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第1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半月前就收到兵部公文,知道朝廷派了户部官员过来巡视军屯,原还以为中秋前能到,没想到现下就到了。 
  他是四川提督,从一品武将;户部侍郎只是从二品,说起来还比他品级低。可是曹颙爵位高,又是京官,所以岳钟琪见罢帖子,忙使了唤了几个帐下官,疾步出迎。 
  卫所外,曹颙已经下马。身后伫立着天佑与弘普,一起眺望远处连片的军营。 
  隐隐地传来将士操练的呼喝声。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天佑与弘普两个都巴望着,充满了好奇。 
  在京城时,他们也曾有机会去过八旗旗营玩耍,看着那些松松垮垮的兵丁。长满荒草的操练场,实让人对他们是否能保家卫国持怀疑之心。 
  眼前的军营却是不同,只说门禁这一项,就比驻京八旗要严的多。 
  即便曹颙出示身份,守卫的小校也没有直接放人,而是使人去通禀军营主将。 
  早在出京前,曹颙就将西北驻军做了详细了结,知道岳钟琪这个人。若是他没有记错,这个人将是接替年羹尧执掌西北军务的人物。而且还因是岳飞子孙被人诬为谋逆,牵扯出雍正朝的文字狱什么的。 
  具体细节,曹颙并不晓得,只是知道此人立功在康熙朝。发迹在雍正朝,在乾隆时期仍在,算是三朝元老级的人物。 
  当从兵部了结到岳钟琪的履历时,曹颙很是诧异的是,这人如此年轻。只比曹颙大七岁。不是宗室与满洲八旗勋贵。能这么年轻就熬到这一步,在外省武将中也算首屈一指。 
  这会儿功夫,岳钟琪已经带着几个账下官出迎。 
  看到穿着锦鸡补服的曹颙,岳钟琪也吃了一惊。 
  他是汉军地方八旗出身,捐官出仕,由文职转武职,一直在四川境内当职。没有到过京城,也没有见过曹颙! 
  年纪轻轻,就是二等伯,不用问,定是父祖玉荫。 
  可是据他所知,勋贵子弟年轻居高品武职者大有人在,在文官位上这样年轻,却是不容易。 
  曹颙带着钦命而来,少不得岳钟琪恭问圣安,而后一番相见后。岳钟琪将曹颙等人迎接驻地大门。 
  却是只在营房大门附近一排院子中的一处安置,距离大军驻扎处还隔着两道门。 
  曹颙没有在外头驿站,直接带人过来大军驻地,除了公事需要交接之外,就是私事。 
  永庆就在西北军中,两人一别数载,对这位少年时就相交的好友,曹颙也很是惦念。 
  永庆如今是从三品游击,他曾跟从大军进藏,在今年春天兵部叙功时。他的名字也位列功臣册,按理应擢升一级至参将或擢升两级至副将,以作搞赏。 
  可是,后来却不了了之。 
  曹颙专程打听了,晓得是雍正御笔将永庆的名下勾了下去。 
  他姓完颜,即便自立门户,也仍是十四福晋的堂兄。加上他在西北军中,早先的擢升,都是十四阿哥请旨。 
  在雍正眼中,他就是地道的‘十四党’ 
  曹颙晓得详情后,虽是不忿。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 
  永庆是完颜府出子,中等品级的武将,在西北军中实没什么分量。即便一时受十四阿哥拖累,被雍正所忌,只要没有其他事故,过个三年两载,就会被雍正忘到脑后,可以再图仕途。 
  除了见永庆,曹颙还怕持续奔波,累坏了天佑与弘普两个,想着在这边修整几日,在跟随军帐这边的安排,前往军屯巡视。 
  天佑与弘普两个却是眼睛粘在岳钟琪身上,移不开眼。 
  京城的八旗都统并不算稀罕,随着父亲出去往来交际时,他们也见过高阶武官。 
  然而,那些挂着名儿的八旗权贵,与岳钟琪这种经过战火淬炼的战将,压根不能相比。 
  岳钟琪刚才就开始猜测这两个扛少年的身份,他们两个穿着只是寻常。可并不像小厮仆役。其中一个眉眼间与曹颙有些相似,相比是曹家子侄,另外一个”却不知是何身份。曹颙刚想开口问永庆之事,就见岳钟琪与天佑、弘普大小眼。 
  曹颙“咳”了一声,指了指弘普,对岳钟琪道:“岳军门,这是下官内弟金普说着,又指了指天佑:“这是下官大子曹霖。顽劣儿,随着下官出来见见世面,这些日子,就要劳烦军门了。” 
  说完这些,他又对天佑、弘普道:“还不快见过军门”。 
  岳钟琪是西北人,长在西北,性子粗中有细。 
  他才不相信。曹颙数千里路带着两个少年。只是为了让他们见世面。 
  可要说是带着子弟借机到西北军历练,谋取军功晋身,这二位又太小了些。 
  他心中犹疑不定。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曹侍郎过谦,自古英雄出少年,令弟令公子如此英姿。倒是使得本督想起自己少年时。也曾追随先父身后,增长见闻 
  天佑还好,只是一时被军营的气氛感染,神智还算清明。 
  弘普身为爱新觉罗氏后代。也向往祖上荣光,已经忍不住,小声对曹颙道:“姐夫,能同岳军门说说,带咱们去练兵场见识一下吗?。 
  曹颙挑了挑眉,看了弘普一眼,对岳钟琪,道:“岳军门,孩子们尚不知这请求是否便宜?。 
  岳钟琪听了,神情已经慢慢僵下来,带着冷淡道:“军营重地,不是市井杂耍,还请曹侍郎见谅。” 
  曹颙这边没什么,反而还很佩服岳钟琪的风骨;弘普小脸红扑扑的,瞪着岳钟琪。想来是抹不开脸。 
  曹颙不去管他。对岳钟琪问起老友永庆。 
  “完颜永庆。游击?”岳钟琪听着,神色已经舒缓:“没想到曹侍郎是善余故交,善余早年曾在本督麾下 
  提及永庆,岳钟琪神色一黯。他实没想到,进藏功劳单上可以排入前五的永庆,竟被朝廷撂到一边,没有任何搞赏。 
  他没有久留。使人去寻永庆,而后就走了。 
  天佑脸上,已经添了几分欢喜,道:“父亲,这就能见庆大伯么?” 
