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鉴定口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陶瓷鉴定口诀-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都是用铁做呈色料的。 

  表1  瓷釉中铁的氧化态

  
  
  22、陶器特点

  普通粘土制为陶,温度九百烧陶窑。

  百分之三陶中铁,胎粗釉粗质不牢。

  不施釉或低温釉,吸水性好音低陶。

  注解

  陶是用普通粘土经900℃高温烧制成的,元代瓷是用麻仓土和高岭土,是一种瓷、土共成的瓷用好土,元代以前瓷大部分是由瓷土烧成的,陶含铁超过3%,胎粗,质地不坚固,常常有吸水性,扣之有声音低,没有瓷的声音清脆,明瓷早期五千年前就为了防裂在粘土中加入沙子和稻壳,稻壳烧后成为炭,有20%成为硅。在早期的陶器中就烧制成篦子、蒸屉等用具。

  23。陶器

  陶器挂釉不是瓷,制胎瓷土才是瓷。

  鉴别要看足底胎,吸水若高不是瓷。   

  扣之声音有不同,足粗松散爱掉渣。

  注解

  在陶器上挂釉,画纹饰,看起来像瓷器,其实不是瓷器,它还是陶器。因为区别在于用什么料制胎。陶器所用陶土的含铁量在3%以上,陶坯要比瓷坯粗,质地不如瓷,不施釉或施低温釉,有的施釉不满,由于质地疏松,吸水性比瓷胎高得多。陶器是用低于900℃烧成的。

  24。瓷器

  高岭瓷土制瓷坯,瓷中含铁比陶低。

  温度高烧一千二,瓷用瓷土制成坯。

  瓷器基本不吸水,扣之声脆是瓷坯。

  注解

  瓷器是高岭土制坯,含铁量在3%以下,烧成温度达1200℃以上。施高温釉,细釉,有的施几次釉,瓷胎的吸水性很低,施釉的部位几乎不吸水,质地密,坚固。扣之声如钟,如铁。从元代起瓷土采用二元配方,即用高岭土和瓷石按一定比例制为瓷土,使瓷工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25。五大名窑

  哥汝官钧胎色灰,官胎质密釉下垂。

  汝窑薄胎又裹足,钧胎重厚超汝官。

  胎薄体轻认定窑,竹刷芒口泪淌垂。

  注解

  宋代有五大名瓷,即哥、汝、官、钧窑。胎是灰色,但官胎质密釉下垂,汝窑胎薄裹足,钧窑胎重、厚的超过汝窑和官窑、哥窑器。胎薄体轻是定窑特点:胎白、口没釉,定窑有足刷纹,釉有泪滴下垂的痕迹。

  26。看四大名窑的足

  哥足灰胎火红连,紫金土色官足联。

  汝窑裹足有支钉,钧窑露足如铁环。

  注解

  哥窑足灰色,足圆润,官窑胎因用紫金土,足表层是铁褐色,给人以和釉子连在一起之感觉,但胎里也是灰的。汝窑釉裹足是特点,钧窑露足表层如铁,足如泥为宋,足有砂粒为元钧。就是说:细为宋代粗为元代。按时间定窑五大名窑之首,是在邢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瓷。早在宋代就不用化妆土了。有酱、白、紫、红绿等色,有泪滴、竹刷纹。定窑器件是五大明窑中最轻的。 。。

钧窑瓷
钧窑瓷在北宋时就生产,到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继汝窑之后在河南禹县(当时称钧州,故名)。以当时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为最有名。烧制品为最好,是烧制皇室用瓷。这种窑的瓷先烧素胎,出窑后施釉进行二次烧制,以铜掺入釉料,使其产生泛红色的釉面。在高温下产生窑变现象千变万化,有玫瑰色、有天蓝色、天蓝葡萄紫、有自然流淌出的蚯蚓走泥纹、底上有蟹甲绿和记大小规格的数字,如:一、二、三、四。这些数字恰似数字款。钧窑器造型古朴典雅、釉面自然。

  以宋早期到目前的历史长河中。钧瓷的出现量、仿制量都有所增加。要能认出宋代好的钧瓷器件也不是很简单的事。这要有断代能力才能分辨出来是宋代的还是元代的、明代的。要了解钧瓷的特点,才会知道钧瓷时代特征,也要学习鉴别技术。

  27。钧窑

  胎骨坚如铁,铜红釉器也。

  叩之出铁声,紫褐浅灰结。

  二次烧为绝,蓝青白如雪。

  变化万色云,曲流为特写。

  釉淌补裂纹,蚯蚓曲爬也。

  玛瑙掺釉中,万花的世界。

  注解

  钓窑几个朝代都烧,要找宋代的就要注意鉴别,看宋代的各种特点,用三四十倍放大镜看,釉流淌有旋涡,有蚯蚓走泥纹,窑变万千像万花筒,釉中含铜。

  28。钧瓷几个朝代的不同

  钧瓷宋元明清烧,代代不同各有招。

  宋钧胎釉为最好,元差清细神韵孬。

  元钧胎粗又含砂,清钧细制胎又糙。

  注解

  钓瓷在历史上几乎没间断过,但是人们追求的是宋代的钧瓷,但是很少,而元钧和清代钧窑是有区别的,如果分代是可以分的。如:宋钧釉好、胎好,元钧粗糙,清钧过细,但釉面及瓷器的神韵是不够的。

