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等国家便在南极大陆上积极地设立邮局、学校、医院和银行等社会生活设施,即使在南极打电话也要按照“国内标准”来收费。这些国家还鼓励妇女到南极去生孩子,只要孩子一出生就立刻被宣布为“南极土著居民”。至于这些国家在南极大陆上召开国务会议以制造“领地”的粒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南极自从《南极条约》缔结的当天起就对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开放。在条约生效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强了在南极的权力扩张,结果争吵声越来越大,并且分为两大阵营——前苏联阵营和美国阵营。直到1991年前苏联解体,南极大陆上的争吵声才逐渐小了一点。
2008年,随着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科考队再次踏上南极大陆,新一轮的南极资源纷争又开始了,各个国家也争先恐后地派出科考队。就在科考队蜂拥而至的时候,一些政治家也纷纷前往南极大陆“观光”,智利总统、俄罗斯副总理、挪威首相都亲临南极大陆“考察”,甚至连联合国安理会秘书长潘基文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南极大陆上。英国政府更是带头提出了南极半岛附近的10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的“主权”要求。法国和挪威纷纷表示在南极拥有“其他国家不可侵犯”的主权区域。智利不但公开提出对南极大陆的“领土主权”要求,还决定将南极的军事基地重新启动……
现如今,新一轮的南极大陆争夺战又拉开了大幕。根据相关人士分析,这一轮南极大陆争夺战将可能会导致《南极条约》重新进行修正,将可能进一步推动南极的“主权冻结原则”向着持久化和战略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一轮的南极争夺战主要的诱因还是国际社会对于资源紧缺的焦虑感增强。此前,人类对于极地资源开发的技术难题还没有攻破,但是随着美国在北极地区成功开采石油而不污染环境的技术化为现实,南极的丰富资源再次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目标。
5。 日本挑战海洋,努力加强海洋资源大国的规模(1)
日本作为东亚的一个岛国,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大小类似于中国的云南省),但是日本却是亚洲第一大经济体,更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经济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就开始了迅速崛起的过程。在这个崛起的过程中,日本由于是一个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资源紧缺的困扰。毫不夸张地说,资源一直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
早先,日本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加资源进口量,依靠他国的资源来发展日本经济。但是,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消费了更多的资源,资源“瓶颈”问题开始严重地困扰着日本——虽然以前被资源紧缺搞得很心痛,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痛过。于是,一场日本和亚洲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资源争夺战开始了。
对于资源小国日本来说,当资源进口遇到困难的时候,获取稳定的资源供给就成为当务之急。在日本土地下面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的状况下,日本只能向海洋索取资源。可以说,海洋中的矿产资源已经成为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而日本是海洋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据相关数据显示,日本的领海和专属经济海域的面积高居全球第六位,是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海洋资源大国之后的又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就发现了海底热水矿床,在这二十多年中,日本从冲绳海域和伊豆海域就发现了大概15处海底热水矿。据报道,由海底岩浆喷涌而出的海底热水矿富含着锌、金、铜和稀有金属。日本政府对于海底热水矿的开发是从2008年底开始的,其目标是在10年之后建立起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海底热水矿开采技术和经济价值评估。
就在日本人从海洋里找到了解决稀有金属的丰富资源之后,石油又成为了困扰日本人的一个难题。日本虽然是一个海洋资源大国,但是其海洋资源中的石油资源并不是很丰富。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日本早已经将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地位输给了中国。在2002年的时候,中国的年产石油量就已经超过了1亿吨。虽然目前其年产量为亿吨,但是自身需求量却高达亿吨。于是,从2003年起,中国就开始和俄罗斯商量如何合资兴建远程输油管道。中国的目的是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出资修建一条由东西伯利亚为源头一直延伸到中国的输油管道。但是,就在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深入谈判的时候,对石油的渴望已经达到 “饥不择食”的地步的日本突然横插一杠子——日本政府在中俄双方谈判的时候向俄罗斯提出,合资修建一条以东西伯利亚为源头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的纳霍得卡港的输油管线。
