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了这样一次竞渡活动。那天,两岸围观的人密密麻麻,可杜牧挑了一天,直至傍晚,竟没有找到一个合意的。眼看就要收船靠岸,在人群中,有一位乡村老妇人,带领一个女孩子,大约十几岁。杜牧看了好一会,激动地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真等于虚有其人啊!”就将这母女俩接到船来谈话。这母女俩都很害怕。杜牧说:“不是马就娶她,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老妇人说:“将来若是违约失信,又应当怎么办呢?”杜牧说:“不到十年,我必然来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来,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嫁给别人。”女孩的母亲同意。杜牧便给了贵重的聘礼。
分别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想念着这位女孩子。可他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后来他出任黄州、池州和睦州刺史,都不是他的本意。等到他的好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接连写了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一岁,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此时距离与当年那母女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经出嫁三年,生了三个孩子。杜牧将女孩的母亲叫来。这老妇人带了外孙来见杜牧。杜牧责问说:“从前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要违背诺言呢?”老妇人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可你十年过了,没有来。这才出嫁的。”杜牧取出盟约看了看,想了想,说:“她讲得很有道理。若是强迫她,是会闹出祸事来的。”便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让她走了。为着这件伤心事,杜牧写下这样一首诗:
自是寻春去较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小传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想有一番作为。他读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李中丞》。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又如《河湟》一诗: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和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简练浑括。
他的咏史诗也很著名。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他另一些咏史作品,则带有较为明显的史论特色。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是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他这种论史绝句的形式,后来颇为许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有很高的成就。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江南春》和《泊秦淮》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他很推崇李杜,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李贺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他说自己的创作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的主张和创作的积极追求。但在创作实践,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第九十二章 寻觅杏花村遗址】………
:300:456:杜牧的《清明》诗,不仅成为一曲千古绝唱,而且成就了千年的“杏花村”。
杏花村在哪里?萍记得有一本介绍说:“贵池县之西郊,曾有杏花村,至今故址仍依稀可寻。”萍要去觅杏花村遗址。
“天下第一诗村”——杏花村,位于贵池城西,秋浦河畔。杜牧于会昌四至六年间44-46任池州刺史期间,行春问酒,作优美动人、脍炙人口的《清明》诗,遂使杏花村闻名千古,有清《杏花村志十二卷》传世,古时有《杏花村十二景》,惜已圮毁,唐代古井——黄公井尚幸存。今已开始复建杏花村古井公园,杏花村将重现当年“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芳容。
据《贵池县志》记载,古时杏花村方圆十里,四周为一片杏林。阳春三月,杏花怒放,为池州十景之一。村中有酒店,名“黄公酒垆”,店中有井曰“黄公井”,且产美酒。杜牧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很可能即指此处。井,至今犹在。贵池产“杏花村大曲”、“杏花村香泉”等四五种酒,虽不若汾酒之美,但质量也属乘。
当时杏花村还没有开发。虽然早在194年,原贵池县政府就提出“将杏花列为县花”、“清时节作为杏花节”以及“把贵池变成杏花城”的美好构想。197年杏花村又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但一直是“空口说白话”,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杏花村位于贵池城西。兴只知道大致方向,说不准具体地点。他们只有一路步行着向本地人打听。
走出城区很远,在城郊结合部,一片种植杏树林的地带,村民们告诉他们,这里大概就是前人所说的、曾经的杏花村。但是,原有的风貌已经难以寻觅。这一片刚刚种植的杏树林,准备在数年以后形成一定的规模,以营造当年“杏花村”的氛围。
眼前的一切,让萍心里颇不是滋味,感到非常遗憾!只能寄希望于这一片新植的杏树长大,将来如果有机会,再来看杏花村的飘香醉人的杏花……
秋浦河碧波荡漾。找不到杏花村,萍在秋浦河畔发了一会呆,又和兴骑自行车折回贵池东南的齐山,杜牧有一首重阳节登齐山的诗——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山登高》
找不到杏花村,不如到齐山去看看。齐山不高,东西长,南北窄,山奇石嶙峋,山坡植了许多桃树和杏树,树枝的花蕾已经含苞欲放。
春天就要来了!萍的心情立即变得开朗起来,忘记了找不到杏花村的遗憾。回来趁人少的时候,他们俩一人折了一大捧杏花树枝。
师弟们看到他们捧着一大捧杏花树枝回来,忙洗了一大堆罐头瓶子,然后,把插满杏花树枝的罐头瓶子,摆遍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窗前、床头、桌……屋里到处充满春天的气息!
萍在贵池玩了近一个星期,除了打麻将闹了点小小风波,没有一天不愉快,但今天是最开心的一天!
未完待续
附:秋浦河
秋浦河发源于源头李吴山古属秋浦县,今归石台县珂田乡至贵池杏花村杜坞入长江,全长10公里,从南向北纵贯全区,沿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有古石城遗址,有昭明钓台,有仰天堂等古迹名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数游秋浦,留下脍炙人口的《秋浦河十七首》,如“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成为秋浦河秀色的真实写照。
附:春风醉雨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