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懿旨的行为。



  以慈禧的精明,立刻便明白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然关卓凡回护自己的一片苦心,都会变作无用!



  于是第二天, 便有一道八个字的懿旨从宫中发出来。



  “着查看安德海家产。”



  *



  *



  查看家产,约略等同于抄家,但其中亦有微妙的分别。是单单查看记档,还是立予封存,还是没入官库,或是以后竟可以蒙恩发还,这得看犯事之人的具体情形而定。



  像安德海这样的情形,明眼人都知道,此乃死兆是也,小安子完了。



  对于抄家这种好差使,关贝子实在是“不胜心神向往之”的。想当初韦小宝韦爵爷怒抄鳌拜府,身上穿的,手里拿的,怀里揣的,真是满载而归,据说还可以趁机调戏一下鳌公爷的几个小老婆,那是何等风光快活之事?



  然而关贝子国家首辅,带了人去抄一个太监的家,那也未免太给犯人面子了吧?再说安公公的两个媳妇,都是使钱买来的,到底都还是好人家的女儿,虽然说两个黄花闺女嫁给太监做老婆,不免令人嗟叹,但若说关贝子起了什么不轨的意思,那真是绝没有的事儿。



  于是关卓凡也只是密密嘱托了一番,便自静候佳音。果然,还没近晚,抄家的单子便呈了过来,光看那十好几页纸,就知道非同小可。



  仔细看下去,不由骇然,其中铜钱一项,竟有三百多万枚,也不知堆这么多在家里,嫌不嫌累赘?最后连着金子银子一起折算,浮财总计近百万两银子之多。



  关卓凡实在出乎意料,他一直有这么一个印象:连慈禧花钱都做不得自己的主,底下一个太监,能有多少生发?而且,祺祥政变至今才几年,安德海怎么就能攒出这么一大笔钱财?他哪来的这么多门路?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另外两样。



  一是从安德海家的库房里,抄出了不少御用的物件儿,贵重的如字画、滦金自鸣钟、珠宝首饰,便宜的连茶碗汤匙也有不少。这个不消说,是安德海跟小成子一起捣的鬼,已经被转手卖掉的,还不知有多少。



  这是安德海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



  另一个,是安德海那个叔叔安邦太所做的《京师异闻录》,稿子厚厚一叠,每页都是清一色的小楷,倒是工整得很。



  “老吴,他人呢?”关卓凡问道。



  抄安德海的家,是由刑部和内务府各派一名司官带队,而刑部的这一位司官,叫做吴天乐,是关卓凡在城南马队当差的时候就认识的朋友。老吴当年只不过是一名六品的吏员,律例精熟,那一次关卓凡在家里设宴,被二哥卓仁打上门来,关卓凡还曾向他求教该如何办。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关贝子的蹿升,老吴也春风得意,先是升了员外郎,不久又升了郎中,最近更不得了,派了秋审处坐办的差使,堂皇跻身“八大圣人”之列了。



  秋审处是刑部最重要的部门,既主管秋决,也主管直送刑部讯办的罪犯;设坐办八人,都是从各司精选出来的资深郎中、员外郎,个个胸中藏了几千个案子,大清律熟得透透的角色,人称“八大圣人”。



  坊间都说,“八大圣人”不但深通律例,且守正不阿,如果与律例不合,就算皇上、太后的意思,也照驳的。



  “回贝子爷的话,”吴天乐恭恭敬敬地说,“他是安德海的管家,自然是由刑部拘审。”



  关卓凡心想,正主安德海已经关进了敬事房,他的三驾马车里面,明山和安邦太是刑部关了,还差一个小成子也快了,单是盗窃宫库这个罪,他就吃不起。



  “嗯,”他微微一笑,在那迭厚厚的手稿上拍了拍,递回给老吴,“还是要秉公审理。”



  “请贝子爷放心,自然是秉公审理。”老吴躬身接过手稿,很肃穆地答道。



  安邦太的案子,跟明山不是一回事,刑部只派了一个主事,审起来亦快得很,最后报上来,拟的是窝藏赃银和强娶民女这两条。



  审完的案子要定谳,需过秋审处“八大圣人”的集议。安邦太这样的案子,照说把案卷粗粗一览,点点头就过去了,可是这一回,吴天乐有话说。



  “强娶民女这一条,我看可以划去。”他不以为然地说,“第一他安邦太不是正主,不过是替着操办,第二是兑足了银子,两家愿意的。强定这个罪名,于律例上面说不通。”



  他的话是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安德海倒了霉,审案的主事就不免揣摩上峰的意思,定得重了点。现在老吴这样说,是秉公办理的态度,其他七位,当然也没有异议,于是安邦太这一条强娶民女的罪名,算是免掉了。



