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千年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世纪千年史话-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候,还是向曾经言而无信的拜占庭伸出援助之手,只可惜他没能及时赶到。

  与此同时,穆罕默德二世召开最后一次作战会议,下达两天后发动总攻的命令。会后的三十六个小时是异常紧张的三十六小时,奥斯曼军像蚂蚁一样,在营地里紧锣密鼓地筹备总攻事宜,全部人马都被动员起来,为最后一击忙个不停。

  1453年5月28日夜晚,君士坦丁十一世和东西方教会的代表,以及达官显贵在极其悲壮的气氛中,于圣索菲亚大教堂举行庄严的宗教仪式。这是拜占庭,或者说罗马帝国最后一次举行宗教仪式了。

  夜半时分,总攻在君士坦丁堡的弥撒声中开始。第一轮冲向城墙的是奥斯曼军里的辅助部队,他们装备差、训练不足,简直就是炮灰。辅助部队很快便溃不成军,败下阵来,但守军也损失不少。穆罕默德二世派辅助部队打头阵就是要让他们当炮灰,目的是尽量杀伤守军,精锐部队放到最后来个胜利大冲锋。

  第二轮攻击中,奥斯曼军集中进攻君士坦丁堡西北面,那里的城墙大多建于11世纪,相对比较薄弱,更何况已有部分城墙被火炮摧毁。奥斯曼军成功突破城墙,却很快被顽强的守军打了回去。

  守军设法抵挡住精锐禁卫军发动的第三轮攻击,但乔瓦尼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几天后因伤重不治,壮烈牺牲),他的撤走让守军惊慌失措,其麾下的热那亚部队落荒撤往港口方向。

  慌乱间,守军竟然忘了锁上城门,奥斯曼军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重大失误(这是很多史学家分析的结果),真是越乱越出岔子。

  奥斯曼军从门外突入,仍在坚持奋战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所部受到多方面压制。当星月旗出现在塔楼上时,守军乱成一片。

  随着守军的崩溃,奥斯曼军兵分数路,沿梅塞大道向城市纵深挺进,君士坦丁堡里无处不见土耳其人的身影。

  至此,这座千年古城完全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等待这个资深美人的会是什么?

  【血腥屠城】

  奥斯曼军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前的大广场重新集结。

  圣索菲亚大教堂已然变成避难所,惊恐万分的市民把里面堵得水泄不通。他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个动作:在胸前不停地划着十字,祈求神灵保佑。这时候的上帝又不知道跑到哪儿串门去了,市民再怎么祈祷也得不到任何回应。

  终于,教堂的铜门被侵略者撞开,里面的市民全部变成俘虏,将在不久后成为奴隶市场上的商品。

  在围城的日子里,奥斯曼士兵劳苦功高,穆罕默德二世想到这里,便发下话去:尔等在城里尽情享受吧,抢杀奸淫都可以,就有一样尔等不能做,就是别破坏城市,这里将成为帝国的新首都。

  这一刻,土耳其人犹如十字军附体,开始了惨绝人寰地即兴表演。君士坦丁堡再次饱尝二百五十年前的梦魇,成千上万的市民或遭屠杀或被抓做奴隶。

  糟蹋君士坦丁堡到第三天,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停止血洗,把怀中满满却意犹未尽的部队撤至城外。

  拜占庭史学家乔治&;#8226;弗朗兹易斯(George Sphrantzes)当时就在城里,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堡的惨剧。他在编年史中回忆屠城后的情景时,如是写道:

  我们的城市陷落三天后,苏丹隆重庆祝自己的胜利。他发表声明:市民不论年龄,可以离开躲藏地,因为他们仍是自由的。他还宣布在围城前逃离城市的人都可重新获得住房和财产,如果他们重返家园,他们将会根据社会等级和信仰得到相应的待遇,就像往常一样。

  【悲壮的结局】

  君士坦丁十一世命运如何呢?如今已无人知晓,这已经变成一个千古之谜。

  坊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皇上把紫色龙袍猛力甩到一边,率领拜占庭军扑向侵略者,发动了最后的反击。双方在梅塞大道上展开激烈肉搏,拜占庭士兵一个个倒下,他眼里看到的只是自己人越来越少,挥舞圆月弯刀的敌人越来越多。最后,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在与自己同名的伟大首都里壮烈牺牲,以身殉国,时年四十八岁。

