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员工的危险书:员工危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写给员工的危险书:员工危机-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茨就成为了世界首富,从此一直霸占着世界第一富豪的宝座。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另外一项统计,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一个人的财富要比全世界最贫穷的50%人口的财富总额还要多。曾经有人计算过,比尔·盖茨拥有的财富可以买架航天飞机,或者344架波音747飞机,拍摄268部《泰坦尼克号》,买万部劳斯莱斯产的本特利大陆型豪华轿车。
  比尔·盖茨这么有钱了,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呢?他怎么就不想退休呢?凭他目前拥有的财产净值,即使他和他的太太、孩子们每年用掉一亿美元,也要500年才能用完他的钱啊,这还没有计算上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
  曾拍出《辛德勒名单》、《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等叫好又叫座、并为自己带来奥斯卡最佳导演称号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被《福布斯》杂志公布为世界娱乐圈中的首富,他的财产净值大约为10亿美元。虽然这远远比不上比尔·盖茨,不过也足以让他的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但据说他又准备开拍影片了。为什么锦衣玉食都无忧虑的他,还要不停地拍片呢?
  在度过了自己63岁生日后不久,美国Via公司董事长萨姆·莱德斯通便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大多数人看来是退休、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做了很重大的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总是一切围绕着Via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天呐,他是从哪里获得了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
  类似于比尔·盖茨、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萨姆·莱德斯通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那些拥有了巨额“薪水”的人们,不但每天都自动自发地提前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而且如果你有机会跟他们共事,你会发现,他们比很多人都更勤奋卖力,在工作上都更富有激情,甚至比大多数员工的工作时间要长得多。当他们身旁的员工们有时候因为长时间工作而感到精疲力竭时,他们还沉浸于工作之中,虽然他们也是脸有倦意。那么,他们为何还要这样做?是因为钱吗?
  大多数有工作和正在工作的人并不明白工作对自己的意义。拥有一份工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很多人都会说,这意味着我们有饭碗了。工作被看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还远远不够。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源自人性深处的一种渴望。
  那么,比尔·盖茨们坐拥亿万、富可敌国、衣食无忧了,为什么还要工作,怎么没有一个人愿意退休呢?
  先让我们来看看萨姆·莱德斯通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是的,就是这种自我实现的热情,使他们热衷于他们所做的事业,而非单纯地为了名和利,甚至当他们可以控制生活的时速时,他们的脚还是不会离开油门。
  比尔·盖茨们热爱工作,不想退休,总结起来,有两大原因:一是不断地实现自我,二是时刻居安思危。
  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是实现自我的主要途径。每一个伟大人物,在取得辉煌成就后,依然和原来一样孜孜不倦地工作,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仍旧拥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
  对于绝大多数成功者来说,工作并不是为了获得薪水,而是为了实现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拥有的金钱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不再诱人了。人生的追求不仅仅是满足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最高,动力最强。当一个人做他适宜且喜欢的工作,在工作中发挥他最大的才华、能力和潜在素质,不断自我创造和发展,他就满足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有自我实现驱动的人,往往会把工作当做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竭尽全力去做好它,使个人价值得到确证和实现。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他将体会到满足感如同植物发芽般迅速膨胀。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退休(2)
继2004年以105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荣登胡润中国富豪榜榜首后,2006年,国美老总黄光裕又以亿元人民币的身价夺得了《福布斯》杂志制作的中国富豪榜首富宝座。
