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璋捋了捋颏下三缕长髯,沉吟片刻说道:“我军人数跟对方差不多,又是奔袭,莫如先原地结阵,等唐军来攻,见机而行。”
黄巢哈哈大笑,“哈哈,军师忒也谨慎了。面对顽贼,就该一鼓而灭。敌人是步兵,我就用精锐骑兵先把它冲散,然后大军猛攻,迅速把它打败,这样既使伏兵出来,又能奈我何。”说完忽然大吼一声:“朱阿三。”
“在——”如同晴空里打下一声惊雷,后面十几米一匹黑马猛的窜前,不待黑马停稳,马上一人黑铁塔般跳了下来,顺势半跪在黄巢马前,砸起一片尘土。
黄巢低头含笑,说道:“朱将军,老听你平时夸下海口,说你麾下的五百飞虎铁骑。莫不以一当百,面前大概有两万唐步兵,你敢不敢带队把他们冲散。”
这叫朱阿三的将军本名叫朱温,三十不到的年纪,此时也不多说话,只大声的应了句:“得令。”
黄巢更探低了身子,正色道:“朱将军不可大意,要知道领军的敌将可是被称为天下猛将的梁瓒。”
朱温仰头打了个哈哈,天生的骄横气焰爆发出来,藏都藏不住,“哈哈。。。俺朱阿三喜欢杀的就是猛将。”说话间,眉间额际尽是凶悍之气。也不再多说,转身上马,摘下一柄六十三斤的狼牙棒,通体乌黑,上面狼牙森然交错,斜举刺天,口中喊道:
“黄王有令,是飞虎骑的好汉,给我冲啊——”
喊罢,一马当先,风驰电掣般的向前冲去,紧随其后的五百铁骑象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插入敌阵之中。几百人的冲锋望上去竟有着千军万马的奔腾之势。所到之处,喊杀声、惨叫声、战马嘶鸣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爆起的血光如朵朵红花在灰暗的天空下一团团的绽开。
说起朱温的飞虎铁骑,当真是非同小可。他专从家乡人中挑选身高体壮,悍不畏死的猛汉,全都穿着皮甲,全身上下涂成血红,一律配上狼牙大棒,精壮的重装健马,马头至马尾披挂着三层牛皮,中间夹裹一层锁甲铁片,普通长矛、弓箭不能穿透。冲锋陷阵从来有进无退,如同黄巢军中一枚锋利无比的獠牙。
黄巢看着被冲散的唐军,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跟身边挥旗小校平静的吩咐:
“击鼓,全队冲锋!”
第二回 豺狼在邑龙在野(1)
第二回 豺狼在邑龙在野
黄巢在信州一举歼灭唐军三万主力,活捉信州节度使霍建德,梁瓒只身逃走。接着,黄巢又派分队向西攻取江西吉安、赣州、波阳等地。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也就二、三个月的时间,几百里的江西半壁易了手。消息传来,江南各州、县官员无不惊恐万分。高骈听到消息更是震怒,此时他正坐镇扬州,召集各路人马编组###大军,筹划进剿方略。没想到黄巢进了江南动作如此之快,先在官军势力薄弱的江西捅了几刀子。更没想到信州节度使霍建德立功心切,举兵冒进,不但本人身陷贼手,更葬送了江西仅有的三万精锐。如果不是这样,黄巢也不敢在江西以西肆无忌惮的用兵,吉安等地也不会这么快的陷落。所以,对于霍建德的被俘,高骈一点都不同情,反而上奏朝廷严究其责任,同时也把自己洗刷的干干净净。
此时,江西以东至浙江一带也不太平,流窜着几支小股造反军,特别是王仙芝的余党曹师雄兵力有万数较多,趁乱之际,打家劫舍,攻占小县,虽然是星星之火,烧不死人但能燎伤人,更增添了江南的动荡不安。不过,高骈最关注的还是黄巢大兵团的动向。信州之战后,巢军有三条作战方向,高骈只希望是其中一条,那就是黄巢接着向东,奔浙江而来,如果那样,他高骈将亲带大队迎击,一举破贼。
这么盘算着,一方面派出探马密切打探黄巢动向,一方面向各州县下达公文,责成各地方官员即刻组织土团(民兵组织),本地危险时固城自保,本地安宁时增援官军。
与此同时,朝廷也下了新旨意,给予刺史级的地方官一定的用人权:根据需要,可以任命八品以下的武官,事后上报即可。
别的州县都是收到一份公文,但江南重镇杭州却收到了两份,还有一道是高大帅特别发来的军令。杭州刺史(州长)董昌拿着这张措辞严厉钤着朱红都帅大印的军令犯起了踌躇。
位于西湖边的杭州始建于商代,传说大禹治水曾从此过江,所以最早时又被称为禹杭。杭州城三面云山,中涵碧水,一条大江穿城而过,风景绝美,物产丰饶。唐中期以后就是“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的繁华之地。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也是巢军觊觎的肥肉。所以,高骈也特别不放心,在正式公文之外,又发军令,严责董刺史“守土重任,不得玩忽,旦有差池,绝不姑息。”
