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女- 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乾元帝那股高兴劲,得意劲头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坐在龙椅上的人真是国朝的皇帝陛下?
    不是哪家臭屁显摆儿子出众的父亲?
    乾元帝笑过之后,对朝臣说:“来来来,都说说,都跟朕夸夸阿泽。”
    朝臣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不带这样玩的,如今谁也说不出顾天泽一句不是来。
    顾三少打赢一场本来就有八成把握的仗并不会让朝野上下意外,虽然朝臣说顾天泽年轻,没经验,他们在心底下也承认顾天泽是年轻一代的翘楚,京城四杰双雄在顾天泽面前就是个笑话。
    让朝臣无话可说得不是这场仗,而是顾天泽彻底歼灭了苗人的精锐,一枪挑死苗人智勇双全,让国朝将领甚感扎手的大将,百年之内,苗疆不会再有叛乱。
    以前苗人总是反复,国朝派兵便投降,撤离便反叛,打打降降,弄得国朝不胜其烦,在顾天泽出征前,大臣们觉得最好的结果就是给苗人一个教训,谁知顾将军,顾三少竟然纵横苗疆,杀敌无数,把能打仗,会领兵的人都杀了……甚至打通了苗疆,逼近远在西南方向的邻邦,据说……据说邻邦产宝石,黄金。
    这完全是一条黄金通道呐。
    诚实的说,对顾天泽怎么夸奖都不过分,只是大臣们心塞塞,面对欢喜异常,得意异常的乾元帝,他们真不想说顾天泽的任何好话。
    还没夸呢,皇上就高兴成这样,真要把顾天泽夸上天,等顾天泽归来,皇上得……如何封赏他?
    持重的臣子们赞同顾天泽该封赏,可怎么封赏?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大问题,阻止乾元帝过重封赏顾天泽,对朝臣们来说仿佛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军功,以战绩,以对国朝的利益看,不封赏顾天泽不足以平民心。
    可是国朝没立太子,过重封赏顾天泽,让皇子们怎么办?
    乾元帝显然没大臣们想得多,只为顾天泽取得的战果高兴,“阿泽不愧朕的恩宠,谁敢说朕宠他宠错了?谁,站出来,朕保证不宰了你们!”


  ☆、第二百七十六章 揍人(一更)

“不是朕非要让刚及冠的阿泽出征,而是为朕开疆拓土的无敌将军只有阿泽!”
    “哈哈哈,朕亲手雕琢出阿泽,此生无憾也。”
    “哈哈哈。”
    乾元帝不理会大臣们的心思,没人陪他乐呵,他自己也能乐呵半天,见朝臣们郁闷的表情,乾元帝真真是太开心了。
    朝臣们彼此苦笑,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首辅曾中过装全,辞藻极好,你来曾赞阿泽。”
    乾元帝见没人出列称赞顾天泽便直接点了首辅的名儿,顺带对身边的怀恩吩咐:“都记下来,把众卿所写的诗词都记下来,等阿泽回来拿给他看。”
    朝廷上科举排名靠前,擅长诗词的文臣同时缩了缩脖子,敢情还要做成诗集?
    这不是要认命么。
    如果是顾三少主动让他们做诗词曾赞自己,这群清高的词臣能糊顾天泽一连大姨妈,可偏偏下令得人是乾元帝,他们不做诗词就是抗旨不遵,做诗词……就算是顾天泽战功卓绝,用不用这么恩宠啊。
    再内敛的皇子脸上都不怎么好看,唯有六皇子嘻嘻哈哈的浑不在意,“父皇,师傅是不是也该回来了?师娘很想师傅嘞。”
    乾元帝又看了一眼捷报,收敛了几分笑容,“阿泽提起王译信提前返京,许是这两日就到。”
    “下朝儿臣告诉师娘,小师妹一声,省得她们担心师傅。”
    六皇子同乾元帝的一问一答让朝臣们脸色更为囧然,这是朝会,不是闲话家常的后宫,六皇子用不用时刻刷存在感?
    “首辅。还没做想出诗词?”乾元帝不耐烦的催促道,“寻常也没见你做诗慢。”
    首辅咳嗽了两声,他本打算明年致仕回乡。可也不敢随意扫乾元帝的兴致,他也得为子孙考虑轻易不敢触乾元帝的眉头。
    他为首辅。为百官表率,如顺着此时顺着乾元帝也实在愧对首辅的名头,朝臣会怎么看他?
    但凡翰林出身的阁臣都有一股子清高,不愿趋炎附势。
    首辅咬了咬牙,上前一步说道:“顾将军其功当赏,然陛下不可赏过重。”
    “为何?”乾元帝此时虽然笑着,但眼底已闪现一丝丝的冷意,“既然当赏。有何来过重一说?”
    首辅同顾天泽‘合作’过,联手坑了次辅,然一次合作不代表首辅就会同顾天泽任何时候都站在同一阵营,他对顾天泽的忌惮之心并不少,“臣以为为人子不好越过其父。”
    一直沉默的定国公身上顷刻聚集了许多人期望的目光,大臣们多指望定国公能给兴奋的乾元帝降降温。
    虽然乾元帝无视定国公也非一日两日,但朝臣还对定国公报有希望,定国公抿了抿嘴唇,“陛下……”
    “朕说过,不想听你说!”
