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团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术团队-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研究生科听了宁浩当天的录音后,才知史老师在打击报复,于是她被撤换,宁浩在补考时也得了高分。

  让宁浩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的那篇论文,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学术声誉,化学系的上上下下,几乎都另眼相看他,好像他这样的水平,应该指导邓从年副教授,而不是邓先生指导他。

  也就在那年的一月,宁浩收到了巧云的第三封信,这次巧云听从了宁浩的建议,随信寄来了几张照片。在加州刺眼的阳光下,巧云虚着眼,一缕长发被风吹撒,耷拉在额头,表情肃穆而沉静,双眼充满温情和善良。

  巧云说,她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与邓肯教授相处融洽,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每天都有新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事无巨细说了很多。她说,她要读博士学位,家里已经同意。她要求宁浩也好好学习外语,注意听力和口语练习。她期盼能在美国见到宁浩。最后,巧云写到,吻你,老公!

  宁浩知道“家里”指的是南方基地,但“老公”是什么,他不知道。他问了许多人,都说不知道。他懵了。回信说,巧云,你糊涂了!我不是你老公,我没那么老,我还是你弟弟呐。你应该叫我“先生”,或者叫“达令”,干脆学术化点——叫“丈夫”;实在不行,就叫“我家的”,以后不许再叫“老公”了,多难听呀!

  自此,宁浩有了动力,他要到美国去见巧云,她在那边等自己。

145
春节,宁浩回到成都,他见到了强子。强子讲了他在东莞的遭遇,讲了宋思福的出手相救。但他搞不明白是谁通知宋思福的。

  宁浩从巧云那儿知道这件事,所以他并不好奇,他说:“你没想到吧!你认为是谁?”

  “我怎么知道,可能是巧合。那可就非要感谢你了,老大!是你带我去的什邡军校,我们才有幸认识宋思福队长。”

  “不对,你龟儿子忘了,那个宋队长不是一直给某人联系来着。”

  “叶巧云呀!”

  “对就是巧云帮的你!你龟儿子还把别人甩了。”

  “哎哎!老大!你要感谢我哈!我不撤退,还有你的火烤呀?”

  “对对!为这事儿,今晚老子请客!喝酒,你把那个小西北叫上。”

  强子说:“他回甘肃了。我俩喝,一醉方休!”

  那天晚上,这兄弟俩都喝高了。强子说,春节后,他要到云南去,做药材生意,还要带上小西北。

146
86年春,开学后,邓先生把宁浩叫到实验室,说请他把实验室清理出另一个干净的台面来。宁浩纳闷,上学期自己在合成那三个有机物时,好心好意地把实验室清理了一次,却被邓先生狠狠地数落了多次。因为邓先生说,他找不着他要的东西了,每次找不到就要数落宁浩一次。宁浩简直怕了,实验室的东西,他再也不敢动了。这次邓先生是那根筋拧了。

  在邓先生的指挥下,试验台面清理出来,邓先生说,“这就是你的工作台,以后我要经常看见你在这做事。”

  宁浩心想,一张空空的试验台,我做什么哪?

  第二天,来了几个人,抱来了一套当时算是最先进的IBM…PC/xt计算机。邓先生面带微笑,欣喜地摸了摸,然后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宁浩,“这是你的,要好好学,下个星期我要检查。”

  宁浩当时的心情,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我的这个妈呀!这可是三万多块,化学系唯一的一台计算机,能在80年代中期拥有一台IBM电脑,是何等的荣耀和自豪。

  接下来的几天,宁浩把在华川学到的全用上了,还自学了当时最时髦的BASIC语言,照着书上的案例,编制了一段打印日历的程序。当他交给邓先生检查时,邓却看也没看。

  邓先生说,“宁浩,我们的计算机不是搞这些的,是用来搞科研的。你不是一直要问,你究竟研究什么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们要研究快速表面电沉积过程。与你的文章研究方法类似,这次我们要用它做表面材料。你上学期合成的是那三个物质,它们要按一定比例混合,才能取得最好的电沉积效果。如何测试不同比例的具体效果,就得靠这台电脑,进行联机实验……”

  宁浩听得满头雾水,但他默默点头,似懂非懂。他已经基本习惯了邓先生的指导,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

147
自从邓先生实验室有了计算机,宁浩就成了明星似的人物,只要邓先生不在,哥们妹们都会来找他,问问这儿,摸摸那儿,大家羡慕得简直有点嫉妒,恨不得杀了宁浩取而代之。

