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敦煌遗书-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睦裎铮罄矗鬃允诟易罡呷儆保裁挥猩岬煤取!
  斯坦因深深鞠躬:“先生,如果说我此前做了些考察和研究方面的事情,只不过为修筑通往中亚的桥梁做些基础工作,那不算什么。”
  晚上,他独自上到后山,果断地点燃了烽火。
  艾伦回英国了。她留给斯坦因的最后短信说:“你的裸奔对欧洲唯一贡献是,让阿杜尼认为吸引我注意力的秘密隐藏在你祖传的玉璧中。他很爱我,他为此钻研二十五年,破译了佉卢文。他说现在很失落,无事可做,想策划几次大型裸奔行为艺术。我说,还是让我的爱情来填满您剩余的时光吧。”
  

第四章 雪峰会(1)
马继业从喀什派遣驼工五蕴送来厚厚一沓文件资料,内容主要是他对斯坦因采购物品的建议名单及其提供的服务保障。五蕴被中亚沙漠铸造得壮实如牛。他翻戴着皮帽,穿着厚实锃亮的光板皮大衣,往人跟前一站,如同半截土塔。考察队要有几位这般结实的驼工,穿越冰川雪峰,出入沙漠腹地,根本用不着顾虑什么。
  五蕴能说流利的突厥语,更让他惊喜。
  斯坦因将玉币还给他:“愿它保佑你!”
  考察前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药品、防腐剂、特制铁桶、增厚皮大衣、凝固燃料等物品都在斯坦因的亲自安排中装箱,打包。他的精细使五蕴大感意外。
  “老爷,你更像一个驼主。”五蕴由衷地说,“新疆的老爷们从来不过问这些事情。”
  斯坦因笑着说:“对严酷的沙漠来说,没有什么老爷。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经过半个多月忙碌,一切齐备。剩下几天,就等考察队的另外两个人前来会合,他们是印度大地测量署总监派来协助绘制地图的拉姆和雇用的杂役兼厨师萨迪克。
  斯坦因从容不迫地与学者朋友们道别。
  考察队人全部到齐。十六匹马驮着帐篷、日用品和其他器材,整装待发。
  第二天清晨,斯坦因早早起来,对着镜子仔细打量。这个有着古老匈奴民族血统的男子汉深眼窝,高鼻梁,浓眉毛,宽额头。目光坚定、深邃、开阔,使人不由得要与寂廖的沙漠及无垠的草原产生联系。当年,匈奴祖先被中国汉朝强大的兵力驱逐出水草丰美的敦煌草原,经过两千多年的征战、迁移、磨练,血肉与骨骼中因为注入欧洲平原的脉气而变得更加坚实。如今,就要单枪匹马,率领一支并不显眼的考察队,探险遥远“故乡”。他离开屋子,像威严将军,最后检视一遍队伍,庄重宣布:“出发!”
  印度与中国之间横亘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山和冰川,在古代,因为战争、传教、移民、商业等原因,人们开辟出很多通道。从斯利那加到新疆最西边的重镇喀什,最短的距离就是经过吉尔吉特和罕萨。罕萨是一处被喜马拉雅山包围的地方,风景如画,恬静如诗。人们为了谋生经常长途跋涉打劫商客,现在,由于英国驻军,他们就不再冒险,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两处地方可以作为旅行中继站,补充食物和其他用品,然后,沿罕萨河谷经明铁盖山口进入中国新疆。
  这是斯坦因对着地图、走访商队反复研究后定下的比较理想的行动路线。临出发时,他接到印度政府通知,考察队可以使用新近建成、用以供应西北边境驻军的吉尔吉特运输公路。
  斯坦因当然非常乐意这份馈赠,这意味着节省不少时间和物资。
  五蕴每年都要在克什米尔和喀什之间往返几次,但第一次参加这种非商业旅行队伍,感到很新奇。每天早晨准时出发,傍晚到达一个哨站,士兵早已搭好帐篷,并且很快就端上颇为丰盛的美食。而以往,这些工作都是他们自己来完成。他不明白,既然斯坦因能够让这么多人为自己服务,为什么还要到遥远的沙漠游历。
  “老爷,你真的没有进过沙漠?”
  “只是从图片资料和文字描述中见过。”斯坦因说,“以前,也许我梦到过它的边缘。”
  “沙漠大得没有边!那里没有草,没有水,没有动物,什么都没有。”
  “我知道。”。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章 雪峰会(2)
“别看现在的河谷较宽,到处有翠绿青嫩的小草,再往前,就是陡峭的雪山和冰桥,像您这样尊贵的大老爷看一眼都会吓得发抖,那时,谁也帮不了你,只能靠自己。”
  “放心吧,我能行。”斯坦因笑着说,“我的身上流淌着匈奴人的血液,比最凶猛的海盗还要强悍。”
  五蕴憨憨地笑起来。队伍行进几天,离开简易运输公路,在越来越窄的河谷中沿着“之”字形道路蜿蜒前进,上到冰雪覆盖的山脊,接着下山,再上山。山越来越大,路越来越陡,大雪和风暴不时袭击,吹得人马东倒西歪。风雪袭击后,所有道路成为白茫茫一片。
  前面的路断掉了。急流沿岸,雪桥都塌陷下去,人马无法跨过。掉头重新找路,很费劲,但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在窄小的雪堤上行走。
  “能过去吗?”斯坦因问。
  五蕴说:“牲口没有问题,两个人从旁边扶着可以过去。只是你们……”
  “别考虑那么多,前进!”
