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终,刘邦把曹参调离了京城。当然,给他安插的地方和位置都是比较爽的——齐国丞相。
做为诸侯王的丞相,其身份虽然和萧何的大汉丞相比起来,要差那么一两个档次,但日子过的却比萧何舒心的多。原因实际很简单,远离京城是非地,不容易犯错,也不容易被整。
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萧何随后挨整的那段日子里,曹参却在钓鱼看书,惬意无比。
萧何、曹参的故事随后还要再讲,在这里我们就先介绍到此,还是回到黥布造反这个主题上来吧。
黥布造反以及刘贾战死的消息传来,刘肥和曹参立刻准备了起来。俩人在齐国大举征调兵马,足足凑足十二万。
人马凑足了,但并没有即刻出发。因为按曹参的预料,黥布可能一时半会就会自己跑来的。
但是,黥布没来。当然,并不是他不想来,只是他现在顾不上。因为在他和刘交比赛的跑道上,碰见了刘邦,阻滞了他前进的步伐。
黥布和刘邦在庸城搞对峙,一时半会来不了齐国,这让刘肥和曹参等的有些着急。最终,他们不准备再等了,决定向西走一段,迎接一下黥布,免得他迷路。
曹参的想法提出来后,刘肥坐不住了。他有些亢奋,撩胳膊搓手,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当刘肥准备亲自带队出发时,曹参提出了反对意见。曹参认为这次迎接工作有些危险,毕竟不是去吃饭喝酒,还的掏家伙干架,因此他不愿意这位大少跟着自己,免得碍事。
这么一来刘肥不干了,这位仁兄是个闲不住的主,这么好的热闹不让他凑,那简直太不够意思了。因此,这位仁兄开始作闹了。要么都不去,要么都去。刘肥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老爹都亲自上阵了,做为儿子怎么能袖手旁观?”
两个人的争执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就在这阵争执过程中,灌婴已在淮南闹腾出了很大动静。
曹参最终也没能拗过这位大少。最终结果是,曹参率前军先行,刘肥带后队尾随,深入荆地,找黥布打架。
就这样,刘肥和曹参都来了。他们来的很及时,因为他们的到来彻底搅黄了黥布如意算盘,把黥布的那些留守部队打的丢盔弃甲。别说渡河救援老巢了,自己的老命都很难得到保障。
刘肥和曹参随后的举动有些过火,他们不光扫平了荆地,甚至继续向西,彻底截断了黥布的归路。
以前介绍过,曹参的能力绝对算是一流,在打仗这个学术领域里,他要在那个闹腾比较狠的灌婴之上。
刘肥在曹猛男的陪伴下,一路高歌猛进,直向西南,席卷荆楚,一直打到了蕲县。
好了,他们要和刘邦会师了。
此时的黥布有些抓狂,他现在已别无选择,只盼能在庸城做些文章,搞翻待在里边养病的刘邦,那才是唯一一个转败为胜的机会。
直到此时,刘邦真的该现身了,再这么躲下去,似乎已没那个必要了。
第八章红霞万里—(三十九)黥布造反(九)
刘交长跑的速度不慢,黥布追人的效率也不低。在刘交刚跑到蕲县没两天,黥布大军也开到了这里。
然而追到这里后,黥布停下了脚步。当然他也不是突然良心发现,准备收手,而是在这里碰见了尊大神。这尊大神就是刘邦。
黥布抓破脑袋也没想到刘邦会亲自跑来。在这个老家伙面前,黥布不自觉地矮了三分,有些底气不足。
黥布心虚是基于两方面原因的。
一是刘邦打仗能力极为过关,一般人在他面前耍的小把戏是很难起到作用的。更重要的是,刘邦这次亲征,带来了二十万精锐,并且还带来了一群猛男。刘邦摆出来的这种架势,明显是跑来决战的,想想都让人害怕。
二是黥布一直以来对刘邦有种说不出的恐惧。要说黥布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二百五,可每次在刘邦的面前,他都会产生一些莫名的难受,让他小心翼翼。这种感觉在项羽面前是没有的,然而自从投奔到刘邦手下后,这种感觉却异常强烈,具体缘由可能连他自己也说不出来。
刘邦似乎有一种能力,他能窥见别人的内心,别人每一个举动,甚至每一次心理活动,好像都逃不出他的眼睛。时而鼓励两句,时而臭骂一顿,时而还会点出一些自己心中暗藏的那些不是太好的东西。他的这种能力,着实让人恐惧。
正因如此,黥布一直以来都比较老实,只要刘邦放出话来,他从来没敢说个不字。“一物降一物”,刘邦就是他的克星。
他这次造反,就是基于刘邦不会亲自前来这一点上的。除过刘邦,剩下的那些人,无论是周勃、樊哙,还是夏侯婴、灌婴,黥布是根本不放在眼里的。
黥布的确够狂,不过他是有这个实力的。
然而,刘邦亲自来了。黥布当初的那个“造反成功的理由”被打破推翻了。
