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春秋第五部(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春秋第五部(完)-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回,周简王听懂了。
  按理说,这年头有人愿意来学周礼,周简王应该非常高兴。事实上他也确实有些高兴。不过呢,他不想答应吴王寿梦的请求,原因很简单:这里都是天子之礼,给这蛮夷国家学去了,到处乱用,岂不是要闹出笑话来?
  再者说了,教给他们天子之礼,不就等于承认他们也是王了?
  所以,周简王说了:“伯父,说来惭愧,自从我们从西边搬过来之后,周礼就不全了。伯父要看,我们当然很高兴,可是怕伯父看不全。这样好吧,周礼最全的都在鲁国,伯父不如再走几步,去鲁国看看。”
  周简王把吴王寿梦推到鲁国去了。
  吴王寿梦以为周简王是好心好意,也没多想。第二天,吴王寿梦前往鲁国去了。
  
  ——野蛮人的烦恼
  鲁国这时候正是鲁成公,见吴王寿梦来了,也非常欢迎。
  两国国君亲切会见,连比划带说,勉强也能沟通。
  “我有一个梦想。”吴王寿梦的梦想又来了,当时把自己想看看周礼的想法说了一遍。
  “嗨,你已经看到周礼了啊。”鲁成公心说你这土包子什么都不懂啊,周礼是随处都在的啊,“我们接待你,包括现在吃饭等等,都是遵循周礼来的。等一会还有音乐舞蹈,也都是按照周礼来的。周礼,就是贯穿在每时每刻的行为规矩啊。”
  “噢。”吴王寿梦恍然大悟,看看周围,井井有序,再回想这一路,人们都很有礼貌,很有规矩。“周礼真好,看看我们吴国,没什么规矩,简直就是一帮乌合之众,盲流。”
  吴王寿梦喜欢上了周礼,于是,鲁成公安排季文子全程陪同吴王寿梦,详细介绍周礼并进行演示。
  “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吴越春秋》”寿梦感慨,他已经迷上了周朝的东西。
  寿梦非常高兴,提出派人来鲁国学习周礼的请求,鲁成公当即答应,心说这年头中原正宗都他妈不把周礼当盘菜了,还就是楚国感点兴趣,现在吴国这个野蛮国家自己送上门来,真是太好了。
  野蛮国家向往文明,文明国家糟蹋文明。
  历来都是这样。
  双方就这样达成了一致,吴王寿梦得到了他梦想中的东西,而鲁成公得到了现实中的实惠:吴国将会向鲁国赠送大量礼品作为学费。
  “大兄弟,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问问你。我单知道我祖上是从周朝过去的,可是传了这么多代,当时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真弄不清楚,你给我说说?”吴王寿梦又提出一个要求,吴国没有史官,他弄不清自己的祖先是怎么从西边跑到了东边。
  鲁成公也不太明白,于是把季文子找来。好在季文子学问比较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了一遍。
  “这么说,我们吴国是正宗华夏?哈哈,狗日的楚国人真牌潮(吴语,丢人),还说我们是蛮夷,想不到老子才是正宗文明人啊,哈哈哈哈。”吴王寿梦哈哈大笑,满嘴脏话,听得季文子直皱眉。
  鲁成公倒不觉得什么,反而觉得这个八杆子才能打到的亲戚直爽得可爱。
  骂完了楚国人,吴王寿梦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
  “大兄弟,听你们刚才这么一说啊,我就知道我们吴国嫡长子继位的规矩是怎么来的了。不瞒你们说,我有一件事情正发愁呢。”吴国人直性子,说话不带转弯的,吴王寿梦刚才还挺高兴,转眼之间竟然开始发愁。
  “有什么发愁的事情?”鲁成公问。
  “我遇上咱们老祖宗同样的问题了,我现在有四个儿子,都不错,可是这个小儿子我最喜欢,也最看好,我想让他继位,可是又不好改规矩,你们替我想想办法。”吴王寿梦说,原来,他也想把王位传给小儿子。
  吴王寿梦一说,鲁成公和季文子想起来了。吴王寿梦是带着的小儿子季札来的,大家都见过,对那个小孩的感觉就是乖巧得人见人爱,小孩不仅长得皓齿明眸,聪颖机灵,更难得的是彬彬有礼,举止得体,完全不像是一个来自野蛮国家的人。
  “嗯,你家小王子真的招人喜爱。”季文子忍不住说了,他不喜欢吴王寿梦的粗鲁,但是真的喜欢季札。
  尽管大家都喜欢季札,可是说到正题,却没有人支持吴王寿梦的想法。
  “唉,我的儿子要是我祖宗就好了。”末了,吴王寿梦蹦出来这么一句,大家都笑了。大家知道他想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想三个大儿子能主动让位给小儿子。