可以说,日本人的这一做法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若看看日本提议的输油管道所服务的对象就知道这就是“搞破坏”——日本害怕中国的崛起夺走自己的亚洲第一经济体的宝座。日本人提议合资修建的“东西伯利亚——纳霍得卡港”的输油管线的造价高达100亿美元,而中国提议制造的“东西伯利亚——大庆”输油管线的造价只有28亿美元。最为主要的是,日本提议合资修建的“东西伯利亚——纳霍得卡港”的输油管线的服务对象除去它自己,还包括美国和韩国。显然这样做能够使得美国及其盟友进一步完成对中国的资源遏制战略规划。但是问题是,俄罗斯人会答应吗?答案是肯定不会。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是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以作为中国的盟友的俄罗斯自然不会答应日本人的提议——2005年7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将与中国合资建立“东西伯利亚——大庆”输油管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 日本挑战海洋,努力加强海洋资源大国的规模(2)
事实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和日本一样,一直都在寻求石油资源。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加快,中国寻求石油资源的力度将会比以前大很多。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对石油资源的寻求力度加大的同时,势必会和日本产生竞争关系。
当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和日本在东海石油资源的开发问题上不断产生的纠纷。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东海储存有250亿吨石油,而中国的年消耗石油在3亿吨左右,那么这就意味着东海的石油资源将可以供中国使用八十年之久,再加上东海高达84000亿立方米的石油天然气,遂令东海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储备基地。但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的日本却一直对东海虎视眈眈。比如说,在浙江宁波东南方的“春晓油田”本来在中国的领海范围以内,但是日本却以“春晓油田”靠近双方的中间线为由要将中方起诉至海牙国际法庭。而理由是中国一旦开发“春晓油田”就会使得中间线另一侧的石油资源也被吸干,而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的最大范围可达到200海里。但是东海只有330海里,占有钓鱼岛(中国政府从未放弃对钓鱼岛的主权)的日本应该享有东海大部分的石油资源才是(问题是中国对东海也享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而且日本人的经济海域还是自己划分的,并没有完全按照国际法规定来划分,所以最后因为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持日本人只好作罢——因为日本单方面提出的经济海域的划分根本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毕竟经济海域区不等于领海。如果经济海域区等同于领海,那么整个世界岂不是天天有打不完的仗了。
日本人为了力争成为海洋资源大国,遏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给其带来的“巨大威胁”,于是与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分配上争得愈发激烈了。因此,钓鱼岛变成为了日本和中国不断发生纠纷甚至摩擦的“漩涡中心”。要知道,中国第一次失去对钓鱼岛的主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被日本攫取。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向中国归还了台湾岛之后,却把附属岛屿钓鱼岛交给了美国去托管,而中国政府因此一直都对外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上世纪六十年代联合国的矿产勘探专家在钓鱼岛附近发现了大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之后,日本却立刻派多家石油公司前往钓鱼岛,并将岛上原本的中国标记全部毁去,转而换上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可以说,日本人的这一做法是非常无耻的,但是更无耻的还在后面——1971年,日本人和美国人偷偷商议之后,美国在退出亚洲之时将钓鱼岛私自划归到了日本的区域中去了。这一私下交易遭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两国政府都从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的主权问题暂时搁置并等待以后条件成熟之时再行解决。可是,在1978年,日本的一些议员竟然公开叫嚣让中国奉还钓鱼岛的主权,而日本政府也非常及时地派出飞机和巡逻艇对中国在钓鱼岛海域进行捕捞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1979年5月,日本政府竟然在钓鱼岛上修建了机场,此外还派出了测量船和调查团。日本政府的做法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后迫于压力,日本作出了让步,撤离了调查团。
而如今,日本和中国在海洋资源上的争夺已经愈演愈烈。2005年10月在中日的第三轮磋商之中,日本提出了在中间线两侧共同开发的议案。从表面上看,日本的这一做法就是为了争夺东海的石油资源,但是实际上却是日本有意令资源之争扩展为领土之争。日本的这一方案被中国否定了,中国还是继续坚持以前的策略:明确宣誓对于钓鱼岛等领土的主权,同时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和日本关于东海问题将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