  有了钱的富豪,往往很容易改变生活和工作的习惯,很容易迷醉于灯光闪亮的舞台或是纵情享乐。但是,黄光裕依然不改每天沉迷于企业事务中的状态,仍旧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做企业,是个可以调动他身体内的所有潜能的无边界的事业,可以给他无限的欢乐。做中国第一大卖场,做最大的地产商,已经包容不下他的雄心。他还要依托资本市场,构建黄光裕的商业帝国,他还要做最大的金融寡头。他沉浸在满溢的精神亢奋与无限的欢乐充实之中。正是凭借这样一股冲劲,他见什么学什么,使得国美能够在传统行业,凭借占领资本市场这个高端,建立起每天一个新景象的商业帝国。
  试想,如果黄光裕不是痴迷于做最强大的公司,他很有可能在积累一定的财富以后,就去花天酒地,或移民去做寓公,或者周游世界潇洒,或登山、攀冰、滑翔、航海了,他就不会再保持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的热情,不再那么虚心地去学习资本运作等原本陌生的领域,那么我们也就见不到国美和鹏润的崛起了,也就更享受不到大卖场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福利了。
  许多富豪,依然粗茶淡饭,整天梦牵魂绕的就是做事情。普通人往往朝九晚五,两天周末。而比尔·盖茨们、黄光裕们却没有这样自在。飞机才是他们休息的地方,太多的头绪需要梳理,太多的决断需要拍板,太多的人性需要琢磨,太多的新领域需要开拓,太多的未知数需要解答,那份痴迷与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领略得到的。
  你难道从未感觉到满足感所带来的狂喜吗?你难道还没找到目标,没有获取成长的力量吗?你难道还没有推动力,没有坚定生命的动力吗?那你就还没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要知道,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的追求,能够使我们热血沸腾,使我们的灵魂燃亮。这种追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维持生计,它在更高层次上与我们身边的社会息息相关,并且能够满足我们精神上的最终需求。
  只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人才会激发出持久强大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这种热情不只是外在的表现,它发自内心,来自你对自己正在做的工作的真心热爱。
  我们谈的不是瞬间的热情(这种偶尔的热情每个人都体验过),而是可以驱动一个人取得不凡成就的持久热情。相比那些被薪水所驱动的人而言,为满足“自我实现”这一人类最高需求而奋斗的人只占少数,所以说,持久的热情在一般人当中就像钻石般少有,然而,在筑梦者和成功者当中,这种热情就像空气般普遍。
  即使你还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你也不要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不要对自己说:“既然老板给的少,我就少干,没必要费心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或者安慰自己:“算了,我技不如人,能拿到这些薪水也知足了。”而应该牢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消极的思想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潜力,会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会使你主动放弃很多宝贵的机会,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永远无法达到自我实现。
  努力工作,还能让你时时警醒到危机的存在。通过提高危机意识,可以让你规避风险,把握住更多的机遇。
  比尔·盖茨们为什么没有在功成名就时就退休?因为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事实:危机和竞争的残酷随时随地都存在,并让自己时时刻刻感受到威胁。强烈的危机意识,让他们不敢轻言退休。
  在美国硅谷这个世界上智慧的大脑最密集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几百家新公司成立,但人们慢慢地发现这里的公司的总量正持续减少,因为每年破产倒闭的公司更多。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教授曾做过这样的统计:1520年前成立的组织,现在仍然存在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中有70个是学校,另外15个是宗教组织。
   。 想看书来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退休(3)
在美国街头,你随便问一位美国人:“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是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会说:“生存竞争。”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
  作为美国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比尔·盖茨有不少关于危机的著名论断,例如“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在这句名言的激励下,微软人怀着巨大的危机感,不断积极进取,短短20年就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如今,微软的操作系统占有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绝对的垄断者。
  日本一家著名的家电企业曾经放言:只要韩国家电市场一对外放开,用不了半年时间,韩国家电企业将全部倒闭。由于意识到竞争的压力,韩国家电企业纷纷走上了改革创新之路,淘汰落后的观念和产品。若干年后,他们不但没有倒闭,还在国际市场上对日本家电企业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回到比尔·盖茨身上,也是如此。强大的微软并不是没有强大的威胁。搜索巨头Google正在全力进军网络办公领域,其捆绑应用的Google Apps功能日趋完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接受,这将对微软的Office产品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