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钱-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钱,孔方兄——这东西不神秘,很可爱,你能掌握它!
  “何以解忧?”这是连曹操也感到困惑的事,我们以往的徘徊迷茫,更不足为怪。只要看清楚了问题的所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为了解惑,为了求真理,朋友,还是让我们跟着历史继续往下走吧。
  散漫的晋朝连钱都懒得铸
  结束了三国纷乱局面的,是晋朝。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仿照曹丕篡汉的旧事,也来了一个司马氏篡魏,一统天下,建立了汉以后的统一王朝——晋。
  晋这个王朝,名声有点不好,比较散漫,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后来终于惹出了大麻烦。。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七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富得流油(2)
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晋惠帝。
  他脑子有点问题,智力不高,从小就不爱读书,只懂吃喝玩乐。司马炎在世时很发愁,担心这傻儿子会丢了江山。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题考他,限傻小子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哪里能答上来?他妻子贾南风很聪明,一看事情不妙,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赶紧为司马衷代解难题。
  司马炎看了答卷,觉得答得都不错啊!看来这孩子并不傻,于是放心了。
  这司马衷总算哄过了老爷子,后来顺利即了位,成了晋惠帝。
  但是当了皇帝,智力也还是有问题,并且被史官记录了下来,遗笑千古。
  有一年夏天,晋惠帝带领随从到御花园去玩。听见池塘里有青蛙叫。他很好奇,便问:“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
  这问题,就好比今天的所谓“姓社姓资”问题。
  随从觉得这傻皇帝真是傻到家了,哭笑不得,可是又不敢不答,于是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这也堪称千古智慧的答案!
  还有一个关于晋惠帝的典故就更有名气,那就是著名的“吃肉粥”问题。
  有一年天下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向晋惠帝汇报灾情,晋惠帝虽然听明白了,但有一点想不通,就问:“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前一个“蛤蟆为谁而叫”的问题,已令人晕菜;这后一个“何不食肉糜”的问题,就更是中国史上“不朽的蠢话”了。
  这孩子有智障,不是他的错,可是让他当皇帝,就太不对了。
  当今有人说,脑残不妨碍写时评,这话可能不错;可是晋惠帝管理的是一个大帝国,谁能不为他捏把汗?
  司马炎做了27年开国皇帝,天下安然无事,可是晋惠帝上台不到两年,果然就出了大乱子。
  他坐了皇位,哪里能执政?大政方针还不是一群小人说了算。社会上也乱了,“纲纪大坏,贿赂公行”,“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有权有势的人仗势欺人,小人们互相援引举荐。老百姓把官场行为叫做“互市”,也就是“交易”。
  那是古代中国的第一次拜金主义高潮,从官到民,全民都为钱而狂!
  西晋著名的“竹林七贤”里年纪最小的一位,叫王戎。他做了官后,极其贪婪,到处收购田地、水磨,产业遍布天下。
  这位竹林先生经常手拿筹码,计算自己的财产,日夜不停,以此为人生最大乐趣。
  同时他又是出了名的小抠。家里有棵极好的李子树,他经常摘下李子去市场卖,每次都能卖上大价钱。可是又怕别人得到种子,他就把李子一个一个钻开,把核拿掉。
  ——谁能挡得住“我为钱狂”?
  南阳人鲁褒有感而发,作了一篇论文《钱神论》讽刺时世,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篇关于钱的论文。实际上,鲁褒才是“孔方兄”一词的发明者。
  《钱神论》把钱的“功能”说的活灵活现,比我说得好多了。
  他说,钱这东西,“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
  他以“有钱可使鬼”的谚语为例,说只要有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 想看书来

第七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富得流油(3)
怎么样?他说的,到现在也还没失效吧。
  可惜这位鲁先生愤世嫉俗,拒绝做官,隐身民间,世人不知其所终。
  世风日下,倒也罢了,紧接着高层*又引发了一场内战。
  当了皇后的贾南风,为了让自己的外戚家族掌握政权,与楚王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此后因权力分配不均,一场司马氏诸王骨肉相残的“八王之乱”随之爆发。
  八王互杀,整整闹了16年。晋惠帝最后被迫当了太上皇,实际是丢了皇位,死的很窝囊。据史书记载,是吃了一张过了保质期的饼,食物中毒死了(食饼中毒而崩),但也有人怀疑他是被毒死的。
  乱子还没彻底平息时,边疆又有异族趁乱杀进中原。堂堂的晋朝,统一之后才36年,仅传了四代皇帝,就被异族灭掉了,末代皇帝也成了俘虏。
  幸亏有琅琊王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继承大统,把晋朝给延续了下来。刚被灭的那个晋朝,后来被称为“西晋”。新成立的这个,则叫做“东晋”。
  这以后,北方就一直没消停过,不同民族一片混战,先后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等等“十六国”。
  看这一段的历史年表,真是五花八门,国号把“东、南、西、北、前、后”都叫遍了。等到北方由北魏统一,东晋的末代皇帝也被迫禅位给权臣,宣告灭亡。不过这个偏安的东晋寿命倒也长,一共苟延了103年。
  西晋、东晋,史家习惯上合称“两晋”。这个两晋,在中国货币史上很特别,是唯一的一个没有铸造货币的朝代。
  晋朝流行玄学之风,主流意识形态很虚无,士大夫也都荒诞不经。不铸钱,究竟是因为懒,还是国事纷乱顾不上,不清楚了,反正是给中国货币史留下了100多年的空白。
  那老百姓用钱怎么办?有啊,就用前朝的老货币。
  西晋因为继承的是曹魏,所以用的是魏国的五铢钱。到了东晋,因为地盘在当年的东吴一带,所以就用东吴旧钱。
  东吴旧钱我们知道,大的特别大,一当千、一当五千的都有,重量起码在10多克以上。东晋人也很幽默,把这种大钱叫做“比轮”——人人拿着车轮子去买东西!