  永庆出京时,天佑已经记事。他记得那是父亲的至交好友,身材魁伟,每次见他,都要将他提溜起来,放在肩膀上。 
  武官营地里,永庆听着来人传话,不由愣住”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5 22:28 只看该作者 
400 # 。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喜相逢(下) 

  永庆少年时孤傲,青年时又因被义气所累,遭家族驱逐,性子渐渐阴郁下来。 
  曹颙原还担心,他会因朝廷赏罚不公而消沉,没想到见到的却是自信与坚定的永庆。 
  经过战场生涯的洗礼,永庆这把蒙尘的明珠,终于散发出光耀眼的光芒。 
  他的身姿,屹立如山,眉眼之间,是历经磨难后的豁达。 
  这就是自己的朋友,曹颙只觉得胸口发热。 
  永庆,找回了他自己。 
  永庆也在望着曹颙,嘴角咧得耳边,随即发出开朗的笑声。人生四喜之一,他乡遇故知。更不要说是情如兄弟的少年之交。 
  “方才我还寻思自己是不是听差了,竟真的是你!”永庆迈着大步。走到曹颙跟前,脸上是掩不住的欢喜。 
  曹颙办笑了,看着永庆道:“火炼真金啊!几年下来,有点将军的英武了!” 
  “哈哈哈,孚若没赶上我上战场时过来,那次随岳军门进藏,我一次就杀了七个!”永庆笑着说道:“大丈夫在世,再没有比这更痛快的了!” 
  曹颙见他得意,道:“哦。详情如何,快来讲讲?” 
  永庆到是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不是炫耀,只是想告诉你,我过得不错。功劳不功劳不去管它,只要能上战场杀敌,不将我贬回京里。我就心满意足!” 
  永庆的搞赏被朝廷忽略后,曹颙曾给永庆来过信,除了闲话家常,剩下的多是鼓舞之意,就是怕他心情沮丧下惹出什么事端。 
  他知道,往西北军中的信件往来。雍正肯定会使人监察。 
  十四阿哥毕竟领兵多年,还有许多宗室王公,雍正对京城与西北军的往来有所忌惮也是寻常。 
  曹颙知道自己这封信的内容。准会有人抄录送回京,但仍是递出。目的就是让雍正晓得,两人之间的关系。 
  只要雍正晓得或者记起永庆与曹颙的过往,就会晓得他与十四阿哥虽是姻亲,却并不亲近。等到使人观察过后,或是永庆再立新功时,雍正就没有再抑制他的必要。 
  永庆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只当曹颙担心自己,没等叙旧,就先告知他自己没事,省得他惦记。 
  “宝剑锋从磨砺出,如今善余兄已是出匣宝剑,不必争一时长短,善余兄将门虎子,少时得老伯爷亲自教导,总有功成名就、封妻荫子那天。”曹颙笃定道。 
  永庆被夸得不好意思,道:“不敢当孚若的夸,我这才历练几年,实不算什么。想想之前在京中,哪里算得上带兵?若说将门虎子,只有岳军门当得。” 
  曹颙虽在京中,对西北战事也有所耳闻。 
  所谓大军进藏,平定叛乱,实际上只有先锋部队与敌人交过手;后续大部队到时,准噶尔人早已远遁。他们不过是在西藏溜达一趟,震慑当地藏民与喇嘛。 
  真正歼敌与立战功的,都是先锋部队立的将士,先锋官就是岳钟琪。 
  换做宗室或者满洲勋贵,立下这样的战功,都要酬以显爵,因岳钟琪是汉军,地位又不高,这军功的大头。都让中军的宗室勋贵们分了。 
  褪去老友重逢的激动,永庆这才发现屋子里还有两个半大小子。 
  一个长眉细眼。容貌俊秀,眼中带了几分打量;一个却是眼睛黑亮。脸上满是亲近。 
  “这是我那好侄儿!”永庆看望向后者,不由自主地露出几分慈光 
  天佑已经疾行两步,到永庆面前,打了个千儿,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