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盗墓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盗墓史-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瞪洗窒�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7)
当时,被运走的材料明细如下:
  大小楠木238件
  木墩头584件
  改砍糟楠木224件
  小件楠木截头折方25700余尺
  花斑石500余块
  旧砖130万块
  材料运走做什么了?奏章称,“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从字面上看,弘历并没有将这些材料用于修建自己的陵寝,这就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因为这奏章很忽悠人的,“各工取用”,都是些什么“工程”,包括不包括建裕陵的工程?乾隆被列为盗明陵的嫌疑犯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但从时间上说,乾隆盗楠木修陵说,确实不成立。
  弘历的陵寝叫裕陵,他在登基后第七年,即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派员为自己选卜风水宝地,相中了东陵内,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次年(1743年)二月初十丑时,即凌晨一点以后,动土兴工。据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建筑工程·朱谕》(卷四十一)记载,动土时天象大吉:“星月交辉、云霞焕彩”。乾隆十七年(1752年),花了10年时间,裕陵建成,花耗银170多万两。
  裕陵完工到修葺明陵,中间相差35年。弘历总不会将自己建好的陵寝建筑拆掉再建吧。清朝将自己陵寝拆毁重建的主子确实有,慈禧的定东陵,便是建好后觉得不够壮观,拆掉重建的,但最后却与乾隆的裕陵一样,被民国军阀孙殿英盗了。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建筑工程·朱谕》(卷四十一)记录来看,裕陵上的楠木是有出处的,“凡楠木系广东、四川、湖广、福建四省进,杉木系江南、浙江、湖广、江西四省进,金砖系江南省(苏州)进……”
  ● 清孝陵拆用了明宫殿材料
  虽然弘历没有用明陵上的材料来建设自己的陵寝,但“盗取陵木”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拆大改小”后的材料到底是怎么用掉的,那是另一回事情。
  从现代考古中发现,清朝有的皇帝确实盗取过前朝的楠木来修建陵寝,在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顺治皇帝)的孝陵中,便发现了明宫上的建筑材料。或许乾隆的“拆大改小”一说,是由此以讹传讹来的。
  福临死时只有24岁,尽管他生前曾亲自率大臣们到丰台岭一带勘察过风水宝地,但他毕竟太年轻,没有想到会那么快就升天,所以一直未建寿陵。他的死因至今成谜,因为死得突然,陵寝是仓促上马。
  因为孝陵是清东陵内的第一座陵墓,因此虽然建得急,但规模却是最大,这成为以后清皇陵的范本。
  营建孝陵,当时对清朝廷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一是国家还在不安定之中,南方战事未息,又百废待兴,建陵必需的楠木根本找不到,二是修陵工期又短促。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的负责大臣只得临时凑材料,“旧物利用”,甚至使用了建设妃陵时剩下的砖石材料。
  1990年,国家在维修孝陵时,终于证实了建孝陵“凑材料”的说法。孝陵的墙砖、木料上,都发现了不同的标记,殿堂所用的木件改制或拼凑的痕迹相当明显。隆恩门上的8件抱头梁,前檐明间上金桁,前檐明间右二缝双步梁等许多大木构件上,都有母榫或嵌补木条。
  在东配殿明间,左二缝老檐柱所用材质,与其余柱子相同,均为金丝楠木,其柱径比其他柱子大9厘米;两只檐柱上还有多余的长方形母榫。当时著名古建筑专家杜先洲亲临现场阅视工程时,曾风趣地说,“从这些以大改小的木件上看,传说的清朝拆明陵建清陵的讲法,还是有些依据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8)
这些拼凑的材料取自何处?当时一下未能弄清楚。第二年维修孝陵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在拆卸天花板时,才找到了答案,破解了谜团。
  孝陵隆恩殿天花板,正面绘有金莲水草图案,这图案是明朝殿堂所用的天花,后面写有“清馥殿,明间龙井南一路东二块”“清馥殿,龙井比(北)二路七块,字头朝东”等字样。
  一查史料,原形毕露。清馥殿,是上面说到的,明世宗朱厚熜所建。大殿坐西朝东,有9间,是行香之所。朱厚熜被勒而未死后,一意玄修,崇奉道教,经常在清馥殿与群臣做道场。
  清孝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的楠木梁,正是清馥殿9间大殿楠木料改制的。不仅用了清馥殿的木料,还用了锦芳亭的天花板。至此,清孝陵的建筑材料来源露出马脚,为拆除明代宫殿建造陵寝,至此这一历史之谜才被揭开。
  ● 十三陵曾四次遭遇被盗危险
  明十三陵虽然被拆大改小了,却是历代帝王陵寝中保存最好的,有11座陵寝地宫至今仍然完好,没有被盗过。但与所有帝王陵一样,十三陵也曾遭到多次破坏,或者说盗未遂。在明未亡国时,便至少有四次被盗的危险。
