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新晋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商人·新晋商-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农村的巨变和中国经济的腾飞。
  回眸创业路
  历史的足迹是由时间的雕刀刻下的,留下的是回忆,开启的是未来。
  1953年8月,陈忠孝出生在壶关县常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妹5人,家境贫寒。 贫穷的磨难,就像驴子磨磨,几代人都无力翻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年轻的陈忠孝敏感地认识到,这是中国8亿靠天吃饭的农民,百年来难得的一次机遇。
  1980年3月,年仅27岁的陈忠孝在去外地出了次差归来后眼界大开,决定创业。
  经过一番调查,他初步打算建一个投资较少的砖厂。陈忠孝带着乡亲们提着马灯,花了七天七夜点火砌窑。虽说借来了县水泥厂废弃的大烟囱,可砌窑的砖买不起,陈忠孝发动群众夯土坯代替。土坯窑建成后,县里的技术员都不敢来点火。领头人陈忠孝心惊胆颤地点燃了一捆玉米,只听轰的一声,借来的废烟囱里冒烟了。
  别人7万元才能建成的厂,而陈忠孝只用了1万元就建成投产了。
  机砖厂建成后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年底的时候实现利润13万元之多。年底分红兑现时,许多村民手头从没拿过这么多的钱,激动得都哭了,那种场面深深地触动了陈忠孝。
  迈开了创业路途上的第一步后,陈忠孝于是在1981年又着手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小水泥厂。
  水泥厂建成后,水泥堆满了仓库,可却没有销路。并不是市场不需要,而是客户不信任一个村办企业能生产出好水泥。
  痛定思痛的陈忠孝想,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埋头耕种的农民了,而是一个志在四方的商人。既然水泥在当地没销路,那就在全国范围内找吧。
  当陈忠孝第一次走出山西跑市场后,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内蒙古一家公司对他们的产品做出了公正评价:优质产品,一手包销。 随后陈忠孝又以“滚雪球”的方式,连办了8个小企业,使常平村逐步走上兴工致富的发展道路。
  到1990年年底,常平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由改革开放初的56元达到了600元。
  可以说陈忠孝成功的关键,顺应形势固然关键,但他身上所特有的顽强的精神品质却是根本,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再难的事他也能化解。

陈忠孝 功自心诚 利从义来(2)
农民政治家的大手笔
  早在1991年3月,陈忠孝就成为常平村党支部书记。 过去十年的从商经历告诉他,最快的行动,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于是在赴南方考察归来后,陈忠孝在村委会上提出:“要上就上大项目,要占就占大市场。”
  1992年,陈忠孝第一个在壶关县搞起了“集资运动”,带头抵押资产,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入股,几天就集资130万元,常规用两年的建设项目仅用半年就建成,甚至没用半年就建起了一个年产五万吨的水泥厂。水泥厂建成后,当年的生产效益就达到400万元。
  1995年5月13日,*同志到常平视察,充分肯定了常平经济的发展。就在那一年,常平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
  可以说,从创业到开拓进取。在每一个阶段,常平不仅冲上去了,而且站住了。常平始终以超前的思想和步伐引领当地乡镇经济从起步走向发展、由变革走向扩张,并且最终成为山西农村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的标杆之一。其中有很多东西浓缩了陈忠孝的智慧结晶,也成为后来者研究新农村建设和新型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速度常平
  2000年,山西常平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组建,筹集资金7亿元,兴办了17个骨干企业,工业产值和上缴税金以年均50%的幅度递增,被人们称为“惊人的常平速度”。
  2002年,陈忠孝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组建了山西常平集团有限公司。
  陈忠孝确立了“速度常平、诚信常平、社会常平”的经营理念,制定了“上下两头延伸产业链、强强联合做大产业群”的经营思路,通过资本运营,使企业迅速扩张。
  到2004年,常平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亿元,占到壶关县财政收入的60%。
  之后,陈忠孝先后上马了100万吨铁厂、200万吨钢厂、200万吨轧钢厂、120万吨焦化厂、太行大峡谷八泉峡风景区等工程,使常平集团形成了以钢铁为龙头,煤矿、铁矿、焦化、煤气发电为配套,旅游、农业开发、房地产为补充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
  人至诚,业至远
  “别人发财,我们发展。”这是陈忠孝的口头禅。在陈忠孝看来,诚信是常平人的灵魂,诚信是常平人的行为准则。
  1992年,浙江商人与常平合资兴办塑料纺织厂,本来商定每条纺织袋净利润5分钱,对半分红。但陈忠孝很快得知,对方通过购料等渠道每条袋就获利元,也就是说,是常平应得利润的6倍。面对合作者偷赚暴利的情形,陈忠孝理智地按合同办事,根本不为所动。用自身的诚信对待别人的不诚信,陈忠孝的经商风范在常平扎下了根。
  建筑行业拖欠工资的现象已是见怪不怪,但常平从来不拖欠一分钱的工程款,每年都要进行彻底的清理。这样的清理意味着常平要承受着一定的资金压力,但陈忠孝认为如果面对压力就背弃信誉,那这样的企业就是没有根的企业。
  循环经济与链式经济
  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常平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和链式经营让常平的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
