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惠话音未落,李佩珍又故作关心地问道:“主席,您近来忙吗?小外孙乖吧?”一连串的关心和问候,使黄文惠获得了贵夫人处处受人讨好的满足感。特有的女人式的拉家常,净是婆婆妈妈的闲话。聊了大约四五分钟,李佩珍话题一转,说道: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死刑贪官》(12)
“黄主席,听建忠说你们家想换保姆是吗?”
“是啊,保姆不够乖巧,总是让我外孙女高兴不起来,我早两天已经炒了她的鱿鱼!”黄文惠喋喋不休地数落起保姆来。
“黄主席,我想给您推荐一个手脚麻利、乖巧玲珑的人选,不知您意下如何?”
“哪里人?情况怎样?”黄文惠饶有兴趣地问。
“她是我的侄女,今年十八岁,现在家待业,不知是否合您的心意?”李佩珍试探道。
“你都这样聪明伶俐,侄女还用说嘛,不过还要看看老张和我女儿的意见。”做事老到的黄文惠意思是要看过人再说。
“黄主席,那就太感谢您啦,明天晚上我把她带过去给你们看看怎样?”
“好吧,那就过来看看吧。”
“那就谢谢您啦!”李佩珍十分高兴地说。
“再见!”李佩珍连说了几个“谢谢”才放下话筒。
天生丽质、长着姣好身材、颇有气质的李佩珍对穿着打扮向来十分讲究,为了能给张家留下好印象,第二天,她带白娥上街跑了十几家时装店,左挑右选才终于为白娥挑中了一套得体时髦的白色连衣裙,还专门为白娥剪了个时尚的发型。当晚,早早地吃了晚饭,李佩珍叫白娥洗好澡,换上新买回的连衣裙,提着礼物,由陈建忠驾车直奔张为民家。
初夏的江城市,夜幕刚刚降临,街道两旁已是华灯初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派繁华的景象。陈建忠和李佩珍毫无心思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他们的心早已飞到了张家,仿佛是选妃子,又仿佛是在赶考,似乎成功在此一举了。
来到市委领导家属大院,陈建忠想了一下,这种事还是由女人去办为好,于是他把车停在大院门口外面等候。
李佩珍带着白娥来到张为民家,轻轻按了一下门铃,开门的是黄文惠,脚还没完全踏进门,白娥就“阿姨好”,然后又“伯伯好,姐姐好”叫个不停。黄文惠示意李佩珍和白娥坐下,然后去倒茶,机灵的白娥马上跑过去,抢着杯子说道:
“阿姨,我来吧,要你倒茶,天会下雨的。”
“你看,这丫头,真会说话。”黄文惠称赞道。
寒暄几句后,转入正题,黄文惠像审犯人一样对白娥进行了一番盘问,白娥回答得都比较恰到好处,讨得了黄文惠的欢心;张为民与其女儿张小曼也不时插两句,白娥亦应对自如。尤其是黄文惠与李佩珍拉家常时,白娥主动试着逗孩子,见是生人,小孩不理她,她有意把奶瓶拿了过来,小孩看见陌生人拿她的东西,一把抢过奶瓶放进嘴里,滑稽的动作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黄文惠一向很挑剔的女儿对白娥也产生了好感,张为民看到白娥婀娜多姿的身材和乖巧玲珑的表现也十分满意。感觉到谈得差不多了,李佩珍知趣地提出告辞,黄文惠礼节###地将她们二人送到门口,然后说:
“明天叫小白过来上班吧。”
“谢谢黄主席!”
“谢谢阿姨!”李佩珍和白娥连声致谢。
李佩珍悬在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在回家的路上,李佩珍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向陈建忠述说,陈建忠听罢十分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白娥就到张为民家上班了。
为了姑丈的前途,为了不让姑妈失望,她不怕脏不怕累,每天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为小孩倒屎倒尿,洗衣做饭,无所不干,而且巧舌如簧,让江城市第一家庭在外面听惯阿谀奉承的话语在家里也能听到,很快张为民一家就认可了她。其实富有心计的白娥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做好了说不定张家开恩,日后给自己安排一个好工作哩。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死刑贪官》(13)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南湖区委书记人选的敲定已经摆到议事日程。据小道消息透露,市委组织部的方案还是没有陈建忠的名字,反倒听到这个职位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了。这时的陈建忠着实有些焦急,心想,自己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了,如果错过机会就没有了年龄优势。他深知,这年头在江城想当官,关系、机遇、人民币缺一不可。关系是主要的,没有关系就没有人推荐你、提携你;没有位子空着就等于没有机遇,那就等于生不逢时;当然,人民币是关键,没有人民币去“打点”,去“公关”,再有本事也是假的。官场上不是有一句顺口溜吗:“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木材。”陈建忠与李佩珍商量后,决定将这些年省吃俭用的储蓄全部拿去“运动运动”。
中秋节前夕,陈建忠和李佩珍提着价值一万多元的名烟名酒名茶和礼品,到张为民家“了解”侄女白娥在张家的表现,然而遭遇却颇为尴尬:徘徊等待送礼的人很多,好不容易等到进了门,黄文惠不在家,张为民只是应付式地随口敷衍了几句。受到冷遇的陈建忠夫妇,坐了几分钟,然后起身离开。事后,陈建忠和李佩珍有些忐忑不安,不时商量如何才能打动张为民。
“送东西他不感兴趣,看来只能送钱!”李佩珍说道。
“张为民曾有过当面训斥送红包的故事,就算我们敢送,他敢不敢收?这可是犯法的事,况且,我们纯粹是工作关系。”陈建忠不无担心地说。
“此一时,彼一时也。”中文系毕业的李佩珍讲起话来不忘之乎者也。
“你没见我们那天去送礼需排队吗?张为民这种年纪不抓紧时间捞一把,到时过了这个村他还想有这个店?”