——野蛮人的客人
  吴王寿梦回到了吴国,很快派出一个“留学团”前往鲁国学习周礼,同时带去了大量的礼物,包括一座铜鼎。这座铜鼎后来被鲁襄公拿来贿赂了荀偃,这是后话(见第四部148章)。这也说明,鲁国人对吴国人不过是虚情假意。否则,岂能把吴王的礼物随便送人?
  寿梦把自己的在鲁国学习到的知识讲给自己的儿子们听,说到老祖宗当初让位的事情,总是深情地说:“看看老祖宗,说让位就让位了,杀杀辣辣(吴语:爽快)。”
  儿子们一开始听得稀里糊涂,听得多了,几个大的就听出话外音了。哥几个对老爹都很崇拜,觉得老爹去了一趟中原回来,变得特有学问特有修养。
  “周礼考察团”很快从鲁国学成归来,按照吴王寿梦最初的想法,就要全盘周化。可是真的把周礼学回来之后,吴王寿梦就发现这套东西太复杂太繁琐。
  “周礼好是好,可是结葛缕兜(吴语,多而乱),太麻烦。”最终,吴王寿梦放弃了全面周化,只是选择了一些简便易行的并且适合于吴国国情的内容进行推广。
  不管怎样,从吴王寿梦开始,吴国重新回到了祖国的大家庭,文化上开始与周朝接轨。
  除了派出留学人员之外,吴王寿梦修建了都亭,用来接待各国前来吴国的人才。如今,苏州有都亭桥。
  
  在吴王寿梦访问鲁国之后的第二年,北方来客人了。说起来,这是北方第一次来客。谁来了?巫臣。
  巫臣干什么来了?
  原来,巫臣拐带夏姬逃往晋国之后(事见第三部第115章),子重子反非常恼火,于是把巫臣整个家族都给灭了,并且瓜分了财产。
  巫臣万万没有想到,为了这个老婆竟然付出整个家族为代价。
  “老婆啊,为了你,我整个家族都完蛋了。”巫臣对夏姬说,他哭了。
  “老公啊,别伤心,想想那些为了女人把国家都输掉的人吧,你这算不了什么,想开点吧。花这么大代价得到我,以后更要好好爱我哦。”夏姬安慰他说,顺便提升自己的地位。
  巫臣想想也是,总的说来,还是很值的。不过,他咽不下这口气,他要找子重子反报仇。于是,巫臣写了一封信让人带给子重子反,信是这么写的:“尔以馋慝(音特,邪恶之意)贪婪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通疲)于奔命以死。”
  什么意思?你们邪恶贪婪,滥杀无辜,我一定要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疲(罢)于奔命,这个成语源于这里。
  巫臣是什么人?有理想有志气有办法有能力的人。
  在听说吴王寿梦访问鲁国的事情之后,巫臣就去找晋景公了,请求出使吴国,联络吴国夹击楚国。晋景公当即同意,于是派巫臣为晋国特使,出使吴国。
  巫臣带了三十乘战车,带上儿子巫狐庸上路了。为了防备路上被楚国人截击,巫臣没有取道宋国,而是向东取道齐国和莒国,沿海岸南下。
  
  巫臣的来到,给了吴王寿梦意外之喜,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原老大会主动派人出使吴国。
  吴王寿梦给了巫臣隆重的欢迎,巫臣是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物,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他的特长。三言两语之后,就摸清了吴王的底牌。
  “土老鳖,容易忽悠。”巫臣为吴王寿梦做了定位,他知道吴王寿梦很急于与中原诸侯交往,很渴望获得承认。
  巫臣首先代表晋景公问候了吴王寿梦,然后说了一堆两国历史上血浓于水的兄弟情怀,说到听说吴王最近访问了鲁国,非常关注吴国的发展,希望能够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大哥国家的繁荣强盛做出贡献。
  随后,双方就国际事务进行了交流,说着说着,说到了楚国。
  “狗日的楚国太傲慢了,蛮夷。”吴王寿梦提起楚国就是一肚子火,嘴上也就不干不净起来。
  “大王,您说得太对了,楚国就是蛮夷。不瞒您说,根据我们最近的情报,楚国正准备吞并吴国呢。而我家主公这次派我来,就是为了提醒您要提高警惕。”巫臣先把自己的祖国骂了一通,然后把话引到了正题上。
  “不怕,吴楚之间山水相隔,怕他们个球。”吴王寿梦没当回事。
  “话不是这么说,楚国灭了这么多国家,哪个不是山水相隔的?何况,吴国腹地都是平原,万一被楚国突破了屏障,岂不是无险可守?”
  “那,那我们也不怕,顶多跟他们拚了。”
  “大王,别这样,有我们晋国在,怎么能坐视大哥国家的危险于不顾呢?这不,我带来了三十乘战车,我家主公说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愿意帮助你们建立军队,教授战法。您也知道,晋国的战术打法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只要我们帮助你们建立起军队来,加上大王您的英明领导和吴国人民的尚武精神,还怕楚国人什么?”巫臣提出了建议,顺便拍了一通马屁。
  吴王寿梦被感动了,血浓于水啊,尽管血的浓度已经稀释到跟水差不多了,可是还是浓于水啊。
  “晋国兄弟的恩情,我们没齿不忘啊。”吴王寿梦表示,他没有想到的是,晋国人来帮他并不是因为他也姓姬,而是想利用他对付楚国人。
  不管怎样,现在巫臣成了吴国的总军事顾问。


——野蛮人的行动
  吴国人此前打仗是不用马也不用车的,自然也就没有战车,甚至连盔甲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是大家手持刀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