  第一次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这年七月,蒙古瓦剌将领也先,率瓦剌军挟被俘的英宗南下,有部分瓦剌军进入陵区,将长、献、景三陵享殿内灵座毁坏,并焚毁了祭器。
  第二次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蒙古鞑靼部俺达汗率部进犯明朝,部分士兵进入陵区,抢掠了康陵果园等处。
  第三次在崇祯九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的八旗劲旅于当年七月初七攻破昌平城。紧接着,清兵焚毁了天启皇帝的德陵。为什么清军要毁坏德陵?其实是为了报复天启皇帝盗掘大房山金国皇陵。
  第四次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即将灭亡前夕。三月初,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攻陷昌平城,放火焚烧了康、昭二陵明楼及定陵殿庑。
  在这四次事件中,如果时间允许,哪一次都可能如北宋巩义皇陵一样,将明陵掘个底朝天。但不幸中的万幸,明陵躲过了侵略者的洛阳铲。特别是在第四次事件中,如果不是抢占北京城,加上清军紧逼,李自成的起义军应该是不会放过十三陵的,是会报崇祯皇帝朱由检挖他祖坟之仇的。
  但起义军仅是焚烧了部分明陵,便快速南下了。十三陵逃过了最大一次,也是最可能被盗的一次危险。
  ● 朱由检“金头收殓”传说引来盗墓贼
  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朱由检在绝望之中,登上万岁山(煤山),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歪脖子槐树上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如果他要不上吊,而是潜逃出宫,再组织人马,大明的东山或许会再起,毕竟当时天下还姓朱。可惜啊,历史不容如果。
  李自成的起义军在清理明宫时,发现了朱由检和皇后的尸体,遂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先装入柳木棺内,后又提高规格,重新改殡:以红漆棺殡朱由检,以黑漆棺殡皇后,棺内的朱由检,头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皇后亦依制加袍带。
  因为生前没有来得及建造寿陵,李自成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将朱由检与皇后的尸体一起葬入朱由检的宠妃——田贵妃墓中。
  可能一般人不明白,田贵妃墓怎么能容得皇帝皇后二人?其实在明清两朝,都会专门为后宫嫔妃营建一个大墓,这是集体墓穴,预留空间,嫔妃死后就一个个葬入,所以妃墓的空间很大。田贵妃的墓可容9名妃子于日后下葬。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9)
此时,距田贵妃入葬不到一年。民工挖了好几天,到第四天早上才挖到地宫石门,使用拐钉钥匙才打开石门。当天下午三点后棺椁送到下葬,棺椁之前摆好香案祭品,点起万年灯后,众人退出,将两座石门先后关闭,填葬墓道。后来,清朝又以帝王之礼,对思陵进行了改扩建。
  思陵说是帝王陵寝,但毕竟是亡国之君的坟墓,还是由妃子墓改建的,里面的随葬品应该没有什么,但令人感叹的是,它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地宫被盗墓贼盗过的明朝帝王陵。
  盗陵的起因,据称与一个传说有关。
  传说李自成在将朱由检的尸体运往昌平时,发现尸体上的脑袋被谁砍掉了,于是只好现找材料和工匠,临时铸了颗金头,安在朱由检的脖子上,那颗金头有十几斤重。
  有一天,附近思陵村一位老人清早起来捡粪,发现了思陵上有很大的盗洞。闻讯来的守陵户惊呆了,顺着盗洞进入地宫一看,棺材早已经腐烂了,朱由检的尸体成了一具骷髅,脖子上的那颗金头不见了——盗墓贼原来是冲着金头来的!
  后来,思陵村的陵户们把村名改名为“盗陵监”,意思是加强对盗陵行为的监视;再后来,“盗陵监”又被喊成了“悼陵监”。实际上“悼陵监”是嘉靖时为孝洁皇后陈氏营建悼陵而设的职位,时间一长衍化成了目前的悼陵监村,与思陵被盗并无关系。朱由检死后头也没有被人砍掉,安了一颗金头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不过,传说虽然是传说,但思陵被盗是事实。盗墓时间在民国年间,盗墓贼是当地的一伙土匪,与清东西陵被盗的时期差不多。
  王 篇
  四大“盗墓天王”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特殊的阶层——“王公贵族”。
  这些“王”都是“帝”分封出来的,故称“封王”,不是皇室成员、特殊功臣,不能享受封王的待遇。刘邦、朱元璋在建立自己的江山后,都曾大封同姓王和异姓王。
  封王虽然不是皇帝,但因为有自己的领地,有征收租税的特权,因此,尽管封王在汉代“七国之乱”后,权力大为缩水,封国名存实亡,但因为天高皇帝远,还是相当有实力的,作威作福于一方。所以,封王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或者说是大皇帝领导下的特殊皇帝。
  在中国古代盗墓史上,封王盗墓的事件有好多起。比起皇帝盗墓,这班人下手更狠,破坏性不相上下,甚至更大。这些封王成了名副其实的“盗墓王”“贼王”。
  在这些“盗墓王”中,有这么四位人物:广川王刘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