  虽有记载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人们根据脚上的紫色战靴辨认出他的尸体。但还有记载说,土耳其人到最后也没有发现他的遗体。

  更有一种说法很具传说味道和浪漫主义色彩:当奥斯曼军杀进城里时,空中飞来一名天使,他略施法术便把皇上变成大理石制品。天使把大理石皇上藏在金门(君士坦丁堡的一座城门)地下的洞穴里。皇上在那里静静等待,等待着再次复生的时机,等待着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天。

  完成征服君士坦丁堡的伟大使命,穆罕默德二世得了个响亮绰号——“征服者”,这年他才二十一岁。

  【徒留古城诉沧桑】

  东正教幸运地得到保留,金纳迪乌斯二世(Gennadius II)被指定为新任牧首。(这也是穆斯林不像天主教徒那样敌视异教徒的最好证明)

  雄伟的君士坦丁堡变成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它将成为土耳其人出击欧洲的根据地。

  土耳其人对圣索菲亚大教堂进行了*化改造,将之变成清真寺。穆罕默德二世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四周盖起四座白色尖塔,以彰显自己征服者的丰功伟绩。今天,你到伊斯坦布尔旅游的话,仍会看到那四座屹立在教堂四周的尖塔,能听到当年的隆隆炮声也说不定。

  下面请大家翻到本书第一章,看一下君士坦丁堡的注解,你能看出什么吗?给大家五秒钟时间。

  一、二、三、四、五,啥?没看出来?现在土耳其的首都已经不是伊斯坦布尔了,而是安卡拉,人们经常把这搞混。实际上,直到1922年,土耳其政府才把首都迁往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作为土耳其的西部重镇和旧都,地位依然十分重要。

  【拜占庭灭亡的影响】

  君士坦丁堡的沦陷震惊了整个基督教世界。

  尼古拉斯五世号召立刻发动东征,夺回君士坦丁堡。当没人对此感冒时,他决定御驾亲征,而他的过早离世让东征化作泡影。

  1453年,拜占庭帝国,这个传承罗马文明又极具希腊特质的资深帝国,在走完中世纪的千年历程后,终于像中国男足一样勇敢地倒下了。(这一年也恰巧是百年战争结束的时间)

  学者们普遍认为,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灭亡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文艺复兴的开始,也标志着欧洲旧宗教秩序的结束。

  自此,土耳其人阻断了欧亚之间的陆上商路,欧洲人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海路抵达东方,由此引出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回顾拜占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它之所以走到灭亡的悲惨地步,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论是强盛还是衰弱,拜占庭管理层总是喜欢如入无人之境地大搞特搞窝里斗,你这不是找死催的吗?这可能是地球上所有老牌帝国、文明古国的通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拜占庭一直处于两线,甚至多线作战状态,能支持千年之久,并在马其顿王朝时期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实属不易。我们还是应该为它鼓掌喝彩。

  拜占庭不仅在有生之年影响着世界历史,死后的影响同样深远。

  早在11、12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国家就对拜占庭学者欢迎有加。14世纪末期,佛罗伦萨还曾邀请一名拜占庭学者到佛罗伦萨大学讲学,以此促进文化交流。意大利人对拉丁作品和希腊语的热情渴望正是文艺复兴得以发展的重要源动力。拜占庭灭亡后,很多拜占庭人逃难到西欧,把拜占庭文明更为广泛地传播到西方社会,进一步促进了文艺复兴。

  【第三罗马】

  正如拜占庭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是“第二罗马”(Second Rome)一样,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引起了“谁是第三罗马(Third Rome)”的争论。

  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都自称“第三罗马”。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个拜占庭公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理直气壮地以驸马身份要求拜占庭皇位,这个事儿很多中国人都知道。还有个事儿绝大部分中国不知道,其实穆罕默德二世后来也娶了个拜占庭公主,所以人家自称“第三罗马”的理由也是相当充分。

  最后两家谁都不服谁,结果干了一仗,俄罗斯军队还曾一度逼近到君士坦丁堡附近。

  不光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声称自己是“第三罗马”,就连教皇国、威尼斯等辈也过来凑热闹,都说自己是拜占庭的继承者。其实,历史上又岂止它们这么干过,西美昂大帝、斯特凡&;#8226;杜尚不都干过这事儿吗?

  啥都别说了。罗马帝国,魅力永存!

  (end)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