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只能设立个地方存储,于是就有了帘子库,而帘子库所在的这条胡同就成了帘子库胡同。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老北京的四合院
对老北京人的生活影响最大的,除了星罗密布的胡同外,就是驰名中外的四合院了。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北京四合院自元代建都北京开始,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北京四合院的营建非常讲究风水,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说,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
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各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也充满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气息。走进四合院,就像步入了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的四合院的建筑有其独特之处,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正规的北京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坐北朝南而建,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共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生动诙谐地体现了老北京居民四合院中的典型风景。
北京四合院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一般用砖木建筑,房架子的檩、柱、梁以及门窗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在房子建好后都要用油漆彩画。这样一来,北京四合院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四合院的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北京四合院的建设不仅是对空间的有效利用,在古代还起到了方便生活的作用。北京地处我国北部,冬季非常寒冷,四合院内的居民在冬季均睡火炕,炕前一个陷入地下的煤炉,炉中生火。土炕内空,火进入炕洞,炕床便被烤热,人睡热炕上,顿觉暖融融的。四合院内生活用水的排泄多采用渗坑的形式,俗称“渗井”、“渗沟”。四合院内一般不设厕所,厕所多设于胡同之中,称“官茅房”。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生活成百上千年,留给了我们极丰厚的历史遗产。
老北京的交通出行
北京作为明清帝都,在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上为全国之首,在交通运输方面也相对发达于其他地区。但是与同时期的世界相比,北京地区的交通则显得相当落后。
明清两代,北京地面都是土路和石子路。人们出行只能靠驴、骡、车、轿等原始交通工具。按清代规定,文武官员上朝、出行一律骑马,以保持满人尚武的传统,防止八旗子弟的安逸和蜕变。但后来这项制度逐渐松弛,武官出门骑马,文官出行有的骑马,有的乘轿。在清朝,轿子有“官轿”和“民轿”之分,官轿根据职位高低有严格的区分,不得越雷池一步。而民轿一律是青布小轿。还有一种就是“喜轿”,也叫“大花轿”,专用于娶亲。官轿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被取缔,民轿在辛亥革命后也销声匿迹,只有花轿在今天的农村婚礼中还能够看到。对富贵家庭来说,他们出行不仅可以坐民轿还可以坐马车,老北京的马车是仿西方的四轮马车,可坐三四人,赶车的坐在车箱前高台上,用一匹或两匹马拉着,豪门大户用的都是高级的马车。这一时期也有马车出租行。
对清朝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的出行则主要靠步行和驴车、马车。毛驴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出租车,老北京的各城门均有“驴户”,供人雇佣乘骑来往于城乡之间,叫做“脚驴”。每年的庙会,很多人都骑驴来观庙会。农闲时,四郊的农民也把自己家的驴牵出来供人租用。
明清两朝,货物的运输主要依靠手推车和骆驼。手推车当中只有一个车轮,故俗称“一轮明月”。北京在未安自来水管之前,各营业水井给用户送水,概用手推车推运。骆驼则像今天的货车,主要是把山西的煤炭、石灰,还有别处的山货等运进城来,运货时把六七个骆驼用绳子绑在一起,前后的骆驼各带一只铃铛,因而经常可以听到叮当、叮当的驼铃。夏天天热,骆驼要脱毛,就不能干活了,因此,夏天来临时,骆驼的主人就会把骆驼赶到口外,立秋后再回来。
民国以后,市面上出现了洋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力车,每辆只乘一人,有死胶皮轮及冲气胶轮两种。车厢上有折叠式防雨篷,冬天有棉布篷。讲究的车厢两旁有铜灯,客座下有脚铃,由乘客踩铃指挥。也有的在车把上按喇叭,由车夫手捏作响。这种人力车大致分成两种:一种是在市面上拉散座的,乘客招手乘车,临时议价;另一种是在固定宅门拉包月车的,包月车多属主人自备,上面挂“某宅自用”的牌子。抗日战争胜利后,此车被三轮车取代。这一时期,自行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
三轮车在日本侵华时期,曾是时髦车,三轮车在洋车的基础上再安上一轮,成为三个轮子,由人脚踏而行,大多独座,不像现在市面上复兴的三轮车那样大,可双人并坐。今天的三轮车成了供人欣赏、品味的彩扮“文物”车。建国后,公共汽车、地铁、城市铁路和私家轿车逐渐成为北京人主要的交通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大街上到处跑着私家车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老北京的婚姻习俗
北京自元、明建都以来,已成为五方杂处之地。蒙古入主中原后,蒙古族的风俗也随之传到北京,元大都中的蒙古人的婚俗,与中原地区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颁布的圣旨确定了元朝的婚姻礼制:“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蒙古人不在此限。”这里包括了三项准则:第一,尊重各族的婚俗,各族的人自相婚姻,各从本俗法:第二,以男子为中心,各族的人递相婚姻者,以男方婚俗为主;第三,以蒙古人为上,他族男子与蒙古女子为婚,不必以男方婚俗为主。
元大都中蒙古人的婚俗也实行一夫多妻制,在男人所娶妻妾数量方面没有限制,蒙古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但是蒙古族传统的习惯,对于两性之间的关系限制得非常严厉。如果发现通奸现象,不论女方是否成婚,通奸者都将被处死。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记载说:“(蒙古族妇女)她们不但把不贞看成一种最可耻的罪恶,而且认为这是最不名誉的。”
元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聚集了大量仕宦之家,这些家族相互攀比,婚事办得越来越奢华,不但聘金越来越高,而且酒席越摆越大,这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元朝统治者在大德八年(1304年)颁布诏令,规定了聘礼和喜筵的最高限额。一般根据财力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户。上等户的聘金为“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下户依次递减。喜筵的规格为“品官:不过四味;庶人:上户、中户不过三味,下户不过二味”。
元大都地区的汉族民众对结婚的礼俗也十分重视。男女双方订婚之后,男方要给女方一笔钱财,作为聘金。办喜事的前一天,新娘还要沐浴、剃面等,一切费用均由男方支付。成亲之日,双方还要大办筵席,广宴宾朋好友。
明代,北京地区的婚嫁礼仪更为隆重、繁杂。当时,北京人订亲要合礼,算男女年龄生肖是否相配,如果相配,就正式定亲,双方确定嫁娶的日子。到了正式娶亲前一天,男家向女方送席一张,公鸡二只,以及其他杂物,俗称“催妆礼”。在明代,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是可以穿九品官服的,新娘则必须用凤冠霞帔,以象征吉祥。据《清稗类抄》记载:“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可见,当时新娘穿凤冠霞帔,一是图吉利,二是证明自己是嫡妻。新郎将新娘接回家后,会将马鞍放在地上,让新娘跨鞍而过,称作“平安”。进洞房之前,男方还会请阴阳先生以五谷杂粮在洞房内“撒帐”。结婚三天后,女方娘家给女儿送衣服和食品,并且走访男方的亲戚,称作“三朝”。从明代北京婚俗看,较辽、金、元诸代有所不同,更多地吸收了南方地区婚嫁的因素,没有太多陈规陋俗,显得喜庆、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