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已成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已成魔-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后,他又沿那条通往深水谷的山道驰骋,跃下山坡,来到了那座土庙。

    就在此处,陆彦曾偶遇藏地泥佛,明白大小魔境和心极之事,还得到慧识灵草,学会中两道修炼法门。

    实则一切,皆因陆彦不幸摔落此处,又偷吃藏地泥佛摆在庙内的水果起始,他亦答应藏地泥佛,日后会奉上更多水果补偿,故才今日特意来此,便是为了兑现诺言。

    轻轻步入土庙后,陆彦又见到那个宽大的香炉,只是炉内并无残烟,看似已很久无人到来。

    他也不管太多,直接将水果摆在蒲团上,随即转身准备离去。可就于此时,他发觉蒲团底下似乎有样东西,显出一个边角。

    陆彦颇感好奇,直接将那物事取出,拿到手中一看,居然是本破损的书籍,但却令他心头一惊。

    原来此书不是其他,正是陆彦曾翻阅过一晚,又被藏地泥佛收回的那本!
第四十五章 一骑绝尘
    陆彦万没料到,藏地泥佛抄录的这本,竟神奇地出现在此处,静静等候着他!

    翻开一看,便见书内洋洋洒洒,如先前所见那般,记载了雾山老丑对于心极、道境、武境的诸多见解和诠释,还附有修炼法门。

    这本著作,曾被藏地泥佛捧为至宝,但此刻却被放于庙内,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藏地泥佛心知陆彦会来,特意馈赠于他,作为陆彦远赴郦京的送别大礼。

    也即是说,这段时日于青潭镇发生的一切,恐怕都在藏地泥佛注视之下。陆彦如此想道。

    当明白藏地泥佛用意后,陆彦将轻藏于衣内,一旦拥有这本奇书,日后修炼之途,显然不可限量。

    出土庙后,陆彦跪地拜了两拜。一拜,是为了感激藏地泥佛对于他的慷慨之意,另一拜,则是为了与藏地泥佛道别。

    无论是青潭镇的亲朋好友,还是那神神秘秘的藏地泥佛,都对自己充满了期待和照顾,陆彦越来越是觉得,此次郦京之行,肩上所抗的担子实在太重。

    离开土庙后,陆彦一路向北,而后又转途去往景阳镇。因为在景阳镇,也有一些要事去办。

    很快到景阳镇后,首先,他通过打听,奔去了那曾为了搬去北方,而后摆下拍卖大会,拍卖三块玄石的王福禄大财主家。也就是在那次拍卖会上,苏芷娟以她的“龙焰”耳环,替自己拍下了“痴虎意”玄石。

    当得知王福禄一家还未离去时,陆彦心中一阵欣喜。今日他来,正是为了苏芷娟的“龙焰”耳环。

    推开一扇朱漆大门后,陆彦顿见前方显现一个宽敞庭院,院内亭台楼阁、桂馥兰香,墙柱之上,均是雕龙画凤,显得气派十足。一看便是大户人家。

    在管家带领下,陆彦一眼见到了王家公子,即主持拍卖会的王安康,当见陆彦时,王安康也顿觉有些眼熟。

    “小兄弟,你不就是……”

    “嗯,是我,当初拍下了那块‘痴虎意’玄石,今日我来,有事要和你商量。”陆彦不打算多啰嗦,开门见山道。

    说话间,他已取出了那块孟头领赠送的翡翠鱼珠。

    就在来景阳镇之前,陆彦已寻人对翡翠鱼珠作过估价,它的价值,更要胜过苏芷娟的“龙焰”耳环。

    “小兄弟,你的意思?”王安康望了望陆彦手中的翡翠鱼珠,疑惑问道。

    ……

    当陆彦走出王家时,他已成功用翡翠鱼珠赎回了苏芷娟的“龙焰”。

    对于他而言,此刻苏芷娟的一切,似乎都是无价的,甚至可以用命相拼。

    只须将“龙焰”带在身上,就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直至把它交回到苏芷娟手中。

    临出发前,陆彦索性在镇上骑马飞奔,来到事先打探好的一处器具铺,买下一件玄甲。

    若不镶嵌玄石,这件玄甲,不过是件寻常软甲,无甚价值。故和玄石相比,玄物显然廉价不少。

    但只须将“痴虎意”嵌入到此玄甲的凹槽内,此件玄甲,即成为了价值连城的“痴虎意甲”。

    就在陆彦把“痴虎意”嵌入后,玄甲上瞬间产生了虎纹般的火红色条纹。陆彦早先亦了解过,“痴虎意甲”非但抵御力惊人,穿上后身法变得灵敏快捷,最为难得的是,还可抵挡道术。

    想要通过琵琶古道,就必要有件防具护体,更何况是这件“痴虎意甲”,陆彦顿时安心不少。

    了结完一切,陆彦终于策马奔腾,出了景阳镇,去向了琵琶古道。

    到达琵琶古道后,顿见前方一路荒山枯叶、地势险峻,他觉得似有无数流寇盗匪、恶鬼猛兽,正于前方等候。

    自小开始,陆彦就知琵琶古道上危机重重、罪恶滔天,道路又极是崎岖,且最终还要翻越少年山,方能到达北方霁州。

    “朝求米,暮求面,牵儿儿,转群山,日日行走琵琶关,如何翻越少年山……”

    不经不觉间,那首当地孩子几乎个个都会,名为的童谣似乎在他耳边响起。

    暂别了,青潭镇!

