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祸-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打不打蜡?”

“打,为什么不打。”

“连擦鞋带打蜡一共三块钱,拿来吧!”何天亮朝她伸出手。

“大哥,没见过擦皮鞋先收钱的。”

“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我就是先收钱后擦鞋,省得让人骗了没地方要钱去。”

女子笑笑说:“我从来不骗好人。”说着从兜里掏出紫红色的小钱包,从里面拣出三块钱给了何天亮。

何天亮也不跟她多说,收了钱就开始给她擦鞋。这是一双非常精致的脚,黑色的坡跟羊皮鞋穿在她的脚上就成了一件美妙的工艺品。何天亮给她的鞋洗去尘土正准备上油,她却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何天亮说:“怎么了?你是笑自己还是笑我?”

她说:“我是笑今儿早上那个坏家伙,也不看看自己的德性,论年龄都可以当我爸了,出了门还想凭两个破钱祸害人,我就是骗了他也是他活该。不过这个家伙也真有恒劲,过去那么长时间了,他还能跑到这里来堵我。”

何天亮说:“你真的骗他了?骗了多少钱?”

她说:“也没有多少,才二百块钱。”

何天亮不由大吃一惊:“二百?”靠擦皮鞋他扣了吃喝,二百块得拼命挣一个月。

“那有什么,有时候风顺碰上好主顾挣的还多,比你擦皮鞋强多了。”

何天亮好奇地问:“你凭什么本事自己不吃亏还能骗来钱?”

“也没有啥本事,就是靠运气找机会再机灵一点呗。”

何天亮见她像是不愿意深说,也就不再追问,给她的鞋上好油,等着晾干好抛光。

何天亮不问她却主动说了出来:“那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那天我手头有三张去北京的卧铺票,急着出手,见他在车站上来来回回转了几个圈子,就过去问他要不要车票。他说不要,一双贼眼上上下下地打量我,我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我就说:老板想不想找个地方潇洒潇洒?他一听就两眼放光,问我:有啥地方?贵不贵?我说:有提供特殊服务的旅馆,只要是住店的要特殊服务不额外收费,要是你去我可以给你介绍。他问我安不安全,我说绝对安全,他还是有点犹豫不决,我就说你要是怕不安全我亲自陪你,出了事我自己也跑不了,你还有啥可怕的。他听我这么说,就跟我走了。

“我把他领到站北旅社,让他交了房钱,给他安排了屋子,他却挡着不让我走,非让我陪他不可。大哥你说,我不过就是想挣几个介绍费,哪里能真的陪他?可是他死乞白赖地拦着不放我出门。我当时真的有点急了,心里也有点怕。他又问我有没有药。我问他什么药。他说要白粉提神,我还以为他吸毒,更怕了,当时只想赶快离开他。急中生智,我就说药是有,可是挺贵,还得一手钱一手货。他一口就答应了,让我给他弄点。我趁机就跑了出来。要是当时就此拉倒也就没有后来这些事了,也怪我太贪心。出了门到台子上我去取我的介绍提成,刚好看见台子上的马大姐感冒了吃扑热息痛,我灵机一动,就问她要了几粒,然后把扑热息痛给碾成面面,用纸一包,就又回了屋里。

“那个家伙正在屋里急得转圈子,见我进来,马上扑了过来。我闪开他,说:你要的东西我搞来了,钱是我垫的,一共二百块。他一听就嫌太贵,我说是国外进口的,他就数了二百块钱给了我。我把药给他后,就琢磨着怎么赶紧离开,他却要吃药。我只听说那种东西是抽的,也有往血管里打的,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吃。当时我也不管那么多,就说:大哥要吃药我去给你拿开水,吃了药我就陪你,他就让我出了门。一出门,我就跑了。”

“后来呢?”何天亮问道。

“后来我听旅馆的马大姐告诉我,你猜猜那家伙要的是什么药?”

第二部分 第八章(3)

何天亮说:“是白粉吧?可是白粉也不是用嘴吃的啊。”

“哪里,”说到这里女子笑得直捂肚子,“他要的是……是那种缺德的药,就是那种……那种……春药……”

说到这里何天亮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也真行,几片扑热息痛你卖了二百块钱。你就没有想到人家会找回来跟你算后账吗?”

“我还真的没有想到他会回来找后账,一般像他那种人都是过路客,就算是本地的,也不敢因为这种事找后账,怕闹大了警察抓人。我跑了后他找旅社闹,人家不搭理他,他闹人家就要跟他到派出所讲理,他也没有办法。一般像他这种人经过这里住旅店都是一次性的,谁想得到他还能来个二返长安呢。”

一般人把从监狱里出来又进去的叫二返长安,何天亮听到这个词儿勾起心病,脸上有些讪讪的,她再说什么也没心情答对,懒懒地应付。女孩儿看出了他情绪上的转折,有点话不投机的感觉,见皮鞋已经擦好,就站了起来说:“大哥,今天我真的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出面,我今天就吃大亏了。咱们都是在这儿混饭吃的,今后还要多请你关照。我叫吕小草,你就叫我小草。你呢?”

