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娉娉袅袅十三馀-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安堂,阿意和两个弟弟正在堂上玩耍,木桃来报:“夫人,木兰姐姐说了,新来的丫鬟规矩都教的差不多了,带了过来请夫人示下。”阮临湘道:“那就带进来瞧瞧。”现在回了京城,人手宽泛不少,但仍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若是算是这些新来的,想必宽松不少。

木兰带了两溜人进来,都穿着府里下发的蓝色裙袄,梳着整整齐齐的双丫髻,看上去十分利落,阮临湘笑道:“木兰,你办事越来越老道了。”木兰屈膝笑了笑:“夫人的吩咐我哪里敢大意,这些个都是所有人里挑出的拔尖的,其余的都分到了各处洒扫。”阮临湘点点头,仔细观察了这些丫头,选了四个出来,改名做细柳,梅薰,彩云,彩绣,拨给了阿意,交给魏妈妈管教,又挑出了八个,四个给了阿尔,改名夏雨,夏竹,夏青,夏叶,交给阿尔的奶娘孙妈妈管,给了阿山四个,改名秋虹,秋风,秋叶,秋莲,同样也是交给奶娘韩妈妈管,阮临湘算了一下,加上这些新的,阿意有十个人服侍,阿尔各有五个,倒也宽裕,不会出现缺了一个人就不成样子的状况了。

许兰陵看着阮临湘皱眉苦思,笑道:“这些服侍的下人急不得,宁缺毋滥,现在先使唤着,以后有好的在挑就是了。”阮临湘嗔道:“我自然知道,只是孩子小,要是人少了根本看不住,你愿意让你儿子女儿这么寒酸啊,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许兰陵想了想,拉着阮临湘进了内室,阮临湘有些疑惑,问:“怎么了?”

外面是孩子的笑闹声,阿意围着两个弟弟,逗逗这个,逗逗那个,两个小孩子逗得咯咯笑,林妈妈等人都在外面伺候,见了夫妻二人进了内室,林妈妈朝木莲使了个眼色,木莲会意,挪了个位置,守在内室的帘子前。

许兰陵叹了口气:“过一段日子我就要走了。”阮临湘一惊,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许兰陵忙道:“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我和皇上已经制定了周全的计划,打赢这场仗志在必得,只是你们,留在京里更危险。”

阮临湘疑惑:“冀王他们难道会打到京城来吗?”许兰陵道:“这是皇上的计划,我不好给你详细说,但是我可以说,经过这场动荡,京城三分之一的权贵之家都要覆灭了,所以,别掉以轻心知道吗?”阮临湘惶惶然的点点头,许兰陵道:“你别害怕,等到我走了两天后,你就悄悄带着孩子们去乡下住,我已经劝动了岳父岳母,到时候他们会陪着你,我给你留了一队人保护你们,那处庄子离京城远,很少有人知道,庄子里还有暗道,等这事过去了我再接你们回来。”

许兰陵说的有些吓人,阮临湘连连摇头:“你别给我留人了,都带过去保护你吧。”许兰陵笑笑:“别让我担心,有了他们保护你,我才能安心做大事。”阮临湘只好答应了,她知道,许兰陵说的护卫是许兰陵自己培养的死士,以前陪他上过战场,各个都是高手,现在派来护卫她们这些老弱妇孺,想必有些大材小用了。

阮临湘想起这场未知的战争,有些悚然,靠在许兰陵怀里默默地,许兰陵知道她一时也有些难以接受,便静静抱着她,隔着帘子,是他们最爱的孩子,夫妻俩紧紧握着彼此的手,有些考验,不期而至。

元德六年五月,冀王起兵造反,自西南一带,一路向北,城池官员无不开门俯首迎接,遂天下言,冀王乃是天命所归,所到之处无不万民归心,朝野顿时震荡,安国公许兰陵奉命率兵剿杀叛贼,十日后竟无所踪,朝中人心惶惶,皇上震怒,几路兵齐头并进,与冀王的军队在杭州郊外相遇,竟然大败。至此,冀王士气高涨,一路杀到通州,京城岌岌可危。

朝中还在为谁出战的事情大吵大闹的时候,阮临湘已经带了孩子和阮一棠,林氏到了许兰陵所说的小庄子上了,安国公府乃是百年府邸,府中光是摆设的珠宝珍玩就极其可观,阮临湘带不走这些,便叫几个妥帖的偷偷在后花园挖了几个深坑,捡那些祖传下来的贵重东**了,至于家具等笨重的东西只好罢了,许兰陵出发的第三天,阮一棠就上门了,带着已经收拾妥帖的阮临湘母子,偷偷从后门出去了,几个人在一群死士的带领下悄悄潜出了京城,直奔京郊而去。

许兰陵的那个小庄子是偶然间买下的,因为太远,地方又小,许兰陵便不大管它,后来觉得能派上用场,许兰陵才叫人收拾了,院子很小,只有三进,阮一棠带着护卫住在外院,林氏,阮临湘和三个孩子住在内院,因为怕惊动人,丫鬟带的不多,都是阮临湘的心腹,虽然少了些,但在危急时候也只好凑和着了。

阮临湘早就吩咐过闻管家,一见不对就带了府里的下人往别院避祸去,闻管家也是个机灵的,在阮临湘走后的两天,京城人心惶惶,四处都有权贵人家离京避祸,闻管家才偷偷带了人,锁了大门,直奔安国公府的别院而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避祸

