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贪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死刑贪官-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该是最佳人选。梁云飞综合分析了几位候选人的情况后也认为常小刚比较成熟,是理想的人选。
  由于事前张为民已与陆洋通了气,所以陆洋发言时特别强调了常小刚的经济问题:“本来常小刚同志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是最近有人举报他有不少问题,而且正在查处之中。其他几位考核对象也不错,但我认为综合素质比较高的陈建忠还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常小刚的问题怎么这么久还没查清楚啊?”江山插话道。
  “案情比较复杂,涉及的问题又多,有的黑社会头目跑了,有些问题还没有办法核实,所以不能草率结案。”陆洋解释道。
  许成军也是张为民的老部下,张为民事先也与其打了招呼有意识要提陈建忠,因此他特别强调,常小刚的经济问题按照组织原则在查清前是不能提拔的。同时他还例行公事地分析了一下另外几位考察对象,最后力荐陈建忠担任南湖区委书记。
  “南湖区委书记的人选问题,我看是不是待常小刚的问题查清楚再讨论?”江山总觉得常小刚是南湖区委书记的最佳人选。
  “查案件是要时间的,已经开春了,南湖区委书记的人选不能再久拖不决。”这时,张为民发话了。

《死刑贪官》(23)
说罢,他从放在茶几上装有“###”中华的铁盒中掏出两支烟,分别给抽烟的许成军和陆洋各人一支,然后自己又掏出一支放在嘴里,这时,许成军马上掏出打火机给张为民点上,张为民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
  “刚才,云飞同志介绍的几位考核对象都不错,各有其特点,都很优秀。但由于职数有限,我们只能###痛割爱,选出最佳人选。”
  张为民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常小刚同志的工作还是不错的嘛,南湖区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小刚同志功不可没,提拔本应在情理之中。但是,正如刚才陆洋同志所说,有群众反映他有不少问题,这个要查清楚,这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也是对常小刚同志负责嘛。”其实,谁都清楚,待查清楚已是黄花菜——凉了。
  张为民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陈建忠同志政治思想过硬,是政治专业出身,理论功底比较深厚;在市委办工作多年,有比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曾担任过村支书、镇长、书记,有比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政清廉,没有什么不良反映,综合素质比较高,我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至于其他几位同志嘛,以后有机会再考虑吧。”
  五位正副书记有三位主张陈建忠作为南湖区委书记人选,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陈建忠已获书记办公会提名。一般来说,书记办公会定下的,拿到常委会讨论基本上是可以通过的。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的常委会上,除了江山、梁云飞力主常小刚外,杨忠诚也本想附和,但转念一想,反正几个人的礼都收了,得罪谁都不好,最后顺水推舟,表态赞成书记办公会的提名,这样谁也不好埋怨他。其他人对陈建忠担任南湖区委书记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就这样,陈建忠拟担任南湖区委书记的提名在市委常委会上得以通过。在随后的南湖区委全会上,除了一票反对外,陈建忠亦顺利高票当选。三
  陈建忠终于走马上任了。
  考虑到常小刚没有当上书记可能会有情绪,同时也是为了给陈建忠压阵,张为民派梁云飞亲自带队送陈建忠到南湖区报到。
  在南湖区礼堂,召开了一个全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大会由常小刚主持。会上,梁云飞宣读了江城市委的决定,然后常小刚致欢迎辞。他口是心非地讲了一大通欢迎的话,其实内心完全是一肚子怨气。轮到陈建忠讲话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近百名干部盯着主席台上的他,期待着他的施政纲领,想听听他有什么招数。
  “各位领导、同志们:”
  陈建忠显然有些激动,声音有些哽咽,几天来他一直沉浸在欢欣喜悦之中,今天这个梦寐以求的位子终于变成了现实,怎能不激动呢。
  他定了定神,拉了拉官腔,说道:
  “十分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携手共建新南湖,感谢市委和同志们对我的关怀和信赖。我一定会身体力行,踏实工作,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努力把南湖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殷切期望!”政治系出身的陈建忠口才很好,官腔十足。
  “南湖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可以称得上是江城市的龙头和窗口,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铁路干线擦肩而过,临江河贯穿南北,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建设,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今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死刑贪官》(24)
陈建忠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但是,在看到我们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看到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看到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小平同志‘胆子要大一点,办法要多一点’的要求,全面加快发展的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再造一个新南湖,把南湖区建设成为江城市的‘小浦东’!”陈建忠颇有鼓动###的施政演说,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新官上任,陈建忠踌躇满志,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大展拳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大有给我一个支点,就要把地球撬起来的决心。他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因此他走街串巷,深入社区了解情况,到工厂、农村了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他与工人、农民促膝谈心的身影,干部群众对新上任的书记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一天下午下班前夕,李佩珍打电话给陈建忠,告诉他她父亲从长洲过来,陈建忠本来有个应酬,接到电话后马上推辞了。陈建忠的岳父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离休干部,与李佩珍的哥哥在长洲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江城了。
  回到家,见到岳父身体依然硬朗,陈建忠提出到饭店喝几盅。岳父是勤俭节约的老革命,忙说道:
  “不要破费啦,在家里随便炒两个菜吃就行了。”
  “您老放心,不碍事的,反正不要自己掏腰包。”陈建忠解释道。
  “建忠啊,你现在是位高权重了,但不能滥用权力啊!”岳父语重心长地说。
  “我今天来一是想看看外孙,二是听说你当了区委书记专门来祝贺,顺便也提醒一下,要清清白白做官、明明白白做人才行啊!”