“这倒也是,那就试试看吧。”
第二天晚上,李佩珍通过白娥了解到张为民在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8800元和一条价值一万多元的金项链和金戒指,与陈建忠一道,又前去张为民家进贡。此行,张为民虽然照单全收,但据了解,考核名单上依然还是没有陈建忠的名字。
春节前,陈建忠将写好的张为民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送到张为民家让他审阅。看到张家门口车水马龙,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几十个往张为民家送礼的人在外面排起了队。张为民为了提高收礼的效率,要求大家进屋后说话不要超过3分钟,很多人只好丢下一个大封包就走了。结果有两位送礼者因为喝了点酒,为争着谁先进去的事发生了冲突,竟然在张为民的家门口动手打了起来。看到这一切,陈建忠的心里颇不平静,他自言自语地感叹道:当大官真好!
正月初三,陈建忠本想去张为民家拜年,但担心张家送礼的人太多不方便,加之担心再次受到冷遇,初八年后上班第一天,抱着试探的心理,借汇报工作的机会,他来到张为民办公室,忐忑不安地送上28000元现金。谁知,过了一个星期,张为民退给他8000元,说道:“同事之间嘛,别太客气。”遭遇退货,陈建忠心都凉了半截,感觉政治前景一片暗淡。
然而李佩珍并不死心,她充分施展“贤内助”的才能,经常串门交流,试着从多种渠道了解张为民的真实面目和业余爱好。有一天,她听朋友说,最近有一个干部想当局长,居然从银行贷款,送礼给张为民,最后如愿以偿。同时,她还从许多“小道消息”得知,张为民确实有一些癖好:不喜欢有人在场时收礼、对送礼者一般都要进行一番“考察”看是否可靠、喜欢收藏字画等等。
《死刑贪官》(14)
李佩珍把了解的情况向陈建忠作了汇报,经过分析,两人认为送的钱太少,力度不够,于是决定不惜血本,拿出仅剩下的10万元积蓄,然后向李佩珍的弟弟李佩剑借10万元,再将房子抵押,从银行贷款20万元,分别给张为民和杨忠诚送去30万元和10万元。这时的张为民对送红包已是司空见惯,心安理得。陈建忠走后,张为民把装钱的密码箱交给黄文惠,黄文惠打开数了数,整整30万元,她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才是送礼的艺术呀!”由于杨忠诚在中央党校学习已经结束回到江城,陈建忠去送礼也省去了旅途的劳顿。当然陈建忠也没忘“随便”说两句“希望领导能让我到南湖去锻炼锻炼”,云云。
终于,组织部考核名单上增加了陈建忠的名字。诚然,白娥在张家干得不赖,张为民也给些面子,其实最主要的是金钱开始发生威力。但据了解陈建忠还是排在常小刚、谢红名和李大为的后面。陈建忠盘算着:这样的排名看来还是凶多吉少,若不成功,就会变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40万元就会打水漂,何况有10万元是借来的,还有20万元是银行贷款!常小刚、谢红名、李大为他们大权在握,送出去的钱反正不是自己的,即使打了水漂也无所谓。自己一个没有实权的副秘书长要找回40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想到这里一个念头忽然在他脑海里萌生。
晚上,夜深人静,陈建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不时唉声叹气,李佩珍问他有什么心事,他就是沉默不语。问多了,他才欲言又止地说道:
“我是学政治的,一心一意想在官场上干一番事业,出人头地。如今四十出头了还是没有多大作为,只混了一个舞文弄墨的苦差事,整天点头哈腰,陪吃陪喝,真是窝囊废。讲不懂政治吧肯定讲不过去,该送的也尽能力去送了,该拉的关系也尽力去拉了,但据了解坐南湖区委书记这把交椅的希望还是不大,真不知如何是好?”
“明天我叫白娥跟黄文惠讲,叫黄文惠吹吹‘枕头风’。”李佩珍也是无计可施。
“真是妇道人家!我们与张家不沾亲不带故的,虽然张为民也许给一些面子,但一个小保姆的话能有多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