  宁浩倒是很坦然,他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者,自然树立了自己的亲和力。

  就在这学期,研究生会改选。当时,在校的研究生有一百多人,两个年级,其中文科占了三分之二。原来的老会长是由文科生出任,但他在处理研究生间的矛盾时,明显偏袒文科生,严重地挫伤了理科方面的情感。所以,赶走他,成了理科方面的夙愿。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湖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当时,男研究生均住在一层楼,本来大家相安无事,可是凄冷的天气,令人难捱。于是有人点电炉取暖。本来电路的负荷就低,经不起多个电炉的开启。那个电器盒的保险丝就时常烧断。这下,不仅火不能烤了,连照明灯也不亮了,引起大家的一阵骚乱。电工开始还来整过几次,后来情况越加严重,电工也不来了,坏了就没人管了。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精神在那一刻就充分发挥了出来。大家自己动手接保险丝,开始是理科这边比较积极,因为他们懂电也不怕电。文科那边稳起不动,时间一长,理科这边感觉吃亏了,电炉大家烧,为什么只是我们接,好像我们这边做贼心虚。理科这边也稳起不动了。

  文科的研究生会会长出来协调,他说请理科的还是接上,要不大家都没有电用,因为主要还是理科的用的多嘛!

  宁浩不服,他说,“文科的人多,用电就多,怎么是理科的用得多呢?”

  “对呀!不接,哪个用得多哪个接!”理科这边达成一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48
会长无奈只好自己接,可刚接上还没有一分钟,就又断了。这下,在黑暗的过道上,上演了一场骂战,显然是文科挑起的战争,不要看他们人多,骂架可赶不上理科的。因为学文科的毕竟要文雅得多。

  他们骂道:“瞧瞧!这就是谁干的,有点素质没有。不点电炉子闹心吗?闹心就到被窝里自己解决呀!”

  学理科的逻辑性一般较好,但素质不敢恭维,他们骂道:“自己怎么解决!把你妹子叫来才能解决!”

  就这样,文理科结了梁子。有几个气恨的还差点打起来。校方一看,这非出乱子,于是在老会长的要求下,突击搜查电炉。也许是错怪了文科,也许是会长通风报信,反正搜出的电炉都是理科这边的。文科的一个没有,为此他们还受到了学校的通报表扬。

  宁浩这边郁闷,他们必须反击,取证是第一要务。由王学林出面请出他的老乡——校办的工作人员小吕来寝室喝酒,陈友斌、宁浩陪同。当酒过半醉时,灯就熄了,他们拉出小吕,只见过道那边凡是打开的门均有红红的光线,那是什么,那是余火未灭,只有电炉才有这种现象。

  于是宁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述了电炉的危害,吓的小吕第二天就向校长汇报。这一回合,理科大获全胜。

  事后,王学林自持功高盖主,有了当会长的意识。王学林的本科是在四川读的,他的女朋友是湖南的,于是他跟随女友考到了湖南,不想最终两人未如愿。这个大高个,长得白胖,头发有些卷曲,油光水滑的。他很会处事,善于靠近对自己有利的关键人物。这次就是利用他的人际关系,一举拿下文科的电炉,在理科人中树立了威信。

  为了确保会长的选举能公平公正,校方拟定了选举办法——票决。宁浩几个一想不对,文科人多,票决理科吃亏,王学林要当会长的愿望可能要落空。但票决是唯一合理的方法呀!

  于是理科这边召集大伙开会,宁浩提出了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前卫的方案,不仅要搞竞选演说,还要搞点小动作。

  宁浩说,文科的女生多,理科的男生多,我们只要分析女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就不难找到击败他们的方法,因为女研究生与我们男生无仇呀!只要在本周未,把咱们这边的帅哥叫出来,请她们跳一次舞,多说点恭维的话,只要跳高兴了,就成功了一半。然后,邀请女生到邓先生的实验室来,我再给她们讲讲计算机是个什么玩意儿,一定能拿下选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49
方案立刻通过并实施,无论美女丑女,统统邀请出来跳舞,舞票由王学林出(其实只有几块钱),谁叫他要当会长呐。

  校方对理科提出选举方案没有异议,但提出了动议。校方说,既然是竞选,就应该是差额选举,要求文理科各推举两名候选人。

  理科这边经过协商,除了王学林是当然的人选外,大家发现宁浩不仅有学术声誉还有良好的亲和力,而且鬼点子也多。于是宁浩成了候选人。

  那些日子是宁浩与巧云通信最正常的时期,他的心情特好,不就是参加竞选嘛!玩儿呗!

  但王学林可不这样看,他把此次竞选看成了通向成功的楼梯。由于到时有校领导到场督选,他十分看重,竞选的讲稿子改了又改,大家听了,不觉得鼓舞人心,到像是政治动员。宁浩若无其事地说,他是绿叶,就是要配王学林这朵红花,所以根本没准备。

  竞选如期进行,抽签后宁浩排在最后。前三个竞选演讲,说得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豪气,大到国际形势,小到个人理想,应有尽有。这哪是为普通研究生办事,简直就是给国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