  正如陈忠孝所言,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常平集团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建立起了一个投入低、产出高、污染小、资源综合利用、相互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陈忠孝 功自心诚 利从义来(3)
如今,随着各个配套厂的建成投产,常平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了炼焦、炼铁、发电相互供需、相互配套,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并且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每年环保投资均在千万元以上。
  可以说如今常平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链式经营和循环经济,灵活运用了科学发展观。如果说足球场上讲究多点进攻,生物链中讲究循环平衡,经济发展中则讲究链式经营、循环经济。常平这样做,就是要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发展,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高效发展型”的和谐企业!
  “常平今后将进一步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发展,把常平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的企业。”陈忠孝充满信心地说。
  常平集团在路旁、厂区、空地共栽种乔木5000余株,灌木花卉18万株,建草坪3万平方米。并利用常平村的山、坡、沟地开发建设包括果园区、蔬菜花卉区、养殖区、加工区、度假区在内的千亩农业观光园区,形成了“村前办工厂、村中变庭园、村后花果香”的产业链。
  常平“以工促农,以工建农”,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如今常平农业已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具备了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林网水利化、品种多样化四大优势。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国家
  从某种角度上讲,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国家。再伟大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一个万人集团全速前进。
  常平能有今天,陈忠孝的运筹首屈一指。是他建设了一个既能讲政治,又能讲正气;既能搞经济,又能管经济的企业队伍。
  集团在组建之初,把敢于负责、敢于为职工说话办事的150余名职工吸收到职工代表中来,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懂得怎样代表职工的意愿。
  为了给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常平集团坚持一年两次职代会。主要在企业重大决策、改革方案,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进行审议和评估。
  公司决策层认真听取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同董事会的决议结合起来得出结论,多方论证后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另外,常平集团还为职工办理各种保险,全公司参保率已达到86%以上。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养老院,为退休职工免费居住进行了大胆尝试。
  解决了企业员工的*问题,也就实现了企业最为强大的凝聚力,为企业的长效发展构筑了稳固的底盘。
  一企带十村,建设新农村
  “一个人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没有去学会关怀别人,去爱别人,那他的生命还有多少意义呢?”陈忠孝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必然要有灵魂,而常平的灵魂就是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共富”之路。
  为此,常平集团开展了以“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创造规范有序的治安环境”为内容的“三创”活动,投资100万元,实现了壶关县电话第一村、手机第一村,接通了有线电视;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10座万方蓄水池,修建了常平大街;建起了功能设施齐全的六轨制完全中学和常平职业技能学校,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全部免费上学;建起了统一的殡葬区、广场,办起了敬老院,本村60岁老人均可免费居住;盖起了450多栋二层别墅式住宅小楼,改造了污水排放河道;建立了“五会一队”村民自治组织。由此,一个工业现代化、环境园林化、农村城市化、管理*化、行为文明化的现代新农村出现在人们面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忠孝 功自心诚 利从义来(4)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2000年12月,以常平村为中心,吸收周边9个行政村8000多人,常平经济开发区成立,陈忠孝任党委书记。他亲自制定了“一企带十村、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规划,围绕常平集团的产业布局,各村配套上马了30多个石料、石灰、机修、建材等企业。
  开发区通过大力创优环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