伍,星夜赶往南京,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前往南京保护好民众,和沿线安排人员做好大部队行军的准备工作,多利用城内的优势,与敌周旋。”
“乌师长你第二师是机械化最高的部队,你们连夜出发,重武器留在后面,和黄东已前一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南京。”
随着陆铭的一声令下,集团军各部全都紧急行动起来,黄东等人坐上了准备好的卡车,急急的前往南京。
华中派遣军司令部。
屋里的松井石根这几日来,满脸的阴霾总算散开了,各处传来的战报,都是好的消息,日军势如破竹般的进度,让他心里慢慢的变得有些得意起来。
接到南京传回拒绝投降的消息,松井怒容满面,为了不在这个紧要关头功亏一篑,他并没急着动手攻城。
松井石根命令各部,把所有的飞机,大炮等全集中到了一起,同时把几个师团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合到一起使用。
南京外围守军的不堪一击,让松井那本来只以南京为目标的心又大了起来,以前石原那个计划的诱惑力,一直在他心里不停的转,最后他还是没能抗住这个诱惑,决定派出海军,攻击江阴,打通这个要道,切断**的退路。
同时命令日军的第九、第十一师团,合围无锡,在占领后,夹攻江阴市,到时海陆同时进攻,一举拿下这个要塞。
已搬迁到武汉的大本营里,蒋介石同样关注南京情况,每日都要去几份电询问及指示的电报。
下午举行的军事会议上,现场的气氛,说不出的沉重、肃然。
“都说说看,南京问题,我等当如何做出抉择。”
看了看蒋介石那阴沉的要滴下水来般的脸色,白崇禧想了想,“现在江阴要塞还在我们手里,最主要的,是把那边我军的主力给撤回来,保存我们的军队才是目前最紧要之事。”
与会的众多将领,都听出了白崇禧话里的意思,就是放弃南京。可这个命令是很难下的,这个丢失首都的骂名,连蒋介石都很难担当。到时在国内的民众心目中,声威将一落千丈。
这也是南京政fu一直下不定这个决心的原因,患得患失之下,一直拖到现在。还有一点,就是心存侥幸,可他们都没想到,撤至南京部队的战斗力及士气已远不如淞沪作战,南京外围主阵地带仅防守两三天即告失守,而复廓阵地立足未稳即在主要方向上又被敌突破、迫逼城垣时,他们才深感形势严峻。
“建生,如果坚守到其他几路援军到来,这个可能有多大?”蒋介石有点心动,可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白崇禧心里暗自憋了憋嘴,不过还是答道:“我想很难,现在日军的2个师团,就把我几十万大军堵在那里半个月了,恕我直言,南京恐怕早就丢了。”
听完这话,整个会议室里静得吓人,大家的目光,全看向了坐在上面的蒋介石。
“国都乃一国之重要之所在,岂能轻言放弃,给南京的唐生智去电,无论如何现在都先要守住。”蒋介石说完后,狠狠的盯了这些人一眼,才转身离去。
江阴,北扼长江,南控太湖,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海军的重要基地、长江咽喉,经过参谋本部5年的经营,被誉为东方马奇顿。
在上次惨烈的海战之后,现在海军所剩下的,只有10多艘带伤的轻型舰艇,在基地里维修。
要塞上,原编制有黄山炮台(228毫米榴弹炮2门233、1门、150毫米榴弹炮2门)、东山炮台(英造317毫米榴弹炮1门、205毫米榴炮2门)、西山炮台(377毫米榴弹炮1门、305毫米榴弹炮2门)、鹅山炮台(228毫米榴弹炮1门、303毫米榴弹炮1门)、萧山炮台(德造120毫米榴弹炮2门)等五个炮台以及工兵连、通信连、守备营,共拥有150毫米以上重型榴弹炮19门。在上次的淞沪大战中,蒋介石为为了加强上海的攻击力量,把所谓的新炮,也就是从德国买来的那些克虏伯“新炮”,其实是一战留下的老古董,给拆了个干净。
现在留下的,都是一老掉牙的大炮,其中还有一半多,是前北洋政fu留下的,炮弹那些储备,更是少的可怜。
已升至中将的师长王大牛带兵来到这里后,受到了要塞司令官许康少将等人的热烈欢迎,也给了这些忐忑不安的守军们,吃了个定心丸。
“这是我们陆司令的手令,从今日起,我师将全面接管江阴要塞及整个防线。”
看完陆铭的命令,许康敬礼,“谨遵陆司令的命令!”
大牛上前握住许康的手,“以后还需许司令多多配合。”
“这是我等责任之所在,当全听王师长的调遣。”
当日下午,要塞炮台。
王大牛早已不是以前那个跟在陆铭后面的小跟班了,多年的军旅生涯,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一股威严,他第一次巡视到这里,看到那破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