  29。宋钧

  钧窑常常带斑红,高温釉中含有。

  红斑蓝釉有过渡,蚯蚓走泥纹路行。

  蟹甲青斑胎泥细,高岭土久亿年成。

  注解

  钧窑红斑是釉中含铜所出现的,红斑和其他釉色交接处有一过渡的是宋代的。元代的过渡差一些。有蚯蚓走泥纹,有蟹甲绿,足有满釉的少,胎质有泥质成为宋产。砂质的为元代的。应该说,钧瓷和景德镇瓷用的高岭土瓷胎是有区别的,和其他窑口用料也不一样。

  30。宋元钧瓷鉴

  宋钧釉活到圈足,元钧釉呆不到足。

  宋器简单少雕琢,红斑过渡蟹青熟。

  蚯蚓走泥兔毫在,瓷胎色釉鉴自如。

  宋钧窑釉活,釉到足圈、元钧釉呆板露足多。宋器少雕琢,蚯蚓走泥纹明显。有的是兔毫纹,红斑有过渡边沿,有蟹甲绿,釉好胎如泥为宋。足粗走泥纹不活为元。

  31。钧瓷五色

  玫瑰红色海裳红,天青粉青月白青。

  窑变出色十几层,各色釉亮白不明。

  注解

  配釉采用铜磷铁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制,分层挂釉,使釉层结构复杂多变。钧窑五色:天青、粉青、月白、海裳红、玫瑰红,如果再加上交叉色那就多了。钧瓷号称千年不变色,证明釉好,但白色部位不太亮,胎釉常常带有棕眼。

  32。钧瓷辨认

  官钧民钧历代钧,断代分钧怎么分。

  官钧稳重多下坠,质坚胎硬扣铁音。

  多次施釉显肥腻,流淌曲线扶感亲。

  蚯蚓走泥有动感,紫红窑变飘渺真。

  民钧金钧和元钧,数字大小把器分。

  蟹甲绿斑护胎釉,胎质粗糙釉不均。

  走泥呆板釉不活,看足釉胎把代分。

  金钧胎粗色发黄,足釉半截是元钧。

  堆贴镂划重又大,釉淌面粗元代钧。

  元后各代仿钧胜,胎粗釉呆器失真。

  注解

  钧窑代代没停过一直有烧造,也分官钧、民钧。官钧稳重,器有下坠感,胎质坚硬,扣之声音如铁,多次施釉显得肥腻,有流淌的曲线感,手能抚摸到,常有蚯蚓走泥纹,有流动感,有的有紫红色的窑变飘渺如真,底有蟹甲绿斑,有护胎釉,有数字如款号的大小,数小的大,数大的小。     民钧和元钧走泥纹呆板,胎质粗糙釉不均。

  金钧粗而发黄露胎多。

  元钧几乎仅有大半截釉。

  元器重而大,喜堆贴纹饰,釉流淌严重。元以后仿品虽精,但纹饰呆板,失真不活。

  断代主要原因靠胎、釉、纹饰,如:宋不加装纹饰,元半截釉,金元胎黄褐,显粗糙。

  33。均瓷观泡

  均窑铜红大泡出,泡在水流旋涡突。

  温润色浅光环围,窑变天蓝泡更疏。

  釉色流动不如红,天青泡多密不疏。

  大小都见不分层,月白釉中泡不出。

  红斑器物泡很稀,蚯蚓走泥均小珠。

  注解

  均窑观泡铜红釉是大泡,泡像在漩涡中。温润色浅,有光环围着泡。天蓝釉泡更稀,但釉的流动状态不如红釉,天青泡多密,釉没什么流动感,大小泡都有,几乎在一个平面上,不分上下层。月白釉中泡很少几乎不出泡,红斑器物泡很稀散,蚯蚓走泥纹都是小泡。

  34。钧瓷观泡釉简句

  铜红泡大旋涡出,色浅温润环中孤。

  变蓝动感不如红,天青泡多大小突。

  月白无泡红斑稀,蚯蚓走泥均小珠。

  注解

  参见33。注解。 。。

汝窑
汝窑在河南省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宋代时属汝州)故名汝窑。汝窑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这种瓷胎不太厚、釉色有天青、天蓝、粉青、三彩等,是一种非常不一般的窑口、汝窑瓷釉色好看,而且釉光莹亮,在光照下有不同角度出现不同色度之说。器形以小型为多,常见的为洗、炉、尊、长颈瓶、盂、钵类。

  汝窑有开片、底为支钉烧造。

  过去认为汝窑在历史上仅烧20余年(在2000年后由铁源著《宋辽陶瓷鉴定》一书中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汝窑烧造时间为北宋初至北宋晚期的150余年,烧造的器物既有宫中传世品,也有民间日常生活用瓷,不反对汝窑的“官窑”性质,又将“民汝”并入汝窑。这种观点是随现代考古挖掘的出现,来认识的,这也是拓宽了人们对汝窑瓷的认识眼界和收藏需求,当然也对官汝、民汝、好的、差的等问题产生了鉴别上的需求。    汝窑的款识有“奉华”、“蔡”、“甲”、“乙”、“丙”、“丁”字等,字以微凸雕为佳,在五大名窑中常有以汝窑为魁之说。但如何能鉴赏到好的精美的汝窑瓷和见到一件一般的汝窑瓷是不一样的。人们追求想见到的往往是宋代的最佳的汝窑瓷器。所以人们常说:“家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35。汝窑

  汝窑河南宝丰县,青色粉豆卵虾现。

  胎体薄来釉层厚,玉石质感细开片。

  多为仿古青铜器,更有弥足价上万。

  注解

  汝窑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