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变卦了?”肖向利被弄糊涂了。
“有个老乡要我过去玩玩,”李大和撒了个谎。
马蜂窝
一个年纪轻轻,其貌不扬的大陆文员,如此有脾气,有性格,新任经理林生是毫无思想准备的。肖向利的举动,无异于狠狠地在大庭广众面前扬手给了他一句响亮的耳光。不过,他并不因此而恼火,反而像被迎头泼了盆冷水,一个激灵,醒了半边脑袋。
老板在香港招聘他的时候,专门提示他,到了深圳,你将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部落。老板说的特殊部落,就是来自大陆内地的打工者了。老板也是留过洋的人,在英伦求学的经历,培育了他的西方视野。按他的说法,大陆员工有着一个很直观的理想,就是挣钱养家,光宗耀祖,虽然大部分来自内陆山区乡村,但是他们都有良好的品性,那就是“忠”,他们的个人情绪比较强烈,自觉地与资方形成对立关系。如何利用好他们的“忠”,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每个管理者的技巧和判断能力问题。
林生的抱负当然不仅仅是做这么个外派管工,但是,家境不允许他无限期地在家待业,更没有条件让他寻求自己创业的机会。他必须尽快找到工作,从拥挤的家中搬离出去,填出一点空间,让家人歇口气。原来兄弟俩合住一个房间,现在大哥成家,房间当然得让给他。妹妹虽然出嫁了,夫家房屋更紧张,非但自己没有住过去,反而把老公带了回来。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为了把房间让给海外归来的二儿子,把阳台隔成了两老跻身的小笼房。
这就是现实香港的状况,父母一代从大陆老家过去,白手起家,生儿育女,购置房产,惨淡经营,创建了一份微薄的家业,而他们这一代,不仅没有将父辈的骄傲延续下去,反而是吃老本。为了供他读书,补贴家用,老父亲退休了还出去给别人的金行打金。林生读了一脑袋书回到香港,挫败感异常强烈,他感受到的是香港政府在回归前的寥落,他不看电视,看到港督彭定康就心里不爽,他勤快地买报纸,看招聘信息,一天打一百八十个电话,他要找工作,具体点说是要北上到深圳去。
那时候,每天经过罗湖海关的香港人,有一半是去深圳办工厂的,林生的多半同学伙伴已经到那边做了经理主管。他们告诉林生,在深圳,拿三分之一的薪水出来,就可以天天早上喝茶晚上唱K,过本港贵族的生活了。
老板不是粗人,所以看中了斯文的林生。林生的任务是做替补,他的前任是老板的表哥,管理无能,生活腐朽,嫖娼酗酒无所不为,更重要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把一帮香港管工带坏了,写字楼成了一个猎艳场所,老板忍无可忍把表哥炒掉了,为此两老表反了目。
虽然谈不上踌躇满志,跨过罗湖桥,踏上大陆的地界,林生的内心还是升起了一番革新的畅想。
那天早上,一个香港管工把一封启封了的信交给他,说这是大陆工仔之间的猫腻,希望引起重视。看到那张50元面额的钞票,看了信的大致内容,林生展开了联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真如这个叫何在江的离职员工信里所说,是单纯的点钞失误吗?他没有张扬,自己亲自行动,希望做个了解。
殊不知由此捅出两个马蜂窝,这算是他履职以来第一次碰壁。不过,从这个事件中,他获得的恰恰是真相带给他的震撼——何在江的诚实信义,肖向利的无私率直,李大和的朴实隐忍,在他的心底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办公室闷了半天,抽了满满一包烟,林生给自己做总结,这件事反衬出自己作为管理者的粗糙简单,却无形中让他忽然拐进了大陆员工的真实境界。
后来李大和打架,林生一点也不惊奇,大概整个工厂,除了当事人就只有他明白李大和为什么会打架了。他们在楼下打得正欢,他在楼上迅即给自己刚才的想法做了调整,既然这里留不住他,那么,尽点力把他介绍到朋友的公司去。至于肖向利,他理解她的委屈,一时气头上,气消了再跟她好好谈谈,相信能够改变辞职的决定。
实际上,林生心里也有了忐忑,如果肖向利的事情处理不好,她把问题往老板那里一提交,自己大概也解释不清楚。要知道,在这个刚刚开始由家族管理转型的企业里,他还没有站稳脚跟,尚是试用期呢。能够敏锐地注意到肖向利的重要性,说明林生是个聪明人,这就是他跟其他香港管工的差别所在。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永州八记1
在写字楼的一帮美女反衬下,肖向利算是个一折不扣的丑小鸭了。相貌的劣势,偏偏成了她的优势。老板已经对深圳工厂写字楼里的乌烟瘴气耿耿于怀,但苦于没有得力的人马来实现改良,只能姑且将之任之。他看不惯那些女孩子涂脂抹粉,嗲声嗲气,更惧怕她们和香港员工这来一腿那来一手,说不清道不明的。肖向利这个少言寡语,其貌不扬的人事文员,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
肖向利让老板觉得踏实、可靠,每次老板和老板娘从香港过来,都要私下里给她带点小礼物,一起喝个夜茶,或者以办事的名义,带她去市区走走。这样一来,工厂里发生的大事小事,哪一件逃得过老板的耳朵?
