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喧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寂寞喧嚣-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老人家精通“焰口”(《现代汉语词典》注:佛教用语,形容饿鬼渴望饮食,口吐火焰。和尚做法事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是有高修为的;
他住过大庙,在北京、浙江的著名寺院主持过法事,是当代不可多得的老修行;
听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行迹遍天下;
他一个字都不认识,都是佛经能够倒背如流;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让我们对印海法师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轻轻走到他的禅房前,轻轻叩门,半晌,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呀——”。“我们是北京来的记者,来向您学佛法的……”
门开了,印海法师走了出来,他的背有点驼,但依稀可以看出他不错的身材,身上披一件卷毛的大衣,多少天都没有洗过了,发着幽光。瘦长的瓜子脸,长长的眼睛,尽管挂满了被岁月雕琢的痕迹,但风采依旧。进得禅房,竟是别有一番洞天:一张窄窄的单人床,上面是积满了灰尘的被褥,靠近床边是一个小火炉,炉火正旺,上面放一壶水,开得嗡嗡作响,水气、煤气味满屋都是,靠床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菜板、刀具和蔬菜,还有数不清的瓶瓶罐罐。我几乎看傻了,心下暗想,这就是一代高僧的禅房?
他想沏水给我们喝,可是找不到杯子,后来干脆就不沏了,往床边一坐,又突然发现我们没有地方坐,他颤颤地站起来,连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时永成法师走了过来,很合时宜地请我们到了他的禅房。
在禅房中我们坐了好一会儿,突然感到眼前一亮——印海法师换了一身干净的绛紫色的僧衣,腰板直直地走了进来,手里拎了一大袋子花生,在我们面前轻轻放下,让我们享用。我们无意中发现,他竟然戴了一副雪白的手套!
刹那间的感动让我们忘情。来不及多想,法师已经开始讲上了:我是个粗人,我把我知道的都给你们说说,你们别嫌烦,这个佛法哩,都是律人的,是教化人的。佛祖他老人家什么都知道,没有他不知道的,全世界、世界万物的一生一息,一举一动他老人家都清清楚楚,这比什么总统厉害吧?所以,我们老百姓,我们每一个人,信佛也好不信也好,都别做亏心事,都要向善,好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修行的人讲究戒定慧,是啥意思呢?也就是说,有了戒律,你自然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去犯戒,久而久之,你的心就沉寂了,也就是定了,能够经常入定,不胡思乱想,自然就有智慧喽。
我们边听边点头,像是在经历一次精神的洗礼。
讲着讲着,他突然停住了,问,我这么讲行吗?你们听得清楚吗?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清楚!我怎忍心让法师减去自己的兴致。
他喝了一口水,问,你们从北京来这里,咱们坐到一起就是缘份。不过,你们肯定不是单为了学佛才来找老头子的,这里比我修行好的人可多了。
看着法师一脸认真像,我坦白了我们想了解包括他在内的多位高僧生活状况的想法。印海法师眼睛一亮,噢,你看看,你们都是大记者,都是上过大学的,又这么年轻,文笔一定很好,而且很能吃苦,年都不过跑山上来,我得向你们学习才是……
他这一谦虚可把我们吓得不轻,连忙给他老人家斟上水,很真诚地请他继续讲。
他说,我今年75了,一个大字都不认识,可是我知道佛###超越世间呀。这就是佛祖他老人家了不起的地方,没有文字一样可以深入其中,关键在于一个悟字,我真得感谢他老人家的宽容,让我这个不认字的人一样可以领略其中的妙处。你比方说人生处世之道吧,我讲不出什么技巧来,但是我有原则,那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人生在世,千万不要害人、不要偷盗、不要贩毒……一定要记得:人不知道的事情天知道,天不知道的事情佛知道……
每句话都很朴实,每句话又都那么深入人心。我们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他不停地讲,却只字不提自己的经历。就这样讲着,听着,记录着,旁边的永成法师也像个小学生一样静静地看着印海法师的脸,大年初二午后的禅房飘着淡淡的香……
不得不在这里重复那个被无数人提起的禅宗公案: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还是水……
在俗人看来,他只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脏老头,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爱絮叨的老头,可是,当你从别人那里隐隐约约了解了他不愿向人说起的辉煌的过去,当你亲近了他那颗一尘不染的充满童趣的心,你会觉得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毫无意义。有位法师说他把一生的积蓄全部捐给了教育事业,因此,多年来他一直清贫。我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此生当舍。 
                  
 8、释延教:大学毕业教书,60… 。 想看书来
