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来的皇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来的皇后-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乎同时的,围观的百姓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如浪潮般一齐涌上来,争先恐后地想要一睹新后的风采,群情激动之下差点将昂身林立的御林军都给挤开去,眼看着情形就要失控,这时,几个披着银甲的将领赶忙带着精锐的骑兵飞驰赶来,指挥着一批御林军上前镇压。

    “禀大人,属下已经查明详细,是几个百姓突然涌上来想目睹皇后娘娘凤容,并没有其他不法分子或刺客兴风作浪。那些百姓,属下已命人全部镇压下去。”

    文景乾顶戴官翎身着锦绣朝服,听完御林军中将的禀告,与御林军副统领相视了一眼,点点头道:“好,传令下去,这一路都要严加防范,凡是企图靠近娘娘皇撵的,十步开外一律予以镇压!”

    “是!”

    文景乾吩咐完,这才重新掉头骑着骏马领着队伍继续缓行,这次六皇兄钦点御封,派他与御林军副统领带了五千精锐御林军隆重接迎新后进宫,就是为了要杜绝一切意外的发生,想到这他立时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目光犀利地扫向两侧,手握缰绳,严阵以待。

    紧跟在文景乾等人身后的是数十个武艺高强,身披青龙铠甲的御林军主将,以及五百精锐骑兵,接着是各色执事的千数个宫人,身着锦绣华服,组成庞大浩荡的皇家乐队,玉珠拨响,筝鼓齐鸣,华丽动听的宫廷礼乐传荡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洋洋喜气。队伍的正中央,一辆雕龙绣凤,金碧辉煌的宝盖华车由十六匹雪白的银鞍骏马环环相扣,并驾齐驱,沉稳拖驰着缓慢而行。纯金打造的华车转轮旁,从里到外,层层叠叠围了数千手按佩剑,全副武装的御林军。紧跟其后的是数百个恭恭敬敬的宫廷侍卫,侍女,礼队等等,全数高举旗帜,沿路挥洒着缤纷的彩带,队伍的最后端则是层层叠叠,手执长矛的千余步兵,守着前方的仗队缓缓前行。

    整个皇家列队气势极是恢宏,从南到北,曲折盘旋,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近乎贯穿了整个京城的主干街道。京城的百姓们被堵在外围,群情振奋,推来挤去,不断地挥着手,掌声叫声不断,皇后娘娘的皇撵每经过一个街道,都会引起新一轮沸腾的欢呼呐喊尖叫,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响彻云霄。

    帝宫高峨的朝阳台上,熏烟袅袅,文景年手持通天玉圭,祭拜天坛,先农坛,再是太庙,一步一步,井然有序。台下所有官员们的目光全部落在这位自出生起就深受先皇宠爱的新皇身上,祖代传下来的近百条繁琐规矩,新皇在数万人的注视中,步伐均匀,面色庄重,玉制十二旒冕冠戴在头上,回身转眸间纹丝不乱,那种沉稳泰然的气质几乎让人完全看不出她仅仅是一位刚满十六岁的少年。新皇的稳重让百官们的心不由安定下来,开始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登基大典进行到祷告天地仪式的时候,南面的宫门徐徐打开,一辆金碧辉煌的宝盖华车缓缓地在宫人的引领下进入帝宫。文景乾与护亲的几个官员率先翻身下马,整理好官服便安静地去往自己的位置列位了,几个身着高阶宫服的女官早就恭候多时,按着最庄重的礼仪俯首躬身,恭敬地慢慢掀开撵帘,伸手搀扶皇后娘娘下车。

    门帘被掀起,外面突然射进来的光线令端坐许久的唐韵曦稍微有些不适应,她微微直了□,便轻柔地俯身,移步探出,在女官的搀扶下,小心地走下高阶的车架。

    唐韵曦下来的那一刻,两侧静立的宫女面上不约而同地露出惊艳的神色。一身雍容华贵的凤袍,端庄高贵,那温柔绝色的容颜,又让人觉得那样平和可亲,女官咳了一声,宫女们慌忙收起自己的目光,心里却仍是止不住的赞叹。

    女官恭敬地引领着皇后娘娘,缓缓经过伏跪在地的官员们,一路往朝阳台的方向而去。

    唐韵曦微微提着裙摆,款步姗姗,一路走得小心而平缓,皇后的凤冠虽比不得皇帝的冕冠繁复,但由数百颗攒珠镶嵌缠绕,龙眼般大小的金玉枝枝叶叶,盘旋垂挂,亦是沉甸异常,稍有不慎,便会使得珠帘碰撞晃动。当终于能够驻足下来的时候,她的目光不由地看向高耸的天台,寻找那个唯一熟悉的身影。

    此时祷告仪式已经完成,跪伏在地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行完繁缛的叩拜礼节,方慢慢抬起头来。

    皇族亲室中,一直躬然跪在父亲身后的文庆渝这时也抬起头来,刚起身就觉得侧后方有道灼热的视线射过来,他奇怪地转过头,只见文庆泓目光呆滞,直直地盯着前方发呆,伸手去拍拍他:“二弟……二弟……”

    文庆泓似一下回过神来,看见他哥哥的目光,面色突然潮红起来。

    “二弟,刚才你看什么呢?”