  “倒是这部书……”吴天乐翻开那本《京师轶闻录》的手稿,一边翻页,一边提起笔来,毫不客气地开始在上面划杠杠,一共划了七八条出来。



  “诸位请看。”他把挑出来的手稿,分给其余的七个人。大家被他这个举动弄得有些惊奇,待到看过,见划出来的那几条,写的都是诸如“某年某月某日,圣母皇太后归宁”,如何华丽,如何热闹,又或是“正月二十九颁赏,太后赐某王爷貂裘一袭”,如何珍贵,如何漂亮之类的东西。



  “老吴,这是……”忽然有一名坐办,明白了他的意思,倒抽一口凉气说道。



  “不错,”吴天乐把两根枯瘦的手指用力点在案子上,断然道:“这是私做起居注!“



  *



  (今天一更,见谅。)



  *RS
第一百章 尘埃落定
  所谓起居注,是记录君上言行的一个东西,最初的本意是为了对君上的监督,由那些直笔如铁的皇家史官来撰写,连君上本人都是不得与闻的。不过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一种档案文件,也就是所谓“记档”,以便将来有什么事,可以核对查实。于是有的事情,君上可以吩咐一声“不记档”,就不会在史料中留下痕迹。



  由此可见,民间私做起居注,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一来是怎么可以让老百姓对皇家的行事了如指掌?二来是民间的记录,或是多有不确,胡乱编排,迹近稗官野史,或是不懂得将皇家忌讳的事情隐去,因此一旦流传,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这样的事情,放在从前文字狱之风最盛的时候,是可以掀起腥风血雨的,就算是现在,虽然许多事情已经弛禁,也免不了杀头的罪名。看来安邦太到老也混不上一个秀才,不是没有道理的,实在是见识太过浅薄,怨不得考官有眼无珠。



  不过要定这个私做起居注的罪,也不是没有疑问——其他的七个“圣人”都在想,一部十余万字的手稿,涉及此项的,不过七八条,百余字,据此就要定这个罪,略有勉强之感,未见得就是“秉公办理”的态度。



  可是还有另一条,也是人人都意会得到的——安邦太一个乡下土佬,进城没几年,有些宫里的事儿,哪能知道得这样详尽?自是安德海回家的时候说出去的!



  有此一念,便人人都不肯开口反驳了,彼此相视,缓缓点头。同时人人也都明白,安德海这一回是死上加死,绝无活命之理了,因为无论做君上的再怎样宽容,也决不能容许一个太监把自己的宫内之事拿出去搬弄。



  再过两天,这几件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勾连,实际上却是一脉相承的案子,陆续都有了结果。



  李开山,斩立决。



  安邦太,斩立决。



  成方忠,交内务府慎刑司,杖死。



  安德海,交内务府慎刑司,杖死。



  侥幸活下来的,是明山。到底是旗人的身份,而且除了“贪脏不枉法”一条外,竟然没有别的律例可以拿来对付他,只好按罪加重一等,做成流刑,发往打牲乌拉充任旗丁。



  *



  *



  打牲乌拉府在吉林,设一名梅得章京统管,是内务府的属下。这里的旗丁,叫做“乌拉牲丁”,都算是皇家的包衣奴才,是要出力气干活的,苦得很。



  可是在明山而言,这已是喜出望外的事情——眼见得自己那几个狐朋狗友的惨状,想想关贝子这样酷烈的手段,早已是心胆欲裂,恨不得插了翅膀,快快从他的眼皮底下逃开,因此圣旨一下,由刑部的两个解差陪着,到家里取了衣物行李,指了一名长随,便反过来催着解差赶紧上路。



  “你到了那边儿,千万保重好自己的身子。”明山媳妇眼泪汪汪地说道,“早一点儿回来。”



  这句话,没有说错。明山媳妇虽然到现在还是糊里糊涂,但对于丈夫的手段,还是有信心的。到了吉林,只要过两年事情平静了,多花些钱,终归是可以回得来的,以往有多少例子在那摆着呢。



  “你放心吧,”在媳妇面前,明山旗下大爷的派头又上来了,“叫文贵别忘了把我那床狼皮褥子也带上。”



  待到一切打点好,一行四个人便出了门。行李很是不少,有大车拉着,人却是步行——毕竟是解犯,在城里怎么也不敢坐车的。直到向北出了安定门,四个人纷纷上了车,明山这才透了一口气。



  “这个把月,倒是要辛苦两位兄弟了。”明山笑着说道,“天时冷得紧。”



  两名解差,自然都是塞了银子的,一出城门,立刻变得殷勤起来,跟伺候他的长随文贵也差不了多少。



  “明老爷,这是哪里话!”一名解差献谄地笑道,“您老的手面儿,京城里谁不知道?我们哥俩能伺候您这一段路,那是福分!”



  出了京城,再无担心,明山的心里舒畅的很,一路慢慢行去,第一天歇在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