 俗名陈传学,1936年生于北京
采访时间:2001年10月21日深夜
采访地点:嵩山少林寺释延教禅房
当天下午,在少林寺的一个大殿前小憩,看着夕阳落下的山寺美景怔怔出神。这时,一个老僧进入了我的视野——他修长的身躯,配着一件绛黄色的大氅,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耐看,他似乎也在看夕阳,神情专注的样子。我猛然想起卞之琳先生的那首短诗——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一种绝美的境界。
我们走过去,双手合十。那老僧冲我们笑了笑,还礼,简单地问了几个问题,方知这就是方丈曾向我们提起的延教法师。我递上名片,上面的字太小,他对着夕阳仔细看,口中念念有词:官园儿,噢,是官园儿……你在官园儿上班?我点了点头,一面欣赏着他那双传神的眼睛和他那字正腔圆的北京土音。他说,他小时候就在官园上学。
当晚,我们去他的住处聊天。
他的禅房布置得很整洁,一个硕大的烧开水的壶正咝咝响着,“呆会儿水开了,咱们喝水”,他请我们坐下,开始聊天。我们的谈话从官园开始,说到他的小学,我们却没有概念,他拿出一张纸来画着,上面不一会儿就标满了诸如青年宫、儿童中心一类的地名,“我就在这儿上小学”,他所说的“这儿”早已换了主人,现在是一处商品房。“噢,是这样的,变化不小”,他淡淡地说。
他是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一直教书,是中学的高级教师。哪所中学,他不肯说。他60岁的时候来到了少林寺,确切地说,是退休以后。他说,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要想入寺也不是太简单,考虑的事情太多。由于自己有固定的工作,所以要想离开单位,必须等到退休,这样才能保证无后顾之忧。如果自己着急,非要急着来少林,那只能办理辞职,这就意味着你的工资、你的退休费和福利都享受不了……
何必在乎那么多呢?出家人应该是四大皆空的。我故意给老人家出难题。
当然得在乎了。我出家了,一走了之,让孩子们没地方住,我不会踏实的。
正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
延教法师点点头,说:“是啊,不要认为表面的超脱便可以超越一切,更不要认为在乎一些东西便是世俗,关键看你的心态。永信大师就经常强调这一点,他的《禅露集》很好,一篇小文章,一篇小文章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细看了,比如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的收获是什么,我都做了旁注。你比如说,大师谈到了寺院,他说许多寺院自古至今就聚集了一些知识分子,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从印度来的那些高僧,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学问家,不仅能够把佛经翻译过来,还能把这边弟子们对佛经的理解翻译成梵文。真是不得了!其实想想看很容易明白,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都和寺院有着很深的渊源,你像苏东坡、黄山谷、欧阳修……”
说着,他站起来为我们沏上茶,接着说,“比如他说,‘生活也是佛’,这是非常高明的,让人联想起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聋子’,这句话很重要。一个僧人虽然天天在寺院中,但是他的思想必须和这个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如果说他脱离开我们日新月异而且蒸蒸日上的社会,那他不配是个僧人。我认为永信大师之所以称得上高僧其高明之处也正在此处。那些躲进山林、一味追求闭关修练、满嘴佛语的人并不一定是高僧。能跟上时代,能推动社会的前进的人才是高僧……”
老人声情并茂地讲着,却不断地咳嗽,我给他倒水喝,并从身上掏出金嗓子喉宝给他,他说,不行,这药治不了我的病,我的病严重着呢,说着,他给我看了一个小药箱,里面是配制的蜜丸。他说,我确诊是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也就是说肺有问题了,如果一个健康的肺可以打100分,我的肺现在只能打70分了,所以我用比较好的中药来维持,可以保持70分的水平,如果停了药,就慢慢会降低到65分、60分……最后不及格,就完了。他把自己的病用这种方式表达,体现了他曾经做过数学老师的“职业病”。
说完,他很温和地冲我们笑笑,说,你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尽量别抽烟,少喝酒,多喝茶,还要喝好茶。瞧,我是不是有点罗嗦了,上了年纪都这样。
夜已深,老人倦意全无,但是咳得却越发厉害了。实在不忍心多打扰,便提出告辞。老人也没有挽留,撩开帘子送我们到门外,说,有缘的人还会相见。 
                  
 9、释延藏:一句话方丈收他为徒…
 晚清名臣左宗棠将军七世孙,湖南湘阴人
采访时间:2002年3月25日下午
采访地点:北京月坛南街大取舍茶艺馆
在少林寺的时候,听永信大师说他有几个徒弟在北京读书,而其中有个叫延藏的法师,着实了得,据说他同时在读着几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而且并不完全是与佛教有关的专业。这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兴趣:少林寺以武术名扬天下,而禅学又是远离文字的,为什么延藏还在读这些不相干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