  岳父似乎在上政治课,陈建忠有点不耐烦了:“放心吧,这种道理我懂。”
  “懂就好,懂就好!”岳父连声说道。
  陈建忠亲自下厨房烧了几道好菜,想拿出别人送的茅台酒给岳父喝,但又怕挨批评,于是偷偷把茅台酒倒进酒坛里,然后再拿出来,说道:
  “这是我们江城产的‘米酒’——‘土茅台’,您老尝尝看味道如何?”
  岳父试着喝了一口,连称“好酒!”问陈建忠多少钱一斤。
  “米酒嘛,还不是几块钱一斤。”陈建忠胡乱答道。
  “那好吧,明天给我装二十斤带回去。”岳父看到这么便宜又这么好喝的酒,马上来了兴致。
  其实,哪有这么便宜的茅台酒,七两装的都要二百多元一瓶。陈建忠暗自叫苦,只好以往市委领导送礼为借口,叫区委接待办买来两箱茅台酒,拿回家后偷偷灌进酒缸里方才圆场。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陈建忠基本上摸清了整个南湖区的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他带领区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家班子和部、委、办、局的主要领导到珠江三角洲参观考察学习,还专门去拜访在陈山工业管理区当主任的昔日大学同窗朱江,向他讨教建设开发区的经验。
  朱江向陈建忠了解了一下南湖的情况后,见是老同学,于是“一针见血”地坦然道:“你们那里的房价太低了,要想办法抬高地价,高房价意味着地价更高,同时又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高增长,还意味着作为官员政绩的城市建设加速发展,因此,要出政绩必须让土地价格大幅度攀升。”他不得不佩服这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经过考察观摩,陈建忠觉得受益匪浅。 。。

《死刑贪官》(25)
考察结束的前一天晚上,朱江专门把几个大学的校友请到当地一家豪华的酒店聚会。大家开怀畅饮,谈起母校都十分激动。据去年回过母校的朱江介绍,母校变化很大,快让人认不出来了。留校任教的老同学都很希望他们有时间“常回校看看”。陈建忠心想,自己正值春风得意马蹄疾,何不乘机回母校风光一番。于是,他叫常小刚带队先回江城,自己找借口有个招商引资项目要洽谈,带上秘书司机专程绕道武汉而去。
  回到母校,见到阔别近二十年的老同学,大家都非常激动,###不住相拥而泣。尤其是这些寒酸的教书匠看到陈建忠已官至正处级区委书记,公车代步,秘书提包,上下车还有人帮开门,俨然一副大领导的派头,令老同学羡慕不已,当时的班花张晓蕾更觉悔不当初。如果当初不是自己清高,今天的南湖“第一夫人”非她莫属。
  那时的张晓蕾,亭亭玉立,青春靓丽,在班上为数不多的女生中鹤立鸡群,成了众多男生追逐的对象。正值青春年少的陈建忠对她暗生情愫,对其发起频频攻势。谁知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出生于干部家庭、心高气傲的张晓蕾,显然没有把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的陈建忠放在眼里。自觉高攀不上的陈建忠识趣,只好打退堂鼓。后来,张晓蕾被就读华中师大的高中同学抠走,最后双双留校任教。这次与陈建忠的重逢,带给张晓蕾的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心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