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他的生存基础——暴力,被人掀翻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饱经风霜的张学良曾经用他一生的经历对日本的年轻人说:不要相信暴力,历史已经证明,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

  陈友谅率领军队希望能够撤退,他选择的突破口是湖口,但此时的陈友谅不是原来的陈友谅了,他拚死作战,损失惨重,才勉强打开湖口通道。

  此时他才松了一口气,但朱元璋不会放过他。

  朱元璋被陈友谅敲打多年,对他早已深恶痛绝,必置之于死地,率领十余万大军追来。

  陈友谅闻讯,亲自出来站在船头指挥作战,也就在此时,一支冷箭射来,穿透了他的头颅。

  一切就此结束了!

  不对,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做错了吗?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陈友谅的尸体抢回,并带回了武昌。

  至此,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鄱阳湖之战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而载入史册。

  对于朱元璋的胜利,生活在周围的老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释,由于决战的地点在康山,老百姓认为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点选得不好,“猪(朱)见糠(康),喜洋洋”,所以陈友谅才失败。如果陈友谅泉下有知,只怕会气活过来。

  朱元璋并没有放过陈友谅的后代陈理,即使他根本不可能给朱元璋带来任何威胁。斩草固然是重要的,顺便除个根也是必须的。

  至元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亲自赶往陈理所在地,陈友谅的最后地盘武昌督战,主帅张定边不愧是抓住时机的老手,眼看形势不妙,就带着陈理投降了。

  朱元璋终于战胜了这个中国大地上他最头疼的敌人,陈友谅。

  “天下足定矣!”

  值得一提的是张定边,他把对陈友谅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部分履行了他当年结拜的诺言,他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干了朱元璋原先干过的工作,出家当了和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斗气,一口气活到永乐十五年(1417)才死,年一百岁,朱元璋死后,他还活了二十年。也算是给陈友谅报了仇。诸位可以借鉴,遇到恨透一个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时候,用张定边的事迹勉励一下自己,不要生气,修身养性,活得比他长就是了。

  我们回头来看陈友谅的一生,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毫无疑问,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那个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却是当时通用的选择。如果要生存下去,这似乎又是必然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人心。

  但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作尽,却又敢作敢当(后来的朱元璋也没有能够做到),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朝统治,能够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

  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条好汉。

  可惜,在这个乱世里,他只是个枭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有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那个贫农乞丐,他已经成为了地主,他是怎样变成地主的,这其中牵涉到一个封建社会的历史规律问题,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到,此文是希望在轻松之中将明朝的事情和一些制度规律讲述给大家,所以这些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我们也要探讨,这样才能对明朝有一个理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这样的讨论之后还有很多。

  当然了,还是用我的叙述方式,我相信再深刻、抽象的规律和制度分析都是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的。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成功后,那些以平分土地为目标的农民领袖都变成了大地主。几千年来,历史无非是姓刘的地主赶走姓项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杨的地主,从无例外。这似乎是个魔咒。

  要解释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文,文章的名字应当是《论农民起义后土地生产关系的变更与土地契约从属的再分割》,当然了,这样的文章大家有无兴趣看,那是要打个问号的,所以我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

  【地主是怎样炼成的】

  比如一个农民领袖张三,起义后召集了三万人,占据了一块地盘,他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吃饭。因为农民起义军也是军队,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饭,怎么养活三万人呢,这个时候张三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去抢地主家的粮食,但问题在于,地主家也不是银行的提款机,想取多少就有多少,把地主抢光了,吃什么呢?

  地主(这两字要读重音)家也没余粮啊!

  这个时候,张三手中有的只是土地,而所有的粮食都被吃光了,他就必须召集农民,将地分给他们,然后向他们收租,于是农民领袖张三就变成了地主张三。

  而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存在其他的选择,不是做农民,就是做地主,商人固然可以成为另一个选择,但当时商人没有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可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你也不可能到一群饥饿的农民面前要求他们为商人争取权利。封建社会的农民也不可能要求实施资本主义。

  这就告诉我们,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如房地产商一定说房价会不停的涨,电信公司一定说自己的收费很便宜一样。而农民的主张只可能是种地或者收租。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

  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


  第十三章 下一个目标,张士诚!

  在解决了陈友谅的问题后,朱地主向比他更有钱的张地主发动了进攻。

  朱元璋和张士诚可谓是不共戴天,尤其让朱元璋想不通的是,自己并没怎么招惹对方,怎么就把自己当成最大的敌人呢?

  现在陈友谅已经完了,是时候收拾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了。

  张士诚本不是容易欺负的,说来也巧,他的小名也叫九四,与陈友谅的名是传言中来的不同,他的这个小名在正史中有着明确的记载,他打仗和统治地方主要是靠他的几个兄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除了张士信之外,另两个人都很厉害,但已经战死了,现在的吴在花花公子张士信的带领下,已经走了下坡路。

  看来这次再没有天祐了。

  至元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他终于完成了从农民向王侯的转变过程(之前他一直没有封王),事实证明,艰苦的道路走下去,得到的成果也会更多。历史上为了将他与张士诚的吴区分开来,称这个政权为西吴,张士诚为东吴。

  然而有的史料上记载着朱元璋自立为吴王的字样,大家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里自立二字很值得推敲。因为韩林儿此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要成为吴王要经过他的批准,批准后就是合法的,如果朱元璋是自立,明显就是一种犯上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韩林儿的诏书。韩林儿是否心怀不满,不肯下诏书任命朱元璋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至元二十五年,朱元璋在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兵进攻东吴。

  八月出兵,不到半年,便工区了江苏一带的大片地区,如徐州、盐城、泰州等,甚至还包括张士诚原先的根据地高邮。

  眼看朱元璋就要踢开他前进路上最后一块拦路石,与元朝政府决战,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让他惊呆了。

  【意想不到的背叛】

  正在他征战江苏的时候,密探告诉他,他的亲侄子,战功卓著的朱文正已经勾结了张士诚,准备出兵讨伐他。

  朱元璋之前也曾被人背叛过,至正二十二年,大将绍荣和赵继祖密谋杀害他,被告发,朱元璋将其二人处死,至元二十三年,正在与陈友谅决战的关键时刻,大将谢再兴叛变,朱元璋处理及时,将叛乱镇压。

  然而,朱文正的叛变,却让他真正陷入了痛苦中,连自己最信任的亲侄子,得力大将都要背叛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官位。

  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他论功行赏,由于朱文正是他的侄子,立功最大。所以他先问朱文正有什么要求,要封什么官。朱文正颇有些大将风度,对朱元璋说,咱俩是亲戚啊,你先封别人吧,我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朱元璋听了大喜过望,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子真是个人才,识大体,顾大局。于是就把好的位置封给了别人,仍旧让朱文正来守江西。

  他哪里知道,朱文正是跟他客气客气的,就如同拍卖行里的叫价,他是等着朱元璋提高价钱,挽留他一下,说出如你一定不能推辞这类的话,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不抬价,直接敲了榔头。

  成交!

  朱文正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守洪都是我功劳最大,论功行赏却没有我,他怎么想也想不通,整日借酒浇愁,还公然出外强抢民女,卖官赚钱。但这仍然不能让他达到心理平衡,每当他看到那些手下在应天这些富庶的地方耀武扬威,而自己只能守着江西,都会从心底里对朱元璋表示不满。当这种不满到达顶点,他就必然走向极端。

  天下谁还可以和朱元璋抗衡?

  只有张士诚了。

  就在他紧锣密鼓的准备时,朱元璋知道了这个消息。

  他丢下了手中的工作,亲自来到洪都。

  他要清理门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