刺史董昌是个两榜进士,心中装满了辞章歌赋,世事经济。本人尚能清廉自守勇于任事,是江南有名的能吏。又正逢贼乱,于是书生带兵,兼了杭州练兵使的差事。无论从任何角度讲,对高骈的这道军令都应该不折不扣的执行。不过,毕竟是读书人出身,纸上兵法可以下笔千言,但一到具体的东西——如何招兵练兵带兵组队?如何筹划军需粮秣器械马匹?董刺史就有一种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按杭州城的规模和战略位置,召集二万人马也不算多。但当下,拢共才有官军一千余人,且多是老卒弱夫。江南承平日久,这些兵从没有上过战场。现有的几员将佐平时吃肉喝酒倒也都不含糊,但说到带精兵打硬仗,董昌先在心里给他们判了个“否”字。所以,此时拿着这道关系杭州安危和自己身家性命的军令,董昌的眼前就像看着西湖的晨雾,白茫茫一片之外还是一片白茫茫。
看着刺史大人紧皱眉头在大厅里蹭圈转驴,一个幕僚赶紧凑上前安慰。
“其实大人并不用这么担忧,您就抓个总,具体事宜分派下去就行了。”董昌心里正冒着火,一改平日对下属温文尔雅的亲和态度,白了对方一眼,“这还用你说吗?就是没有得力的将佐可以分担。”说着又叹了口气。这幕僚平时也对杭州城里那些大马金刀耀武扬威的将校们看不顺眼,正好趁机出了个主意,“大人,属下倒有一个想法。”
“说。”董昌道。
幕僚躬了躬身,“属下记得古人一句话,‘荆棘之中多有虎狼,乡野之间多有豪强。’逢此乱世,大人不如广招四方勇士贤人,为己所用。说不定此时乡间,就有乐毅穰苴之辈正翘首以待大人的召唤呢。”
董昌眼角动了动,犹豫的说:“倒是个好方法,只怕缓不济急。”幕僚见刺史大人首肯了他的建议,胆子也大了起来,说:“大人此言差矣。当然招贤的时候这边该做的也同时要做,更何况,”这幕僚忽然放低了声音,近乎耳语,“属下以为黄贼之乱也不是一时半晌能彻底剿灭的,招到贤人略加历练,今后就是大人得力的左膀右臂。”
董昌又蹭了几圈,微微颔首,脸色慢慢好看起来,转过脸来正对着幕僚问:“就依公之意,请问该从何处措手?”幕僚笑了笑,“属下以为可以先设擂台比武?”
“好!”
董昌不愧有能吏之称,办事效率很高。当天下午城内城外四处就贴满了告示,第二天,附近县镇也此办理。当地人本来就是爱凑热闹吃茶聊天,又碰到这种百年不遇的新鲜事,没过一、二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连洞里的耗子都捡了好几耳朵去。
第五天,刺史衙门前。一大早就人声汹汹。
旌善亭前搭起了一座高高的擂台。擂台边各立着一块二丈高的褐红色的木牌,木牌上酣畅淋漓的浓墨大字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为国求贤。”下联是“杀敌立功。”原来这就是董刺史特设的擂台,要招四方的英雄豪杰,打擂最终获胜者将授予校尉之职。协助练兵守城。
一时间,方圆几百余里自以为有些功夫的乡野豪强纷纷赶来,要在这里一争高下。毕竟如果打赢,就能从一介草民摇身变得朝廷的正品武官,这在当时还是前所未有的好事。
擂台下里三圈外三圈的站满了人,挤得密不透风,全都鸭颈伸成鹅颈长的掂脚观看,啧啧的赞叹声和惊叫声不时响起,交错纷杂。圈外有个矮胖子,个子太矮看不清楚,几次侧身往人群里挤都没有成功,只得原地不停的蹦跳,一眼一眼的朝擂台上看,那样子比打擂的人还辛苦。
此时,台上两条大汉酣斗正急,一个黑衣,一个朱衣。那朱衣大汉,身高九尺,赤红的脸膛,宽鼻大耳,两道粗眉斜插入鬓,一双豹眼炯炯有神。随着每一个动作,臂上肌肉虬结跳动,甚是雄壮。
只听的一阵阵叫好声,那朱衣大汉似乎没用太多的力气,已把对方逼到角落,黑衣汉子实在差的太远,告饶道:“不打了,老子认输了。”
朱衣大汉嘴角狞笑,“认输了还敢称老子!咱俩只能有一个直着下去。”一声叱喝,闪电般飞起一脚,将对方踢出台外,人群惊慌散开处,那黑衣大汉已经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了。
“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回 豺狼在邑龙在野(2)
叫好声响成一片。人群中有人喊着数字:“十三个,十三个。”
原来就这一会儿功夫,朱衣大汉已经踢下了十三个对手,只见他兀自傲立在台上,脸不红,气不喘,满脸凌厉的神情,冷冷朝台下看着,等着下一位挑战的上来。
人群中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面如白玉,气度温雅,一双丹凤眼清光澄澈,看年纪二十出头。此时已经兴奋的满脸放光,手舞足蹈,学着台上大汉的样子也飞起一脚。谁承想,这一脚惹出了祸端:正不偏不倚的踢在前面一人的屁股上。
前面那人猛一回头,一脸恶狠狠的凶相。书生大感歉意,忙不迭深施一礼,口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