何天亮知道在车站上混这碗饭吃的人用的一般都是假名字,就对她说:“我叫何天亮,可是真名实姓。”

小草说:“我说的也是真名实姓,我难道还会说个假名字哄你吗?”

何天亮见她说得认真,知道她说的是真名字,就说:“我也没说你是假名字,我只是说我自己是真名字。”

小草说:“我手头还有两张到上海的卧铺,干脆你拿去出手,只把票钱给我就行了,多挣的都是你的。”

从这里到上海一张卧铺三百多,票非常紧张,票贩子倒出去的行情价是加百分之三十,每张票可以挣一百多块钱。如果他接了这两张票,转手就是二百多块。他抬头看了看小草。小草诚恳地面对着他,手里捏着两张车票。只要他伸出手去,马上就可以得到二百多元。

“谢谢你了,我不要。”

小草愕然问道:“有钱你也不挣?你是不是有毛病?”

“不是我有毛病,是你自己有毛病,有钱你自己为啥不挣?你是不是钱特多,或者手里的票特多?你也不想想,我一个大老爷们儿能从你一个小丫头手里赚那两个芝麻绿豆钱吗?”

小草不屑地咧咧嘴:“你那么有志气有本事,何必还靠给人家擦皮鞋把人家的臭鞋当饭碗呢?”

何天亮恼羞成怒,涨红了脸说:“去去去,滚远点倒你的票去,别在这儿耽误我的生意。”

小草愤愤地说:“不要就不要,那么凶干什么?天生的贱命谁也没办法。”说罢气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扭身走了。

何天亮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里头不由升起一丝歉意。小草无疑是出于对他的感激而表示的好意,自己确实没有必要对人家那种态度。但是如果他接受了这份好意,那就意味着他混到了需要一个小姑娘怜悯同情的地步,想到这一点,何天亮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今天这里风不顺,一上午只擦了一双皮鞋,还是小草照顾他的生意。何天亮朝地上啐了一口,收拾起擦皮鞋的家什,开始转移战场。

从火车站到大转盘叫天水街,从大转盘到黄河边叫林荫道。林荫道名副其实,路两旁挺拔的白杨和虬劲的洋槐伸出枝丫在天空架起了拱顶,繁茂的枝叶在地上布下浓阴,夏季走在这条路上根本晒不到太阳。何天亮发现这条路虽然僻静,行人却络绎不绝,于是就停下来在路边摆开了擦鞋摊子。

呆候了半晌,这里的行人似乎都在忧国忧民,陷入对国计民生重大课题的沉思默想当中,悠悠漫步者,疾步如风者,单人独行者,成群结队者,一个个面容凝重表情呆滞目不斜视,竟无人对何天亮的擦鞋摊子看上一眼。

何天亮耐心地等着,他把自己想象成猎人和钓客,以此来平服内心的焦灼与急躁,几个月来这种守株待兔或者说是等鱼上钩式的赚钱方式已经培育出了他的这种心态:有生意上门不激动,没生意也不着急,权当休息。他知道急是没有用的,等待是必要的,往往只要有第一个顾客,后面的人便会接踵而来。

第二部分 第八章(4)

烟抽了一根又一根,何天亮在路旁枯坐干等。上午在火车站剃了光头,到了这里生意不好也懒得换个地方。行人过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就是没有人理会他。今天真是见鬼了,说不定真要剃光头开不了张了。他终于忍耐不住,起身收拾家什准备转移到别处再碰碰运气。正要走,一位老者隔着马路冲他挥手叫喊:“擦鞋的小伙子,过来。”边喊还边用手指指自己的脚。

何天亮见他要叫自己穿过马路给他擦鞋,心情不好本想不理他,转念又想,他年纪大了,过马路不方便,反正自己是为了挣钱,在这儿也是挣,过了马路也是挣,虽然麻烦点,只要能挣上钱就行,总比守在这儿干瞪眼强。于是他就提着椅子和箱子闪避着往来疾驶的汽车过了马路来到老者面前。

“大爷,您要擦皮鞋吗?”何天亮谦恭有礼地问。

“不擦鞋我叫你干什么?”

何天亮见这个老头说话挺冲,脾气挺大性格挺倔,就不再吭声,支起摊子请他坐在折叠椅上。

老者将脚跷起来放到脚架上问道:“擦一双鞋多少钱?”

何天亮说:“两块。”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打蜡再加一块。”他见这老头倔,不敢跟他玩打完蜡再加钱那一套,就实话实说。

“嗯,我擦两块钱的。”老头又问,“你是哪里人?听口音像是本地的。”

何天亮用水细心地把他鞋上的泥灰冲掉,回答说:“我就是本地的。”

“本地的?”老头有些奇怪。街上擦皮鞋的不少,可都是外地人或近郊农村的妇女孩子进城挖光阴弄几个零用钱。据说在城里擦皮鞋也比在农村从老母鸡屁股里掏钱挣得多。本地人,而且是身强力壮的男子汉给人擦皮鞋的确少见。

老者不再说话,专注地看着何天亮给他擦皮鞋。何天亮把他两只皮鞋上的灰土用水清洗干净之后,又认真地抹上鞋油,然后用鞋刷擦匀,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