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忠。”他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高中时的同学陈文彬。
陈文彬就读的是武汉一所重点财经大学,平时来往不多。他挪了挪位置叫陈建忠坐下,两人便攀谈起来。陈建忠问陈文彬分配到哪里,陈文彬自豪地告诉他,自己分在省农业银行。陈文彬问陈建忠分到哪里,陈建忠垂头丧气地说自己被分到江城市一所技工学校。热情的陈文彬马上介绍坐在旁边的一位小伙子,说道:
“这是我的同学杨名高,他和我分配在一个单位,他叔叔是江城市人事局副局长,专门管分配的。”
“你与杨名高的关系怎样?”善于见缝插针的陈建忠悄悄地问。
“很铁的。”陈文彬答道。
“你能否叫他写个条子给我带去找他叔叔?到时让他叔叔帮帮忙,关照一下。你知道我们都是农村出身,寡婆子身上——没人,难啊!”陈建忠央求道。
陈文彬把陈建忠的情况跟杨名高讲了以后,心地善良而又乐于助人的杨名高从口袋找出一张纸,写了两行字:“叔叔,陈建忠是我的兄弟,毕业分配时请您关照一下他。”
寥寥几个字,对于陈建忠来讲简直是救命稻草,的确帮了他的大忙。到了江城市后,陈建忠没有急于去报到,而是拿着那张字条去找杨名高的叔叔。杨名高的叔叔看看侄儿写的字条,又看看气度不凡的陈建忠,决定帮陈建忠的忙。经过他的协调,人事局把陈建忠的派遣令由技工学校改为南湖区政府,陈建忠欣喜若狂,心想自己所学的政治将来必有用武之地。
陈建忠被分到南湖区政府办公室当了一名秘书。按理应该满足了,可是心比天高、富有审时度势头脑的他,不甘寂寞的个###又显露了出来。
他抓住了一个挂职锻炼的机会。当时,南湖区委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到乡村挂职锻炼,陈建忠想,自己刚从学校出来,当官还轮不到自己,反正孤身一人,在哪里不是混日子,不如到基层去学些东西,一来可以捞些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政治资本,二来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因为区委规定挂职是有补助的,因此他主动报了名。组织部门看他是学政治的,本想让他到乡镇挂一名副书记,但由于他是农村出身,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后台,好的位置都被别人挤占了,最后被放到陈桥村挂任村支部书记,当了一名村官。陈建忠接到通知后心都凉了半截,刚从农村出来又要回到农村去和泥巴打交道,真有点后悔莫及的感觉。由于是自己报名要求去的,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他又一次品尝到了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滋味。
到了陈桥村,陈建忠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灰意冷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心想,反正是挂职又不是一辈子留在农村,最多不过咬紧牙根熬两年而已。于是他那颗聪明的脑袋又开始翻转起来。经过仔细分析,他认为陈桥村除了丘陵山地多以外没有什么优势,要发展乡镇企业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资金,怎样才能出政绩,为此他经常冥思苦想。
《死刑贪官》(10)
有一天,他看到农民种的韭菜长势特别好,绿油油的,而且韭菜中的杂草也郁郁葱葱,十分油嫩,他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把杂草当成韭菜来种,然后用来养猪,一来可以节约成本,因为草比较贱生,比种猪菜容易得多;二来用草做饲料喂养的猪近似野猪,肯定比用饲料养的猪好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东西都喜欢吃野味,而野猪肉又特别走俏,很有市场前景。
说干就干,陈建忠到一姓郑的农户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郑,开始老郑有些犹豫,见陈建忠讲得头头是道,就试着用荒地种植了一大片嫩草。为了让猪种得到改良,陈建忠叫老郑把几头母猪拿去与动物园的野猪杂###种,后来生了几十头特种野猪,这种猪的基因包括了野猪的全部基因,而且三代内不会变异,抗病、防疫、生长快。当草长至约一尺高的时候,割回来与糠发酵作为猪饲料。几个月后,几十头猪到出栏的时候了。老郑试着宰了一头进行品尝,结果肉质鲜美香嫩,且瘦肉率高,与野猪肉相差无几。剩下的分批宰杀拿到市场去卖,市场反应强烈,价格不断攀升,高出饲料猪价钱一倍多亦供不应求。陈建忠趁机动员农民种草养猪,并引导农民对猪种进行改良,结果大获成功,一时间陈桥村的猪远近闻名,成了绿色食品,很多客商尤其是饭店慕名而来,陈桥猪成了抢手货。十多元一斤的陈桥猪肉在饭店经过加工后卖到三四十元一斤。陈建忠号召农民加大养殖力度,然后通过招商引资在陈桥村办了一个肉联厂,对猪肉进行冷冻或腌制,卖到周边许多地方,甚至出口日本和东南亚。