虽然有很多不利因素,但此时的黥布已没得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黥布只能硬着头皮搞了。因此,黥布壮了壮胆,准备响响亮亮地和刘邦叫一次板。
要说黥布的能力也不是白给的。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黥布是个牛人,他带出来的这支部队绝对算是精锐。更重要的是,在前段时间,黥布大军所向披靡,士气高昂。
打仗这种事,士气是很关键的。这次和刘邦乍然相逢,就让黥布占尽了便宜。
在蕲县西边的会甀,两军二话不说就开始了肉搏。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后,初来乍到的汉军渐渐不敌,向后退缩。
这次对砍,黥布找回了面子,也拾起了信心。此时的他,甚至还有些快意。如果能够在这里一举灭掉刘邦,自己的前途就不可限量了。他甚至开始幻想自己做上龙椅的样子。
而此时的刘邦却是沉闷的,他的确身体有恙,千里迢迢跑来,一路颠簸,更让他难以消受。并且跑到这里也没来得及休整,连口中药也没喝,就开始和黥布对砍。的确是够辛苦的。
在双方对砍过程中,黥布大有“擒贼先擒王”的意思,催动大军一门心思想向刘邦所在地招呼。更为夸张的是,在一轮轮对攻过程中,一枚流失直奔刘邦而来,虽然没要了他的命,却也把他伤的不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次遭遇战打到这种地步,黥布完全占据了主动。
此时的刘邦多少还有些无奈,最终退军庸城,坚守不出。夸张的是,刘邦一边搞防守,还一边搞建筑——加高城墙,大有长期落户的意思。能被黥布折腾到这等地步,也真是够丢面子的。真不敢想象,如果韩信、彭越没死,现在和黥布一起闹腾的话,汉家天下会是个什么个样子。
“三个和尚没水喝”,韩信、彭越、黥布这三个人就是如此。彭越和黥布明明知道自己的结局不会比韩信好多少,可就是不动,盼着先让别人去干活,去当那个出头鸟,自己好坐收渔利。结果被刘邦一个一个收拾掉,弄到了这个地步。
我虽然这么说,只是为韩信和彭越的死感到不值。但对天下的安定,以及老百姓的性命而言,韩信等人的死是值得的。他们这种超大型军阀,迟早会站出来造反,纵然他们不反,其后代一定不会老实。因此,对于他们的死,我是支持刘邦的。“飞鸟尽良弓藏”,这是名将的悲剧,却是天下黎民的幸事。这类故事,让人伤怀,但也让人无奈。
此时的黥布多少是有些惬意的。他现在全部心思放在了这个不怎么起眼的城池上,一天到晚敲打的不停。
然而,黥布还是不怎么了解刘邦,刘邦的防守通常不是被动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刘邦亲自在正面搞防守的话,你就要小心自己的后方了。当初,刘邦就是靠这一手,硬是拖垮了项羽,现在他又准备拿出这一招来对付黥布。
黥布是项羽的翻版,既然项羽最终被折腾的体无完肤,那你黥布的结局一定也不会好多少。
就在黥布盯着庸城轮番敲打的期间,一支骑兵转而向南,绕道九江,跑到了黥布的大后方。这支汉军的主将也是我们的老熟人——灌婴。
前边介绍过这个人,他是个爱惹事的主,一天不打架,浑身都痒的慌。这次他偷偷溜到了黥布的大后方,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次瘾。
在这里,他犹如入无人之境。具体怎么打的,我不想胡编乱造,因为史料里没有记载,但他的成绩我们还是可以排列一下的。这些成绩很能说明些问题。
攻相县,大败黥布别将的军队,斩杀亚将、楼烦将共三人;大败淮南上柱国和大司马军队,亲捉左司马一人,斩将十人;随后一直把淮南败将残兵追到了淮河沿岸。
黥布跑到楚地和刘邦搞对峙,结果灌婴跑来他的老家,没头没脑地搅和了一顿,一举拿下了淮南。
如此一来,轮着黥布傻脸了。因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缺粮。他和项羽的遭遇真是如出一辙。
如此一来,士气大丧,这一下轮到黥布挠头了。
随着战局的变化,刘邦又慢慢直起了腰杆,他该站出来表演了,因为钻在庸城的这一阵让他有些憋屈。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八章红霞万里—(三十八)黥布造反(八)
每逢打仗,刘邦的小动作一直都是比较多的,从征调部队,到粮草供给,再到拉拢人心,每一步都是有板有眼、有条不紊。当初陈豨闹腾时,刘邦就在邯郸着着实实地搞了一次,这次黥布造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