    “没……没什么……”

    文庆渝瞧他神情古怪,眉头略皱,小声道: ;“这大典的仪式最是隆重,你最好注意些,不要出了岔子。”

    两个礼官立于台阶前,高举双手,由两边缓缓展开,朗声宣读诏书和册立皇后的圣旨,宣读完毕之后,登基大典的仪式便只差最后一步了。

    礼官和所有官员齐齐伏跪下去,整个帝宫一时静默无声,只听得见金玉打造的帝履,略微碰撞大理石的声音,一步一步沿阶而下。

    唐韵曦立在中央,看着那个自上而下慢慢地朝着自己走来的人。一身玄黑的冕服,将文景年白皙的肤色衬得愈发通透,干净地仿佛纤尘不染,她微微一笑,艳阳照在她身后,与记忆里那个温暖含笑的少年慢慢重合在一起。唐韵曦静静地望着她,只觉彷徨的心在那个熟悉的和煦笑容里一点一点安定下去。

    文景年踏着缓慢的步子,朝着那个从第一眼看见就镌刻在心底的温婉女子一步步走去,过往的一幕幕化在每个脚步中,几十个台阶的距离却仿佛走过了千山万水,当她终于站在唐韵曦面前的时候,却突然有种说不出话的感觉,她只是温柔地朝她伸出手,将所有的情意都凝在了眼底。

    静静地等待着,当一只细腻柔软的手终于放在了她手中的时候,文景年感到心底某根紧绷的弦微微地颤了下,涟漪由心口的位置慢慢向全身传去。她不禁凝眸望向唐韵曦,看到的是她澄清如水的目光中,若隐若现的温柔。

    清澈的黑瞳闪过晶莹,文景年慢慢握紧那只柔荑,带着她一步步缓缓登上汉白玉打造的石阶,带着她经过一个个伏跪在地的官员,带着她,一起走向那个号令天下的地方。

    伏跪在群臣中间的唐宗贤略抬起头,看着女儿随着皇帝缓缓向上走去的背影,在心里深深地舒了口气。

    当皇帝和皇后终于登上千级帝阶,并肩立在承阳殿之上的时候,一抹灼灼的灿阳正照在她们的身后,朝臣们一齐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排排大臣,将士,士兵,一遍又一遍地高呼,上万人的呼喊声地动山摇般震撼,在帝宫的上空久久传荡。

    殿前御史以完满的笔触记载了这次登基大典,自此文氏王朝正式迎来了新一任国君。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历经了几代君主中庸自守的王朝将面临巨大的历史转折,一个辉煌强盛的时代即将来临。
35婚夜
    登基大典结束;当晚便在辉阳殿举行帝后的大婚礼宴,偌大的宫殿里里外外都是彩帘漫布,红烛高挂;一派喜气洋洋;宫女太监躬首端着山珍海味;美酒佳酿;来往穿梭不断。

    文武百官尽数到场,因着皇帝大婚的喜庆;气氛自然也不似早上那般庄严肃穆,此刻个个都红光满面的;同僚之间高谈阔论;欢声笑语不绝。

    气氛正热烈,只听一个太监尖声喊道:“太后驾到——”

    大臣们听到,即刻停了闲聊,赶忙向太后鞠躬行礼:“臣等参见太后。”

    太后满面喜色,携着后面的凌雪华和几个侍女姗姗而来,摆手道:“都免礼吧。”

    静候在侧的礼官瞧着时辰差不多了,等众人都站好位置,便上得前来,高声道:“吉时到,恭迎皇上,皇后娘娘进殿!”外头执事的太监连声传报,一时之间,两侧礼炮鸣响,彩带飘扬,恢弘大气的宫廷礼乐奏响声中,只见皇帝和皇后头戴金冠金簪,身着精致的绯红华服,携手走在大红的地毯之上,缓缓而来。

    帝后一踏入大殿,两侧群臣顿时跪下高喊:“恭贺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

    “谢皇上——”

    皇帝和皇后在百官的见证下,按着礼官的指示,一步一步,行完所有大婚礼仪,最后两人行了交拜之礼,转身携手向太后行礼。

    太后满面欣色,连连点头,她的目光落在皇帝身边的皇后身上,心里是愈加满意。皇帝大婚,宫里自祖上定下来的规矩着实繁多,皇后需随着皇帝一齐行够足足八十九条礼节。想当初她嫁给先皇的时候,即便因着幼时进宫做过公主的伴读,深谙宫廷礼节,大婚当日都还出了几个小岔子。然而,这位刚入宫的新后在如此大礼中,居然未有任何纰漏,当真是聪慧无比了。太后在心中感慨的同时,不由赞叹皇帝果然独具慧眼。

    礼成之后,皇帝和皇后于上位落座,满座的朝臣也纷纷归位,太后和凌雪华坐在上位靠左的座上,侍立在侧的宫女恭敬地为众人斟酒,一时美酒佳肴,君臣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文景年自继位以来处理的都是些严肃沉重的事,因而在众臣面前也一直都是冷静冷然的神色,今晚因着大婚的喜庆,脸上总算有了温和的笑意,几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见皇帝难得的好脸色,自是趁势频频举杯,赶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