陈建忠在陈桥村种草养殖山猪大获成功的消息引起了组织部门的关注。经过考核,他被破格提拔为新旺镇党委副书记,两年后升任镇长,换届后又任镇党委书记,可谓是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三年后县区换届,本来他是南湖区委副书记的热门人选,由于没有后台,没有关系,没人帮讲话,机遇只能擦肩而过。但是为了平衡还是安排他担任了江城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这又一次使他深深尝到没有后台没有关系的滋味。
不过命运还是垂青于他的,一年后陈建忠升任市委办公室主任,不久又被提拔为市委副秘书长。张为民任江城市委书记后,欲找一个能写能喝又能干的人当随员,陈建忠又幸运地被选中,这使他感到受宠若惊。为了赢得张为民的欢心,他使出浑身解数,鞍前马后,极尽殷勤奉承之能事,很快博得了张为民的好感,一度消沉的他仿佛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但如何才能得到张为民更大的信任,陈建忠可谓绞尽脑汁。特别是眼下南湖区委书记孔繁林履新,书记空缺,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绝不能放过。但他知道,与财政局长谢红名、建设局长李大为相比,自己不占优势,因为谢红名当过常兴县委副书记,李大为当过南湖区副区长,他们都有过在县区领导班子任职的经历,而现在组织部门又特别强调这一点。再说常小刚、张建平是在任的县区长,自己更难与之匹敌,若论经济实力更不是他们的对手。权衡再三,他认为自己实在没有什么优势。的确,组织部门也根本没有把他列为考察对象。陈建忠感到十分苦闷,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只好借酒浇愁,自我安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算了吧。。 最好的txt下载网
《死刑贪官》(11)
回到家里,陈建忠悻悻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老婆李佩珍的侄女白娥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又不愿复读,而是想让他这个当秘书长的姑丈帮着找份体面的工作,从长洲来到江城,在陈建忠家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
白娥本姓李,因父亲英年早逝,随母改嫁后改姓白。由于没有文凭,工作又拈轻怕重,找了几份工作不是低不成就是高不就,李佩珍干脆叫她在家里做家务,待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出去。
白娥看到陈建忠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知道他心情不好,就端了杯热茶给他,想让他解解闷。
“姑丈,喝杯茶吧,有什么事这么烦?”白娥随口问了一句。
“小孩子家不懂事,别掺和。”陈建忠没好气地说。
“我都十八岁啦,还小孩子?”白娥最不服别人称她小孩子,顺嘴顶了一句。
陈建忠用眼瞟了她一下,只见一米六五的她,身材高挑,天真无邪的鹅蛋脸白里透红,少女特有的羞羞答答的画眉眼闪烁着一种渴望的光芒,挺拔而又富有弹###的###在洁白的衬衣里煞是惹眼。看着亭亭玉立的白娥,沮丧的陈建忠眼睛突然一亮,似乎有了主意。
原来,前几天陈建忠陪同张为民出差,在车上听到黄文惠打电话给张为民抱怨保姆不好,想炒保姆的鱿鱼,当时陈建忠并没多在意,现在突然觉得这似乎是个机会。晚上,陈建忠躺在床上把张为民家欲炒保姆的事告诉李佩珍,并提出让白娥去给张为民家当保姆,到时可以与书记家套近乎,日后好有个照应。
“不知白娥愿不愿意做这种低三下四的工作?”李佩珍了解自己的侄女,闪着怀疑的眼光答道。
“你这个宣传部的宣传科长搞政治思想工作一套一套的,这点小事难道难得倒你?”陈建忠故意激将李佩珍。
第二天一早,李佩珍找白娥谈心,想让她到张为民家当保姆,谁知白娥满口不愿意。一时讲自己生###胆怯,给当大官的人家当保姆心里有压力;一时讲怕难伺候,当大官的人家都是吹毛求疵的;一时讲怕吃不消,工作太脏太累,其实就是不愿当保姆。
李佩珍拿出做宣传工作的看家本领,博古论今,用名人名言、经典故事来开导:“古人不是讲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到了国外还不是照样给人家擦皮鞋、洗盘子。”
见白娥低头不语,李佩珍道出了实情:“最重要的是你姑丈现在没有后台,要想往更高处爬没有后台是不行的,你懂吗?等以后你姑丈升官发财了,我也风光了,你也可以飞黄腾达的,你们中学课本那篇古文《蟋蟀》不是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嘛,况且当保姆只是暂时的嘛。”经过李佩珍苦口婆心的开导,白娥终于同意了。
白娥同意只是一厢情愿,须张为民家同意才行。当晚,李佩珍试探###地打了一个电话到张为民家,是黄文惠接的电话。
“您好,黄主席啊,吃饭了没有?”李佩珍小心翼翼地说。
“你是哪位?”黄文惠问。
“我是张书记的秘书小陈的爱人小李呀。”
“呵,是小李啊。”她们曾一起吃过饭,彼此认识。
黄文惠话音未落,李佩珍又故作关心地问道:“主席,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