  五蕴喊来民工,吆喝着,牵上第一匹马上到雪堤。负重的马喘着粗气,站不稳,滑进急流,驮子也掉落水中。大家在忙乱中拣起。民工再也不愿尝试,沮丧地要求原路返回。
  斯坦因说:“回头?如果遇到更难走的路呢?”之后,他朝旁边的拉姆喊:“勘测员!拿好仪器,我们走在前边!”
  五蕴叫民工抱来一些石头垫到路上,修筑临时马道。队伍终于艰难通过。
  经过近十天摸爬滚打,抵达吉尔吉特政治代表总部。这是西北边疆最远的英属印度前哨站。他们稍做休整,用山地马更换受伤马匹。接下来,就要前往罕萨。前边的路大都在山脊间穿行。悬崖边的木栈道把各大山脊相联结,人马在云雾中行走。湍急的河流在山谷间喘息,似乎远离尘世。栈道依照山势修建,有的地方弯度非常大,外边又不设栏杆,而马匹必须尽量走在外缘才能勉强通过,一脚踩空,就会掉下万丈深渊。有些路段简直是陡峭梯子,如同天路。更糟糕的是,栈道年久失修,破损不堪,走在上面,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会像雪桥一样塌陷。
  当年,玄奘大师也许从这条险象环生的路上经过。
  斯坦因尽量将恐惧掩盖起来,以便消除民工畏怯。离开栈道,队伍又在碎石头遍地的荒野上艰难行走。半天后,小村庄和窄小的田地陆续呈现在眼前。这意味着罕萨到了。首府巴勒提特是一处建在广阔梯田和果园之间峭壁上的石头城堡,森严可怖,威风凛凛,似乎还沉醉在当年罕萨人杀人越货的动荡历史中。
  斯坦因进入城堡,上到高大雄伟的主墙,俯瞰下面田地中的马球场和挂在山谷对面的冰川。这是群山围裹中的一块恬静之地,风景秀丽,闲淡宜人。土地对这里的人们来说最为珍贵,可是,为了娱乐,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在最好的良田中间开辟出马球场地,只有具备强盗秉赋的人才有这种魄力,也才把享受生活作为最高追求。
  罕萨人客厅里摆着时尚的欧式家具,与来自新疆的地毯、丝绸、花布相得益彰。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品的功能仅仅是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与政治、文明、笑声、欢乐毫不相干。斯坦因还发现,由于英国军队改变了罕萨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甚至开始抛弃自己的母语,日常用语中夹杂着好几种外来语成分。
  罕萨方面已经安排好考察队下一阶段的行程。
  无论条件多么优越,道路的面貌还是不能改变。队伍出发不久,再次置身于让人胆战心惊的栈道和漫无边际的碎石荒野。如果不是为了考察,只有囚犯才走这样的路。五蕴却总是保持着乐观天性,他的肺活量早就适应高山反应,所以,只要得空,就敞开嗓门,唱悠扬的民歌。其他雇工触景生情,也唱着自己家乡的歌曲。不同语言、不同腔调的歌声断断续续地交相辉映,蜿蜒前进。

第四章 雪峰会(3)
经过几个居民点,接近威严壮阔的帕米尔高原。这座着名的冰雪高原被马可·波罗形象地称为“世界屋脊”,不但是巨大的地理接合处,也是几大语族的交汇点:基利山口附近就是阿姆河、印度河与叶尔羌河流域分水岭的汇合处。这些流域现在分别属于伊朗、印度和中国管辖。多年来,俄国人立足喀什,虎视眈眈,向南凝望帕米尔高原,不遗余力地寻找着可以插手的地方。英国攻占罕萨、在喀什派驻政治代表,就是为了抵制俄国势力的扩展。斯坦因考虑,将来考察获得的各种资料如果不能通过帕米尔运到印度,就必须借助俄国在中亚的铁路。好在俄国与英国新近签订了一项旅游合作协议,运输问题迎刃而解。现在,斯坦因最担心的是,大夏能不能如期到达帕米尔与他会合。
  大夏计划通过铁路先到中亚,然后转向帕米尔高原迎接斯坦因。他们约定碰面的地方在玄奘当年遭到土匪抢劫的峰顶,时间是七月上旬。斯坦因虽然欣赏大夏的聪明、勇敢、沉稳和机智,但是,他们毕竟分属不同民族。何况,大夏只是民间工艺的传承人,并非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社会绅士,他没有理由信守诺言。
  通过最危险地段时,斯坦因觉得随时都会丧身谷底,当时,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帕米尔高原之巅的会面将落空。而大夏怎么想呢?不得而知。斯坦因不做任何假想或推测,这是他的习惯。一切留给事实印证吧。
  考察队进入基利山口前,全部换上行走稳健的牦牛。这段最为关键的高山翻越只有凭借它们才能完成。在空旷的山谷两边,是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峰,相比之下,牦牛如同紧贴地面的黑色石头。虽然行动缓慢,但它们沉着冷静的神情中却显示出某种宗教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