在庄子上不比在京城,连米面也是要数着人头吃的,幸而大家都是满怀心事,到没人抱怨,阿意从小在西北,虽说捧在手心里长大,可西北的百姓穷苦,她见惯了,觉得现在没什么。

阿尔阿山小,只吃奶,林氏和阮临湘,一个担心在京城里没走的儿子,一个担心现在还不知所踪的丈夫,对于粗茶淡饭都不太在意,主子们都不在意,下人们就更不说什么了,日子过得恍如隔世般,除了三个天真不知世事的孩子,其余的人脸上都挂着明显的凝重。

虽然许兰陵把一切可能的情况都告诉阮临湘了,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阮临湘还是担心许兰陵的安危,她还不知道许兰陵带着大军失去消息的事情,但总觉得惴惴不安,她决定回京城一趟。

林氏坚决不同意,她道:“现在京城成了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也许冀王的人已经占领了京城,你去不是自投罗网吗?再说了,既然兰陵送了我们出来,那他自有一番打算,你贸然的出去,岂不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阮临湘觉得也是,可是单纯的等待太难熬了,每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不是梦见冀王的人找到了这个藏身的庄子,就是许兰陵满身是血倒在地上,每每从梦中惊醒,那种惶然无依的感觉快要把她逼疯了。

林氏看着女儿面无血色的样子心里也很心疼,毕竟女婿上了战场,生死未定,她叹道:“做女人就是这点不好,除了等,还是等,他活着,咱们就活着,他死了,咱们就塌了天。”

阮一棠自来了后不是窝在书房看书就是夜深人静时在院子里对月长叹,此时道:“要不然,我去一趟吧,你们娘俩在这里守着,我回京城探听消息,顺便看看卓颖怎么样了。”

阮临湘连忙道:“这可不行,爹的样子许多人都认得,容易叫人认出来,反倒是我扮成个乡下人进城的样子不容易被发现。”阮一棠挥挥手,道:“你年纪轻轻的遇到事不好出面,还是我去吧,到时候趁着晚上进城,先回家看看,卓颖这段日子呆在京城,肯定知道许多事情。”

林氏也道:“那就让你爹去吧,你得留在这,万一有个好歹,叫这些孩子怎么办?”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阮临湘默默,只得同意,她把许兰陵留下来的护卫给了一半去保护阮一棠,阮一棠拒绝了,道:“这么多人也打眼,两个就够了。”然后准备了一番,套了辆小马车,三人趁着夜色上路了。

前半夜还没什么,到了后半夜,越接近京城,越能感受到一种紧张绝望的气氛,到了城门口,天色蒙蒙亮,却听见城门口似有哭喊声,其中一个护卫功夫好,攀上墙探听了一番,原来城里的百姓要逃难,城门被关,禁止出城,百姓们便在城门下闹了起来。

阮一棠思量一番,道:“看来京城已经戒严了,咱们进去也难,我是个拖累,进去了也是帮不上忙,不如我在这等着,劳烦二位寻个法子进去,给我儿带个口信如何?”

两个护卫对看了一眼,答应了,他们都是经过训练的死士,飞檐走壁自然不在话下,阮一棠便叫二人找到阮卓颖,问问他的近况,顺便问问京城的状况。

二位护卫走后,阮一棠独自拉着马车藏进了路边的小树林,太阳渐渐升起来,城门口的喧闹越发的厉害了,阮一棠等得心焦,不是向外探看着,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其中一个护卫才回来,阮一棠急急问:“怎么样?找到人了吗?”

那护卫道:“阮府中并不见阮公子,安国公府也是大门紧闭,人影无踪,京城的大户人家都快要逃光了,只剩下些老百姓,我们又去了皇城,皇城守卫森严,我们进不去,也就罢了。”

阮一棠又问:“那我女婿呢?有没有消息?”护卫道:“还不清楚,在京城的文武百官全都被皇上关进了皇宫,不许回家,因此那些官眷大都还在,但也都是些老弱妇孺了。

将军的消息并没有探听到,我回来给您报信,我兄弟还在宫门口等着呢,看看能不能进去。”阮一棠愣了片刻,京城已经到这个地步了,皇上究竟想干什么?按理说,朝廷绝对有兵力对抗冀王,却一而再的落败,皇上也有法子平定叛乱,却非要绕这么一个大圈子,这是要干什么?

他心里疑惑,又是担心儿子,又是担心女婿,又不知道回去后怎么跟女儿妻子交代,不禁紧紧皱起了眉头,又过了两柱香的功夫,另一个护卫也会来了,他潜进了宫里,带了的消息也比较安慰。

原来自阮一棠夫妇离家后,阮卓颖独身一人,带着两个贴身服侍的就住进了翰林院,谁知后来皇上下了命令,所有在京官员全部进宫,翰林院的大大小小就被一队人带进了宫,锁进了一个宫室,不通音讯。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皇上召见阮卓颖,阮卓颖就跟着皇上呆在了长春宫,替皇上起草折子,圣旨,据护卫亲眼看见,阮卓颖面色红润,精神很好,因为长春宫人来人往,也没敢搭话,就出来了。

阮一棠听说儿子很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