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蹦出来的,当然还得是最“名正言顺”的陈家老宅儿的“亲人”们……
起初不好意思直接跟二大娘面对面说道,中间辗转了几个长舌的妇女,隐隐暗示,让二大娘主动把这些财产交给陈大川的亲生父母照管。
然后,因为二大娘婆媳们的不识时务,压根不搭理这种话茬儿,陈大海的媳妇——江氏,就跳出来了。
幸亏她们没办法判断蛇大仙是不是留在了老宗祠的院内,所以,老太太没出场,江氏只敢在地头上跟二大娘较真儿,先是指桑骂槐,然后短兵相接,指名道姓的争锋了几次……
家主陈大川,只给过一句答语:“甭搭理她们!”
可是毕竟面对责难的还是二大娘一家人,陈大川举家搬离了,就剩他们家也没遭灾,出不了十天,那麦穗就饱满成熟的足以收割了。
现在好了,多了两个身份上比较可以跟陈家老两口对峙的人物挡在前面,二大娘怎么会不轻松呢?
王家的日子不算好过,家里的田地又不多,两个儿子儿媳足以收拾,把老两口接过来,其实挺合适,既帮了妹妹的忙,还能省出来两间屋子。
“姥爷姥娘,你们不用下地,主要照管一下咱家院子里的鸡群就行,我还想再捉几头野山猪回来,有小黄看护着,出不了啥麻烦事儿,要是能养好,咱家那铺面上卖的‘红烧肉’和‘红烧排骨’,就不需要在别家买了。”阿珠很有成算的规划着未来,她还想继续给自己盖一栋别墅出来呢,爹娘跟姐姐们喜欢在镇子里住,她反倒喜欢山脚下的清静。
王家老两口一听,心里就舒坦多了,本来嘛,劳动了一辈子的庄稼人,猛不丁要是啥都不让做,还真是觉得呼吸都不顺畅了,在闺女家住,腰板儿也板不直不是?
阿珠自己呢?跑到已经被彻底舍弃了的遭了灾的田地那里,用小镰刀割了不少的藤蔓回家,按照记忆里的有关知识,亲自尝试做编制器具。
藤是一种实心、坚韧而富弹性的蔓生植物,用于编织的家族成员主要有竹藤、白藤和赤藤。竹藤是常被用来编制家具与器物的一种藤类,名为玛瑙藤,它也被誉为“藤中之王”,这是价格最为昂贵的上等藤。
只可惜,在陈家庄肆虐横行的藤蔓,不是昂贵的竹藤,而属于比较普通的白藤品种。
阿珠勾画了不少藤编家具的样式,只要这白藤争气,在柔韧度、坚硬度上可以信任,阿珠有信心做出别致实用的藤编制品来。
白藤编制出来的沙发或者凉塌,无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都很适用,尤其是夏季,烈日炎炎,放松、舒适、清凉、是藤器给人的感觉,藤制品除了拥有自然气息外,比其它家具更增添了一份编织的细腻和艺术的享受。
所以阿珠相信,藤器会受到越来越多北方人的青睐。(未完待续)
ps:感谢yh…yh1166和奇迹一生的平安符!感谢浮云忘的粉红票!
寂寞感冒的还挺带劲儿,恨不得直接把鼻子揪下来松快松快,不过,到底是不敢辜负朋友们的支持,赶在晚上十点前码完了明天上午那一章,鼓掌!
第九十五章 变害为宝
阿草阿穗阿兰姊妹三个编制的歪七扭八的“菜篮子”,也被阿草带回了陈家庄,她需要再多几日的时间验证一下,藤蔓家具不但应该表面美观,还必须具有高度的防水性能,组织结构密实极富弹性,不易爆裂,才能经久耐用。
后院儿的水池里面也开始生长藤蔓,想要快速的彻底把这祸害研究清楚,不“以身饲虎”的话,总是不可能的。
小黄这几日也对此经心,除了在山林子里面乱窜之外,时不时衔回来些其它颜色品种的藤蔓,不知道是跑到哪个山沟里淘弄出来的。
水池子里面的水就出自母亲湖,自然,也有生根发芽助长的功效,很快,几根紫藤就脱颖而出,从水池子的边缘,直窜到旁边的柞树枝干上,并颇为深情的一圈圈缠过去,如同痴恋的小情人儿……
只可惜,后院的柞树也早成了精,枝繁叶茂强势的绝非普通野生树木可比拟,它们的枝干彼此相连,叶片一层层严严实实遮挡住藤蔓所需要的阳光照射,再来势汹汹的藤蔓,在攀爬到接近树冠的位置时,都要偃旗息鼓,然后,慢慢儿枯萎……
曾经在庄稼地里横扫天下,无形中绞杀了陈家庄大部分即将成熟的麦田的罪魁祸首——藤蔓,竟然是以这样“淡定”的方式和速度被消灭的,实在很是出乎阿珠的意外。
借助于小世界中泉水的逆天速度,阿珠了解到了藤蔓的生长习性与天敌制约的方法,终于,要开始行动起来了。
第一步。招收村子里外擅长编织柳条筐、菜篮子的巧手师傅。
这事儿通过里正更靠谱儿,当阿珠抛出了自己想要高价聘请编织师傅的“橄榄枝”,原本整日里阴沉着半张脸的里正,终于扯出了一副笑脸。
没办法,那藤蔓已经把小麦田完全霸占。这些日子刨挖藤蔓连带着也刨挖去一年的收成的庄稼汉心里苦啊,刨挖过后,小麦是绝了产的,可是那没办法斩草除根的藤蔓,还是会很快的从地下钻出头来,并迅速又重新长成一条条“好汉”……
“每月保底工钱是一两银子?那比到镇子上打零工要强得多的多啊!叔爷马上给你去找!”