    随即陆彦一声吆喝,黑鬃马在嘶鸣中又发力奔腾起来。

    朦胧中,太源道、郦京城、四大道会、孟头领等等,仿佛赫然显现,近在咫尺。

    而最后浮现眼前的,却是苏芷娟温柔、悲苦的倩影。

    “娟儿,你等着,我陆彦说到做到!”陆彦再一次坚定信念,沿着古道,迈入了一片荒林当中……

    (第一卷完)

    --------------------

    (各位读者,应该说,各位亲爱的朋友,到此为止,本书第一卷故事已告一段落。无论成绩如何,好与不好,总之本书是我耗费大量精力的心血之作,远远超过了以往所写的任何一本书,做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大纲、资料摘抄、以及其他方面的记录等,规模大到都是超乎我动笔之前的想象。所以能够一路陪伴并看到这里的朋友,也希望能继续支持,毕竟整体而言,第一卷的故事不过是个引子而已,我也能保证,之后故事将为精彩爽快。在此期间,你们的每一个点击、每一票推荐、每一个收藏、每一次打赏,对我来说都尤为重要,是我灵感和动力的来源。不论怎样,我必以实际行动来酬谢各位,拼尽我的全力,为大家带来一次完美旅程!)
第四十六章 武皇伏屠
    郦京城,伏太师府。

    就在暗淡空旷,阳光并不很足的前厅内,一名高大雄壮、神采焕发的武者,正稳坐高椅,手摸胡须,似乎在沉思什么事。在他身后,还刻有一大大的暗金色“武”字,显有豪气盖天之感。

    此人双目炯炯有神,面如巍山般肃然沉稳,仿佛一站至他身前,便可感到一股摄人心魂的压迫力。

    他正是目下整个朝廷中,最具权势之人,同时,也是当世十大天命中三皇其一的“武皇”伏屠伏太师!

    自七十年战乱起始,伏屠就异军突起,相助当时“殷军”,凭着一身精湛武艺,以及行军作战之法,吞并了包括先朝大秦在内的各种势力,攻下广袤疆土。足可谓战功赫赫、战果累累,实属首席开国功臣!

    除武道修养外,他深谙韬略、知书达理,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谓文成武德。故开国不久,他就从边关大将升任朝中太师,掌管文事,辅佐皇帝治理朝政。

    太师既为三公之首,虽是虚衔,但位高权重,历朝历代,多为死后追谥。伏屠时年方五十三岁,就得此封号,前无古人,后也未必有来者。

    他并非王公贵胄,甚至未被封侯授爵,但如今却一手遮天,掌控着朝廷命脉。朝中人人敬畏,就连当今皇上,都须万般忍让。

    随着脚步轻响,一名身穿大红布衫,手持拂尘的老者,正从门外挪步入内。他步伐极快,步子却又不深,花白头发,身材消瘦,好像随时便要倒下似的。从形貌来看,显然是名宦官。

    “李公公,如此匆忙,何事?”伏屠问道。

    此人正是伏屠心腹,也是伏太师府的管家,李佑宝李公公。

    “禀太师,在外有三人,号称来自边渡的武僧,指名道姓说要见你,声称有要事商议。”李佑宝年已花甲,却嗓音尖细,直如少女一般。

    “边渡?武僧?”伏屠微微一愣。

    李公公嘻嘻一笑,又挪步上前,在伏屠耳边低声一语,伏屠当即双目圆睁,心下一惊。

    “让他们进来!”

    过不多久,三名身穿半裸僧服,肤色黝黑、高高瘦瘦的武僧,大步踏入,来至伏屠身前。

    “请问三位大师法号,大师等三人,可是侉泰族后裔?”伏屠当即问道。

    在天殷朝前,也就是七十年战乱期间,曾有一小国名为边渡,由侉泰族统领,后被“殷军”霸占,将侉泰族驱逐出境。过去的边渡国,也即当下的莽州。

    “正是……”三名武僧同时两掌合十,神态恭敬,“吾等自边渡国一败后,退居南海之岛,号为边渡部落,今日前来,因有一事与太师商议,事关吾国复辟大计。”

    “不过……”未等伏屠回应,另一名武僧突然踏出一步道,“常闻伏太师人称‘武皇’,于武道修为,已出神入化,为辨真假,还请恕罪!”

    言罢,那名站出身的武僧忽地结起手印,而后上半身躯体竟一阵膨胀,甚至还发出“咔咔”声响,瞬息间,他上半身急剧扩大,整个半身,竟成了一五六人高,燃烧着黑紫色火焰的恶魔形态。此恶魔形态,为古代武士般模样,手持两把大刀,眼鼻口耳中,皆冒着团团黑气,威势凌人!

    几乎于同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