凡事都有两面性,哲学家总结得一点没错。肖向利在争风吃醋的文员堆里不受欢迎,却得到老板的喜爱和信任。那些香港管工对她又气又恨,暗地里恨不能拿刀杀了她,可明里一个个都不敢得罪她。
老板们看来都深谙制衡之道,都是阴谋家。这个老板应该说是不阴险的阴谋家,肖向利对他的好感来自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老板问她:“你来自永州,知道《永州八记》是谁写的吗?”
肖向利心里煞是惊讶,香港人还知道这个呀?她回答老板:“柳宗元。”
“很好,你能够背出来吗?”老板微笑着问,似乎在主持一场特别的考试。
这把肖向利给难住了,是啊,虽然都知道柳宗元在永州写下了这个千古名篇,并不等于永州人就个个能够背出来,柳宗元还写过《捕蛇者说》,那我们永州人得个个会捕蛇了?
她心里这样想,口里还是老实地答道:“背不出来。”
“很好,”老板沉吟了一会,说:“我还背得出其中一章节;我试试。”
肖向利这下不是惊讶,而是惊奇了。只听老板的广式普通话开始进入柳宗元的文字世界——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呵呵,背不下去了,背不下去了,老了,记忆力差了。”
“老板,你太了不起了!”肖向利拍起掌来。
“呵呵,很好,我过去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因为香港教育差异,对中文的理解基础比较差,很多障碍,你记得这是八记里的哪一记吗?”老板受到夸奖,浮起满足的神态,谦虚了一番。
“《小石城山记》,对吧?”全文背不了,标题印象倒是有点,肖向利回答老板。
“很好,没错,”老板微笑道。
肖向利觉得有趣的是,老板的口头禅“很好”,一口一句,自然上口,比那些人的“他妈的”、“我拷”、“丢你老母”要顺耳多了。
永州八记2
这个特别的记忆,就这样长留在肖向利的脑海里。不过,仅此一回,此后再也没有见过老板有此雅兴,大秀他的文化学养了。这一点也不奇怪,初见面嘛,都是这样的,而后他们就成了熟人,明确了雇与被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成了互相刺探情报的人。在这种关系下,彼此当然就有了拘谨和规避。
要说肖向利在这样的人际构成中,该是暗自得意呢,还是欲罢不能?那当然是后者。她不是个喜欢明争暗斗的人,幼师毕业后来到深圳,在这个厂子一呆就是一年半的时间,她愈来愈厌倦这种关系。她来深圳的目的,跟何在江李大和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来挣钱,她是来锻炼自己,她缺的不是钱,也不是工作,而是看世界的深度。
在湖南那个小城,她有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她原本不姓肖,是过继给姨妈家后改的姓,姨父姨妈没有生育孩子,她成了他们肖家的掌上明珠。姨父是县里的副县长,姨妈是银行的行长,从两岁开始,她就以肖向利的名义生活在万千宠爱中。从市里的幼师毕业后,肖向利回到了小城。一场小小的情感风波,让肖向利暂时放弃了安排工作的机会,独自来到深圳。她要忘记过去,锻炼自己,让自己成熟起来。在这里,她却没有找到自己所要的感觉,当初对深圳的神奇感,一点点丢失掉了。进入一家工厂,一年三百六十日,休息日没几个,整个工业区就像一个大笼子,进去了就出不来。即使可以走出去逛逛了,外面公安要查暂住证,武警要验边境证,一向养尊处优的人,对缺乏安全感的环境特别敏感。
写字楼里的气氛更让她难受,她觉得自己十足就是个尴尬的角色,老板对她再好,也摆脱不了一种被利用的关系。她不会寻求在这个狭隘的空间里有什么发展,离开的念头是日甚一日。离开了,去哪里?当然是回家,回永州。是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她还有继续读书的计划,还要尽早安排个工作。
这个时候,何在江、李大和的忽然出现,带给肖向利一股乍寒还暖的感觉。由于老板企业等级严明的管理,加上个人生活习惯,她几乎跟车间一线的员工们隔绝开来。如果说肖向利提出辞职后,最强烈的愿望是速速回家,那么,现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