整个陈家庄登时轰动。一两银子每个月,这在遭了灾的窘境下,更是难能可贵,谁要是能谋到了这份职业,那简直能直接跃身陈家庄“土豪”行列。
过去的老宗祠。现在的陈家新宅院门前,一字排开几十个庄稼汉子,还夹杂着两个体态粗豪的“女中豪杰”,表情有些局促不安,但是,一两银子的诱惑,抵过了跟大老爷儿们对抗的恐惧之情。
是马是骡子,全拉出来遛遛儿就知道了。
再外围。就是来瞧热闹,或者来为家人助威的村民了,没有人敢高声说话。形势完全跟上一次围攻陈家截然不同。
黄金蟒懒懒的盘成蛇阵,脑袋搁在蛇阵正中,连眼睛都懒得睁。
即便这样,比赛的纪律也很好维持,想捣蛋的,连边儿都不敢凑。比如正远远的缩一棵大树后面偷窥的陈老太太,其实是如此渴望可以站到二儿子家院的门前主管各项家事与外交业务……
“阿珠啊。这——要不是报名的忒多,叔爷爷就替你把人员定下来了。看看,这还得你小娃子自己来考考他们——”。
里正没预料到这项工种如此受到欢迎,连想安排个跟自己亲近的人上任都做不到,几十个村民都要来,无论偏袒哪一个都太碍眼了。
所以,才有了这项别开生面的比赛。
王家老爷子老太太今儿穿戴一新的为外孙女助阵,院子里的木头墩子都滚出来给“种子选手”们就坐,实在没座位的,也不讲究,庄稼人跟土地最亲密,席地而坐也是一桩雅事。
本来以为比赛的物事肯定是柳条儿,春日里割下来,去掉皮儿,里面白细细的枝条,晾晒干了就正用。
可是为毛儿二大爷赶着牛车,装载的全是刚刚砍下的藤蔓呢?
那叶子还嫩生生的长着呢!
阿珠有些紧张,前世里缩在人后都成本能了,尽管做教师锻炼了一段时间,可那都是面对自己的学生,听话的很。
眼前这些人,可是不一定哪根筋抽错了,就会闹腾起来的主儿!
“各位——叔伯——大娘婶子——,辛苦了!”
苦心孤诣想出来的问候语,没得到下面的掌声雷动。
好吧,他们没啥文化,咱不计较。
阿珠镇定了很多,再次拔高了幼细的声音:“现在,就以这些藤蔓为材料,随便你们编织什么物件,三炷香的时间为期限,编织的最漂亮的,就留下做师傅,每个月的工钱,最低是一两银子,活计做的好,还要加钱,做的多,按件数有提成!”
“哇——比一两银子还要多哩!”
“当家的,一会儿你可要使劲儿编,咱家下半年的吃用,就靠你啦!”
乱哄哄的,还有不少鼓励与支持的叫声……
随着山子奎子分发下来新鲜的藤蔓,人群安静下来。
不消说,比赛的队伍里面也有滥竽充数的,向往那一两银子的工钱,这会儿临时抱佛脚,憋着一脑门子的汗较劲儿,幻想着从手下诞生出一只精美的“菜篮子”……
当然,有真本事的人在多数,庄稼人手脚不喜欢闲着,地里不忙了,随手做个木凳子啥的是常有的事儿,编织个家用的篮子簸箩之类的小活儿,也不少人会。
第一柱香燃尽的时候,有的人手里已经有了个篮子的底层,或者,有了大致的思路,正在快手快脚的四肢配合着。
编织物件,还真是不但需要两只手灵活,大脚板的辅助作用也不可轻瞧。
第三柱香,在无数的“唏嘘”声中,化成飞烟袅袅……
阿珠没理会周围那么多的建议甚至求肯,选择了四位自己最满意的“大师”。
“可是明明三癞子编的啥都不像,凭啥选他呢?”
“就是就是!妇人家的手劲儿小,三炷香就编了个筐底子,咋的也选她?”
很不幸的是,里正力荐的那个亲戚也没选上,那汉子明明就编出了半拉儿菜篮子,只是手艺松散些……
“阿珠,你好歹得给大家伙儿一个解释,你这小娃子,凭的啥选的这四个当师傅?”
小毛丫头脸上红彤彤的,还是有些紧张似的。
“里正叔爷,二大爷,各位叔伯大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