  国家虽然没铸钱,地方上却铸过一种五铢钱,是由一个叫沈充的人主持铸造的,民间都叫“沈郎钱”。
  这沈充是何许人也,竟然能有权铸钱?
  史书上说,这个沈充出身江南大族,“少习兵书”,有军事谋略,深得东晋权臣王敦的器重,被推荐做了官。沈充官职最高时做到了大都督,统率东吴一带的军事,跟周瑜差不多了。
  他是在东晋建立的第三年铸的钱,民间把他铸的钱又叫做“小五铢”。这个钱质量很差,铜色发白(掺的锡太多),极薄极小,每枚只重1克,简直就是榆荚钱的翻版。
  这种“沈郎钱”,到了唐代,诗人们还经常挖苦它,李贺有诗说“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李商隐有诗说“谢家轻絮沈郎钱”,这都是说它太不够分量了。
  这个沈充后来的的结局,既很悲壮,又很有点搞笑。
  沈充的老上级王敦,是世代显赫的士族豪门,有兵权,有地盘,位高震主,几次逼得当朝皇帝晋明帝没办法。后来王敦得了重病,明帝趁机发兵*他,王敦也就索性扯旗造反,派人马进攻建康,逼得明帝亲率六军抵抗。
  明帝事先派沈充的一位老乡去劝说沈充,许诺给予“司空”的职务,让他不要依附王敦。

第七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富得流油(4)
沈充说:“司空司马的,都是万人瞩目的位子,岂是我能胜任的?且大丈夫与朋友共事,有难同当,怎么能半途变卦!”
  沈充跟定了旧主子,在吴地起兵响应。
  这还了得!明帝大怒,出了悬赏:有斩沈充者,可赏“三千户侯”。
  就在这关键时刻,王敦病死,造反军队立刻溃散。沈充逃到老部下吴儒家里。吴儒假意收留他,把他诱骗到夹墙中关起来,笑说:“三千户侯到手了!”随后把沈充砍了脑袋。
  两晋时期关于铸钱的事,就这一桩。
  银子是在晋朝开始吃香的
  我们已经知道,贝币的单位是“朋”;黄金的单位是“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可是自从有了铜钱后,还没有个单位可以称呼孔方兄。古人一开始是叫“一个子儿”还是“一枚”,我还真是翻遍古籍也查不着。
  老是没有货币单位是不行的,所以从晋代开始,铜钱就有了单位,小单位叫“文”,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是也!
  大单位呢,叫“贯”。这个咱们大伙可能都熟,现代有个著名的昆曲剧目《十五贯》,故事取材于明代冯梦龙编辑的小说《醒世恒言》。
  这十五贯,就是15大串钱。
  那么“一贯”是多少?1000文。
  看来,十五贯钱若由一个人背着,还是挺重的呢。
  货币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就有点不建康了,有几个现象值得一说。
  首先是私毁私铸,民间有一些豪强和不法分子,喜欢把钱毁了重新铸。这可不是为了增加GDP,而是有利可图。
  这里又要普及一下铸造知识了。铜钱的主要材质,有红铜、青铜、黄铜、白铜等等。红铜是纯铜,青铜是铜锡铅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白铜是铜锡合金。
  把好好的足值铜钱融化了,多掺进铅和锡,再缩小一点重新铸,钱就平白无故生出另外许多钱了。
  这是明目张胆的掺假兑水。可是那时候没有质监局,没人管,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