    乾元帝一点面子都没给定国公。“你称赞阿泽几句,朕姑且听听,谦虚几句。朕也可以听听,毕竟你是阿泽的生父,然朕不想听你说什么皇恩浩荡,不该给阿泽重赏的屁话!为人可以谦虚,但不能没有担当傲气,阿泽的战功扎实,朕为阿泽高兴,怎么宠他都不过分。”
    定国公默默的躬身,“陛下圣明。”
    同乾元帝只论君臣的定国公已经没有在帝王面前放肆的特权。谨守君臣本分是定国公所求,彼时却有几分的酸涩萦绕心间。
    “臣不赞同首辅所言。”
    西宁公蒋大勇一般在朝会上只做木头。文臣的争论,他听不懂。武将嘴皮子从来斗不过文臣,蒋大勇坚持皇上说什么就听什么,谁让自己嘴皮子不好用。
    乾元帝身体前倾,“哦,大勇你说说首辅哪里说错了?”
    蒋大勇在文臣审视,略带几分轻视的目光中上前一步,理直气壮的说道:“臣没读过书,也不会之乎者也,最近臣外孙女在臣府上‘养病’,不是臣自夸,她念书可好啦,读书的声音也好听,臣在睡着前还能记住一两句。”
    “咳咳……”
    咳嗽声此起彼伏,朝臣心中多了几分了然,莫怪乾元帝信任蒋大勇,这份为晚辈夸夸其谈的臭屁样儿足以拉近他们君臣之间的距离。
    王芷瑶在公爵府上养病,说句不好听的蒋大勇因有了圣旨护身跟只疯狗似的,别管谁说王芷瑶一句不好,他都敢挥拳头,前些日子他当街把和悦郡主给打了,只因为和悦郡主同嫡长公主多说一句王芷瑶不妥……和悦郡主被打,太后连声都没敢出,反而赞了几句蒋大勇。
    乾元帝目光扫过之处,咳嗽声戛然而止,“大勇记住什么?同朕说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蒋大勇得意的笑道:“臣就说臣也能记住的。”
    “好,为大勇这句话当赏。”
    “陛下……”
    尹薄意站了出来,乾元帝皱紧眉头,莫名的问道:“你也想阻止朕?”
    不仅乾元帝意外,便是朝臣也深感意外,尹薄意自从同王译信成了儿女亲家后,朝臣基本上就把尹薄意划为顾天泽那边去了,把尹薄意当作顾天泽的铁杆,但凡朝会上有事关顾天泽言论,尹薄意虽然不偏不倚,然朝臣还是觉得尹薄意是顾天泽的人。
    尹薄意躬身道:“臣赞同首辅所言。”
    “为何?”
    “初露锋芒便得重赏,将来该如何封赏他?陛下倾力栽培的顾将军绝不是只能一战之人,征服苗疆于顾将军而言仅是小试身手,便是打通和番邦的通道于旁人是擎天之功,可顾将军绝不满足于此。”
    乾元帝闻言赞赏的点头,“没错,没错,这话朕爱听。”
    “……”
    朝臣看向尹薄意的目光中透着鄙夷,羡慕,鄙夷他捧顾天泽。羡慕他既阻止顾天泽封赏又不得罪乾元帝。
    尹薄意淡淡回道:“顾将军有今日全赖陛下教导有方,信任于他,臣以为在顾将军心中最大的赏赐便是陛下您对其的信任。”
    无论朝臣的羡慕鄙夷都无法影响尹薄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乾元帝明摆着赏赐顾天泽。顶着陛下只亏得只能是朝臣。
    尹薄意亦有保国安民之志,虽同顾天泽关系慎密,但不失文臣本色,强行顶撞陛下惹怒陛下,非聪明人所为。
    蒋大勇摸了摸稀松的胡须,莫怪小妞妞说尹薄意不仅有首辅之才,还有权臣之谋,王芷瑶几次三番叮嘱蒋大勇。上朝时跟谁对着干都成,千万别同尹薄意呛声,多看尹薄意所所所为,不要认为王端淳娶了尹薄意爱女,尹薄意就会毫无保留的保护蒋家。
    这话一直记在蒋大勇心中。
    王芷瑶最担心的就是外公一脚踏错,梦中蒋家落魄的场景让王芷瑶不得不小心翼翼。
    有王译信在还好点,王译信不在,王芷瑶每天都会叮嘱外公一遍,如果不能少说,就犯浑。乾元帝怎么都不会同浑人计较,浑人也可让朝臣对蒋家降低戒心。
    “臣有本。”
    “说。”
    见出班的御史,一派正气凛然。尹薄意分外想念已经是西北总督的刘三本,如果刘三本还是都御使绝不会看着手底下的御史犯浑,触乾元帝的逆鳞。
    不用说,这位凛然的御史一准弹劾顾天泽。
    他们怎么就不想想,天下是陛下,陛下说顾天泽没错,就是天下人都骂顾天泽杀俘没人性又能怎么着?
    尹薄意刚把乾元帝的兴奋头降下来,御史这一本又有热闹了。
    “臣听闻顾将军剥光苗疆公主衣衫,用其引诱苗疆大将。在战胜后把亲手处决苗疆公主,并坑杀俘虏。臣以为顾将军有违天和,顾将军年少英俊。在疆场上以武战胜苗疆公主,正该是收复苗疆公主之心,何苦为难于她?既然诱杀了大将,何苦要苗疆公主性命?顾将军……”
    “呸!”
    蒋大勇唾了御史一脸的唾沫,大骂道:“你的意思是让顾将军把苗疆公主收了?”
    御史擦去脸上的口水,鄙夷蒋大勇的粗俗,道:“以德服人比杀戮更容易征服苗疆,臣听闻苗疆公主对顾将军甚有好感,顾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